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为什么会遭人污蔑?还被灭了三族!

魏延为什么会遭人污蔑?还被灭了三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06 更新时间:2024/1/24 15:45:34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魏延为什么会遭人污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蜀汉五虎之将之外战力最强、功劳最高的一员大将,但他在诸葛亮死后,却被杨仪马岱之手以谋反之罪诛杀,还被杨仪灭了三族,结局不可谓不惨。然而,拨开历史的迷雾,种种迹象却足以表明,魏延死得太冤!他根本没有谋反之实,反倒是诛杀他的杨仪意图谋反。

魏延与杨仪的矛盾由来已久。

杨仪本是诸葛亮从荆州带来的,他能说会道,被诸葛亮逐步提拔为秘书长,就不免常以诸葛亮的名义对诸将发号施令。魏延自恃功高,从来不买他的账,两人之间多次发生冲突,积怨甚深。

魏延自认为是蜀汉的老臣宿将,对后辈盛气凌人,丝毫不懂人际关系的重要,谁知这就成了他的致命伤。

在魏延身处前线一心抗敌时,留在诸葛亮身边的杨仪,利用魏延与诸葛亮在战略上的分歧,屡进谗言,说魏延常发牢骚。发些什么牢骚呢?不外乎“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之类。诸葛亮虽然常常勉励双方和衷共济,以大局为重,但是年深日久,也不免受到谗言的影响,渐渐疏远魏延。杨仪在取得诸葛亮的信任之后,有计划地从朝内到军中都拉好了关系,大搞关系学,大组关系网,做好了日后与魏延争权的充分准备。

诸葛亮临终之时,身边只有杨仪、姜维等人接受遗命。这有两种可能:一是病况恶化太快,来不及从前线召回魏延;二是诸葛亮在杨、魏之争中,有偏向杨仪的倾向,故意只让杨仪接受遗命。究竟真相如何,后人也只能是揣测而已。

据杨仪的传达,当时的遗命只有两条:一、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全军由杨仪统率,徐徐向汉中撤退;二、命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全军仍按时行动。

杨仪派人去向魏延传达遗命,有意激怒魏延,只要魏延抗命,他就可以用”抗命”、”谋反”的大帽子去陷害魏延,以泄私愤。梗直的魏延果然上当,他完全不相信通过杨仪传达的这个遗命,认为这是杨仪伪造的,对于遗命,当时就表示了如下的态度:

一是“丞相虽亡,吾自现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耶!”二是“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勤,作断后将乎!”

魏延抗命,让杨仪抓住了把柄。而且退兵的命令是以诸葛亮的名义发布的(是不是杨仪所伪造,将士们并不知道),魏延既然抗命,就是叛乱,就是谋反。杨仪一天数次以羽书飞报成都,说是魏延谋反。魏延也派人飞报成都,说是杨仪谋反。双方互相攻击,羽书交驰,使得蜀汉朝内君臣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

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蜀汉大本营只好凭关系,凭印象采取了保仪杨疑魏的态度。就是这种有斯偏袒的态度,被杨仪充分利用了。

魏延自觉忠心耿耿,对国家尽心竭力,问心无愧。他天真的以为只是不买杨仪的账,并非对蜀汉政-府抗命,相信事情总有澄清的一天。于是他命令部下抢在杨仪之前,先到汉中。当时敌人在北,汉中在南,如果说他谋反,为什么他不向北去,反而南下呢?正因为他内心坦然,根本未做最坏的准备。

杨仪则是狠下一条心,从一开始就准备把他整到底。到处传达军令、”政令”,说他谋反,使他军心涣散,最后利用他还很信得过的马岱接近并乘机袭杀了他。魏延至死都得不到一次申辩的机会,真是冤沉海底。

当马岱把魏延的头交给杨仪时,杨仪居然在魏延的头上踹几脚,大骂一番,还要诛其三族,表现出小人报仇的快意,实在是暴露了自己卑劣的真面目。

魏延是不是谋反,《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已经说了公平话。他说:“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并非背叛”。《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更肯定了这一点,指出“延欲杀仪等,冀时论以己代诸葛亮辅政,故不降魏而南还击仪,实无反意也。”

其实,真正意图谋反的不是魏延而是杨仪!

当年杨仪领军回到成都之后,自以为有很大的功劳,应该接替诸葛亮秉政,不料这一位置竟为蒋琬所得。估计蜀汉君臣已经逐渐摸清魏延冤案的真相,所以对杨仪作了“冷处理”,只给他一个有职无权的中军师虚衔。他大失所望,满腹牢骚,口出怨言。

据《三国志·杨仪传》记载,杨仪认为自己的资格比蒋琬老,才能又过之,用蒋琬而不用自己,太不公平,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声,发于王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费祎去安慰他,他坦率地说:“往者丞相亡殁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冷落)如此耶?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说明当时已有谋反的想法,只是犹豫不决,没有去做,至今追悔。)

看到他如此怨气冲天,费祎不敢隐瞒,如实表奏朝廷。后主遂废杨仪为庶人,徙汉嘉郡,总算坦白从宽,没有杀头。但他到了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杨仪害人害己,死有余辜,只可惜魏延已死,从此“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令人浩叹!

