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刘备为什么不肯重用赵云?

三国时期:刘备为什么不肯重用赵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348 更新时间:2024/1/19 10:51:33

赵云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公孙瓒自己就是庸才,赵云即便是天兵天将也不会被他用出个模样,所以赵云在公孙处毫无表现。投奔刘备,赵云得名主,下面便是他此后的所有表现:

1、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张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操兵无敢近者,或谓备:“赵云已北走。”备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身抱备子禅,与关羽船会。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

2、孙权闻备西上,遣舟船迎妹,而夫人欲将备子禅还吴,张飞、赵云勒兵截江,乃得禅还。

网络配图

3、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分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飞定巴西、德阳。

4、操运米北山下,黄忠引兵欲取之,过期不还。翊军将军赵云将数十骑出营视之,值操扬兵大出,云猝与相遇,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下,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魏兵疑云有伏,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劲弩于后射魏兵。魏兵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备明旦自来,至云营,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为胆也!”

5、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在赵云统共五次的身手施展中,竟只有一个是攻城略地,也不过是疲惫益州的两个郡县,在刘备已破绵竹,张飞在另一路协同作战,要想失败也困难的局面在完成的,而其余四次皆在各种失误或失败中扮演救火队,穷其所能不曾斩一名大将、拔一处要塞、破一次大敌;毕其一身不曾领重任而为先锋或统帅、镇关隘而独当一面、加高官而成封疆大吏。

刘备取益州克汉中后,自称汉中王,直接拔牙门将军义阳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以镇汉川;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镇守荆州;张飞为右将军,假节,领巴西太守;马超为左将军,假节;黄忠为后将军;赵云仅得到翊军将军,疑为近卫军、御林军的统领而已,而他在许多年前第一次护救刘禅于长阪后就已封为牙门将军,竟然多年后不及一个新的牙门将军直升镇远守咽喉要塞。

网络配图

许多人在说刘备真是瞎了眼,竟然不重用赵云,其实不然,观赵云此前可曾斩获颜良这样的名将?可曾击破张合这样的强敌?可曾将兵城下便震降成都这样的要地?可曾一战而斩夏侯渊这样的统帅?

于是又有人说赵云没有大的建树,是刘备不曾给赵云表现的机会,不然不然,历史中的刘备识人、知人、用人,远胜诸葛亮,远胜蜀汉阵营中的任何人,即便不能与曹操相比,也相去不远,否则他无法由穷寇至霸主,政治家可以不知兵不通治,却不能不知人善任,一身在人才方面慧眼如炬的刘备决无可能对常年跟随的赵云看走了眼,不重用的理由只有一条:不堪大任,做保镖到很称职。

赵云的追星族们请放下手中的烂番茄和臭鸡蛋,我并无意捣毁子龙神坛,只企图还云一个历史真面目,而且是一个其实很光辉面目。我在史书中看到的赵云,虽不算一个出色的将才,却在他身上看到了武将中绝无仅有政治眼光,来看看几段其他将领挣红了脸也憋不出来的政治见地吧!

1、时议者欲以成都名田宅分赐诸将,赵云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不宜夺之以私所爱也。”备从之。

2、汉主耻关羽之没,将击孙权,翊军将军赵云曰:“国贼,曹操,非孙权也。若先灭魏,则权自服。今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

3、亮问邓芝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曰:“赵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馀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网络配图

以上事实已足够显现赵云的大局观和政治判断力,这正是前后左右四大将军所缺乏的,在军事方面他虽无甚建树,却决无错漏和惨败,用围棋语言来说,是当之无愧的善败者不乱,空营计这样的创举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需要泰山崩而目不瞬的超人胆识和骤然临之而不惊的非凡沉着。

刘备不假重兵于云手,常留在身边,正是要其扬长避短,既能处变不惊、有条不紊地看护自己、家人及群臣的安全,还能用其远见卓识的大局思维得到颇有价值的进言。

这么久远的历史虽有很多真相消亡,却总留下一丝线索让后人探寻。去过成都武侯祠的人都会惊异地发现,顺平侯赵云竟然端坐在文臣廊!这是个不经意的失误吗?可不要忘了武侯祠在《三国演义》的作者出生前就有了,赵云虽脱下了百万军中单枪匹马如入无人之境的五虎上将的外衣,却展现了独具魅力另一面,并带有几分神秘。

标签: 赵云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用人得失:爱用赵云却长期不用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

    《三国演义》开始时,对于刘备来说,已经建立了以关羽、张飞为核心的兄弟圈子,五虎上将在赵云迅速加入后已经得其三。然而这个强大的军事核心组合除了对黄巾军有不少胜利,在面对董卓、吕布和曹操等军事集团时,却是败多胜少。然而在赤壁及至以后的一系列事件中,诸葛亮运用最多的却不是关羽、张飞,而是赵云。前往拜风台带

