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什么杀董卓 曹操最喜欢的武将是谁

曹操为什么杀董卓 曹操最喜欢的武将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11 更新时间:2024/1/5 0:17:34

揭秘曹操为什么杀董卓

曹操刺杀董卓一幕,是十分惊险的一个章节。眼看曹操马上就要成功了,但是吕布的出现让曹操失败了,幸亏曹操反应敏捷,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逃脱借口,从关键时候也看得出曹操沉稳,临危不乱的心理状态。

在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专门用了一个章节讲述了曹操刺杀董卓的原因始末,后来,这一幕也被排成电视剧,成为了一个非常经典紧张的场面。

当时,董卓在东汉朝廷玩弄政权,很多朝廷官员十分鄙夷,但是董卓位高权重还有一名勇士吕布在身边保护他,以王允为首的大臣们,在朝廷上掩面哭泣,不知道东汉朝廷的前途在哪里,并且一边哭诉一边抱怨董卓的种种罪行。曹操看见大臣们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便问大家,光靠哭是不能把董卓哭死的,便说自己有一计策,可将董卓的项上人头砍下来,给大家一个交代。于是,曹操拿了王允的七宝刀来见董卓。董卓躺在床上,曹操便和董卓寒暄了几句,恰好此时董卓向里翻了身,曹操认为时机刚刚好,于是举起七宝刀,准备刺向董卓,不巧的是,吕布出现了。曹操临危不乱,手里拿着七宝刀,于是便对董卓说,自己前来的原因就是为董卓献上一把宝刀,这才得以脱身,而曹操刺杀董卓这一行动最终未能成功。

但是,有人说曹操杀董卓这一故事是作者编撰出来的,历史上真正刺杀董卓的人是伍孚,但是此人刺杀董卓也未成功。

曹操最喜欢的武将是谁

网络配图

曹操一贯招揽天下有才之人,无论文臣或是武将,他都有爱惜之心,曾还写有诗句:周公吐脯,天下归心。而且曹操多疑,所以他更爱惜忠义的将领,这也是为什么他看重关羽的原因,不光是关羽的能力还有关于的忠义。但若论曹操最喜欢的武将,可能还是夏侯惇

首先,有传曹操是夏侯的后裔,夏侯惇实力又非常强劲,曹操没道理不喜欢。二是在曹操建都许昌之后,夏侯惇的地位。夏侯惇当时担任河南尹,要知道这可是拱卫京师的职位,在那种天下大乱的局势下,拱卫京师的职位可不是随便交出无的。曹操任命夏侯惇自然是非常看重于他。

而曹操更是允许夏侯惇和他同坐一辆马车,允许夏侯惇进入曹操的军帐议事,这些小细节都是曹操重视夏侯惇的表现。并且通过后世来看,曹丕时期,夏侯惇被封为大将军,曹睿让夏侯惇进入曹操的陵庙祭祀,这些都可以窥见曹操对夏侯惇的喜欢,以致于后世仍旧很尊敬夏侯惇。

不过曹操手下武将众多,像典韦、许褚、徐晃、张辽等等,更有曹操手下的八虎将,这些都是曹操非常喜爱的。可以说,有才的,有能力的,只要能相助曹操完成大业的,曹操确实都是给予了一定的便利。

曹操虽然疑心病重,但是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善于招揽贤才,并能不顾身份亲自迎接,这也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重要基石。

曹操计谋都有哪些

曹操是三国时期才华横溢的政治家,有宏远的政治理想,眼光长远,思想缜密,是不可小觑的人才。曹操在计谋方面,最能体现其政治远见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里的天子是汉献帝,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是董卓废掉汉少帝而立的傀儡皇帝。196年,汉献帝东逃,谋士沮授向袁绍献计,留住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无政治远光的袁绍拒绝了这个计谋。与此同时,荀彧向曹操建议:“挟天子可以拢络群臣,可以让百姓心安。”曹操自觉此计甚好,立马赶至洛阳,把献帝接到许昌,从此汉献帝就成为曹操手中的傀儡。

接下来不得不说的是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奠定曹操历史地位的决定之战。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用火烧掉袁军粮草,打败袁军十万大军。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在此次战役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智谋,为他的军事生涯写下最辉煌的一页篇章。

曹操的计谋还有很多,例如反间马超和韩遂,具体就是:曹操先跟韩遂拉关系,让马超起疑心,然后背地里再给韩遂信,马超来到韩遂处看到信,怀疑韩遂,两人之间再无信任可言,反间成功。还有祢衡之死,祢衡是汉室忠臣,曹操想杀死他,但又不想背乱杀贤臣的骂声。于是把祢衡派到刘表处,想借刘表之刀杀他,刘表自然明白曹的意思,又派祢衡到黄祖处,黄祖不负众望杀了祢衡。

