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打败诸葛亮,却被司马懿设计害死,司马懿是害怕他还是?

他打败诸葛亮,却被司马懿设计害死,司马懿是害怕他还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660 更新时间:2024/2/11 2:42:25

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曹魏大将张郃是因为追击诸葛亮而死于非命的。具体死亡原因则是诸葛亮退军,司马懿派张郃追击,张郃不同意,认为“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然而司马懿执意不听,张郃无奈,只好硬起头皮去追。结果一头撞进了诸葛亮布好的埋伏,蜀军“弓弩乱发,飞矢中郃右膝而卒。”

从史料记载可知,作为魏军统帅的司马懿对张郃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张郃之死不仅仅是军事决策上的失误,仔细推敲,其中或者另有隐情,甚至可以说这是司马懿的一个阴谋。

作为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不可能不明白“归师勿遏、穷寇勿追”的道理,那么坚持派张郃追击是何居心就值得后人深思了。

张郃在《三国演义》中是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在历史上却是智勇双全的大将之才,与同时代的任何将领相比都毫不逊色。只因罗贯中尊刘抑曹的政治倾向太过明显,为了突出诸葛亮的伟光正,刻意贬低弱化了曹魏阵营中的文武群体,张郃这样的,自然被无视了。

其实,历史上的张郃表现可圈可点,在袁绍手下时,就立有大功,官渡之战中,他是惟一一个向袁绍建言献策的将领,可惜的是,袁绍非但不听,最终听信谗言逼反了张郃。当张郃率众来投曹操时,曹操大喜过望,将张郃此举比为“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马上拜张郃为偏将军,官封都亭侯。自追随曹操后,张郃人生渐入佳境,破马超、征张鲁,屡立大功,逐渐成长为一个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

亭街之战,是诸葛亮六出祁山最重要的一战,也是败得最惨不忍睹的一次。是役,诸葛亮的对手并非司马懿,而是张郃。张郃一出手,轻松击败了诸葛亮亲自选拔的先锋大将马谡,然而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兵如神,张郃的这个战功被罗贯中轻飘飘一笔带过。败给司马懿,罗贯中还要拼命为诸葛亮讳饰,败给张郃,岂不得令诸葛亮颜面扫地?这个人,诸葛亮丢不起,没办法,罗贯中又杜撰了一出空城计,令诸葛亮扳回一局,反败为胜。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试想,诸葛亮连张郃这一关也过不了,岂能北伐成功,问鼎中原?正是因为张郃的表现太过抢眼,不但是诸葛亮的眼中钉,也成了司马懿的肉中刺。

司马懿与诸葛亮周旋的时候,曹魏政权中曹操后裔人才衰竭,在张郃战木门的前三个月,曹真死;三年前曹休去世,曹氏中可用之材凋零殆尽。当年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的老将,但此时这些人也都大多随曹操而去,剩下的文臣于军中无太大影响力,因而无法形成决定性政治力量。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司马懿家族脱颖而出,逐渐成为曹魏政权的中坚力量。

而张郃,恰恰是曹魏政权中硕果仅存的大将,尤其是他对曹魏政权忠心耿耿。张郃常年带兵,从破马超、征张鲁开始就长期战斗在对蜀第一线,在关中、陇西地区的魏军之中拥有较高的威望。张郃“虽武将而爱乐儒士”,在曹魏政权上层中又享有盛誉。加上“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自然而然成了曹魏政权牵制司马懿的重要力量。

倘若张郃不死,司马懿就不能为所欲为。张郃的存在令司马懿如芒在背,他成了司马懿在朝中培植势力与在军中擅权的一大障碍。司马懿想在政治上走得更远,必须要想办法除掉张郃,而计之上者,无非是借刀杀人了。

在正史中,不见任何关于张郃死于司马懿之手的相关记载,但仔细一琢磨,也就释然了。三国的历史,修于晋代,著史者岂能不为司马氏做曲笔讳饰?

