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为什么要帮助陆逊

揭秘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为什么要帮助陆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49 更新时间:2024/2/12 14:56:05

黄承彦在三国演义的书中是一个神秘人物,可谓神龙不见首尾。黄承彦一生没有异地出仕做官的记载,作为当地豪绅与名士,安葬地无疑应是在家乡。根据碑文所云是“黄的生前友士在一起相议,立了此碑。”

这里有两处疑点:一说是黄承彦一生没有异地出仕做官的记载,何以《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中,有诸葛孔明之岳父黄承彦指点陆逊走出八阵图的故事?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黄承彦是随诸葛亮一起出山的,一直在幕后充当诸葛亮的私人智囊,这一点恐怕连蜀军上下整个都蒙在鼓里,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诸葛亮高、大、全的形象!

网络配图

第二个疑点就是:黄承彦死后,仅由黄生前友士在一起相议立了碑。

诸葛亮乃一代人臣,集忠孝节义于一身,仅以汉相的地位,也不至于让其岳父如此寒碜吧?而且不见有任何祭奠文章遗传下来,倒是涕零满面给那个扶不起的阿斗皇帝的《出师表》辉煌至今,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如果我们尝试如下的推理,也许能够得出一个合理的逻辑。

黄承彦在刘备二顾茅庐时现身一次后,再次现身时就是指点陆逊走出诸葛孔明摆下的八阵图石阵了。当诸葛亮闻知陆逊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时,当时就仰天长叹:汉朝气数尽矣!如丧考妣。缘何还有后来的伐魏兴汉之壮举呢?难道诸葛亮不是未卜先知,只是随便叹口气玩玩的?

网络配图

事情当然不是这样的,诸葛亮也不完全是泛泛之辈,他担心的也不完全是东吴。他算定的结局是:陆逊必定会身陷他预先布下的八卦石阵遭到覆没,但他没有料到的是,曹魏大军已趁机逼近东吴,只待东吴空虚,一举吞并东吴,然后两军合为一路,势如破竹追剿蜀军,亡蜀指日可待也。这就是诸葛亮深感末日来临,长叹一声“汉朝气数尽矣!”的根本原因。

当前形势,除非东吴大军及早回师防御,抵抗魏军,方可缓解蜀、吴两国的灭顶之灾。如何才能得解呢?那就是释放身陷八卦石阵的陆逊,并晓谕厉害,使之不再继续穷追刘备,以免被曹魏得了鱼翁之利。

刘备经此败战,狼狈逃窜到白帝称帝后,不久就含恨托孤而死。火烧连营可以说是蜀国的国仇了,说陆逊是蜀国的甲级战犯一点也不为过。被家仇国恨烧昏了头脑的蜀军,恨不得将陆逊及其十万大军碎尸万段、食肉寝皮,就算诸葛亮被黄承彦提醒,又怎么提出来放回陆逊呢?!

此时的黄承彦忧心如焚,因为《隆中对》原本就是他一手在策划,诸葛亮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者,真正的内涵只有黄承彦一个人深知,在这紧要关头,黄承彦终于忍不住从诸葛亮的幕后帐中跳将出来,冒天下之大不韪,释放陆逊,并阐明大义,令陆逊感激钦佩不已,发誓永不侵犯。

网络配图

事实果不出黄承彦所料,由于陆逊及时回师,遏制住了曹魏吞并东吴的如意算盘,也为刘备称帝赢得了时间,当然,也才有了后来的诸葛亮穷兵黩武、伐魏兴汉之举!

