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奋斗一辈子换来西晋王朝,孙子司马炎三个决定毁掉一切

司马懿奋斗一辈子换来西晋王朝,孙子司马炎三个决定毁掉一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098 更新时间:2024/2/11 16:18:13

很喜欢《虎啸联盟》中的一句话,“我做了一辈子别人的手中刀,这一次,我是执刀人!”诸葛亮掌握蜀汉军政,既是刀,又是执刀人,司马懿很羡慕,他也想做执刀人。

司马懿历曹操曹丕、曹叡三世,大魏三祖无一不是手段高明,御下有方之人。直到曹芳时期,经高平陵事变,司马懿剪处政敌曹爽,消灭曹魏宗亲,才真正做起了执刀人。

司马懿奋斗了40多年,几乎是别人的一辈子,比如魏明帝曹叡,甚至文帝曹丕,换来了司马氏的崛起,没享受两年就病故了。但司马氏能人还是有的,长子司马师很像司马懿。

司马师消灭了反对司马氏的敌对势力,废立魏帝如同儿戏,五年之后,死于眼疾。司马昭虽不如司马师智慧,但狠辣和心计丝毫不差,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弑君。

然而,司马昭依旧命不长,掌权十年,灭蜀汉一功封王,随即病逝。其子司马炎从承袭晋王的那天起,就决定不做魏臣,不到100天,他就以晋代魏,从晋王当上了晋皇帝。

此时西南蜀汉已灭,灭吴迫在眉睫,但他没有急于灭吴,而是休养生息,广开言路,革除前朝弊政,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努力恢复久战疲乏的社会经济,15年后一战灭吴。

一统天下的晋武帝,凭借着继位之初的宽松政策,出现了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的升平景象,史称“太康盛世”。然而,志得意满的他逐渐耽于享乐,怠惰政事,荒淫无度。

西晋朝奢侈攀比之风大盛,社会风气急转直下,而他又做了三个错误决定,彻底地将司马懿等人奋斗一辈子换来的西晋王朝玩坏,一手缔造了八王之乱及五胡乱华的政治局面。

第一个决定:裁撤军队

司马炎统一天下后,认为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分裂,刺史对内要处理政务,对外要统兵。现在天下一统,应该收藏兵器,裁撤州郡军队,大郡设武吏100人,小郡设50人。

尽管交州牧陶璜和尚书仆射山涛都劝告他,交广两州,还有很多人没有归附,各夷族依旧虎视眈眈,只有军队才能镇守,不能撤去军队等等,晋武帝就是不接受。

国家没有军队的后果很严重。晋惠帝年间,社会矛盾频发,盗贼到处起事,州郡却没有军备,不能制服,于是自然天下大乱。

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军队,而是分给了同宗,也就是诸王国的军队。

第二个决定:大封藩王

司马炎认为,他能轻易取得皇位,一是士族的支持,二是曹魏宗亲势力太弱。为了防止别的士族势力过于强大,让自己“禅代”的故事重演,他大肆分封同宗诸侯王,形成宗室藩屏,用以对抗一些别有用心的士族。

司马炎分封诸侯王以郡为国,城邑2万户是大国,有上中下三军,可以有5000军队;城邑1万户是次国,有上下两军,可以有3000军队,城邑5千户是小国,可以有1500军队。

据统计,司马炎分封的同宗诸侯王达57王之多。由于国家没有军队,宗亲王军队成为国家武装,出镇许昌、邺城、长安等处的战略要地,拱卫首都洛阳。

但是这一做法存在了重要的隐患,第一,监管规则并没有明确,因此导致了诸侯王势力过于膨胀,有不少逾矩的行为,军队超过规定太多,第二,诸侯王一旦相勾结,想要对中央有所图谋,几乎不会受到限制。这两点给八王之乱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第三个决定:继承人选错

由于司马炎非常有才能,威望也高,在他在位的时候,还能控制各诸侯,保持政局的稳定,加上晋初的一系列政策,使得社会也比较健康,整个国家向着良性的状态发展。

如果晋武帝死后,继任的皇帝不是个蠢货,能够合理的把控朝局,维持国家的稳定,那么八王之乱根本就没有发生的土壤。但是他却选错了继承人。

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就是个白痴,却被立为太子,已经不可思议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竟然还帮他娶了一个貌丑性妒的媳妇贾南风。

引发八王之乱的直接原因就是贾后专政。司马炎死后,晋惠帝不能治理朝政,皇后贾南风得以专权。贾南风的统治政策是八王之乱爆发的的直接导火索。

贾南风为人凶妒暴虐,专擅朝政,杀害储君,手段残忍,终于招致了司马氏的不满,各诸侯王为了权利,入京勤王,几乎是轮番掌权朝政,轮番被杀,持续16年,即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的十六年中,参与的宗室王相互攻伐,战争非常惨烈,人民死伤惨重,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最终导致西晋灭亡,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一辈辛辛苦苦奋斗,换来的西晋王朝,就这么毁在了晋惠帝贾南风之手,但是归其根由,却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这三个错误决定。

