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巨头指的是哪三个人?司马懿排第几?

三巨头指的是哪三个人?司马懿排第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873 更新时间:2024/1/23 13:40:05

军中“三巨头”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曹丕死后,他的长子曹叡刚登基不久,孙权那边就率先发难了,他想乘人之危,先发制人,于当年八月御驾亲征,攻打魏之江夏郡。明帝连忙召集御前会议,商讨对策。群臣纷纷建议发兵救援。司马懿没发话,他想观察一下新天子是否有自己的见解。

明帝道:“孙吴擅长水上作战,现在却抛弃船只改为陆地作战,肯定是想着出奇制胜。我们只需要固守就行了,孙权他不敢久战。”司马懿不禁暗自夸赞,明帝的这个看法正与自己的见解相同,他对年轻的天子不禁增加了许多好感。看来天子在深宫之中埋头读书,并没有读成书呆子。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只小明帝四岁,司马懿在感情上愿意把这个年轻人作为自己的子侄来看待,他总是难忘文帝在崇华殿托孤的那一幕,文帝渴盼的眼神他永远忘不掉。

果然如明帝所料,孙权虽然来势汹汹,曹魏这边没费多大力气便把他挡了回去,甚至连文聘都没出动,孙权就回去了。

曹魏御史台的治书侍御史荀禹当时正在南方带视察,刚好到达前线,碰上孙吴大军来攻。治书侍御史是管监察的,品秩六百石,经常赴各地巡察,相当于中央朝廷派出的巡视组组长。荀禹记载不详,至少不是颍川荀氏本家。但是,荀禹作为文官却很有胆略,强敌突然压境他一点也不惊慌,既没逃跑,也没有盲目拼命,他立即发动附近各县军民上千人,趁夜举火造势。吴军以为魏军早有防备,偷袭无法成功,随后撤回。

按照文帝生前的安排,司马懿以抚军大将军的身份长驻许昌,虽为托孤之臣,但由于朝廷新的人事布局尚未下达,一切仍按原先体制进行,为避免他人议论,司马懿向明帝请示,自己是否可以回许昌驻守。明帝诏允,命司马懿仍以抚军大将军的身份驻守宛城。宛城,南阳郡的郡治,是曹魏的南大门,距曹魏襄阳前线不远。

司马懿刚到许昌,就接到报告说孙权撤走后,吴国左将军诸葛瑾又率兵来攻,目标是襄阳、寻阳,司马懿赶紧上报军情。明帝诏令很快下达,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率部增援襄阳,征东大将军曹休率部增援寻阳。这一仗是司马懿统兵以来打的第一仗,对手是孙吴老臣、蜀丞相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

司马懿所部最初有五千人马,以后陆续有所增加,目前直接统率的人马在一万上下,但他如今有了托孤大臣的身份,又有皇帝的诏令,所以必要时可以调度周围的军队。司马懿明白,在曹魏政坛说话靠的是实力而不是名望,而实力靠的是战绩。有了实力才拥有安全,有了绝对的实力,就拥有绝对的安全。

司马懿为谨慎起见,决定轻易不调动别人的队伍。靠着自己这一万人马,加上襄阳当地的守军,这一仗司马懿打得很漂亮,不仅击溃敌人的进攻,而且斩杀敌将张霸。

寻阳那边,曹休也将敌人击退。这一年十二月,明帝才颁布了大家期待已久也议论纷纷的新的人事任命。根据明帝的诏令,新设太傅、大司马二职,分别由钟繇、曹休担任,地位均高于三公;钟繇空出的太尉一职,由华歆担任;华歆空出的司徒一职,由王朗担任;王朗空出的司空一职,由陈群担任;任命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新的人事布局不涉及曹真,曹真仍为大将军。如果按照这份名单,仅从地位上来看,钟繇、曹休排前两位,以下依次是曹真、华歆、王朗、陈群、司马懿。司马懿在这份名单里排名第七位,这是曹魏帝国新的权力核心。

从排位上看,司马懿作为四位托孤大臣之一如今排到了第七位,影响力似乎有点下降。但从实力上看,司马懿还是满意的,因为骠骑大将军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大将军,意味着如今他的地位超过了张郃、朱灵等人,成为军中数一数二的重臣。一直处于休养状态的曹洪,被明帝拜为后将军,名义上也在司马懿之下。

更为重要的是,骠骑大将军按惯例可以开府,也就是拥有自己的办事机构,相关人事安排可以自行决定,这就为名正言顺地培养自己的势力提供了条件。三国时期各国内部多实行类似于世袭的兵制,一名将军所带之兵通常情况下会一直跟随他,直到其死后手下的人马才会重新被整编,司马懿利用担任抚军大将军、骠骑大将军的机会可以迅速建立自己的队伍。张辽、徐晃、曹仁等生前掌有重兵,司马懿新建队伍中很多都来自于他们的旧部,以后长期追随司马懿的部将牛金等人就是在此前后转到司马懿麾下的。

