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竟然是通过诸葛亮饭量预测其死期的?

司马懿竟然是通过诸葛亮饭量预测其死期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698 更新时间:2024/2/9 9:11:55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兵出祁山,据五丈原与魏军对峙,不幸病死军中,而早前司马懿便已断定诸葛亮死期将至,那么司马懿为何如此断定呢?

据《裴注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病重之时,每天食米仅三升,魏军统帅司马懿得知这个消息,大喜过望,断言“其将死也”。按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魏晋一升约合今天0.2023公升,则当时三升有0.6公升,又因为每公升大米重约1.7斤,则0.6公升大米重约1.02斤,即诸葛亮病重时每天能吃一斤大米。

诸葛亮画像

可是在司马懿眼里,诸葛亮吃的已经够少了,已经到了人之将死的时候了,因为生病的人才能吃的少。

当时流行一日两餐,假如《魏书》记载属实,那么阚骃每天要吃下去三四十斤粮食才能填饱肚皮,其饭量是诸葛亮的几十倍。当然这个肯定有夸张的承认,但是就算是夸张了10倍,那饭量也有1.2升啊,那差不多还是诸葛亮的两倍。

还有《宋书》提到南北朝时某支部队的饭量:“兵士二万人,岁食米四十八万斛。”,据考证宋元以前,一斛即一百升,四十八万斛即四千八百万升,这么多粮食让两万士兵分一年来吃,平均每人每天六到七升。南朝宋的量器跟三国时一样,都是每升合现在0.2023公升,则六到七升大米约有两斤多,这帮士兵的平均饭量是诸葛亮的两倍。

诸葛亮画像

《宋书》卷19还有句话:“方今夷狄对岸,外御为急,兵食七升,忘身赴难。”说明就军队而言,每天七升口粮当属较低标准。

《晋书》卷64“会稽王道子传”记载:“于时军旅荐兴,国用虚竭,自司徒以下,日廪七升。”说明每天七升口粮对高级行政干部(晋时“司徒”官位很高,常是宰相的别称)来说,也属于较低标准。

无独有偶,还有个将军在死的时候饭量与诸葛亮差不多,南朝梁后期,镇北将军江革被北魏军队俘虏,一度遭到虐待,“日给脱粟三升,仅余性命。”(《梁书》卷36,江革传)“脱粟”就是去壳的小米,江革一天三升小米,跟诸葛亮一天三升大米差不多,既然江革每天三升“仅余性命”,那么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每天三升就断言“其将死也”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标签: 司马懿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 揭秘司马懿是怎样统一三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曹操、诸葛亮、司马懿、周瑜等都是鼎鼎有名的将才谋士。在三国未统一之前,曹魏政权、蜀汉政权、东吴政权各自三分天下。但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后来统一三国的并不是曹魏政权,也不是东吴政权,而是司马家族。网络配图那么司马懿怎么统一三国的呢。在记载司马懿生平经历的书籍中,

  • 七步诗新解:曹植预言曹家被司马懿煮汤榨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七步诗新解

    提起曹植,我们立即就会想到他的《七步诗》和“才高八斗”的典故——南朝诗人谢灵运感叹: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然世间之人似乎并不买账,不是随意将原诗的六句改编成四句(包括罗贯中),就是讥笑谢公夸人太离谱。自古英雄皆寂寞,我以为《七步诗》确系六句,不可更改;子建确具八斗之才,世无其匹!谢灵运之前如

  • 揭秘三国司马懿竟然是被吓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几乎家喻户晓,先后辅佐过四代帝王,协助帝王平定战乱,也因此在帝王心中拥有这十分重要的地位。司马懿是聪明且有大智慧的人,他的战术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从他与诸葛亮的两次对战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泰然自若和临危不变。他不在乎别人说他无能而不敢出战,他要用最小的损失换来最大的利益。这

  • 曹操有灵流泪:曹丕做的蠢事给司马懿机会夺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曹丕

    金字塔非一日筑成的。司马懿能够夺得政权,是一步步蚕食权力的结果。曹操一直认为司马懿有狼顾之相,绝非人臣,临终还告诫曹丕提防他。但是,曹丕即位后,做了一件蠢事,让司马懿进入权力核心,给了司马懿机会。今天,为大家讲讲曹丕做的这件蠢事。曹丕称帝之后,投入精力最大的事情,并非治国理政,而是领军征伐巡游。为了

  • 司马懿是怎么死的?熬死曹家三代落得如此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懿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可以说是诸葛亮的第一对手,狡猾如司马懿,在其漫长的隐忍中,不仅熬死了老对手诸葛亮,还耐心的等待曹操曹丕和曹睿的死亡,并在长期的隐忍中积累了实力,导致最后司马氏成功夺取政权,完成了三国后历史上短暂的统一。这样的一个牛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网络配图要讲到司马懿,当然先要提到的他

  • 此人是谁?值得诸葛亮司马懿联手只为了干掉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两位顶级谋士,在各自的阵营中斗智谋、斗兵法、斗心理,应该说,这二位是死对头。虽然司马懿在空城计桥段中疑似放水,留下诸葛亮以免兔死狗烹之局,但总体上看,两个人的对立是一定的。可是,在三国演义中,两个人却难得“合作”了一次,只为了做掉一个人。是什么人,能让这两位顶级智者联手?

  • 司马懿竟然是被吓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几乎家喻户晓,先后辅佐过四代帝王,协助帝王平定战乱,也因此在帝王心中拥有这十分重要的地位。司马懿是聪明且有大智慧的人,他的战术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从他与诸葛亮的两次对战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泰然自若和临危不变。他不在乎别人说他无能而不敢出战,他要用最小的损失换来最大的利益。网

  • 诸葛亮竟拥有什么秘密武器打得司马懿吐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

    在军事斗争中,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也是使军队转弱为强的手段。诸葛亮对部队武器装备的重视,在古代尤其在三国军事指挥员中可以说是最突出的。三国时期的军事指挥家中,没有哪个人像诸葛亮那样对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花费那么大的心血,付出那么大的努力,取得那么大的成效。经诸葛亮改善的蜀军武器装备,有弩机、刀、斧、剑

  • 诸葛亮司马懿几番较量 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在刘备死后,出现了魏、蜀两国之间司马懿与诸葛亮的长期对峙。诸葛亮为了完成隆中对策中北伐中原的战略部署,六出祁山,领兵伐魏,双方斗智斗勇,波澜起伏,战况之激烈,智慧之运用,超过了以往三国之间任何一次对峙。两相比较,诸葛亮与司马懿,谁更厉害些?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呢?网络配图诸葛亮在

  • 揭秘诸葛亮北伐司马懿总坚守不出是何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但是每次北伐,司马懿虽然手握重兵,却总是按兵不动,龟缩防守,却是让人看不懂。究竟是司马懿心理上害怕诸葛亮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网络配图“大胜最不好”司马懿其实当时的处境是很危险的,因为,曹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