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糊涂账:周瑜才是赤壁之战统帅

历史上的糊涂账:周瑜才是赤壁之战统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130 更新时间:2024/3/7 10:03:55

赤壁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

但赤壁到底在哪里,其说不一。苏东坡那首脍炙人口的“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的黄州,据考古学家说,倒不是进行那场大战的场所。无论是真是假,这首词说出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赤壁之战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周瑜,把号称八十三万人马的曹操打败的。而《三国演义》中,把指挥这场战争的总司令头衔,加在诸葛亮身上,实际是一种掠他人之美的行为。这不是诸葛亮的错,是后来一心想美化他的作家们的错。

网络配图

公元208年,取得荆州的曹操,大军压江,志在必得,根本未把对手周瑜看在眼里,但想不到这位官渡大捷的英雄,却在赤壁碰壁。大人物常常瞧不上小人物,但偏偏栽倒在小人物手里,是使历史上许多盖世英雄为之蒙羞的故事。《资治通鉴》引习凿齿论曰:“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以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东晋史学家习凿齿着述《汉晋春秋》时,距赤壁之战也就不过百多年,应该说,他的这番评断,对于曹操的败因的分析,接近于历史真实。

这场战争的失败,败在曹操的胜利冲昏头脑上,一个太骄傲的人,便忘乎所以;而忘乎所以,也就失去了对于事物的清醒认识。天平一倾斜,便只看到于自己有利的方面,自然也就只能作出错误的判断,招致失败的结局。

败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兵员疫疠,不习水战,降卒贰心,火烧连营。若从决策者主帅个人察究的话,习凿齿所说的“骄”,是赤壁失利的根本因素。因此,凡骄傲自矜,倚胜恃功,头脑发热,自我膨胀者,无有不败的。西楚霸王如何?不也刎别乌江?所以,在决策中,如何摒除个人感情用事的因素,和自身性格弱点的障碍,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就成了影响事业成败的关键。曹操这一败的后果,“俯仰之顷”,三分局面就定下来,他一生中再也休想渡过长江,而成全了一个“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的周公瑾。

网络配图

赤壁之战,东吴是主体,刘备不过是盟军罢了。实际上,周瑜是三军统帅,诸葛亮连参谋长这样一个角色也不是。但经小说家铺陈演义之后,主次位置竟颠倒调换过来。诸葛亮成了运筹帷幄,指挥若定,高瞻远瞩,英明正确的统帅,借箭借风,料事如神,这当然是后人的发挥创造了。其实在《三国演义》里描写的正面战场上,并无蜀军一兵一卒,他指挥谁去?当时孔明先生,充其量也就是一名军事观察员,或联络参谋而已。

公元210年(赤壁之战刚过去两年),周瑜给孙权的信中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由此可知,他对于刘备,乃至对关、张,都不敢掉以轻心的。独对诸葛亮的作用,只字未曾提及,也许在赤壁,时年三十岁的诸葛亮,还不够资格与比他长六岁的周瑜,来共同指挥这场战役。

但《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却从此成为气量狭窄,毫不容人的典型,这实在是可怕的扭曲。史实中的周瑜“性度恢宏”,孙权与陆逊讨论时说:“公瑾雄烈,胆略兼人”。程普说过:“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而且他“长壮有姿貌”,“少精意于音乐”。可见他不愧为苏东坡笔下的“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风流人物。在宋代,评价三国时,人们并不以蜀汉为正统的,所以,他说“三国周郎赤壁”而不说孔明赤壁。但经后来小说家的虚构,扬抑之间,两人一则为神,一则为小肚鸡肠的小人了。

网络配图

曹操在荆襄之役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东吴。因为,战争是解决政治、军事、经济等矛盾的最后手段。所以,曹操和孙权的这场决战是不可避免。但任何形式的战争,都是实力的较量。孙权始终下不了决心应战,他确是被曹操声势浩大的八十三万兵马吓住了。

犹如角力,力气大的,总是要占优势,这也是共识。但实力强的一方,未必就是最后的胜者。周瑜看到了这点,因为战争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以生命为代价的最大赌博,是伴随着时代进化演变的魔方游戏。它是个不停地产生误区,又不停地制造机遇的庞大迷宫。所以,周瑜敢于以东吴较少的兵力,再加之与刘备结盟的支持,有和曹操一决雌雄的信心所在。

敌我双方都存在着太多的彼此未知之数,和无法准确把握的变化和可能性。因此,在战争进行过程中,会有许多偶然因素,变生不测,打乱部署。措手不及,一错百错有之;棋高一着,全盘皆活者有之。也有不少以为势所必然的事情,却有意外的结果,于是,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有之;得胜之师,全军覆灭有之。这些,是战场上屡见不鲜的。善战者便在这误区与机遇,偶然与必然的不停变化之中,扬长克短,把握时机,趋利避害,应变图胜。于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骄傲的曹操,败在了“雄姿英发”的周瑜手下。

