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统和诸葛亮谁更的得到刘备的信任与认可?庞统与诸葛亮谁更厉害?

庞统和诸葛亮谁更的得到刘备的信任与认可?庞统与诸葛亮谁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289 更新时间:2024/2/10 20:17:38

庞统,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说起蜀国的军师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般都是诸葛亮,但蜀国还有一位能媲美诸葛亮的谋士一直被大家忽略,这个人就是庞统。而且按照战功来说的话庞统可能还略胜诸葛亮一筹,无奈庞统英年早逝所以影响力没有诸葛亮那么大。不过庞统的死刘备也要附上一定责任,当年庞统在吴国就是一个响亮的人才,只可惜蜀国各方面的资源还是匮乏很多,哪怕你再有才华平台太小也没用。

众所周知,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扣押,在离别刘备时曾说道:“卧龙凤雏之大才,得一而可安天下!”卧龙,凤雏这两个名号是由当时的名士司马徽所封,认为这二人是并驾齐驱的当世奇才。然而我们似乎对诸葛亮的了解更为深刻些,这大概是因为凤雏庞统早死,才能未能得到发挥的缘故。

其实《三国志》中有记载,早在庞统身在周瑜手下做幕僚时,就提出了”铁索连环”的计谋,后来的历史事实也证明庞统的“铁索连环计”,才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曹操的关键所在。在庞统投身刘备后,刘备对他才能的认可以及信任都不亚于诸葛亮。庞统的死对刘备和诸葛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若庞统不死三国可能会有另一番局面。

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只有5万人马,就算有长江天堑也无法阻挡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原本曹操统一天下可能只是个时间问题,但庞统与徐庶的”铁索连环计”却狠狠地把曹老板坑了一把,正是因为庞统的献计才让周瑜的火攻大败曹操提供了可能。但是孙权却因庞统相貌丑陋并没有重用他。

受此打击的庞统离开了东吴,来到了当时已经得到荆州的刘备那里,原本他是怀揣鲁肃和诸葛亮的介绍信来的,但本着大才的傲性庞统选择了官府的招贤榜,希望凭借实力得到赏识。但是凭借笔试第一的成绩进入面试的庞统依旧因相貌的缘故只被任命为耒阳县令,后来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才让刘备认识到了他的才能。

公元211年,益州刘璋派遣怪才法正邀请刘备作为外援,共同抵御北方的张鲁。然而经过张松的介绍,法正很快就和刘备是一条心了,也希望趁益州刘璋暗弱夺取益州作为根基。此时庞统更是谏言:”曹操忙内政无暇南顾,若主公起荆州之兵必能夺取益州,三分天下之势可定矣”这简直说出了当时刘备的梦想。

于是刘备率领军师庞统,武将魏延黄忠等出兵益州,留诸葛亮、关羽等坐镇荆州。刘备假装讨伐张鲁与刘璋在涪城会盟,达成共识后,由刘备出兵镇守北方的葭萌关,伺机攻打张鲁。由刘表提供粮草和地盘,为刘备做后勤工作。公元212年,已经在葭萌关驻守一年的刘备并没有向北方进攻,而是依靠刘璋的粮草把部队养的兵强马壮,因此与刘璋的矛盾日益激化。

当时摆在刘备的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在未等刘璋下达逐客令前率兵返回荆州。二是乘刘璋不备夺取西川,成就当时诸葛亮为他描绘三分天下的蓝图。刘备自然不愿给人白白当了一年的守门员。于是找来军事庞统商议,庞统为刘备分析当前形势以及天下格局,积极支持袭取西川。并为此提供上中下三条计策。

上策: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一举平定西川。中策:假装班师回荆州,斩杀杨怀、高沛蜀中名将,夺其兵士粮草,然后进攻成都。下策:退兵回到荆州,结合荆州所有人马,慢慢蚕食益州。刘备听后言道:”上策太急,下策太缓,我看中策最为合适”。庞统虽知中策过于冒险但也无可奈何。

原本一切顺利,成功的引诱杨怀,高沛将其斩杀,到达雒城被蜀中名将张任所阻。庞统献计从大路和小路分兵同时进攻定可取胜。刘备引一军往大路,庞统从小路进攻,刘备感念庞统功劳将坐骑的卢让与庞统。当庞统沿小路走到落凤坡时,张任将士都误认为的卢马上的是刘备于是万箭齐发,就这样庞统死于乱军之中。

其实庞统之才不下于诸葛亮,早料定自己会死于落凤坡,这一切只是让犹豫不决的刘备拥有一个师出有名的借口罢了,临死前他将自己的攻去西川的计划草图交给兵士,并留下8个字:”今日我死,乃天命也。”刘备看到草图上的字后悔不该选中策让庞统冒险,诸葛亮看后不禁感叹失去一位挚友,一位知音,对漫长的兴汉之路多了一份迷茫,不禁怅然泪下。

