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庞统如果没死能当上丞相吗?以他聪明能胜于诸葛亮吗?

三国庞统如果没死能当上丞相吗?以他聪明能胜于诸葛亮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2 更新时间:2024/2/10 18:31:49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

刘备入川,留下诸葛亮、关羽守荆州,让庞统随从。进入蜀地以后,刘备的军事行动多用庞统计策,只可惜在围攻雒城时,庞统率众攻城,被流箭射中不幸去世,去世时只有三十六岁。有人说,如果庞统不是死得早,诸葛亮恐怕不一定能够当上丞相,而刘备很有可能会重用庞统,让他担任丞相。

庞统有可能会替代诸葛亮任丞相吗?

庞统随刘备进入四川,刘备和刘璋反目,决定夺取成都,就是按照庞统的建议进行的。从葭萌关起兵到进兵包围成都附近的雒城,刘备不但攻克了许多城池,还招降扩大了部队。可以说,刘备从征战以来,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战果,这一切,都是与有了庞统这个谋士分不开的。如果庞统不死,刘备有可能不用调诸葛亮入川。在进攻雒城的战斗中,庞统被流箭射中身亡,刘备不仅当时痛心惋惜,过后一提起庞统就要流泪。不仅如此,刘备还任命庞统的父亲为议郎,后来还提升为谏议大夫。

刘备对庞统的重视如此可见一斑,但凭这些能够说明他可能取代诸葛亮吗?

看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方面,还要看诸葛亮方面以及他和刘备的关系究竟如何。有四条理由说明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超过庞统。

一、诸葛亮是刘备请来的,而庞统是周瑜死后转投来的。

庞统和诸葛亮虽然齐名,有卧龙雏凤之称,但诸葛亮一直不出仕,等到徐庶推荐,刘备去请才为刘备所用。而庞统原本是周瑜的功曹,后来周瑜死,荆州被刘备借有,这才归了刘备。也就是说,刘备是诸葛亮的第一个“主公”,而庞统有着东吴的“背景色”。不能小看了这份“履历”,这在差不多的两人来说,就是决定性的,就是说,诸葛亮永远是“自己人”,而庞统则曾经是别人的人。这就像汉初的格局一样,有萧何在,聪明的张良不会接受丞相的任命,智谋、行政才能都很出色的陈平,也只有到了刘邦的老兄弟没有了,天下没有人挑战汉家皇权时才可以当丞相。对于刘备来说,诸葛亮是萧何,而庞统只能是陈平,这就是刘备对待庞统“亲待亚于诸葛亮”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诸葛亮不在了,庞统可以当丞相,而只要诸葛亮在,庞统不可能当丞相。

二、留下诸葛亮守荆州是重用,这份重用是他人不能代替的。

恐怕很多人就是纠结于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随行?本博有文章专门论及此事,简单再说一下,让诸葛亮留守荆州是重用而不是其他。刘备征战大半生,好不容易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尽管是借来的,他不可能会轻易把它丢掉,而入川取蜀还是一个未知数。这当中有一个参照,武将当中,关羽、张飞都留在荆州,而跟随他的是黄忠魏延。难道说黄忠和魏延受信任受重视的程度会超过关羽和张飞?有人或者会拿出魏延为汉中太守的例子来,但张飞这个巴西太守,难道真的会不如汉中太守重要?先看看巴西郡的位置有多重要就可以知道,它正好处在北向汉中和东向荆州两条路线的必经之路上。曹操得到汉中,张郃想夺取巴州,就是从张飞的巴西郡进军。刘备东征,也是调张飞出征。攻守两方面,难道还看不出刘备对张飞是多么重视吗?所以说,把诸葛亮留下守卫荆州这个“家”,是刘备最大的信任。

三、从人才类型上来说,诸葛亮是丞相的合适人选,而庞统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行政能力。

刘备夺取西川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汉朝削掉一个诸侯,然后以此为根据地恢复大汉天下,而是要自己当皇帝。对于皇帝来说,丞相最重要的是行政能力,而这方面,诸葛亮显然要强于庞统。刘备夺取江南四郡后,让诸葛亮督其中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说是锻炼他的行政能力,也可以说是考察他的行政能力,还可以说是直接让他当全军的总后勤部长,总之,都可以划归到丞相的职权范围内,不是纯粹武将所应该干的事情。反观庞统,这方面的能力则要差一些。刘备曾经让他担任耒阳县令,因为治理得不好,被免官。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刘备敢把丞相这样的职务交给庞统吗?