可以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都是司马炎一手缔造的。

标签: 司马懿

更多文章

  • 他是曹爽阵营中司马懿最痛恨之人,高平陵政变后被夷灭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爽

    公元239年(景初三年),明帝曹叡病危,拜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与司马懿并为托孤大臣。曹芳即位之初,曹爽凡事皆与司马懿商议,不敢专行,司马懿亦以其为国家肺腑,以礼让之。后来曹爽就不怎么把司马懿当回事了,他以曹训为武卫将军,统领禁军武卫营,曹彦为散骑常侍;他的表弟夏侯玄则被任命为中护军。同时,南阳何晏

  • 历史上曹真和龙啸虎吟里结局 司马懿杀尽三族临死前我为富家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真

    随着军师联盟龙啸虎吟的结尾司马懿,最后一个对手曹真。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曹爽自少出入宫中,与太子曹睿交情甚好。曹睿继位后,任命他为散骑待郎,后迁任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再转任武卫将军,特别受到宠爱。太和五年(231年),曹真逝世,曹爽承袭邵陵侯爵位。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病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

  • 马有失蹄,诸葛亮最终不是司马懿得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开始了他最后一次北伐。按照惯例,曹魏方面还是派遣司马懿迎战。但不得不说,司马懿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只能选择固守与蜀军拼消耗。最终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出现。司马懿的兵力比诸葛亮多出8万人,但司马懿为何不敢主动出击。除了诸葛亮用兵高明以外,还有就是蜀汉军

  • 司马懿诛杀恒范九族,但落网一人,几十年后却灭亡晋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起兵讨伐曹爽时,力劝曹爽挟魏帝到许昌,曹爽不听。高平陵政变后,被司马懿诛杀,被诛九族。但是据学者田余庆推断,曹魏嘉平元年(公元249年)预于曹爽之狱而被诛夷的桓范,就是谯郡龙亢桓氏第六世的田余庆作《龙亢桓氏世系表》主要人物,是桓彝的曾祖或曾祖的兄弟。桓范很可能是桓氏第五世桓典之子。对于为什么龙

  • 虎啸龙吟司马懿和三个儿子黑化,整个司马家嗜血如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虎啸龙吟,司马懿

    《虎啸龙吟》中,司马懿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司马师、司马昭和司马伦。司马伦是年纪最小的,但也是心机最深的。原因就是她娘柏灵筠在司马家没有什么地位。司马伦从小知道柏灵筠在司马家的地位不高,不受张春华母子待见,小小年纪的他就开始羡慕司马师司马昭能有所官职,倘若有天他有官职,那么那就可以替娘争口气。在最新的剧

  • 司马懿带儿子篡夺江山!后代却自相残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懿

    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西晋(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去世,晋惠帝(司马衷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母

  • 明明在兵力比诸葛亮多8万人,司马懿为何不敢主动出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懿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开始了他最后一次北伐。按照惯例,曹魏方面还是派遣司马懿迎战。但不得不说,司马懿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只能选择固守与蜀军拼消耗。最终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出现。司马懿的兵力比诸葛亮多出8万人,但司马懿为何不敢主动出击。除了诸葛亮用兵高明以外,还有就是蜀汉军队

  • 司马懿夺权篡位的底气在哪?司马家势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懿,曹操,

    司马懿谋权,最后司马炎建立了晋朝称帝。司马家族的底气在哪呢?为何曹操不敢杀司马懿呢?其实,曹操对司马懿相当忌惮,杀司马懿之心一直都有,可是终究还是不敢,只有和曹丕严加控制司马家。先来看看司马家族的由来,司马家族的起源有七种说法:1、源于官职,出自西周掌管军事大权的大臣程伯休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上

  • 三国中司马懿为何夺权?从忍无可忍到爆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是高阳之子重黎的后裔,即夏官祝融。远古至商朝世代袭承夏官这一职位,到了周朝,夏官改称司马。周宣王时,先祖程伯休父平定徐方有功,恩赐司马为族姓。司马懿的十二世祖司马卬随项羽灭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内。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叡临终托孤,委以

  • 司马懿最得意的学生,统一天下,可惜只完成了一半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懿

    三国可以分成三段来看,第一段是从黄巾起义到诸葛亮出山,第二段是诸葛亮出山到去世,第三段是诸葛亮去世到天下一统。第三段,很多人称之为后三国时期。在后三国时期,也有很多牛人,像坐镇襄阳的羊祜,让羊祜占不到便宜的陆抗,继承诸葛亮遗志的姜维,以及足智多谋的钟会等。但是若论及天才,当属邓艾。邓艾和很多有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