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样是挟天子令诸侯,为何夺得天下的是曹操而非董卓?

同样是挟天子令诸侯,为何夺得天下的是曹操而非董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11 更新时间:2024/1/1 3:54:43

东汉末年,董卓是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从政治角度看,他是一个百分百的权臣,皇帝也是他的傀儡。从军事角度看,他手中掌控着国家主要的武装力量,没有其他的武装势力可以和他抗衡。

然而,有着这么好开局的董卓,最终却没有得到天下。与之相比,另一个挟天子的曹操,则顺顺利利地把担子传给了儿子,并成为新王朝的奠基人。

这是为什么呢?

1、董卓之败

董卓的失败,通常被归结于个人因素,具体来说,有两大原因:

网络配图

第一,政治幼稚,擅自废立天子。汉灵帝去世后,刘辩登基为帝。不久,董卓入京,为了树立自身权威,他将刘辩废黜,另立九岁的刘协为皇帝,即后来的汉献帝。

帝制时代,这样的行为与谋反没什么差别,自然而然地,董卓成了众矢之的,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

与之相比,曹操就老辣的多了。他懂得如何最大化的利用皇帝的权威,终其一生大举拱卫汉室的旗帜。尽管到了晚年,他已经树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也最终没有迈出自立的那一步。

从这一对比不难看出,董卓在政治上缺乏谋略。

第二,为人残暴嗜杀,不得民心。

董卓控制中央政府后,实行一系列白色恐怖政策。他先是令人将何苗的尸体挖出,二次肢解后丢弃在路旁。其后又杀死何苗的母亲舞阳君,同样将尸体丢弃在外,并严令禁止他人收尸。本文为中国历史故事网原创,未经中国历史故事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侍御史扰龙宗拜见董卓时,忘了解除他的佩剑,董卓更是借题发挥,下令将其活活打死。经过这一系列行为,京师人心惶惶。

与此同时,董卓不仅放任士兵劫掠京师,还令军队开到阳城,趁着当地人举办活动的时机,大肆杀害平民百姓,掳掠妇女财物,然后伪装成讨贼大捷以壮军威。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董卓视百姓如牛羊的这些做法,与蛮人没有丝毫区别,自然激起了人们的反抗。

的确,上述两大原因是董卓垮台的一个方面,然而,它们并非最核心的因素。

2.表面因素

为什么这么讲?

其一,废立天子一事,干过的人很多,其中成功的不少。典型的是霍光。虽然后人对霍光有许多溢美之词,甚至把他与孔子的偶像周公相提并论,同时肆意丑化昌邑王刘贺。

但就事论事,霍光废昌邑王刘贺一事,无疑属于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是为私利而非为公。而我们知道,霍光的结局走的是大团圆的节奏。

其二,历史上,残暴的统治者很多,不能说占大多数,但起码会比所谓的明君数量多。如果仅论杀人数量,董卓恐怕根本排不上名号。

以斯大林为例,他主政苏联期间,实行的是极权统治,在国内搞了多次的大屠杀。最严重的要数1930s。

从1935年到1938年,三年期间一共有120多万的人员被逮捕,其中超过60万人被枪杀。后人因而称这段时间为大恐怖时期。但纵然杀人无数,斯大林的统治却非常稳固。

因此,无论是废立皇帝,还是统治残暴,由历史长河来看,董卓都不是个案,与他类似而成功统治的暴君,为数并不少。所以,董卓的失败恐怕另有缘故。

3、三大原因

董卓到底怎么失败的呢?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有三点:

网络配图

第一,缺乏号召力

曹操生前木有篡汉自立,但他先后封魏公、魏王,并使用天子专有的天子旌旗、旒数十二的冕冠等,这些事情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代汉的前奏。他篡汉自立的野心比董卓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时虽然有人反抗,但基本没有对曹操造成重大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多年以来,曹操先后败袁术、吕布、袁绍、刘表、韩遂张鲁等等,通过这些军事行为,曹操一步步树立了自己的政治权威,很多人是心服口服的。因此,反抗的只是少数。