曹操的诗词赏析

曹操一生的成就有很多。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戎马一生为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不得不提的就是曹操在诗歌上的造诣。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除此之外,他的儿子曹植和曹丕和他并称为三曹。曹操无疑是一位全才,能文能武。

曹操留下了很多诗歌作品,大多都是以乐府诗为创作体裁。比如《龟虽寿》、《歩出夏门行》、《短歌行》都是曹操的代表作。曹操的诗歌作品以底层百姓生活为创作基调,反映东汉末年人民生产生活的场景,从中穿插百姓疾苦的生活。曹操的诗歌还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在他的诗歌中会运用大量的意象描绘出一幅画面,在这幅画卷中,可以看到人生百态。

网络配图

曹操的代表作之一《龟虽寿》就是如此: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诗歌中,曹操将自己比作是神龟,诗歌的前两句写出了虽然是神龟但终有一日也会离开人世。进而通过神龟来表现自己远大的理想,虽然自己年事已大,但是还有一颗奋发向上的心。而这首诗歌中,也体现出了曹操乐观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不仅是《龟虽寿》,在诗歌《短歌行》中,曹操更是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除此之外,曹操的诗歌一般用短句的较多,并且句尾押韵,读起来轻快、朗朗上口。

武皇帝曹操简介

曹操,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中,靠着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打下了曹魏江山,成为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他曾经是东汉的丞相,之后自立门户被称为魏王。

曹操有三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冲,继承父位的是曹丕。成年的只有曹丕,曹植,聪明绝顶的曹冲早夭。曹丕继承了曹操的狡诈和冷血,善于利用人心,曹植是杰出的文学家,《七步诗》闻名于史书。

曹操是官宦世家出身,是一个贵族,机智聪慧,但是在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他,因为他不喜欢遵循常理,是一个难以掌控的人。但是梁国的桥玄却对曹操抱有很大期望,后来也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曹操喜好武艺,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枭雄,曾经为了偷学武艺被别人发现,但是最终全身而退。曹操熟读兵书、战法通论,善于利用地形、战略布局,这为他后来能够用军事实力打下江山奠定了基础。

曹操性格上多疑,杨修就是这样被他除掉,“睡梦中好杀人”的名号也传了出来。但是同时,曹操又是一个求贤若渴的人,他对怀有才华的人特别礼遇、用人只看才华,不看出身。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三分天下,能得到一个名将、名儒将会给曹魏政权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赤壁之战是曹操和诸葛亮的一次经典对战。曹操发明了屯田制,解决军粮不足的问题,使土地利用率最大化,兴修水利,提高了粮食产量。

网络配图

曹操陈宫是什么关系

曹操和陈宫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进行了逃亡。当时,董卓派人到处抓曹操,时任中牟县令的陈宫将曹操抓到了。

陈宫很是敬佩曹操刺杀董卓这份勇气和魄力,便没有将曹操通报给上级,而是和曹操一起,俩人共同商议以后的宏伟计划,陈宫被曹操的勇猛和胆识所打动,便抛弃一切和曹操共同进退。当时,董卓悬赏缉拿曹操,曹操和陈宫俩人不知道去哪里,曹操心生一计便带着陈宫一起去投奔伯父吕伯奢,吕伯奢知道曹操是通缉犯,但是依然收留了曹操。吕伯奢将俩人安排好了之后,便骑着小毛驴去街上打酒招呼俩人。陈宫和曹操到屋里休息时,听见了外面磨刀霍霍的声音,还听到有人对话:不要让拿货跑了,快点宰了。陈宫和曹操听后以为吕家人想把他俩绑架领赏,便冲出去将吕家人杀光了。随后,曹操和陈宫才知道是误杀,吕家人原本是宰一头猪来款待他们。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陈宫和曹操便离开了吕伯奢家,走到半路上碰到了打酒回来的吕伯奢,曹操担心吕伯奢知道情况后会报复他,便将吕伯奢杀掉了,陈宫见此情景,很是生气认为自己跟错了人。晚上入睡后,陈宫想杀掉曹操,但是未狠下心,就离开了曹操投奔了吕布。

陈宫后来做了吕布的军师,奈何吕布不听他的建议。最后败在了曹操手中。曹操看见陈宫想让他投在自己的门下,可是陈宫一心求死,曹操纠结一番之后,将陈宫杀死了。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宦官当道 董卓如何仅凭3000兵马称霸京师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

    都知道董卓仅凭不过三千人而且还是步兵和骑兵混合起来的三千,并不是三千精锐骑兵就称霸了京师,那么究竟董卓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董卓进京城做了哪几件事呢?网络配图其一:董卓本来是外郡的刺史,进京时不过只有三千人,董卓自知兵少怕京城众人士不服,便隔几日派士兵半夜潜出城外明日再大摇大摆进城号称”西兵复入至洛中