或许说战争环境下军事是第一位的,而庞统军事才能显然优于诸葛亮。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大局观来说,诸葛亮显然要强于庞统;二是庞统在具体战役指挥上即便是优于诸葛亮,刘备理想的人员配置也是诸葛亮管行政,庞统管军事,就如同日后诸葛亮、李严的组合。

四、庞统的性格有可能会为自己的仕途造成障碍。

诸葛亮和庞统都有恃才傲物的文人气质,因而有一种说出来的话就是真理的意味,但区别在于,要分清你面前的对象是谁。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是一副“指点江山”的口气,但这时候和刘备还没有形成君臣关系,一旦这种关系确立,诸葛亮的口气就完全变了。曹操进攻荆州,诸葛亮对刘备说:“大事已经非常危急了,请您下令让我去向孙将军求救。”刘备东征伐吴,诸葛亮知道自己不便于劝谏,因此就不说。诸葛亮也有非常坚决地劝阻刘备的时候,那是刘备要到东吴都城去借荆州。但刘备知道,诸葛亮比他人劝谏的都坚决,是担心刘备的人身安危,这和行动的目的无关。再看庞统对刘备说话,要么所提建议不被刘备采纳,要么就是指责刘备让刘备难堪。前者如一进四川就要把刘璋捉起来;后者如涪城宴会上,刘备对庞统说:“今天的聚会,可以说是享受快乐啊。”庞统说:“征伐他人的国家却认为是快乐,这可算得上是仁义之师了。”这句话不仅是当场不给刘备面子,还有点儿讽刺刘备的此前不杀刘璋,说是要先行仁义的意思。刘备当场就将庞统赶了出去。虽然后来刘备醒悟,又将他叫了回来,但刘备再问谁对谁错,庞统的回答是:“君臣全都有错。”对皇帝提出意见和建议,要首先给皇帝留有余地,否则,一个大臣越是有能力,就越是会遭到皇帝的猜忌。不是说要赞赏那种处事圆滑的为人哲学,而是说说服君主必须注意时机和方法,目的是分析刘备会不会让庞统取代诸葛亮。庞统这样的一种性格特征,很难让刘备放心将最高行政权力交给他。

另外从外部的比较来看,庞统也不可能代替诸葛亮任职丞相。曹操、孙权和刘备一样,这些有心的帝王重用的都是行政能力强的人才,因为这样的人他们需要而不用过度防备,而对于军事能力强的人反而不能够轻易放心。有人或许会拿出曹操对待郭嘉来,认为如果郭嘉不死,可能其任职会超过其他人。但有一点不应忽视,曹操在对其他人说这话时,重点强调的是年龄,说的是托付后事,这和当下的事情不能一概而论。还有东吴的陆逊,他虽然任职一段丞相,但一直带兵在外,是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丞相。

刘备对诸葛亮的使用设计不是这样,他是自己带兵在外,让诸葛亮负责后方;将来是由诸葛亮辅助儿子守在后方,负责军事的人在前打仗。所以说,诸葛亮这个位置是无人能够代替的。虽然由于诸多原因,诸葛亮后期离开都城上了前线,但他最终没有抛弃刘禅,也没有迹象表明诸葛亮要胁迫刘禅,这说明刘备看人准确,这份信任,不是其他人能都得到的。刘备和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和谐的君臣关系之一,这不是一种假设可以换取来的,而是一种心灵的高度默契。如果说两人的关系有那么一点儿瑕疵的话,那就是刘备的托孤遗嘱,表现得是对儿子的不自信,而不是对诸葛亮的不信任。

标签: 三国

更多文章

  • 庞统是因丑才多次被拒用?庞统诈死真名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统

    庞统原是东吴孙权手下,后转投曹操麾下,后跟随刘备,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正史(三国志)对庞统并无相貌描述。大家都认为庞统长相丑是因为《三国演义》中的描述”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至于野史是否有评价未查到,正史无记载庞统长相的字眼。而传闻中孙权拒绝庞统的投靠,曹操舍弃

