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贾诩的职场秘诀:带着老板一起跳槽

三国贾诩的职场秘诀:带着老板一起跳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88 更新时间:2024/2/10 23:31:50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东汉末年是个公司林立的时代,形形色色的大小公司走马灯似地起落兴衰,而那些应聘找活干的英才和庸才,也在其间走马灯似地转动,跳槽那是免不了的。

然而,跳槽也是个技术活,要找到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跳槽之际又要让新公司不怀疑自己的忠诚度,不鄙视自己的人品,这个分寸不好拿捏,吕布就是没玩好才玩完的。倒是有一个业务骨干和智者,在这方面颇有成功经验,我们一起来翻阅他的职场经历,并从公司竞争和人才流动的角度去重塑那段历史。

此人就是贾诩。

危机公关

善于利用不相关的社会资源保护自己

网络配图

贾诩是甘肃人,这个在三国职场叱咤风云的业务骨干、公司精英,其实在年轻的时候表现也不咋的,走到大街上,没几个人认识他,估计学校打的评语也是平平吧。当然,我们也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问题,表现平平很可能是低调使然。

不是贾诩平平,而是贾诩低调,当时就有人看出了这一点。此人叫阎忠,他很瞧得起贾诩,甚至把小贾抬高到张良陈平的地位,“谓诩有良、平之奇”,所以推荐贾诩出来参加工作。阎忠果然没看走眼,贾诩有一回就轻松地化解了一次关乎性命的危机。

某年,贾诩因为生病辞职,和一群人回家,结果路上碰到一伙势力很大的地方组织,贾诩和同行的人都被俘虏了,这伙人处置他们的手段很残忍,要活埋了他们。

贾诩这个时候在心里盘算着救兵,算来算去,算到了当时威震西北的段太尉。其实,这段太尉跟他贾诩八竿子都打不着,但是为了摆脱危险,他打算把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资源先用起来。只见他煞有介事地说:“我是当今西北段太尉的外孙,你们不要埋我,我外公会花钱赎我。”贾诩说得有鼻子有眼,唬得那个地方组织的人不敢把他咋样,还正儿八经地和他结盟,送他走。

那个远在朝廷的段太尉,做梦都没想到他的身份和威严被一个毫不相关的人给用了一回。当然,不是用来诈骗,而是用来自救。从这个案例来看,贾诩很善于利用当时大公司的威望,尤其善于分析各个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组织的心理,例如西北地方小组织对太尉的畏惧心理,从而以此牵制前者,寻求自己的安全。

贾诩的这种智慧,运用在他以后的职场跳槽上,显得游刃有余。

跳槽经历

换了四家公司 甚至带着老板跳槽

贾诩走上为人瞩目的历史舞台,是从加入董卓的公司开始的。因为他本人是西北人,董卓又是在西北创业,所以贾诩理所当然地在董卓的西北公司当雇员。

那段时期,贾诩的工作环境极其不稳定,因为正好是公司更换最频繁的时候,作为一个员工,他贾诩只能在公司的变换中跳来跳去,但他还是有清醒的意识,能撇开一时的危机,看公司的长期愿景。

网络配图

例如在董卓身死之后,当原西北公司的管理层都纷纷叫嚷着解散时,贾诩显示出了非凡的眼光,劝阻道:如果我们现在把公司解散了,不正好方便了对手进一步击垮我们吗?我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保持西北公司的完整性,采取积极进取的办法,往长安行进,反而有一线生机。如果失败,公司再解散不迟。

贾诩的策划鼓舞了西北公司的残余人马,于是大家往长安行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结果——赶走了吕布,从一家面临被解散的公司升级为控股长安城的大公司。

后来,西北公司老板李榷和郭汜没有听从智囊贾诩的建议,不可遏制地走下坡路,贾诩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不盘算自己的出路。他把当时的各大公司都盘算考量了一下,最终选中了一家小公司,那就是南阳的张绣集团。

