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真的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吗 孙权为什么不封孙策为皇帝

孙权真的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吗 孙权为什么不封孙策为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781 更新时间:2024/2/15 15:28:37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称帝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孙权称帝后,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有人说他忘恩负义,真的如此吗?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

孙权称帝的时间点选择的挺好,因为在那一年,昔日的劲敌包括曹操刘备曹丕都已死了,蜀国与东吴重归于好,双方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致抗曹。

在外部环境十分有利的条件之下,孙权称帝了。称帝当日,孙权立孙登为太子,追封孙坚为太上皇,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

不少人看了孙策的封号之后,纷纷替孙策鸣不平,替孙策抱屈,因为是江东是孙策打下来的。他临死之前把江东交给了孙权,假如没有孙策,就没有孙权的未来,按照常情来说,孙权至少应该追封孙策为太上皇。

不管在当时,还是后世,人们都认为孙权都有些忘恩负义。就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替孙策感到不值,陈寿写道:

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翻译过来就是,老孙家能割据江东,拥有三分之一天下,是人家孙策打下来的,孙权太不地道、太不讲究了,仅仅把孙策的儿子封为侯爵,还不及一个大将军。

陈寿的观点基本上代表着主流观点,加之,孙权在晚年之时,老眼昏花,又干了不少薄情寡义,甚至忘恩负义的事,从而使忘恩负义这个标签牢牢粘在孙权身上,怎么也摘不到了。

孙权,其实就是个忘恩负义、刻薄寡恩之人,不仅对朋友如此,对恩人同样如此。

比如对恩人张昭。

孙策临死之前,把孙权交给了张昭,苦口婆心地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当时,孙权根基很浅,年龄尚幼,许多人根本不服他。

当时,张昭果断站了出来,亲自扶孙权上马,视察三军,人心才逐步稳定起来。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翅膀硬了的孙权,对年事已高的张昭越来越不耐烦,甚至在一次酒后,居然拔出剑来,要杀了张昭,众人一齐劝阻才罢。

再比如功臣陆逊

夷陵之战,陆逊帮助孙权击败了来势汹汹的刘备,立了盖世之功,可陆逊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

被孙权活活逼死。

最后,再来回答开头的问题。孙权为何不尊封孙策为皇帝呢?

因为孙策有个儿子叫孙绍,当年孙策英年早逝,儿子孙绍只有两岁,不得已之下,孙策把继承人之位交给了孙权。

对于下一任继承人是谁,是由孙策的儿子孙绍接任,还是由孙权的儿子接任呢?孙策并没有交代,其实就算当时交代了,也根本没有用,因为未来会发生什么,是不可预测的。

要是孙策交代了以后让他的儿子孙绍继续接任,一定会给儿子带来无妄之灾,因为没人经得起权力的诱惑。人都是权力的奴隶,孙权也是如此,孙权一定会想方设法杀死孙绍的。

退一步讲,假如孙权尊封孙策为皇帝,那么局面变得十分被动,因为孙策的儿子孙绍也有继承权,从法理上来说,可以成为下一任继承人,这样的局面想必不是孙权想看到的。

孙权不是傻子,他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标签: 孙权孙坚

更多文章

  • 孙权称帝为什么那么晚 因为当时完全不符合法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东吴

    对孙权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们的印象之中,好像很早就进入了三国时代,我们都认为,曹操是那个第一个称帝的人,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为什么?其实在进入那个时代之前曹操就已经死掉了,真正在魏国称帝的人是曹丕,也就是说曹操其实不属于三国的人物。曹丕是220年的

  • 孙权明明知道杀关羽之后的代价 孙权为什么还是下手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孙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之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也好,吕蒙也罢既然能杀关羽就没有怕报复一说,要知道打赤壁之战是以吴国为主,那时刘备也只能是敲敲边鼓,而东吴敢迎战曹操大军,仅三十多岁的东吴大都督周瑜指挥若定,成功的击败强大几倍由曹操亲自挥的大军,是何等气魄,也不是帮东