标签: 庞统蜀汉

更多文章

  • 中国智慧故事之庞统察虚巧断案,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庞统察虚巧断案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庞统察虚巧断案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时期,庞统(公元179-214年)曾经担任过县令。一天,当地一大户人家的弟兄俩,因为家事打起架来,两人越想越生气,都认为错在对方,就跑到县府告状。在公堂上,吵吵嚷嚷,争论不休。庞统听了有点不耐烦,大声斥责道:“你们

  • 揭秘:曹魏的两大智谋荀彧和郭嘉曹操更看重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曹操,郭嘉,荀彧

    曹操对手下的谋略人才,有两个人评价最高:荀彧和郭嘉。因为荀彧实际上是遭到贬斥,最后是忧郁而死,而郭嘉因为早亡而让曹操扼腕叹息,所以或有人说曹操更看重的是郭嘉。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荀彧字文若,本来是袁绍的属下,他觉得袁绍不能够成就大事,所以就离开了袁绍跟从了曹操。这时候曹操的职务是奋武将军,荀彧被任命

  • 郭嘉:超越诸葛亮的谋士 因他之死出现三国鼎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郭嘉,诸葛亮

    三国演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本书了,里面的人物相信大家也很清楚了吧。但是很多人却会忽略里面很多谋士,因为大家都觉的诸葛亮是最屌的掩盖了其他人的光辉。所以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一说比诸葛亮还牛的一个人物吧。我说的是一个三国鬼才谋士,是与毒士争第一的人。他就是郭嘉。曹操第一谋士郭嘉,破吕布,败袁绍,平定北方…

  • 郭嘉为什么能预言孙策的死亡?他是穿越到古代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郭嘉,孙策,三国

    虽然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顶级谋士数不胜数。但是对于他们的各种谋略计策,其实在事后听听他的推理,纵使是天马行空的手笔,至少还是可以解释的。不过,就郭嘉来说,这个人实在太神奇了,以致于有人怀疑郭嘉和秦始皇等人一样,是不是穿越到古代的人。对于郭嘉的神奇,主要体现在他那让粉丝疯狂的预言上。郭嘉

  • 旷世奇才郭嘉之死对曹操霸业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旷世奇才郭嘉,曹操

    郭嘉(170年_207年),东汉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起初郭嘉效力于袁绍账下,观其不是明主,在袁绍账下沉寂6年,后经荀彧介绍加入曹操账下。到曹操账下后屡出奇谋,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征乌丸时病逝,享年三十八岁,益曰贞侯,史称“才策谋略,世之奇才”。郭嘉至小就放荡不羁,

  • 郭嘉死亡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郭嘉的妻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郭嘉死亡,郭嘉

    在三国时期大部分人知道的谋士应该只有诸葛亮一人,只有很少有人知道在三国时期曹操部下还有一位被称为鬼才的郭嘉。历史上记载的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就连孤高自傲,识人无数的曹操也称他为奇人。郭嘉原先是东汉颖川人,他原来是袁绍的部下任职,后来投奔了曹操,他帮助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但就是这样一位三国鬼才

  • 三国谋士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谋士,郭嘉,诸葛亮

    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著名学者易中天就曾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的问题进行过讨论。而现实中,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的问题却不能一下子就回答出来的,接下来就让小编介绍下郭嘉和诸葛亮的优劣吧。郭嘉和诸葛亮谁厉害?事实上,郭嘉和诸葛亮不但作为个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在各自阵营的分量也都一样。刘备得到诸葛亮以后的说法

  • 曹操为何三哭郭嘉: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郭嘉

    郭嘉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何三哭郭嘉呢?郭嘉是曹操远征乌丸回来的时候病死的,当时郭嘉在易城。《三国志郭嘉传》的记载是:“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可见当时曹操已经从柳城班师回来,但是郭嘉的病情实在太重,曹操还没到易城,郭嘉就病逝了,享年38岁。所以才有“太祖问疾者交

  • 为什么诸葛亮家喻户晓?而郭嘉鲜为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首先才能出众,在三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功绩仅次于曹操(多看看正史,上面有的,但也别全相信陈寿的评价)。军事、政治著作也多,还很诚信,得民心。还有擅长发明,孔明灯啊木牛流马什么的。网络配图总之是独当一面的三军统帅,统帅杰出。 冒昧了,见谅一下,郭嘉只是待在主帅身边出主意的,擅长谋略,但真让他统领三

  • 郭嘉和诸葛亮:谁是三国乱世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人物。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易中天《品三国》:郭嘉和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