明明是司马懿避战,为何要在诸葛亮退兵的进修却迫不及待的派张郃去追击?想想就会明白,张郃的存在,令司马懿无法养敌自重,光明正大地借诸葛亮之手诛除,谁也不会说什么闲话。

标签: 张郃三国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曹操要是选择曹植为嗣,杨修会不会夺位当皇帝,还是会被司马懿干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曹操,曹丕,杨修,

    大家都知道,要成为司马懿,有三个基本要求,第一个是本人活得足够长,把别人都能熬死;第二个是能熬到一个幼年登基的皇帝出现;第三是自己的子孙够多,而且不能短命,能接着干。先来看第一条。杨修比司马懿还大四岁,生于公元175年。曹植比曹丕小五岁,生于公元192年。如果曹操没有杀杨修,并且立曹植为嗣的话,那么

  • 司马懿到底是怎么夺取魏室的政权的?仅靠隐忍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司马懿,曹操,

    司马懿本人没有当过皇帝,但是他有没有这个野心就不好说了。身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一共活了73岁,熬死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在自己行将就木的时候回头一看,那些比自己强的,能镇住自己的人都已经化为一抔黄土。自己心里面难免也会有一些别的想法产生。自己不当皇帝留下谋朝篡位的骂名,但是可以让自己的子孙们

  • 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什么无法兴复汉室,输给司马懿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非常有才能的人,尤其是诸葛亮几乎是人们心中神一样的存在,唐朝时期的杜甫就对诸葛亮有着有着特别的情怀,在他创作的不少诗作中就有很多是对诸葛亮的赞美。对于诸葛亮的才能,从刘备三顾茅庐就可以看出来,当年的他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最后他的北伐大业还未完成就

  • 为什么司马懿政变成功后没有立马称帝,反而白白等了二十几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司马懿

    自刘邦统一全国,建立大汉,这个政权传承了近四百年,然而到了桓灵二帝之时,出现了宦官乱权的状况,大汉王朝岌岌可危。在此之后,又有董卓祸乱朝纲,天下逐渐开始大乱。一时之间,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硝烟蔓延了整个大地。在这段乱世中,有人凭一己之力,创下辉煌,例如曹操、刘备;也有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了苹果,例如

  • 诸葛亮离世后,司马懿为什么不直接攻打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诸葛亮,姜维,

    在三国演义中,从智慧到谋略,司马懿是极少数的能与诸葛亮相抗衡的人,两人交锋多次,谁也不能秒杀对方。没想到诸葛亮在司马懿之前离开了人世,得知这个消息的司马懿痛哭了一场,大概是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对手,还是棋逢对手、惺惺相惜的知音。没有了诸葛亮的谋划支撑,看起来是一个攻打蜀国的大好机会,然而司马懿却没有这么

  • 司马懿一生最亏欠的女人,熬死了诸葛亮却熬不过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春华,司马懿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特别能的人,是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可以说得上他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影帝,特别能装疯卖傻,而且辅佐过四代魏国天子(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并且是西晋帝国的奠基人。司马懿一生忽悠过的人很多,其中就有曹操,曹操当年招仲达出仕的时候,他就是装中风硬是躲过一劫,后来曹爽权倾朝野派人调查司马懿,

  • 诸葛亮看到司马懿军中的一个白胡子的老人,为什么会直呼吾命休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司马懿,曹丕,辛毗

    司马懿自小出身就不错,父亲是京兆尹,年少十分就胸怀韬略,小有名气。当曹操执掌东汉的时候,曾派人前去征召他入府效力。起初司马懿装病不去,后来曹操采取强制征召的手段,司马懿终于去了。不过曹操发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就开始有点忌讳他了,不让他接触实权。以至于曹丕在位的期间,听了父亲的遗嘱把司马懿防的死死

  • 司马懿为能这么长寿,原因竟在于华佗发明的“五禽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五禽戏,司马懿

    曹氏三代君王都相继去世了,司马懿还健康的活着,成了三国最后的赢家。司马懿活了73岁,弟弟司马孚活了93岁,这在古代算是非常长寿了,那么司马懿及整个司马家都长寿的原因是什么呢?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神医华佗临终前传授给司马懿的五禽戏。华佗创造的五禽戏是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鹤)五种动物的动作,以保

  • 司马懿的高明之处到底在哪里,为什么都说不如诸葛亮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诸葛亮,三国,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处境是不同的,诸葛在朝掌握实权;反观司马后方的是有实权的皇帝,大胜则可能遭猜疑,打败则可能遭贬的处境。所以司马懿是对的,也是成功的,至于演义的描述是偏低了。再来看看诸葛亮的成就就知道了,多次伐曹空耗钱粮,却毫无尺寸之功,打了败仗还描述得有声有色佷精彩的,明显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而已。死诸

  •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军中来了一个老头后,仰天长叹:我命丧于此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首先,三国鼎立之所以能够形成,蜀汉之所以能够割据益州,和当时中原战乱之后,人口流失严重有很大的关系。一旦北方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和平,经济得以恢复。那么就算整个南方加起来,也没办法抗衡。诸葛亮是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这个小地方,再怎么发展也就这样了。可一旦中原缓过气来,统一南方只是时间问题。为了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