  • 陆逊是吴国的名将,为何会被孙权责骂至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陆逊

    陆逊字伯言,本名议,吴郡吴人也。世江东大族。少孤,为从祖康纲纪门户。年二十一,历东西曹令史,海昌屯田都尉,领县事。年旱,开仓济民,督农桑。讨会稽山越贼帅潘临、鄱阳尤突,所向皆服,拜定威校尉。权配逊策女,数访世务,逊议以“平山寇叛,取精锐。”权纳其策。由虚势伏兵,破丹杨费栈,安内患,得精卒数万。建安二

  • 孙权比刘备和曹操都活的久,为何却没能大一统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孙权

    大家喜欢三国的都知道,司马家族篡位魏国,最后三国归晋,三国的历史到此结束。三国归晋,大家都调侃是司马懿是虎啸龙吟,熬死了同期所有对手主要是诸葛亮,笑到最后。其实呢,大家忽略了当时还有个孙权,他竟然比司马懿还晚死一年。那为什么,统一三国的不是孙权呢?孙权作为东吴的君王,连曹操曾经都带着赞叹道:生子当如

  • 曹操平定河北先后花了八年时间 刘备和孙权等人到底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河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平河北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200年,袁绍大举南下,官渡之战爆发。当年11月,袁绍粮道被截,败回河北。这场战役被冠以重要的历史地位,但事实上,作为胜利的一方,即使次年再次在仓亭打败袁军,曹操也并不能进军河北一步,而袁绍也很快就稳住了阵脚,河北

  • 孙权到底算不算英雄?他都有哪些个人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孙权

    三国的历史就像一个游乐场,你来我往,你争我抢,连绵不断的战争就像山脉一样连绵起伏一直延续到了西晋才算是有个像样的统一,但是谁又知道,正是这样的一个时代造就了数不尽的英雄人物留在的史册中,出现在了现在的历史课本中,记忆中曹操对所有人的欣赏,他的评价中有两句话,看过《三国演义》的应该都清楚,一句是:“方

  • 在夷陵之战中获胜的孙权,为什么要跟刘备求和?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权,三国

    说到孙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三国中,想必最让人刻骨铭心的一段,是关羽因为他的高傲和目中无人,最终丢了麦城不说,还失去了荆州,导致最后被吕蒙所杀。但,同样这也成为了一段佳话,夷陵、赤壁以及官渡在历史上并称为“三大战役”。对于这三大战役,都有个共同点,也对当时各个诸侯的力量对比和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乃至

  • 曹操和刘备去世后,孙权为什么到最后也没有能够实现全国的统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权,东吴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孙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要说历史上最著名的时期,那就非三国时期莫属了,魏蜀吴三国鼎立,是古代书籍里描写最多的时期,每个君王都有统一中国的野心,但是却势均力敌,无法真正做到一统江山,三个国家更是势如水火。每个人都学习了历史,所以熟知其发展历程,而在三国时

  • 孙权晚年性情大变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老糊涂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三国

    你们知道孙权晚年性情大变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其实在三国君主当中,性格最复杂的一位要属曹操,毕竟曹老板需要面对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也是最多的,所以他必须要有不同的面孔来对待不同的人。可是除了曹老板以外,还有一位君主,到了晚年的时候,变化也是非常吓人的,这位君主就是孙权。作为东吴的

  • 曹操刘备死后孙权又活了30年,为何政绩上却没什么建树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孙权

    公元223年,刘备曹操先后病逝,作为三国三大掌门人之一的孙权却又活了近三十年。那么在三十年间,孙权为何没能一统三国呢?当时的东吴既没有内部权力之争,也没有外患,为何孙权却不借此机会攻打蜀国或者魏国呢?孙权的能力时毋庸置疑的,他年仅十九岁就站上了东吴领袖的位置,靠着自己聪睿的识人用人能力逐渐掌握了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