除此之外,明帝还下诏,命司马懿“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

这一项任命很厉害,也很实惠,也可以说它彻底巩固了司马懿在军中的地位。“督某州诸军事”是文帝的首创。其时,“曹统区”面积很大,防务极为繁重,东面青、徐、扬、荆各州与孙吴毗邻,西面雍、凉二州和蜀汉交界,北面的幽州、冀州还要防御乌桓、鲜卑。对于各地的军务,除朝廷统一调度指挥外需要派重臣驻守于一州或二州,统辖和指挥本辖区内的各种军队,也就是所谓的“都督”,类似于大军区司令。

成为定例后,这些“都督诸州军事”便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战区,而以西线、中线和东线这三个战区最为重要。自文帝至明帝时期,曹真和曹休通常一个在西线,一个在东线,一个对蜀汉,一个对孙吴,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格局。而中线战区一直以来没有固定人选,司马懿“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的任命,正式明确了他作为中线战区总指挥的地位,治下不仅有荆州,还包括曹魏最重要的经济区豫州,使司马懿成为与曹真、曹休并驾齐驱的军中“三巨头”之一。

标签: 司马懿三国

更多文章

  • 曹操连杨修都可以杀掉,他为何没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三国

    你们知道曹操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首先我们先说一下为什么曹操没有杀掉司马懿。曹操生性多疑,司马懿有狼子野心,他不是没有看出来,也不是没有动过要杀司马懿的念头,他想过。但是就在曹操计划杀掉司马懿的时候,曹丕却苦苦哀求父亲不要杀他。当时曹操知道,自己的位置迟早要传给自己的儿子,总不

  • 为何说诸葛亮害怕司马懿?背后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国的三国时期,可谓是人才众多的一个朝代了,而且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非诸葛亮莫属了,他有着过人的头脑以及过人的智慧,但是对于这么厉害的一位谋士,居然也会害怕别人,那个人就是司马懿了,难道诸葛亮真的害怕司马懿吗?那么要是做个对比

  • 司马懿死后为什么不让后人祭拜自己 司马懿这么做有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后人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懿的墓地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对于司马懿的评价,以负面为主,这主要在于中国人对那些善于耍阴谋诡计和城府太深的人,都没有什么好感。当然,这是从个人喜好出发给出的评价,如果,从历史的客观视角来看,司马懿应该是一个非常能忍的人,他的才智谋略并不在诸葛亮

  • 司马懿为什么不敢敢曹睿时期夺权 司马懿真的惧怕曹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曹睿

    还不知道:司马懿惧怕曹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只要提起司马懿,众人总是对他有许多的说辞,褒贬不一。至于司马懿为什么能成为西晋的开国皇帝,大家的评判也是不太一致,有人说司马懿是靠着勇猛无双成为一代帝王的,也有人说司马懿是靠着隐忍才成为帝王。但是,不论是基于何

  • 诸葛亮的完美搭档是谁?是司马懿还是庞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

    每当一提起诸葛亮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说到三国卧龙的故事,或许很多人会对他的故事略有所闻!为了展示出自己超高的才华,卧龙先生在隆中蜇伏,他的目的其实就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等一个合格的主公,明智的君主!这是孔明的妄想吗?其实则不然,为何呢?从后面的历史发展之中,可以

  • 三国中能镇住司马懿的人是谁?是诸葛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三国

    三国中能镇住司马懿的人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从小我们的必修课中就有历史课,对于古代的文人雅士和诸多名将谋臣,都大概知道个一二。在三国中便有这么一个名人,他善于隐忍,政治和军事才能可谓是不输于诸葛亮,大家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诸葛亮的"空城计"中,而今

  • 司马懿生平两次装病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三国

    司马懿装病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249年(嘉平元年),洛阳皇宫里发生了一幕算夺皇权的历史剧——曹家被司马氏纂夺了。这次宫廷政变的结果是,曹家的宗室曹爽、曹羲以及他们的同党何晏、桓范、丁谧、邓题、毕轨、李胜等被杀,并夷三族。十八岁的皇帝曹芳只好步汉献帝的

  • 司马懿和诸葛亮相比 两人究竟谁更加强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诸葛亮

    你真的了解司马懿与诸葛亮谁强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司马懿,是司马防的次子,出生于乱世,自幼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精通军事战略,胸怀谋略。再说诸葛亮,诸葛亮亦出生于名门望族,但是自幼丧父丧母,经历的坎坷较多,自幼才华出众,常自比管仲,但并不被人赏识,只有身边的徐庶、崔州平等好友

  • 曹操对司马懿处处防备 之后的君主是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三国

    你真的了解司马懿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司马懿一生聪明无比,却不被看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说起司马懿,大家都知道他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而这个人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据说司马懿也是一个处处让别人担忧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值得大家担忧的人都是比较厉害的人。因为有本事有能力,别

  • 高平陵之变时,曹操的旧部为什么会支持司马懿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三国

    说到高平陵之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249年正月初六,曹爽兄弟按照早已安排好的日程,陪伴魏帝曹芳到距离洛阳城南九十里的高平陵去祭祀魏明帝。在此之前,大司徒桓范曾规劝过曹爽,如果他们兄弟二人一同出城,一旦城中叛乱,那么曹爽无法入城。只不过曹爽认为没有人敢这样做,因此没有把桓范的话放在心上。只可惜桓范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