黄承彦顾全大局释放陆逊之后,并没有被蜀国最高核心统治层所理解,而是以叛国罪秘密处决了黄承彦。诸葛亮权衡厉害后,最终以保持沉默为代价,被核心统治层允许不被牵连而继续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标签: 黄承彦

更多文章

  • 东吴大将陆逊:此人逼死关羽、战死刘备堪称三国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陆逊,关羽,刘备

    若论三国名将,不必言必关羽张飞马超赵云,不必言必蜀汉曹魏,其实三国名将,第一流的当属东吴大将陆逊,在三国的舞台上,此人逼死关羽、战死刘备、智胜曹丕、气死曹休,堪称三国第一人。网络配图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建安八年

  • 东吴重臣陆逊为何被卷入孙权的二宫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陆逊

    孙权因为二宫之争杀了一个儿子,流放了一个儿子。二宫之争泼及朝内多名官员,很多官员被罢免,有些还因此丧命,二宫之争起因却各有看法。有人说二宫之争起因是孙权太宠爱儿子了,孙权不是从一而终的宠一个儿子,而是刚立完这个儿子为太子就转而宠爱另一个儿子。本来孙登为太子,不过他英年早逝。太子之位悬而未决,孙权就立

  • 揭秘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为何要帮助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

    黄承彦在三国演义的书中是一个神秘人物,可谓神龙不见首尾。黄承彦一生没有异地出仕做官的记载,作为当地豪绅与名士,安葬地无疑应是在家乡。根据碑文所云是“黄的生前友士在一起相议,立了此碑。”这里有两处疑点:一说是黄承彦一生没有异地出仕做官的记载,何以《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中

  • 三国中诸葛亮的八卦阵是怎么被陆逊破掉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

    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当蜀汉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归的时候,陆逊进入了诸葛亮早先做好的埋伏圈,八阵图中,原本陆逊必定死于八阵图,可是黄承彦却出面救了陆逊。作为岳父的黄承彦,为何要救自己女婿的死对头呢?《三国演义》中有一处文字颇耐人寻味。小说八十四回名为《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 ,在刘备

  • 三国时期大将军陆逊逝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陆逊

    245年3月19日,三国时吴国上大将军、丞相陆逊逝世。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网络配图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

  • 历史揭秘:姜维PK陆逊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姜维

    姜维和鲁迅都是三国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姜维是蜀汉后期大将,权力很大。陆逊是东吴大将,前期受孙权重用但后来被逼死。他们在军事,政治,计谋,这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下面我们分别从这三方面来分别说说他们的主要成就和失误。网络配图一、军事姜维主要战绩:NO.1与蒋琬偏师西征破郭淮,NO.2协助王平大败曹爽,

  • 三国武将大比拼:陆逊和周瑜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将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周瑜的威名也是千古流放,他们二人之间要做比较的话,谁会更厉害呢?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网络配图陆逊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在讨伐山越暴乱时,他巧设疑兵,多建

  • 孙权为何要将陆逊骂死 还要找其子陆抗对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

    孙权共有七个儿子,太子之位本是长子孙登的。可惜孙登早亡,次子孙虑去世得更早。吴赤乌五年(公元242年)春正月,十九岁的第三子孙和被册封为太子。同年八月,孙权又将第四子孙霸册封为鲁王,鲁王受到孙权特殊的宠爱厚待,与太子没有两样,这就给一些小人以可乘之机。网络配图据《三国志·吴书·吴王五子传》的记载,孙

  • 三国五大名将抑郁而亡五大名将:陆逊最郁闷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陆逊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大乱世,名将之间的厮杀就无法避免死亡,有的在战场被杀,有的被暗算,有的因为自己的一些失误或者错误,抑郁而死。说到抑郁而亡的名将,三国就有几位值得大家关注,不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网络配图top 5 曹洪曹洪,作为曹操的从弟,跟随曹操征伐,战时曹操令其驻守本阵。汉中之战时,曹洪与曹休

  • 书生陆逊为何能够击败”一代枭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陆逊

    提起书生,人们马上会联想到“迂腐怯懦”、“百无一用”等词,而在三国时代,“书生大将”陆逊的横空出世,一改书生的传统形象。谈笑中,他计袭荆州、火烧连营、决胜石亭,不但使万千敌军士卒魂归黄泉,也成了关羽、刘备和曹休的“催命人”。这位书生因此名扬天下。陆逊,字伯言,出身江南仕族,是“小霸王”孙策的女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