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卓对吕布“誓为父子”,是什么让吕布起了杀董卓之心?

董卓对吕布“誓为父子”,是什么让吕布起了杀董卓之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205 更新时间:2024/2/16 8:36:20

董卓吕布“誓为父子”,是什么让吕布起了杀董卓之心?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三国人物中,吕布武力值极强,但名声极差。吕布原是并州刺史丁原的部属,深受丁原器重。后来,吕布受董卓引诱,背叛丁原。在杀死丁原后,吕布认董卓为义父。由于吕布的反复无常,有人给他冠以了“三姓家奴”的蔑称。

说起吕布,最无法回避的一个人就是董卓。因为正是由于吕布的背叛,直接导致了董卓之死,间接导致了强悍的凉州军的覆灭。最终导致的,就是三国时期群雄逐鹿的大乱世。

董卓发迹于西北边陲凉州,从小与“羌胡”杂处。在东汉末年,凉州是一个很特殊的地区,这里土地虽然贫瘠,但民风彪悍,男子善于骑射,多以射猎为业。因此,凉州军素以勇悍著称。董卓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成为凉州军领袖人物的。

董卓能够成为凉州军的首领,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三国志·魏志·董卓传》说:“卓少豪侠,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可见,董卓年少时就颇具侠气,广结豪侠,说明董卓才具不凡,且有一定的知名度,这为他此后成长为凉州军领袖打下了基础。

在汉桓帝、汉灵帝之际,董卓基本活跃在凉州等边陲地区,根本没有染指京师、控制朝局的机会。但是,汉灵帝的死,使朝中局势一度非常复杂,这让董卓看到了希望。

当时,大将军何进与宦官集团势同水火,为了逼迫太后诛杀宦官,何进干了一件引狼入室的事情:召手握重兵的董卓与丁原进京。此前,董卓的凉州军驻扎在河东,丁原的并州并驻扎在河内,并州、凉州两支劲旅,在这时成了何进诛杀宦官的棋子。

董卓得到何进的诏令后,立即进军洛阳。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凉州军到达洛阳之前,一心想诛杀宦官的何进反而先被宦官杀了,不久,宦官也被何进的部曲袁绍诛杀。

面对群龙无首的洛阳,董卓的野心开始膨胀。这时可以左右东汉朝廷政局的,除董卓外,只有和他一起被召进京、手握并州劲旅的丁原,这是唯一可以与董卓分庭抗礼的人物。

董卓进京后,很快就收编了洛阳城中何进的原部曲。因此,董卓要想控制洛阳,进而控制朝局,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丁原这个强敌。怎么解决呢?

《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载:

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甚见亲侍。灵帝崩,原受何进召,将兵诣洛阳,为执金吾。会进败,董卓诱布杀原而并其兵。

董卓通过利诱吕布杀死了丁原,顺利解决了丁原的问题,同时兼并了丁原的并州军。自此,董卓完全掌控了洛阳的局势,皇帝也在他的掌控之中,这时再也没有人能与他分庭抗礼了。

在此之前,丁原对吕布“甚见亲待”,十分信任吕布。可是,吕布为什么这么轻易的就被董卓收买了呢?对这点,史书中没有明说。但是,董卓曾在并州打过战,还曾担任过并州刺史,吕布是五原九原人,五原郡属于并州。因此,二人很可能早就认识,且关系比较密切。

董卓掌控朝局后,“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同时,董卓还“行止常以布自卫”——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完全交付给吕布,可见董卓对吕布是多么的信任。

按常理说,以董卓对吕布的信任,以及董卓如日中天的地位,吕布跟随董卓必然前途无量。那么,吕布后来又为什么会被王允等人利用,背叛并杀死董卓呢?有人说是因为貂蝉,这种小说家之言,根本不值一提,而且历史上也没有貂蝉这个人。

我认为:吕布之所以背叛董卓,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并州军与凉州军的矛盾激化所致。

前文说到,董卓利用吕布,诱使他杀死丁原,从而兼并了丁原的并州军。尽管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董卓十分信任吕布,甚至“誓为父子”。

但是,就在董卓与吕布二人处于蜜月期的时候,并州军与凉州军的矛盾却与日俱增。一方面,并州军被兼并后,并不甘心屈于人下。另一方面,并州军是被兼并的,自然不可能人人都像吕布一样,能得到董卓的器重,大部分将领在董卓军中地位不高,心生怨气在所难免。

更关键的是,凉州军兼并并州军后,会很自然的以胜利者的姿态自居,根本不把并州军放在眼里。对这一点,连吕布都不例外,他也同样被凉州军的将领瞧不起。

换句话说,董卓固然器重吕布,但凉州军的其他将领根本瞧不起吕布,对他充满敌意。对此,吕布岂会没有危机感!岂能坐以待毙!

