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什么不支持魏延?是因为不能成功吗?

“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什么不支持魏延?是因为不能成功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10 更新时间:2024/1/28 10:37:41

“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什么不支持魏延?是因为不能成功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诸葛亮的形象在大众眼里变得高大。大家觉得他足智多谋,用兵机变,料敌于先,文武全才。但实际上,正史上的诸葛亮更擅长治国,他在军事上的才能是有短板的。他更擅长守城,开疆拓土时就能力有限了。

刘备在世时,诸葛亮更像是一位谋臣,给刘备出谋划策。刘备出战后,他稳定后方。这个时候他没有直接领导战争,更多的是在稳定局势,筹备粮草,调度人员,开疆扩土都是刘备带着手下的大将去完成的。

所以在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是仿韩信当年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由魏延带精兵五千,从子午谷出发,十日到长安攻城,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

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干,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诸葛亮听到这个计划时第一反应是魏延太激进,一口拒绝了魏延。诸葛亮为什么不让魏延去试试?我觉得有如下原因:

一、诸葛亮觉得此计不可能成功。

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

魏延这条计是奇谋,的确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且不说子午谷道路崎岖难走,魏延所说的十日赶到长安,都不一定能实现。

就算如魏延所说,他率军十日能赶到长安,驸马夏侯楙也不一定会畏惧他,弃城而走,那么所谓一举取长安就是个笑话。

就算魏延抓住时机,一举攻破长安城池。若诸葛亮从斜谷进军并不顺利,不能及时赶到长安与魏延在潼关汇合。魏延就算得到长安城,也要马上面对魏军的反扑,长安也将成为一座孤城。

所以此计风险太多,成功率极其低。诸葛亮不同意,也是有道理的。

二、诸葛亮不愿失去魏延这位大将。

刘备死后,蜀国五虎上将也相继去世,只剩赵云一人,且年纪已老迈,只能养着;像小将姜维、张苞、关兴,还没有成长起来,不能独当一面。蜀国当时的大将就只有一位,就是魏延。

如果诸葛亮同意魏延去攻打长安,路上稍有差池,只要一个环节没有交接上,魏延就可能身陷魏营,再也回不来了,这对于当时兵微将寡的蜀国会是很严重的打击。

蜀国后期的北伐之所以完全没有进展,跟缺少大将有直接的关系。想当初关羽、张飞在世时,诸葛亮只需要制定计划,其他的皆由大将完成。那段时间,蜀汉想开疆扩土,比后期容易多了。

所以魏延对于蜀国来说很重要,在小将没有成长起来之前,诸葛亮不想放他去冒险,蜀国更需要他来坚守。

三、诸葛亮的军事计划是从陇右取平坦大道,依法进兵,魏延的计划与他的不能兼容。

诸葛亮的军事计划稳妥、安全,要依法进兵,他带兵攻陇右,也顺利得到陇右三郡,第一次北伐就取得先机,攻魏国措手不及。

可以说蜀国五次北伐,只有这一次取得进展。但是这种优势并没有保持很久,在马谡失去街亭之后,蜀国只能全线退军,把战线往国内缩,最后导致北伐功败垂成,一寸疆土都未得。

我常在想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计划是出斜谷取长安,他会不会就同意魏延的这个计划?

在我看来,若他们俩的计划能兼容,诸葛亮也会考虑魏延的建议的,也可能会兵行险招,也许蜀国的局面就不一样了。

战场上瞬息万变,没有百分百有把握的成功,更多的是靠将士奋勇杀敌,若魏延和诸葛亮都是想取长安,这条子午谷计谋也许就能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了。

四、诸葛亮的性格造成。

诸葛亮的性格谨慎,不喜冒险,除了为了活命,玩了一次空城计,一生中基本就没冒过险。这也是因为他实力强大,不需要让自己置入险境。

所以以诸葛亮的性格,他不会同意魏延的这种激进的进攻打法。他从骨子里就不认同至于死地而后生,缺少两军对垒时勇者的气势,所以他带兵打仗,特别是开疆拓土,最后基本功败垂成。

但富贵险中求,三国鼎立之后,蜀国的国力明显不如其他两国。所谓的北伐,也只是为了消耗对手的国力,能扩充一些疆土更好。

诸葛亮带兵打仗的打法过于保守,实力又不如别人,如果不兵行险招,出其不意,很难开疆扩土,就达不到改变蜀国的近况,最后蜀国的灭亡也是不可避免的。

综上所述,以诸葛亮的性格和顾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不可能实行的,除非是诸葛亮能放权给他,让他自行行事。但以诸葛亮事必亲躬的性格,也不可能放权给他,所以魏延想在诸葛亮手下建奇功,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你是如何看待魏延的?