对比之下,董卓的挟天子,更多地是取巧、运气,他是趁着何进被杀的混乱局面而一举控制朝廷的。

论个人素养,董卓来自西凉,在当时的精英阶层看来,纯粹粗鄙的野人。再者他又非当世名将,黄巾起义中更是被农民军打的落花流水,以至于被免官。

由是,他一无社会名望,二无军事威信,自然缺乏号召力,众人的不服当然是明摆的事。既然不服,那自然会有一票野心家出来搞事情。

第二,朝廷权威的丧失

狐假虎威的故事我们都听过,狐狸虽然不够凶猛,但借着老虎的威名,也能让人俯首称臣。这就是为什么魏忠贤之类的宦官,虽然一无是处,但可以为所欲为的缘故。

假如东汉皇室权威仍在,董卓很可能就会高枕无忧。可惜到了东汉末年,皇室的权威已经荡然无存。关于这一点,证据很多。本文为中国历史故事网原创,未经中国历史故事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汉灵帝时期,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人曾经密谋废除皇帝。他们计划趁灵帝回河间封地视察的时候,将他劫持。但灵帝后来没有成行,废帝行为只得作罢。

皇甫嵩是汉末第一名将,他领军平定了黄巾起义,因此天下闻名。就在黄巾起义被平定后,便有凉州名士阎忠试图说服皇甫嵩起兵造反,只是皇甫嵩没有答应。

大将军何进被杀时,袁绍、袁术等人不仅带兵闯入皇宫,将宦官斩杀一空,而且还放火烧了宫门。这样胆大包天的行为,纵然有一时激愤,但明显透露出袁绍等世家豪族子弟对皇家尊严的弃之不顾。

从以上种种行为不难看出,当时的东汉政府早已丧失威信,受到了精英阶层的抛弃。于是,董卓很难做到狐假虎威,他的统治进一步缺乏牢固的根基。

第三,地方势力的崛起

历史上有很多案例,统治者非常残暴,但其统治却很稳固。比如朝鲜政府,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政府,都是典型案例。

网络配图

原因何在?因为他们都是高度集权的国家,政府对百姓的掌控力度之严密异乎寻常,这就导致包括民间组织在内的地方势力没有生存空间。由此,百姓即便再艰难,也因为无力对抗庞大的中央政府而沉默。

但东汉末年并非如此。彼时,以世家豪族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已经崛起为帝国的一个重要支柱,同时,中央势力却不断地被削弱。袁绍的经历是个典型。

董卓在废立皇帝时,试图拉拢袁绍一起行事,但却被对方所拒绝。随后,袁绍偷偷地逃离了京师洛阳。愤怒至极的董卓一度下令悬赏抓获袁绍,但周毖等人却纷纷劝阻,理由是:

“袁氏树恩四世,门世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则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

董卓认为说的有理,于是拜袁绍为渤海太守,封邟乡侯。后来,袁绍凭借着家世的号召力,不费吹灰之力地便夺走了韩馥的冀州,率先在乱世中建立了自己的基业。

从袁绍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世家豪族势力非常庞大,正是这股力量成为反抗董卓的主要来源。

总体来说,董卓看似占尽先机,其实早已是危机重重。因为缺乏号召力,他难以赢得士大夫在内的统治阶层的认可。虽然挟了天子,可是当时的东汉政府已经斯文扫地,并不足以震慑群雄。当遭遇地方势力的群起攻之时,董卓的失败自在情理之中了。本文为中国历史故事网原创,未经中国历史故事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标签: 董卓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杀董卓 曹操最喜欢的武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

    揭秘曹操为什么杀董卓曹操刺杀董卓一幕,是十分惊险的一个章节。眼看曹操马上就要成功了,但是吕布的出现让曹操失败了,幸亏曹操反应敏捷,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逃脱借口,从关键时候也看得出曹操沉稳,临危不乱的心理状态。在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专门用了一个章节讲述了曹操刺杀董卓的原因始末,后来,这一幕也被排

  • 宦官当道 董卓如何仅凭3000兵马称霸京师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

    都知道董卓仅凭不过三千人而且还是步兵和骑兵混合起来的三千,并不是三千精锐骑兵就称霸了京师,那么究竟董卓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董卓进京城做了哪几件事呢?网络配图其一:董卓本来是外郡的刺史,进京时不过只有三千人,董卓自知兵少怕京城众人士不服,便隔几日派士兵半夜潜出城外明日再大摇大摆进城号称”西兵复入至洛中