网络配图

仗是周瑜打的,但功劳全算在诸葛亮身上。这种不公平的事情,难道仅仅在小说中发生过吗?最后连曹操也不得不狡猾地间接承认:“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他也认为他的对手是周瑜,而没有孔明的份。只有大都督周瑜,才是指挥赤壁之战的主帅。

可历史上的许多糊涂账,要回归它本来的面貌,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标签: 历史上的糊涂账

更多文章

  • 周瑜气量狭小是谣传:音乐素养高 必修养广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周瑜

    周瑜(175—210)字公瑾,三国时东吴大将,年轻时跟随孙策,二十四岁拜中郎将,人称“周郎”。江东乔(桥)公有二女,皆美貌超群;孙策自娶大乔,周瑜娶了小乔。周瑜后辅佐孙权,任前部大都督,风流倜傥,骁勇善战,兼之长得硕壮俊美,是当时有名的“少帅”。在孙吴政权建立之初,他屡建战功,最著名的战例,是作为统

  • 历史真相:周瑜是被气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周瑜

    导读: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周瑜是一个嫉妒心极强,机关算尽,最后被诸葛亮气死的人物。然而,许多史料表明,周瑜其实是一个气度很大的人。因此,不少史学家认为“三气周瑜”并不是真实的历史。网络配图《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片段,“三气周瑜”就是其中的一个:“一气”:赤壁大战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

  • 三国著名美女小乔在周瑜英年早逝后改嫁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小乔

    孙权准备攻打南郡,周瑜便和程普率兵前往南郡。到了南郡后,周瑜的军队和曹仁的军队隔江相对峙。但是,曹仁和周瑜都没有发动攻击,周瑜让甘宁先率兵占林夷陵。曹仁得知后,立马派遣了一支军队,前去包围甘宁的军队。甘宁派遣士兵前来向周瑜求救,周瑜听从吕蒙的建议,让凌统在后方把守,自己和吕蒙率兵前去拯救甘宁、周瑜军

  • 历史上的三国英雄周瑜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瑜

    历史上的周瑜是怎么死的?据了解,有四种死因,:第一,箭伤重创而死,第二,箭伤中,被亮言语气死的,第三,周瑜中箭伤后,躺在棺材留个气孔假装死,引亮吊唁前一晚就进入棺材,被大乔小乔用蜡烛油滴入气孔憋气而死,第四,周瑜中箭伤后,躺在棺材留个气孔假装死,引亮前来吊唁,设计埋伏,被亮识破,蒙住气孔豪啕大哭,致

  • 周瑜并非气量狭小 音乐素养高修养广博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周瑜

    对斯人斯役,后人诗词颇多吟咏。比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那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美人烘托英雄,勾勒出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的周瑜形象。再如唐朝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咏史名作《赤壁》:“折戟沉沙铁未

  • 诸葛亮哄周瑜跟曹操抢老婆:幕后黑手竟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的大乔和小乔合称“二乔”,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大美女,分别是三国东吴霸主孙策和大将周瑜的妻子。唐代著名诗人杜牧《赤壁》中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更是让这二乔家喻户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诗对中国网民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却毁了曹操的一世英名。网络配图少有人知

  • 周瑜和孙策:娶走第一姐妹花的三国风流少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周瑜

    周瑜在三国中虽然不是天下第一名将,然自古英雄出少年,弱冠之年而名震天下,领天下第一名战——赤壁之战,得天下第一词人——苏轼,作天下第一豪词——赤壁怀古,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侠骨柔情,概莫如是!周瑜是扬州庐江郡舒县(舒县的故城,在今天庐江县城之西)人。父亲周异是洛阳县的县令,叔父周尚其后是

  • 揭秘:正史中完美的周瑜为何遭后世狂贬?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瑜

    在史书《三国志》里,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很高,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之,并评价其: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

  • 周瑜对孙权有二心?赤壁之战后割据荆州自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安徽庐江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 周瑜怎么死的,六种说法那种更可信?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瑜

    说到周瑜,喜欢《三国演义》的人们都知道,他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事实真是这样吗?笔者今天想就这个问题做些粗浅探讨。我们先看看不同的史书及野史,对周瑜之死的不同说法,到底那种更为可信呢?第一种:被诸葛亮三气而死,这是最家喻户晓的一种说法。毛宗岗曾说用“美人陪衬大美人”是演义很高明的创作手法,《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