一代名将魏延,未死于敌人之手,却死于自己人的暗箭之下,而且背上了永远洗不清的罪名。《三国演义》说他脑反骨,久后必反,所谓“反骨”,实际上只是孤高的傲骨而已。纵观魏延一生,查不出半点谋反的事实。他为了实现光复汉室的宏愿,敢于提出与诸葛亮不同的作战方案,这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可贵的。杨仪说他因建议不被采纳而发牢骚,即或确有其事,也不过是欠缺修养,谈不上有什么“反意”。诸葛亮在世时,他始终服从军令,无任何越轨行为,诸葛亮去世后,他反对退兵,主张继续伐魏,这不仅符合蜀汉的国策,也是为了继承诸葛亮的事业,这又有什么不对呢?三国中最冤之人非他莫属!

标签: 魏延三国

更多文章

  • 魏延被杀真的很冤吗 魏延为什么会有这个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延,蜀汉

    对魏延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被杀,细细说起来也冤也不冤。罪魁祸首在明面上虽然是与魏延有积怨的杨仪,但是他的背后却有着诸多的影子。诸葛亮对魏延杨仪二人之间的事情也是非常了解,只因二人是人才匮乏的蜀汉急需的一文一武的人才,虽然一直在调和,但也没有多大的成

  • 关羽生性孤傲,他为什么不敢小看魏延?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生性孤傲,他为什么不敢小看魏延?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东汉末年,天下三分,群雄并起,以天地为炉,山河为炭,万物生灵血泪并煎其中。而就是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无数英雄豪杰也纷纷涌现,想要在这动荡的时局中取得一番成就。其中,关羽作为五虎上将之首,拥有着义薄云天的

  • 众人推荐张飞做汉中太守,为何刘备选了魏延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魏延

    魏延是一个很出名的大将,刘备对他甚是信任,并且他也为刘备在蜀汉的安定过程中立下了很多的功劳,不过,在孔明去世之后,魏延和杨仪之间产生了较大的隔阂,以至于兵戎相向,最终被马岱斩杀。公元211年,刘备受到刘璋的求助,所以就派人带领兵马前往刘璋的属地帮助刘璋对抗敌军,而魏延的部队就在其中。公元212年,刘

  • 魏延有勇有谋,他设计杀过哪些魏国的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魏延

    魏延处境很“尴尬”,一共斩杀了两位魏将,他们分别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三国时期,在蜀国军队中,一直不缺乏能征善战的将军,早在刘备打天下的初期,就有关羽张飞和赵云三人对他鼎力相助,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小将跟随刘备。这也是刘备虽然弱小,但是在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依旧存在的

  • 魏延武艺不输五虎将,还有谋略,为何没能位列五虎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魏延

    三国中魏延是一个非常悲壮的人物,他的实力很强,但却一直都屈居人下。他也略懂谋略,可是总是不受到重视。最后身死也是因为诸葛亮单纯的认为他天生反骨,自己死后蜀国无人能压他。魏延作为一名降将,刘备对他十分的重用,不过由于加入蜀国时间太晚,因此并没有进入到五虎将,于是很多人认为魏延的武艺是有资格进入五虎将的

  • 诸葛亮死前为什么将魏延处死 诸葛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魏延

    对魏延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既生瑜,何生亮”,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才智过人,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曾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从此诸葛亮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刘备。三国时期诸葛与魏延的故事广为流传,在诸葛亮生病即将离世时曾下令,在他

  • 诸葛亮死后,接替魏延坐镇汉中的人是谁?是魏延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懿,三国

    你真的了解吴懿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诸葛亮死后,安排杨仪来主持蜀军撤退,还安排说魏延如果不听命,大军便管自己先回去。诸葛亮明知道魏延和杨仪有很大的矛盾,却还要如此部署,难免让人猜忌他的做法是故意的?果然之后魏延和杨仪两人开始争权,结果魏延失败身亡。那么,第一任汉中都督魏延一

  • 如果魏延没死,继续与司马懿对抗能赢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魏延,三国

    说到魏延,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喜爱三国演义的朋友,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三国演义中武将众多。大部分对于三国演义非常熟悉的读者,其中武将中最出名的还是要说到五虎上将,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彪炳史册的功绩,很多同时代的武将,因为他们过于出色而失去了表现自己

  • 姜维和魏延作为武将又能带兵打仗 两人的能力谁更加强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姜维,魏延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姜维和魏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演义》中,蜀国人才相对比较匮乏,在武将行列中,除了五虎上将外,其余综合能力比较强的或许只有魏延和姜维了。两人都是蜀汉的统帅型武将,既能单挑又能带兵打仗,在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和姜维是他的主要助手,各自的表现都十分精

  • 魏延有反骨的说法是真的吗 他的死和诸葛亮的关系很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延,诸葛亮

    你真的了解魏延和诸葛亮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魏延有反骨的说法在《三国志》里没有记载,而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至于他的死和诸葛亮的关系并不大,而是杨仪的手笔!杨仪和魏延两人都很有才干,但是两个人在性格上都有缺陷,一个矜持傲慢,一个急躁偏狭,所以两人势同水火,互不相容,最终魏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