  • 袁绍起义反董卓,不料其中台将军死于刘表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董卓,袁绍,刘表,孙坚

    ‌三国时期西凉军进洛阳董卓残忍无道,袁绍召集十八路诸侯起义。关羽温酒斩华雄,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董卓撤军火烧洛阳逃入长安。十八路诸侯进入洛阳烧杀抢夺,曹操见此地不是长久之计自己率领部下去追董卓。公孙瓒刘关张也看出来袁绍不是明主也收兵而去。而最先进入洛阳的孙坚部队此时正驻扎在被烧毁的宫殿之上。一面安排

  • 董卓挟天子令诸侯为何无人敢动?这五万成为了董卓嚣张的资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董卓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此时涌现出不少乱世枭雄,董卓便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人物之一。在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十常侍乱国时,大将军何进因听信谗言因董卓入京。然而自董卓入京之后便酿成了一个更可怕的后果,董卓开始专权祸国甚至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当时却无人敢站出反对董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都是因为当时董卓手里握着五

  • 汉献帝最恨哪位权臣?董卓,曹操?都不是,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献帝,三国

    说起汉献帝,真是历史上的可怜人,出身帝王家却没过一天舒心的日子。汉献帝的一生被权臣所掌握,做了32年的傀儡皇帝,在权臣手里他不仅没有多少权力,甚至还要担心自己的性命。汉献帝经历过四个权臣,有把他扶上皇位的董卓;有借他命令四处讨伐的曹操;有夺掉他皇位的曹丕;但这三个应该都不是他最恨的。那么献帝最恨的权

  • 董卓舍得给吕布赤兔马,为什么就一个人就不乐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董卓,吕布,貂蝉,

    董卓进京后通过炫耀武力,废除汉帝,逼死太后,威迫朝臣等一系列举措迅速掌控了朝政,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屈从于他,比如并州刺史丁原。丁原当时有骁勇的义子吕布在身旁,董卓身边无人可与之相比,于是董卓听从了李肃和谋士李儒的建议,以赤兔宝马和金银珠宝利诱吕布,吕布本来就是见利忘义之人于是杀丁原投董卓,并拜董卓为义

  • 第一个赶到洛阳的是董卓而不是别人呢?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董卓,曹操,袁绍,黄巾军,

    东汉末年,何进召地方诸侯进京意图共诛十常侍时,因为事情泄密自己被十常侍先下手为强杀了且不去说。单说董卓进京,很快就掌控了朝中大权,其后废帝杀太后,肆意妄为,引起天下诸侯群起而讨之,揭开了汉末天下大乱的序幕。问题是,当时天下诸侯不少,地位和实力高过董卓的更是不在少数,然而为何是董卓钻了空子第一个赶到京

  • 董卓为什么要迁都长安呢?难道真是被江东孙坚打怕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董卓,孙坚

    东汉末年,十常侍和朝中大臣的对立日益明显,当时掌握大权的大将军何进出了一个昏招,那就是召地方诸侯进京试图共诛十常侍。这一举措揭开了汉末天下大乱的序幕。董卓进京后倒行逆施引起天下诸侯起兵讨伐之,在连番交战不利的情况下,董卓选择放弃洛阳,迁都长安。历来对董卓迁都长安的原因说法很多,主要都集中在说董卓是为

  • “孟德献刀”刺杀董卓背后历史真相,曹操想杀的人实际是宦官张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孟德献刀,董卓

    在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回和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第四集里都有描写一个很精彩的故事,那就是“孟德献刀”。对于这个故事,中国的网友估计没有不熟悉的,讲的是董卓进京后,废皇帝、杀皇后、残害百姓,荒淫无度,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共愤。坏人虽然很可恶,但是人家掌握着权力,连皇帝他妈都敢杀,所以根本不用讲道理,整天为

  • 董卓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他到底有多凶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董卓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董卓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残暴、荒淫、无道,这对统治者是最为致命的硬伤,自然比引得天下群雄群起而攻之!董卓无疑是三国当中的代表人物,十八路诸侯看他不顺眼一起联合起来打他,最终还是没能把他怎么样。可是就是这么枭雄一般地人物没能死在敌人手中,却反而死在自己的义子吕

  • 董卓掌权之后都做了那些恶行 和小说中的一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董卓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董卓故事,欢迎关注哦。残暴、荒淫、无道,这对统治者是最为致命的硬伤,自然比引得天下群雄群起而攻之!董卓无疑是三国当中的代表人物,十八路诸侯看他不顺眼一起联合起来打他,最终还是没能把他怎么样。可是就是这么枭雄一般地人物没能死在敌人手中,却反而死在自己的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