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用人得失:爱用赵云却长期不用赵云

诸葛亮用人得失:爱用赵云却长期不用赵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348 更新时间:2024/2/14 8:46:35

《三国演义》开始时,对于刘备来说,已经建立了以关羽、张飞为核心的兄弟圈子,五虎上将在赵云迅速加入后已经得其三。然而这个强大的军事核心组合除了对黄巾军有不少胜利,在面对董卓、吕布和曹操等军事集团时,却是败多胜少。

然而在赤壁及至以后的一系列事件中,诸葛亮运用最多的却不是关羽、张飞,而是赵云。前往拜风台带赵云,是看中他武艺超群带来的威慑力;选派陪同刘备去东吴相亲,是因为赵云谨慎小心,能依计行事;就连最后从孙夫人那里夺回阿斗,诸葛亮还是用了赵云,因为他原则性强,不怕得罪人。

诸葛亮多用赵云,一方面是赵云不计较得失,乐于服从安排,又才华横溢。另一方面,尽管刘备多听从诸葛亮建议,但毕竟众人是效忠刘备。尤其在刘备的核心团队中,张飞虽然敬重士人,非常尊重诸葛亮,但关羽却自视甚高,并不容易轻易调遣。在刘备为数不多的大将中,诸葛亮能够自如调动的大将,其实只有赵云。

网络配图

但即便是诸葛亮,同样未在刘备面前极力提携赵云。当庞统嫌官小而抱怨,诸葛亮马上向刘备反映,刘备立刻将其升官。但赵云一则从无埋怨,诸葛亮也从不主动进言提携。这位名将直到70岁时仍得自告奋勇,请求随诸葛亮一出祁山北伐,冲杀在作战第一线。

孟达被杀、街亭已失的颓败局面中,赵云再次被任命断后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不但圆满完成任务,还不损失一兵一卒。可叹他一生追随刘备,却从未有机会独当一方。在三国中人才最为匮乏的蜀国,这是赵云的悲剧,何尝不是刘备的失误。但诸葛亮却为何不置一词?

从荆州之失看诸葛亮的用人环境

荆州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夺取西川,此后进军中原的最重要战略要地,按理说必须由一员集文韬武略,忠诚谨慎,并充满政治外交智慧和大局观念于一身的大将镇守。在人才相对匮乏的刘备集团,其实仅有关羽、赵云两个选择。关羽虽然武艺超群,但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缺乏政治智慧。

马超归顺刘备后,已经在荆州镇守的关羽听说刘备夸赞马超,竟然致信刘备,要和从未谋面的马超“单挑”。这不但是可笑的匹夫之勇,更将国家大事视同儿戏。显然,关羽其实是向刘备索要地位上的认可,这也是他立足刘备集团的根本。

网络配图

诸葛亮在自己提出的《隆中对》上,已指出刘备集团发展的核心基石在荆州。但在刘备邀其入川,让其“自量才委用”时,却错把荆州守将的任命交付给了关羽。对于这个托付,已经显示出诸葛亮虽然谋略过人,但在识人和用人方面比刘备逊色许多。刘备只是让关平托书,诸葛亮的过多思考,认为刘备是暗示让关羽留守。诸葛亮如此考量,多数与他的地位有关系。

诸葛亮在托付关羽后,一听云长“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的口气,已经意识到关羽在治理荆州的认识上有问题。然而此时欲待不与,其言已出,只得明示关羽以正确的战略。然而任何战略都要量才而用。诸葛亮明知关羽性如烈火,为人刚愎,并不适于在荆州这个三国对峙的风口浪尖,但终于还是没有改变主意。荆州之失,诸葛亮其实要负主要的用人责任。

诸葛亮用人的局限性

深刻的战略洞察力、高超的外交能力,未能弥补诸葛亮在识人用人方面的欠缺。从人才的吸纳和培养上,刘备时代虽然已经面临人才缺失,蜀国成为三国中最先衰亡的一方,人才最为匮乏是其主要原因。但这人才匮乏的背后绝不仅仅是荆州之失,白帝城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再未建立起有局面的人才队伍,才是蜀国颓败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刘备和曹操善用权术,甚至无所不用其极,那么诸葛亮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刘备对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评价,诸葛亮并没有放在心上。其实马谡才华横溢,在七擒孟获战争中定下关键谋略,并非不可大用。但他只是优秀的参谋人才,并不适合去前线独当一面。

网络配图

诸葛亮一生唯谨慎,同样注定了他不可能成为开拓性的统帅人物,也不可能信任和重用类似的人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待魏延的态度。

仅仅因魏延是降将,诸葛亮便斥责其品行,“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按这个标准,向刘备献地图的张松当是最大的不仁不义。若诸葛亮是刘备,哪有接纳地图,夺取西川的可能?又哪能容黄忠、马超等一干降将?

