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是什么让荒淫无道的董卓在死后有数十万追随者?

是什么让荒淫无道的董卓在死后有数十万追随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199 更新时间:2024/1/25 20:53:34

初平三年(190年),四月二十三日,长安时间的清晨,董太师告别了生命中最后一抹朝阳,命丧利斧之下,狠吝的眸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映着眼前他最信任的干儿子吕布

几百斤的肥肉怒刷存在感,被小吏在肚脐上点了天灯,竟然火光闪烁不灭直到天亮,给弹冠相庆的长安人民照明助兴。

草菅人命、戕害贤臣、沐猴而冠、丧心病狂,可以形容董卓的四字成语实在多不胜数。大多数宅男,似乎都曾对他用肥腻的大手对貂蝉做着不可描述之事而咬牙切齿。

然而董太师留给历史的的确如此,但也绝非仅仅如此,比如还有一碗“鸡汤”。

网络配图

一、有时候人们要的只是一个态度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位于帝国西部边境的凉州是大汉境内羌族人的主要聚居地。

有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羌族,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不但未被汉族同化,而且始终保持着他们的民族传统和特色。汉朝的民族政策显然没有如今成功,急功近利的想实现没有民族平等为基础的的民族融合,结局必然是失败的。

没有民族平等何谈民族团结,关东的汉人常用鄙夷的目光扫视凉州的居民,而汉朝派往凉州的官员更是在驻地肆无忌惮的横征暴敛。地域歧视与民族歧视的恶之花终于结出了恶果,汉羌之战一触即发,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战争竟然持续了一个世纪之久。

直到被誉为“凉州三明”的皇甫规张奂段颎,三位凉州籍优秀将领出现,东汉帝国才稳住了局势。可是“凉州三明”之后,再无他将,到底由谁接任抗羌主力成为了汉灵帝的心病。

此时,一个宛如《英雄本色》中手持双枪、风流倜傥的小马哥一般的人物正在崭露头角,努力的想要回应灵帝之问。

青年董卓臂力过人,常年身配两套弓箭,随时可以左右开弓,混迹于各种场子,挥斥方遒,无所畏惧。青年董卓是一个“义”字当头的热血青年,人生信条就俩字“仗义”。他经常跑到羌人的辖区内混个脸熟,凭借着堪比北京出租车司机的口才赢得了豪强大佬的好感。

某天,正在放牛的羌族大佬看着牛屎放空,突然间想到了这个有意思的话痨。就跑去找正在地里干活的董卓,董卓一看自己的大佬朋友来了,转身就把本来开开心心耕地的牛给宰了,大摆筵席,一醉方休。

网络配图

羌人大佬家财万贯,牛羊成群,他根本就不缺这点小意思,可是董卓的态度却深深的感动了他。就好像一个跟男朋友撒娇的女生,还没等开口,男朋友就甩给她一张卡,买,啥都买。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这位大佬带着小鹿乱撞的心情吃完了饭,回家就挑选了肥壮的牲畜千余头送给了董卓,而从此小董便以“凉州豪侠”而闻名,名利双收。

这样一个有勇有谋又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实在是对抗羌人的不二人选。在董卓的恩威并施之下,凉州的局面大为改观,汉羌之战的局面迅速向好。

二、有舍才有得

也许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何无恶不作的董卓会有一帮誓死追随的将士,即便是董卓已死,他的旧部依然能够集结十万余师西进复仇?这就是鸡汤所谓的“有舍才有得”。

汉桓帝末年,董卓跟随“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共同讨伐叛乱的羌人。在战场上,董卓毫无保留,尽力厮杀,表现十分亮眼,在众多将领中迅速脱颖而出。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董卓连连升迁,平步青云,官至并州刺史、河东太守,朝廷还专门赏赐了他九千匹细绢。

面对朝廷丰厚的赏赐,董卓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了一句:“为者则己,有者则士。”意思是,立功的虽然是自己,但是有了赏赐则全部属于将士们。董卓的这番表白过后,一群直男被一个暖男感动的无以复加,就像欧阳菁看到李达康亲手挖的海蛎子,就像梁老师捂着嘴看着跪在操场中央的祁同伟,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恨不得立刻为了他浴血疆场。

在以后的日子里,黑化的董卓无论是掘墓挖坟还是奸淫掳掠,他的将士们就像被传销洗脑了一般,一步不落。就好像《人民的名义》中的刘新建,把知遇之恩全部当做了某个人的赏赐,九死而不悔,令人唏嘘。

三、董太师的厚黑学

鸡汤虽好,贪杯了也会失去原有的价值。就像董卓的鸡汤熬过了头,变成了泛着苦味的职场厚黑学。

从汉桓帝与五位宦官的“茅厕政变开始”,大汉王朝就陷入了外戚专权与宦官乱政的漩涡之中,风雨飘摇。

网络配图

宦官集团的死敌就是士人集团,东汉名士始终在铲除宦官的大道上前仆后继。董卓行废立之事,几乎没有遭遇来自重臣的阻力,真正反对的就是卢植一人,有很大的可能性这是士大夫集团默许的。一定意义上,董卓这匹狼可以说是东汉的士大夫集团一手打造的。

中平六年(189年)九月一日,在崇德前殿,一场由董卓主导的废立仪式正在上演,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皇座,解除玉玺印绶转交给刘协,刘协正式登基,是为“献帝”。