  • 解密三国著名谋士庞统究竟是哪国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统

    三国著名谋士庞统究竟是哪国的人相信很多朋友对庞统这个名字不熟悉,但是一旦有人说到卧龙与凤雏时,大家都会知道这两个人的威名。这里面的卧龙就是诸葛亮,而凤雏则是庞统。徐庶曾经对刘备说过这样一句话,卧龙与凤雏得一可得天下。足以看出庞统的才华并不亚于诸葛亮。那么庞统是哪国的呢?网络配图庞统是东汉末年的荆州人

  • 刘备谋士庞统都做了哪些贡献被人们称为凤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统

    庞统被人们称为凤雏,与被人们称为卧龙的诸葛亮齐名。庞统因为长相丑陋,以至于自己的才能一直都没有被当权者重视,郁郁不得志。直到后来跟随了刘备,自己的才能的得到了施展的机会,但是庞统却英年早逝,死于落凤坡。那么,庞统都做了哪些贡献呢?网络配图在庞统所做的贡献当中,向曹操献出连环计,从而帮助刘备与孙权的联

  • 庞统到底有什么能力可以跟名臣诸葛亮并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庞统

    庞统不幸英年早逝,大才未得全面展现,这是莫大的遗憾与悲哀。凤雏英名远播,但可惜短暂的一生使之事迹很少,却也因此招来庞统空有其名的议论。我认为这种议论是不对的,虽然庞统的一生很短暂,但是通过他的事迹能看出他有着被认可肯定的能力,他获得的评价也都是很高的。如果不仔细了解与思考是不能知道这些的,在此我便分

  • 刘备既得诸葛亮又得庞统为何没有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历经混战,天下初具三股势力,北有曹操、东南有孙权、西南有刘备,当年,刘备得徐庶,大败曹操,曹操看上徐庶,用徐庶的孝心骗徐庶投曹。徐庶临走时,向刘备推荐两人,一人是卧龙诸葛亮、一人是凤雏庞统,并告诉刘备,此二人得一人者得天下。后来,刘备用尽心思,将诸葛亮和庞统都收为门下,为他所用,

  • 庞统之死: 看透刘备后精心策划了一场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庞统,刘备

    诸葛亮先请庞统,后又想废庞统诸葛亮能帮刘备拿下荆州,面对“民强地险”的西川却无计可施,既不知如何劝说假装仁义的刘备篡夺刘璋,也不敢为西川再打一场赤壁大战。于是他就借吊孝周瑜之机去东吴请比自己高一筹的庞统(这里孔明还有一层用意就是在刘家宗亲面前继续恪守疏不间亲,以掩饰异志,保持愚忠形象)。此后,两人就

  • 庞统、法正不死 蜀国轮不到诸葛亮掌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庞统,法正,诸葛亮

    刘备手下可以称得上名字的文臣便只有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位,诸葛亮在以往的形象中是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而庞统也是一般,只是死得较早,没有诸葛亮那么出彩,而法正其人,一般人的印象可能不深,但是在蜀国的历史中,法正也是重臣一名。诸葛亮的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也不多说。庞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刘备领了荆州牧

  • 庞统简介 三国将神庞统历史上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庞统

    导读: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未有识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

  • 刘备讨厌庞统和早年卖草鞋大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庞统

    说到用人,许多人都认为为在三国群雄中刘备仅次于曹操。但是在史书上也曾经记载着一些刘备不识人,不重才的事例,比如对对辅佐刘备夺取益州的庞统,以及诸葛亮之后的蜀汉名臣蒋琬,刘备差点都错过了。刘备趁乱夺取荆州之后,百废待兴,此时庞统来投,庞统丑陋,刘备对庞统第一印象就不够好,于是让庞统担任耒阳令,考察一番

  • 《武神赵子龙》庞统和诸葛亮谁厉害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庞统,诸葛亮

    《武神赵子龙》最新剧情庞统上线网友大呼太呆萌!这个角色在历史上也很有名,剧中马晓军饰演的庞统一出场就自我介绍“南阳卧龙、襄阳凤雏”,而庞统就是和诸葛亮齐名的谋士,那么在《武神赵子龙》剧中庞统和诸葛亮谁厉害?他的结局是什么?历史上庞统怎么死的呢?《武神赵子龙》剧中庞统这个形象很出彩,他为公孙宝月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