贾诩为什么选择了一家小公司?他的考虑很周全,首先是对方急需一个高层次的市场策划部,但他们资本小,招募不到有成功经验的策划人员,而贾诩有着丰富的经验,光是重振西北公司这一笔辉煌的业绩,就让张绣集团对他仰慕已久,去那里最容易得到重用。

当然,贾诩也不是那么猴急,一下就跳到张绣集团去。他先是找家公司过渡了一下,这家公司的老板叫段煨,是他的同乡,但又不重用贾诩,贾诩就在段煨的公司里上了一两个月的班,然后以联系业务的名义,堂而皇之地去了张绣的公司,被对方当成首席策划师和经理人。

不过,张绣的公司也只是一块跳板,贾诩其实是琢磨着往曹操的公司跳,怎么个跳法呢?贾诩很有创意:带着老板一起跳槽。

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张绣的公司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并入袁绍的河北公司,要么并入曹操的许昌公司。老板张绣当时的想法是倾向于并入袁绍公司,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好意思去见曹操,当年他在与曹操的争战中杀死了曹操的儿子曹昂和猛将典韦,这个梁子不好解开。

贾诩却不这么认为,觉得加入曹操公司才合理。他的分析很有天才色彩:其一,曹操借壳上市,借的是汉朝的壳,“挟天子以令诸侯”,有高度;其二,袁绍公司多我们一个不多,少我们一个不少,因为他们太大了,我们进去,他们不稀罕,我们的股比也容易被稀释,但如果我们转入曹操公司,对他们做大做强有关键性的影响;其三,老曹想要比老袁强,实力上暂时跟不上,但度量上得胜过他袁氏公司,我们投奔老曹,正好让他做一个有度量的好示范。

张绣通过了贾诩的策划方案,果断地投奔曹氏公司,一切如贾诩预期的那样,曹操对张绣的投奔如获至宝,拉着张绣的手,欢喜得不行,还说:能让我们公司的信誉名扬天下的人,就是你们了,“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网络配图

贾诩的策划,让曹操的公司信用大为增值,也让张绣找到了合理的合作对象,当然,于私而言,让他贾诩终于停止了跳槽的步伐,他从西北公司到段煨公司过渡,然后跳到张绣公司,最终定在曹操公司。

跳槽定位

做纯技术人员 不干坑爹的事

贾诩在各大公司间跳来跳去,其信誉度和忠诚度没有受到怀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纯粹以技术人员的面目出现,不干坑爹的事,尤其不能坑前任老板。

曹魏集团里跳槽而来的员工多了去了,例如张郃高览许攸,是从袁绍集团跳过来的;张辽,是从吕布集团跳过来的;徐晃也是跳槽过来的。他们在曹氏集团都同样成为骨干和高层,说明曹老板还是重用技术派的。例如贾诩,无论是在西北公司,还是在张绣公司,以及后来的曹操公司,都是玩技术的。他曾指导张绣击败过曹操,曹操不仅没有记恨他,还记住了他的技术,所以后来极其重用他。贾诩在曹氏公司也不掺和其他与技术无关的事,需要他的技术,他就出来干活,不需要的时候,就窝在家里当宅男。

为什么吕布就没玩转跳槽这活呢?不是跳槽不对,而是他坑爹得厉害,吓坏其他公司的老板了。

历史告诉我们,跳槽是难免的,但不要败坏你的忠诚度和信誉度,宁可以技术招人嫉妒,千万不可以人品招人恨。

更多文章

  • 他是贾诩老师 正宗三国第一"毒士" 连皇帝都向他下跪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贾诩

    核心提示:武有吕布,文有李儒,两人即为董卓左右臂膀,缺一不可。李儒聪明绝顶,处事果断,每次出场都影响着董卓势力的发展走向,是董卓乱政时期一流的政治人才。网络配图一李儒是《三国演义》中第一位出场的“谋士”,在董卓帐下尽力辅佐,立有大功。既让人佩服,又令人愤怒;既使人赞叹,又让人惋惜。李儒聪明绝顶,处事

