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明知司马懿会造反夺朝 为何不杀了他?

曹操明知司马懿会造反夺朝 为何不杀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732 更新时间:2024/4/12 21:37:31

熟读三国的朋友们肯定对曹操这个人是耳熟能详的,乱世奸雄也正是世人给他的称谓,历史上的曹操也确实是一位英雄。曹操为人奸诈不假,但却不失为一个真英雄。他求贤若渴,曾多次大胆任用贤才,三国君主中,曹操对贤才的态度是最好的,所以他手下不乏栋梁之才,人才济济!

网络配图

说道曹操手下的人才,就不得不说杨修司马懿,杨修这个人,可以说是曹操手底下最聪明的一个,曹操随便写个字,他都能猜出曹操的心意,比如说,曹操曾在新建的相府大门上写了个活字,众人看不懂曹操写这个字是要表达什么意思,但杨修看懂了,便命令工匠将门修小,曹操知道后大感神器,也对杨修的智慧赞不绝口。但杨修这个人,做人太高调,不懂收敛隐晦,最后惹怒曹操,被曹操斩首,能猜透主子心思的奴才,还要大张旗鼓的炫耀,不杀你还等啥?事实上,杨修的确聪明,但是用现代话来说,杨修这叫小聪明,没有情商,更没有大智慧。曹操手下人才中最聪明的其实是他,一个让曹操既爱又恨的贤能,一个让曹操想杀又不能杀的大才,司马懿!

但其实说起来,这也是天命,曹操65岁便逝世了,儿子曹丕40岁便去世了,孙子曹睿活了36岁,而司马懿却活了73岁,熬过了曹家的三代人,这就是天命!

说起来可笑的是,曹操一直认为,司马懿是在给他打工,却不知,曹家三代人其实是在为司马懿打工!

曹操临死前为何留下司马懿,却要杀掉杨修?曹操,司马懿,杨修

网络配图

曹操知道司马懿有反心?这种说法是出自《三国演义》而非《三国志》。凭曹操之雄心,会把一切可疑威胁之人扼杀萌芽状态。

这得把小说和现实分开,就如电视剧《霍元甲》,剧中敌人三番四次向陈真透露要用毒药毒死霍元甲,陈真也向霍元甲说了敌人用毒药。最终,霍元甲被药死了。这些都只是小说家的文笔,要的是情节丰富,迭宕起伏的效果。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现实中有太多的想不到和对未来的不可判断。司马懿隐藏得深,曹操没认出,结果被司马懿夺了江山。敌人装成朋友,霍元甲没认出,结果上了敌人的当。哪怕只是一个小提醒故事会是另一个结果。《易经》这本书整篇幅就是专门教人解决对未来的迷茫时怎么办和左右为难无法扶择时怎么办。孙悟空最厉害是火眼金睛而不是金箍棒,搞死敌人只用一句话,认出敌人却很难。

还有小说家用的倒时手法,比如庞统走到落凤坡那一段,庞统派人去看石壁上的字写着"落凤坡"。庞统想:我号凤雏而此地名落凤坡,果真不利。"啪"一箭被射死。真实情况是庞统死在无名坡,后人纪念庞统名曰落凤坡。

网络配图

可能有人反对我的说法,说司马懿本事太大,曹操知其有反心,但无人救曹魏天下,因此故意留下司马懿。这得分析个人能力与制度的冲突,小说往往是夸大某方面,而忽略其它方面。就好像如果没有诸葛亮,蜀国就不会建立,如果没有司马懿曹魏必被蜀灭,那倒不一定。政治重在制度,而不是个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靠的严密的制度运作。招兵、训练、投入战场。源源不断,兵力充沛,何愁天下不定。刘邦的成功多半靠萧何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和后勤支持。因为好几次败仗刘邦几乎是光杆司令。曹操手下兵将何止千万,会留下一个有造反嫌疑的人,要是一旦知道司马懿有反心,不出一秒钟,就会被弄死,死得比杨修不知要快多少倍。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是如何获得兵权的,全靠诸葛亮帮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懿

    三国后期,从曹操死后,无人能掌控司马懿,所以本着不把威胁留在身边的原则。曹丕把司马懿的兵权给卸了,让他回家种地去。本以为这样就能把危险分子给处理了。没曾想,诸葛亮六出岐山,把曹军打的不要不要的。网络配图没法了,只能去启用司马懿。然而这时候的司马懿想法就变了,我也是个有禀性的人,你说用就用,说让种田就