标签: 三国魏延

更多文章

  • 魏延有多厉害?这场战斗只有他能够打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延,三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魏延究竟厉害到什么程度?这场战斗全三国只有他能够打出三国时期的时候,蜀国的名将可是有很多的,五虎将是被人们熟知的,但是其实在蜀国还有一个将领也是很厉害的,但是因为他做错了几件事而让人们觉得他其实没什么本事,这个人就是魏延,其实魏延是非常厉害的,战斗力也是十足的

  • 刘备和孔明为什么处处庇护魏延?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延,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三国最真实的魏延,刘备和孔明处处庇护他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魏延是蜀汉后期的一员猛将,也是个有才能的人,献计出子午谷,也是他能力最有力的证明。还有就是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召集将领商讨关于汉中太守的人选,最初大家都以为会选张飞,可没想到刘备最后选了魏延,

  • 后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怎么排名?魏延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魏延

    后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怎么排名?魏延排第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面,魏延,关兴,张苞,姜维,冷苞这五个人,可以说是在蜀汉阵营当中独树一帜了。那么这几位当中谁最强呢?说到这个问题,大家的看法可能都不太一样。其实武将的强弱,不一定要死盯着武力值这一个重点,纵然在三国当中,武力对于

  • 诸葛亮不用魏延计策后人质疑其才能!千年之后才明白其中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不用魏延计策后人质疑其才能!千年之后才明白其中玄机!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起诸葛亮,想必大家一般会想到以下关键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空城计”、“借东风”、“神机妙算”等等,诸葛亮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已经由人变成了神,其高风亮节的人格和坚贞不渝的政治品格让后人无限钦

  • 张飞打不过魏延,唯有关羽可以压他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延,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看到文章标题,肯定有很多读者都会说笔者在胡扯,张飞身为“五虎上将”怎么可能不是一个小魏延的对手,其实笔者没有胡说,在真正的历史上张飞除了可以在武艺上压制住魏延,在统兵和谋略方面上都是比不上魏延的。有许多人都说魏延只不过是一个脑后长有反

  • 刘备选择刚归降的魏延镇守关中,关羽为什么不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关羽

    刘备选择刚归降的魏延镇守关中,关羽为什么不反对?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与曹操争夺关中时,因关羽张飞等人的英勇作为,最终夺取了益州。此时刘备的实力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时期,因此自立为汉中王。而汉中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于是刘备决定留下一员大将,镇守汉中,以保障汉中

  • 五虎上将之后的第六猛将!魏延的武艺水平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魏延

    五虎上将之后的第六猛将!魏延的武艺水平怎么样?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魏延这个人比较特殊,他是蜀汉阵营中壮年派的代表人物。在五虎老将纷纷过世后,而青年后辈尚未成长起来之际,以魏延为首的壮年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使蜀汉的领兵将领不至于形成一个明显的断层。无论在刘备时代,还是诸

  • 年少不识魏文长,看懂已是不惑年!魏延真的该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魏延

    年少不识魏文长,看懂已是不惑年!魏延真的该死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少年时的我们看魏延,都认为他一个心比天高的权臣,认为他为了权力一心造反,最后死在了诸葛亮的遗计之下,以前我们看到这儿都认为魏延该死。可现在的我们再看魏延时,还认为他真的该死吗?年纪越来越大的我们再看魏延,就可

  •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为什么诸葛亮不信任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魏延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为什么诸葛亮不信任魏延?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作为蜀汉最重要的将领之一,最后的下场还是挺令人惋惜的。在刘备时期,魏延深受重用,在汉中之战上成长为一方大将,此后十年时间都负责镇守汉中。不过魏延在诸葛亮手下却很难得到重用,而且两人之间的用兵理念也出现过几次冲突

  • 揭秘:魏延被杀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魏延,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现代很多人都对魏延报以同情,对魏延最后的结局感到惋惜。有的人说诸葛亮嫉妒魏延,打击魏延,为魏延的灭亡埋下伏笔。也有人说魏延不曾被刘备、诸葛亮重用,使得魏延的才能得不到发挥。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