  • 两大顶尖谋士回答同一问题:贾诩得善终而他却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诩

    核心提示:曹操又问了一遍,贾诩还是装作没有听见。曹操不满地说:我和你说话呢,你为什么不理我呢?贾诩连忙转头作揖,面无表情地回答:我在想一件事,所以没理你。网络配图一曹操为立世子的事拿不定主意。按长幼顺序当然应立曹丕为世子;但是,他的另一个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深得他的宠爱。立哪个为世子,曹操举棋不定。一

  • 三国毒士贾诩一生损人利己做坏事为何能够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毒士贾诩

    贾诩,生于147年,死于223年,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士。曾是李傕、董卓、张绣等的部下,随张绣依附曹操后,成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贾诩在沟通交流方面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说辞对方绝不墨守成规,应变能力强。在三国中主要有这几点谋略:效力凉州、献计张绣、劝绣归曹、离间马韩、支持曹丕,这些成功案例,都

  • 三国贾诩能算得上是一个好的谋士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

  • 三国最善权变的谋士贾诩:在乱世中保全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诩

    贾诩是三国曹魏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三国志》把他排列在荀彧荀攸之后,三人同传。陈寿评曰:“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但是认真说来,贾诩“经达”尚在其次,“权变”倒是他的特长。网络配图所谓“经达”,就是能宏观长远地看问题,所谓“权变”,就是能因势利导,权益变通。那么贾诩在汉

  • 三国鬼才贾诩:连诸葛亮都自愧不如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诩

    三国中能人志士颇多,智勇双全谋略了得。比如天下无双吕布、雄霸天下的枭雄曹操、四世三公袁绍、西凉战神马超等。但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个人,以上说的这些人全是他的手下败将。连诸葛亮都对他自愧不如,此人就是具有鬼才之称的贾羽。网络配图贾诩年少的时候并不是十分出名,但是当时有一位伯乐阎忠认为他智慧超群,说他有张

  • “三国第一谋士”贾诩谋略究竟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诩

    [导读]在官渡之战前的关键时刻,贾诩说服了主公张绣投降曹操,这不但解除了曹操的后顾之忧,还增加了曹操打击袁绍的军事力量。为此,曹操说贾诩是使他“信重于天下者”。贾诩归附曹操以后,在曹操官渡之战、关中平定马超韩遂等诸侯叛乱时多有奇谋,尤其是在曹操立储和曹丕争位的时候,贾诩寥寥数语就使天枰偏向了曹丕一边

  • 身为曹操的谋士,为什么曹操的这个问题,贾诩却不敢回答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贾诩,吕布,刘表,曹丕,曹植,杨修,

    喜欢三国的人都知道,吕布死之前,刘备给曹操说了一句话,让曹操下定决心杀掉吕布,那句话就是: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意思是说吕布跟着的人(丁原、董卓)都已经死了,曹操一听,哪还敢留下吕布让他跟着自己,于是下令杀了吕布。公元211年,曹操想废曹丕立曹植为太子,问贾诩意见,贾诩迟疑了很久不肯说,曹操又问

  • 为什么贾诩和诸葛亮都瞧不起刘表?瞧不起刘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贾诩,诸葛亮,刘表,韩嵩,曹操,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刘表传》注引《傅子》,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年间,主人公是时任荆州牧的刘表和荆州从事中郎韩嵩。原文如下:初表谓嵩曰:“今天下大乱,未知所定,曹公拥天子都许,君为我观其衅。”嵩对曰:“圣达节,次守节。嵩,守节者也。夫事君为君,君臣名定,以死守之;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

  • 《三国机密》贾诩是个怎么样的人?历史上的贾诩做过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机密

    《三国机密》中的贾诩是一个令人看不透的人,然而历史上也是如此,贾诩这个人足智多谋,但却有点不忠心,他在东汉末年几经易主,却没有被处死,可见其十分的聪明狡猾。贾诩是曹魏的开国功臣,早年投奔于董卓,董卓死后他又为董卓旧部李傕和郭汜献计反攻长安,后来转投张绣,曾两次献计帮助张绣击退曹操,最后又劝张绣归顺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