  • 袁绍起义反董卓,不料其中台将军死于刘表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董卓,袁绍,刘表,孙坚

    ‌三国时期西凉军进洛阳董卓残忍无道,袁绍召集十八路诸侯起义。关羽温酒斩华雄,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董卓撤军火烧洛阳逃入长安。十八路诸侯进入洛阳烧杀抢夺,曹操见此地不是长久之计自己率领部下去追董卓。公孙瓒刘关张也看出来袁绍不是明主也收兵而去。而最先进入洛阳的孙坚部队此时正驻扎在被烧毁的宫殿之上。一面安排

  • 董卓挟天子令诸侯为何无人敢动?这五万成为了董卓嚣张的资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董卓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此时涌现出不少乱世枭雄,董卓便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人物之一。在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十常侍乱国时,大将军何进因听信谗言因董卓入京。然而自董卓入京之后便酿成了一个更可怕的后果,董卓开始专权祸国甚至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当时却无人敢站出反对董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都是因为当时董卓手里握着五

  • 汉献帝最恨哪位权臣?董卓,曹操?都不是,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献帝,三国

    说起汉献帝,真是历史上的可怜人,出身帝王家却没过一天舒心的日子。汉献帝的一生被权臣所掌握,做了32年的傀儡皇帝,在权臣手里他不仅没有多少权力,甚至还要担心自己的性命。汉献帝经历过四个权臣,有把他扶上皇位的董卓;有借他命令四处讨伐的曹操;有夺掉他皇位的曹丕;但这三个应该都不是他最恨的。那么献帝最恨的权

  • 董卓舍得给吕布赤兔马,为什么就一个人就不乐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董卓,吕布,貂蝉,

    董卓进京后通过炫耀武力,废除汉帝,逼死太后,威迫朝臣等一系列举措迅速掌控了朝政,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屈从于他,比如并州刺史丁原。丁原当时有骁勇的义子吕布在身旁,董卓身边无人可与之相比,于是董卓听从了李肃和谋士李儒的建议,以赤兔宝马和金银珠宝利诱吕布,吕布本来就是见利忘义之人于是杀丁原投董卓,并拜董卓为义

  • 第一个赶到洛阳的是董卓而不是别人呢?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董卓,曹操,袁绍,黄巾军,

    东汉末年,何进召地方诸侯进京意图共诛十常侍时,因为事情泄密自己被十常侍先下手为强杀了且不去说。单说董卓进京,很快就掌控了朝中大权,其后废帝杀太后,肆意妄为,引起天下诸侯群起而讨之,揭开了汉末天下大乱的序幕。问题是,当时天下诸侯不少,地位和实力高过董卓的更是不在少数,然而为何是董卓钻了空子第一个赶到京

  • 董卓为什么要迁都长安呢?难道真是被江东孙坚打怕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董卓,孙坚

    东汉末年,十常侍和朝中大臣的对立日益明显,当时掌握大权的大将军何进出了一个昏招,那就是召地方诸侯进京试图共诛十常侍。这一举措揭开了汉末天下大乱的序幕。董卓进京后倒行逆施引起天下诸侯起兵讨伐之,在连番交战不利的情况下,董卓选择放弃洛阳,迁都长安。历来对董卓迁都长安的原因说法很多,主要都集中在说董卓是为

  • “孟德献刀”刺杀董卓背后历史真相,曹操想杀的人实际是宦官张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孟德献刀,董卓

    在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回和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第四集里都有描写一个很精彩的故事,那就是“孟德献刀”。对于这个故事,中国的网友估计没有不熟悉的,讲的是董卓进京后,废皇帝、杀皇后、残害百姓,荒淫无度,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共愤。坏人虽然很可恶,但是人家掌握着权力,连皇帝他妈都敢杀,所以根本不用讲道理,整天为

  • 董卓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他到底有多凶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董卓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董卓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残暴、荒淫、无道,这对统治者是最为致命的硬伤,自然比引得天下群雄群起而攻之!董卓无疑是三国当中的代表人物,十八路诸侯看他不顺眼一起联合起来打他,最终还是没能把他怎么样。可是就是这么枭雄一般地人物没能死在敌人手中,却反而死在自己的义子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