此后,董卓从司空调任太尉、兼领前将军事务,持节、授予斧钺和虎贲卫士,封郿侯;升任相国,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位极人臣,翻云覆雨。

而封侯后董卓做的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曾经因“党锢之祸”蒙冤入狱的士人翻案。除了平反冤假错案,董卓还大力提拔士人集团,刺史、太守、尚书、司空,这些重要职位上遍布曾经郁郁不得志的士人,董卓自己的亲信反而只是安排在一些不显眼的位置。不夸张的说,没有董卓,这些清流名士永远也斗不过宦官集团。

可是即便如此讨好,那些士大夫刚刚到任地方便集合起兵,举起反董大旗。董卓痛了,怒了,懂了。原来,自己对他们而言已经没有了丝毫利用价值,自己被吃干抹净后遭到了彻底的抛弃。一颗被人摆布于棋盘之上的旗子,终于有了自己的思想,何况这枚棋子位高权重,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不知道把自己化为棋子渡劫的董太师,会不会在临死前发出《天局》里教师那样的感慨。人,当真能够胜天半子么?

标签: 董卓

更多文章

  • 董卓迁都的原因竟是因为害怕三国名将孙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董卓

    关东联军逼近洛阳,董卓做出了一个让天下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迁都!将都城从洛阳,迁往长安。网络配图董卓为什么要把都城从洛阳迁到长安?其实,长安虽然是西汉的都城,可是经历了王莽之乱,早就残破,于是,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才会在洛阳另建都城。可是,董卓宁愿放弃华丽舒适的洛阳,选择荆棘丛生中重建宫殿,为什

  • 三国奸雄董卓死后油脂竟然足足燃烧好几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奸雄董卓

    董卓,三国时期东汉权臣,在乱世中因其残暴的性格使其一路高升,手中所握权利无人能及,废黜少帝刘辩,扶植幼帝汉献帝,壮大董家势力,逐步问鼎中央政权。简述董卓的一生,可以用残暴不仁、野心勃勃来形容,起初董卓便有意图地结交羌人与当地豪强,同时培养亲信,不断巩固与扩大自己的势力,为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随着

  • 东汉权臣董卓废黜少帝刘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汉权臣董卓

    董卓在何苗死后,不费一兵一卒便当了回渔翁,坐享其成,将何进、何苗部下的军队尽数收编,占据了强大的军事后盾。紧接着部署战略,派人大将吕布刺杀洛阳卫戍军队统领执金吾,顺势接收他所掌管的洛阳卫戍军队。如此,董卓不仅拥有了大量常规军对,并且掌握着都城洛阳的直隶部队,使其问鼎中央政权的筹码大大提升,控制中央政

  • 皇甫嵩:剿灭黄巾悍将为何对国贼董卓束手无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甫嵩

    皇甫嵩,是汉灵帝时期剿灭黄巾第一人,张角主力被其击溃,然后病死,张梁、张宝都被皇甫嵩擒获斩杀。可这位面对农民起义军能够一往无前的悍将,面对擅自废立,残害公卿的国贼董卓却一再宽容,以至国家蒙难,自己也身陷囹圄。为何皇甫嵩会做出这样截然相反的举动?是皇甫嵩和董卓关系有什么特殊的交情?不是的,皇甫嵩和董卓

  • 揭秘一代枭雄董卓之死:都是“维稳”惹的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董卓

    董卓为西凉军人出身,长期驻守西部边区,社会背景相对简单,由此形成了暴躁和单纯的性格,但长期以来备受冷落,一直没有机会到中央发展,后受大将军何进密诏进京“共商国是”。到京后,形势错综复杂,各种机缘巧合,使得董卓进入权力中枢。初涉政坛便入“围城”,各种事情纷至沓来,各样事务千头万绪,面对如此状况,颇有自

  • 董卓祸乱后宫淫乱到什么程度 董卓吃人肉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董卓祸乱后宫

    万恶淫为首,董卓执政残暴,引发诸侯激愤群起而攻之,却为能拿他怎样,而最终董卓却因美色而死于义子吕布手中,可见对温柔乡是英雄冢,美色能人英雄失去了防备之心以致于丢了性命。三国中董卓的淫贼形象到底刻画了几分,董卓在《三国演义》之中的出场并不算多,但是却多次提到他祸乱后宫,可见董卓的淫乱已病入膏肓。董卓到

  • 董卓为何戏貂蝉?揭秘吕布貂蝉三人的复杂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董卓

    故事一: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在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

  • 曹操行刺董卓义举 让后人称道但事实真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

    曾经有人这样来综合评价曹操:真英雄,冶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用今天的话说,曹操是一个有才华、有领导能力、会综合分析意见、善于把握机会的聪明人,是东汉末三国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关于行刺董卓的义举,更是让后人称道。但事实真是这样吗?网络配图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最初将曹操描绘成了一

  • 吕布为何要诛杀董卓?跟貂婵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布

    在中国民间盛传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婵,《后汉书》、《三国志》及《资治通鉴》等正史上却毫无记载。貂婵形象始见于《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等,据传是汉献帝时司徒王允的歌妓并养女,天生丽质,能歌善舞,体态轻盈。某日夜间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恰巧为王允瞧见。王允便

  • 貂蝉是董卓的婢女 是被罗贯中创造成女神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貂蝉

    貂蝉与西施、杨玉环、王昭君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登场于《三国演义》第8、9、19回。网络配图在小说中,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貂蝉画像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