  • 揭秘:为什么说兕大王是太上老君身边的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上老君

    在《道德经》里,老子有两句非常重要的话,一是“强梁者不得其死”,二是“柔弱胜刚强”。一般人理解,优胜劣汰,强比弱好,所以,看起来,老子的思路,与大多数人不同,正好是逆向思维。老子为什么非要这么说呢?这么说,有什么道理呢?表面上,大自然的法则,就是弱肉强食,强者总能称霸一时,但是,时间稍微放长一点,就

  • 三国史上真实的赵云:只是文臣不曾斩一名敌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

    每每提起《三国演义》,不少同学都可以引经据典地说上一段,而且其中很多人都特别喜欢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认为他有勇有谋,忠肝义胆;还是不少男同学将其当作心目中的偶像。不过,若说赵云原本是位文臣,想必会有很多人反对,但本文的作者通过自己的翔实考证指出,赵云的武将身份确实值得怀疑。网络配图“演义”出来的五虎

  • 三国第一猛将竟然不是赵云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

    文鸯17、8岁 文钦之子,本是魏将,后来协同毌丘俭举兵在寿春叛变,讨伐司马师。文鸯与父文钦请命保守乐嘉城,协议与文钦兵分两路,夜晚袭击司马师的城西军营,文鸯在司马师的大寨里往来冲杀,吓得司马师眼珠迸出,直杀到天明,寻不见父文钦,邓艾带领众魏将追击文鸯,文鸯单骑在众魏将中,齐进齐出,无人能抵御。毌丘俭

  • 赵云比刘备岁数大 历史上赵云究竟活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刘备

    提起常山赵子龙,恐怕大家立即会联想到那个英姿飒爽、文武双全的白衣小将。社会上关于他的传奇流传甚广,有他的电影、有他的小说,还有专为他开发的网络游戏,可见他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在演绎他的形象上,基本上都是白袍白甲,脚跨白龙马,手提一杆银枪,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给人一副年轻、潇洒、沉稳、睿智、勇猛的帅哥形

  • 赵云杀过哪些名将 历史中赵云为何不是上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杀过哪些名将

    赵云又名赵子龙,东汉末年时期三国的一个重要将领。赵云是一个英俊潇洒,本领高强的将领。在东汉末年,战乱频繁,赵云经过所属郡县长官的推荐,认识了刘备,中间的一些曲折导致赵云在七年后才跟随了刘备。之后随从了刘备三十多年,忠心耿耿。赵云像赵云参加过多场战斗,战功屡屡。杀过的名将也有许多,高览就是其中之一。高

  • 赵云同门三国名将张绣英年早逝背后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绣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张绣简介。张绣是张济的侄子,一直跟随张济在部队中生存,后来,张济被杀,而张绣也就理所应当的接管了叔叔张济的部队。后来,张绣投靠到曹操的部下,而曹操对张绣叔叔的妻子垂涎三尺,甚至将张济的妻子,也就是张绣的婶婶占为己有,张绣非常气愤,在心里面怀恨曹操。事后,曹操知道张绣憎恨自己,便想要

  • 跟随刘备三十年:赵云为什么无缘五虎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

    跟随刘备三十年间,赵子龙参加过无数场战役,并且都取得不错的成绩。比如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等。然而赵子龙却没有成为五虎上将之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网络配图后 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迁为牙门将军,仅为一名护卫偏将,随刘备南定

  • 刘备不让赵云守荆州的内幕:赵云没威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

    在三国历史上,最为可惜的一战就是关羽的失荆州之战,不仅使得刘备没有了统一天下的实力,更使得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被残杀。后世人不禁要问,当时为什么不让同样勇猛忠诚,而且又谨慎小心的赵云来镇守荆州呢?刘备是怎么想的?有何内幕?网络配图“赵云没威信”刘备率大军去打益州,只能留下很少的兵力来守卫荆州,但是荆州

  • 赵云不愿娶美女樊氏真相大起底:用心很是良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

    三国群雄并起社会动荡的年代,见惯了金戈铁马,马革裹尸的人们对于男女大防的礼教,并不是很看重。所以当时的三位皇帝都娶寡妇为妻,不足为奇。而赵云不肯娶国色美女樊氏,其理由中就有怕“惹人唾骂”,怕美女再嫁后会失大节等。其实这些无疑都是借口,那赵云不肯娶樊氏的真正原因会是什么呢?网络配图赵云处事谨慎,考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