对以上的这个观点,《后汉书·董卓传》中记载的一件事就是明证:

明年,孙坚收合散卒,进屯梁县之阳人。卓遣将胡轸、吕布攻之。布与轸不相能,军中自惊恐,士卒散乱。坚追击之,轸、布败走。

对这件事,《九州春秋》注解说:

卓以东郡太守胡轸为大督,吕布为骑督。轸性急,豫宣言:‘今此行也,要当斩一青绶,乃整齐耳。’布等恶之,宣言相警云‘贼至’,军众大乱奔走。

胡轸在凉州军中声望极高,在这次董卓与孙坚的战争中,胡轸是主将,位置在担任“骑督”的吕布之上,是全军的统帅。可见,吕布在凉州军中多以副将身份出战,地位其实也不是特别高。对此,吕布心生不满也是正常的。

凉州军大将胡轸公开叫嚣要杀掉吕布等人,吕布岂会坐以待毙

那么,在《九州春秋》中,胡轸所说的“斩一青绶”,所指的又是谁呢?

据《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记载,吕布此时的职务是中郎将。又据《续汉书·百官志》记载,中郎将是二千石的官,再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

因此,胡轸所说的“青绶”,其实指的就是吕布。

这种公开的恶言相向,必然激起吕布的不满。而"布等恶之“这句话中的一个“等”字,说明这次战役中,吕布所率领的,应该是自己并州军中的属下。可见,不仅吕布对此不满,并州军对此自然也非常愤怒。而胡轸既然敢这样公开说,说明这种观点,也是凉州军的普遍看法。

从这个实例中可以看出,凉州军与并州军之间的矛盾其实已经非常深。这也是”布与轸不相能“的根本原因。由于这个矛盾,并州军并没有全力作战,从而导致了全军的溃败。

对凉州军与并州军的矛盾问题,董卓如果及时化解,或许还有缓和的可能。如果不能缓和,那就直接把并州军灭掉,消除掉这个后患,这对董卓而言,这也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董卓并没有着手去解决这个矛盾,也没有动手灭掉并州军,反而是听之任之。

而就在此时,吕布与董卓间也出现了一些裂痕。

《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记载:

(吕布)尝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掷之。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卓意亦解。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

本来,并州军与凉州军之间的矛盾就没有解决。现在,董卓又对吕布吹毛求疵、经常打骂,动不动就给人家甩脸色。这使吕布对董卓心生不满,加上吕布与董卓的女婢私通,更令吕布“不自安”。

董卓对吕布的暴虐态度,无疑是火上浇油,让吕布心生杀意。

简言之,由于凉州军与并州军之间矛盾的激化,使吕布以及他的并州军部曲充满了危机感,他们必须想办法为自己找一条出路,对吕布以及并州军来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

就在此时,身居高位又对董卓不满的司徒王允等人,利用了这个矛盾。最终,吕布在背叛曾经的主子丁原之后,再次背叛了自己现在的主子——董卓。他与王允等人合谋,在北掖门内设伏,以皇帝诏书为名,出其不意的杀死了董卓。董卓死后,群龙无首的凉州军很快随之覆灭,退出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

遗憾的是,王允等人虽然利用凉州军与并州军的矛盾,实现了自己的政治图谋,但却没能力挽狂澜,阻止东汉王朝的覆灭。董卓被刺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但王允居功自傲,逐渐失去人心,在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攻破长安后,被凉州军余部处死。长安被攻破后,吕布也灰溜溜的逃出了长安,这是后话。

然而,李傕、郭汜虽都是董卓的凉州军余党,但他们两人也是矛盾重重。因此,凉州军后来很快就四分五裂,互相攻杀,最终瓦解。随之而来的,便是三国时期的大乱世了。

标签: 三国吕布董卓

更多文章

  • 董卓作为吕布的干爹 这个逆子为什么敢和干爹抢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布,董卓