  • 不是司马懿 诸葛亮平生最憎恨的人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

    提到诸葛亮生平的大敌,很多人会想到司马懿,因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让人感觉,只要司马懿出马,诸葛亮北伐就要出岔子,貌似这个司马懿就是为了克诸葛亮而存在的一般。当然了,毕竟《三国演义》是一部尊刘贬曹的作品,诸葛亮又被神化了,所以基本上在和司马懿的PK中,诸葛亮还是占上风的,每次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都不

  • 司马懿三次大败诸葛亮:三国演义居然没有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懿三次大败诸葛亮

    关于司马懿与诸葛亮,谁更胜一筹,众说纷纭。但民间多认为诸葛亮的谋略要高于司马懿,这得益于四大名著《三国演义》里对于诸葛亮的神化。比如在小说里,诸葛亮永远不可能被打败,被打败的原因都是别人的问题,而实际上我们翻阅史书,我们会发现诸葛亮其实多次被司马懿打败,这对欢喜冤家,哪怕在诸葛亮最后的生命里,也依然

  • 曹魏大臣司马懿并没有篡夺曹家天下是忠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魏大臣司马懿

    司马懿是不是忠臣,一直很有争议。很多人觉得司马懿就是篡夺曹魏皇权的乱臣贼子。不过就正史记载来看,司马懿并没有篡夺曹家天下,一直以臣居之,真正的篡位要到他孙子司马炎才算。但是文学作品中认为司马懿就是篡位了,他一直对魏心怀不轨,曹操在世时候,司马懿没机会,曹操死了,他就活跃起来。其实大多数人关注的是他对

  • 司马氏专权能够成功全靠司马懿可以“隐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氏专权

    西晋(265—316年)是中国一个朝代名,且具有政治意义,西晋君臣在政治上是得到北魏承认的,这点有别于东晋。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西晋为时仅五十一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三十七年。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公元26

  • 揭秘诸葛亮的对头不是凤雏而竟然是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

    庞统在三国演义里,应该是风云人物,他曾经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先生”。民间的广告传得更邪乎,得一人可以安天下。跟现在某些药品广告差不多:用一粒即可康复。网络配图等庞统出场时,却成了一个陪衬人物,他要陪衬诸葛亮。简单的讲,因为民间所说“卧龙凤雏的一人可安天下”诸葛亮嫉妒之心大增,凭什么你和我并肩,所

  • 司马懿很多办法能玩死诸葛亮,为何放走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

    三国、西晋之交的时候,有个文学青年叫郭冲,小郭同志是诸葛亮铁杆粉丝。他写了《条亮五事》,其中第三件事情就记载了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自从《条亮五事》之后,关于诸葛亮空城计的杂文、小说、戏曲、野史、方志、影视各种版本没有一万种,也至少有七八千个版本。网络配图郭冲记载空城计以后,关于空城计真假的问题引

  • 揭秘:为何司马懿如此厉害 张郃却看不起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公元231年3月,大将军司马懿从荆豫都督转任雍凉都督。他是临危受命,因为此时,诸葛亮已经率蜀军侵入了雍州西部的祁山。司马懿火速整军备战。很快,他意识到要

  • 司马懿隐忍如千年玄龟 卧龙终究没法上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懿

    久闻司马懿的惊世之略,曹操派人招安入曹营想用他。司马懿来到曹营不但没有显露自己有多少才能,反而处处表现的小心翼翼。曹操开始怀疑这个人的能力,屡次试探都没有试出来。多疑的曹操那能如此轻易相信司马懿的伪装,他还是动了杀心。曹操在内心深处还是觉得这个人不对,一直没有重用他,就让他当自己儿子的老师。曹丕自从

  • 厚积而薄发的司马懿如何掌握曹魏军政大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懿如何掌握曹魏军政大权

    司马懿家族显赫,聪明博学,在年轻时就已经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赞扬,说他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不是寻常之人。在曹操担任丞相后,被强制征辟为文学掾,从此走上了仕途之路,也就此开启了司马懿富有传奇性故事的一生。司马懿在曹操成为丞相时担任官职,一路从文学掾做到丞相军司马再到骠骑将军,再至太尉,官职不断上升,也从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