刘备晚年重用富于冒险精神的大将魏延,一生参与平定四川,夺取汉中,七擒孟获,北伐中原。但这一切功绩和忠诚都未改变诸葛亮对他的成见,甚至在退兵时错误任用杨仪这样的小人,激发内讧,杀死魏延,导演出蜀国后期最大的冤案和悲剧。

标签: 赵云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什么说兕大王是太上老君身边的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上老君

    在《道德经》里,老子有两句非常重要的话,一是“强梁者不得其死”,二是“柔弱胜刚强”。一般人理解,优胜劣汰,强比弱好,所以,看起来,老子的思路,与大多数人不同,正好是逆向思维。老子为什么非要这么说呢?这么说,有什么道理呢?表面上,大自然的法则,就是弱肉强食,强者总能称霸一时,但是,时间稍微放长一点,就

  • 三国史上真实的赵云:只是文臣不曾斩一名敌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

    每每提起《三国演义》,不少同学都可以引经据典地说上一段,而且其中很多人都特别喜欢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认为他有勇有谋,忠肝义胆;还是不少男同学将其当作心目中的偶像。不过,若说赵云原本是位文臣,想必会有很多人反对,但本文的作者通过自己的翔实考证指出,赵云的武将身份确实值得怀疑。网络配图“演义”出来的五虎

  • 三国第一猛将竟然不是赵云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

    文鸯17、8岁 文钦之子,本是魏将,后来协同毌丘俭举兵在寿春叛变,讨伐司马师。文鸯与父文钦请命保守乐嘉城,协议与文钦兵分两路,夜晚袭击司马师的城西军营,文鸯在司马师的大寨里往来冲杀,吓得司马师眼珠迸出,直杀到天明,寻不见父文钦,邓艾带领众魏将追击文鸯,文鸯单骑在众魏将中,齐进齐出,无人能抵御。毌丘俭

  • 赵云比刘备岁数大 历史上赵云究竟活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刘备

    提起常山赵子龙,恐怕大家立即会联想到那个英姿飒爽、文武双全的白衣小将。社会上关于他的传奇流传甚广,有他的电影、有他的小说,还有专为他开发的网络游戏,可见他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在演绎他的形象上,基本上都是白袍白甲,脚跨白龙马,手提一杆银枪,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给人一副年轻、潇洒、沉稳、睿智、勇猛的帅哥形

  • 赵云杀过哪些名将 历史中赵云为何不是上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杀过哪些名将

    赵云又名赵子龙,东汉末年时期三国的一个重要将领。赵云是一个英俊潇洒,本领高强的将领。在东汉末年,战乱频繁,赵云经过所属郡县长官的推荐,认识了刘备,中间的一些曲折导致赵云在七年后才跟随了刘备。之后随从了刘备三十多年,忠心耿耿。赵云像赵云参加过多场战斗,战功屡屡。杀过的名将也有许多,高览就是其中之一。高

  • 赵云同门三国名将张绣英年早逝背后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绣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张绣简介。张绣是张济的侄子,一直跟随张济在部队中生存,后来,张济被杀,而张绣也就理所应当的接管了叔叔张济的部队。后来,张绣投靠到曹操的部下,而曹操对张绣叔叔的妻子垂涎三尺,甚至将张济的妻子,也就是张绣的婶婶占为己有,张绣非常气愤,在心里面怀恨曹操。事后,曹操知道张绣憎恨自己,便想要

  • 跟随刘备三十年:赵云为什么无缘五虎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

    跟随刘备三十年间,赵子龙参加过无数场战役,并且都取得不错的成绩。比如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等。然而赵子龙却没有成为五虎上将之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网络配图后 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迁为牙门将军,仅为一名护卫偏将,随刘备南定

  • 刘备不让赵云守荆州的内幕:赵云没威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

    在三国历史上,最为可惜的一战就是关羽的失荆州之战,不仅使得刘备没有了统一天下的实力,更使得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被残杀。后世人不禁要问,当时为什么不让同样勇猛忠诚,而且又谨慎小心的赵云来镇守荆州呢?刘备是怎么想的?有何内幕?网络配图“赵云没威信”刘备率大军去打益州,只能留下很少的兵力来守卫荆州,但是荆州

  • 赵云不愿娶美女樊氏真相大起底:用心很是良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

    三国群雄并起社会动荡的年代,见惯了金戈铁马,马革裹尸的人们对于男女大防的礼教,并不是很看重。所以当时的三位皇帝都娶寡妇为妻,不足为奇。而赵云不肯娶国色美女樊氏,其理由中就有怕“惹人唾骂”,怕美女再嫁后会失大节等。其实这些无疑都是借口,那赵云不肯娶樊氏的真正原因会是什么呢?网络配图赵云处事谨慎,考虑问

  • 解读历史上的赵云:并没有三国演义上的杰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

    《三国演义》里的赵云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刘备赞他一身是胆,黄忠赞强挚壮猛。他曾单枪匹马救出刘备的儿子,这是电视剧里的形象,那么历史上的赵云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网络配图《三国演义》的人物设计,像吕布张飞这样的人就是武将,靠武艺高强赢得尊重,至于赵云吕布等人到底谁厉害,喜欢赵云的人总会把他想得高那么一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