    还不知道:吕布和干爹抢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布是个二蛋,尽管武艺很好,可惜耳根子太软。曾经在李肃的劝说下投靠了董卓,当然投靠别人要有见面礼,吕布为了晋身,他的见面礼很丰厚,那就是曾经的干爹丁原的人头。这时候董卓很高兴,觉得吕布投靠自己,自己会如虎添翼,

  • 董卓如果不死的话会怎么样 三国的历史又会发现哪些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董卓,东汉

    董卓不死会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灭掉的时间会是在曹操和袁绍官渡之战之前。在当时的格局下只有曹操、袁绍和袁术有这个实力,袁术是因为称帝曹操才出兵灭的他,如董卓不死,那传国玉玺就不会流落到民间,袁术也不会称帝。可袁绍和袁术都不会攻打董卓,这一

  • 汉献帝如果向杀董卓一样杀了曹操 汉献帝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献帝,曹操

    汉献帝如果杀曹操会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96年,辗转东行的汉献帝来到了洛阳,然而此时的洛阳已经不是他幼时曾经居住时候的模样了,因为当年董卓乱政,并在关东诸侯联手讨伐他时直接将洛阳付之一炬,因此洛阳城及其周围百余里处一片荒芜,汉献帝虽

  • 董卓生前究竟残暴到什么地步 天下人为什么都对他牙根痒痒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董卓,点天灯

    很多人都不了解董卓被点天灯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董卓是汉末乱世的罪魁祸首,在陈寿看来,他简直就是一头披着人皮的狼。在后世的戏曲小说中,董卓被人们反复提起,成了一个被杀一百遍都不过分的人物。小说《三国演义》中,有董卓死后其尸体被"点天灯"的描写,也就是肚脐插上蜡烛,以尸体为灯油

  • 他是汉献帝最为痛恨之人 曹操和董卓都要靠边站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汉,汉献帝

    还不知道:汉献帝恨的人是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现在一提到古代的皇帝,我们想到的都会是皇帝拥有的荣华富贵,他拥有的掌握天下的权利,还有丰衣足食的生活。很多人都曾经想象过,如果自己是皇帝的话,那么自己会过上怎样富足的生活。但是,其实历史上的皇帝并不都是这

  • 历史上的董卓到底是什么样的 董卓真的是一个昏庸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汉,董卓

    董卓真的是昏庸之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民间传说当中三国时期的董卓可谓是个昏庸之辈,其实这完全是因为三国演义的误导,真正历史上的董卓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好人,但绝对不是昏庸之辈。董卓自幼就喜欢练武,少时便独身一人去到羌人聚集区游历,而且还结识了羌人所有统领。董卓游历四方后最

  • 同样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董卓都失败了,曹操为什么能获得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董卓,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董卓这个人非常不简单,不是一个嗜杀暴虐就能概括的。他嗜杀,但为什么没杀袁绍;他残暴,但为什么留着王允。除了已经势同水火的对手被董卓咔嚓了,董卓真得没杀多少大臣。至于杀没杀百姓、杀多少百姓,这个就只能是著史的文人说了算了。

  • 孙坚两次击败吕布,让董卓闻风丧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坚,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孙坚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孙坚的出生很不平凡,《三国志》的注释曾记录了两则绘声绘色的描述。祖坟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蔓延数里,众皆往视观视。父老相谓曰:‘是非凡气,孙氏其兴矣!’”其母怀孙坚时,“梦肠出绕吴昌门,寐而惧之,以告邻母。邻母曰:‘安知非吉

  • 吕布当初如果没有杀董卓而是帮助登基 吕布的地位还能不能提升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布,董卓

    还不知道:如果吕布不杀董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布虽然名声不太好,但他的实力确是毋容置疑的,不管三国英豪什么排行,二赵也好,二典也罢,“一吕”是不会被改变的。人中吕布,实至名归。只是吕布之勇天下皆知,而他的无谋也是名气不小,纵观他的一生,不管是在《三国演

  • 董卓为何不能创造“中兴”局面?与士族的矛盾注定了他失败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董卓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董卓为何不能创造“中兴”局面?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不否认董卓祸乱天下的本质,但有被妖化的倾向。实际上董卓是一心一意地人才,包括曹操,但是这些人大多数不愿意听命于董卓。原因并非史书和民间传说,董卓有多混账,理由只有一个:董卓与关东士族利益不兼容!所以,所谓董卓手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