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乐不思蜀背后:破产者寄人篱下的求生之道

刘禅乐不思蜀背后:破产者寄人篱下的求生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149 更新时间:2024/2/8 23:32:04

刘禅亡国之后,作为亡国之君,不仅自家性命,而且包括蜀地百姓的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里。自己的待遇,直接影响晋国对蜀地百姓的政策。所以,他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的才能,才可以瞒天过海,养晦自保。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周寿昌的《三国志集解》评价阿斗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

孟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在历代皇朝之中绝大多数皇帝都把江山看作自己的私产,把百姓看作蝼蚁,为了自己的私欲任意践踏百姓。后主刘禅却在自己国家无力抵抗强魏之时,为百姓计,采取了投降的上策。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为全国百姓安危考虑,在无力抵抗时投降是“全国为上”之策,并且夸奖刘禅“通明智达”,胸怀王者之义!

263年5月,曹魏大举攻蜀。魏国征西将军邓艾统兵三万自狄道进攻甘松,雍州刺史诸葛绪督军三万进军武街桥头,断绝姜维归路,钟会统十万余众分从斜谷、骆谷、子午谷攻汉中。蜀知魏举兵,乃遣大将廖化张翼董厥退保汉城与乐城,姜维一军退守剑阁。

该年10月,魏将邓艾自阴平行无人之地700余里,取道江油,连破涪县、绵竹,逼近成都。

大敌当前,刘禅急召群臣商议对策。有人主张南迁国都;有人主张归附东吴,仿申包胥哭秦庭,或武乡侯(诸葛亮)渡江乞师之举;光禄大夫谯周则力排众议,主张降魏。

经过反复琢磨之后,刘禅接受了降魏的建议,主张降魏,这又是一场豪赌。这次与上一次豪赌不同,如果说上次赌的是江山的话,那么这次赌的就是他的性命。在刘禅看来,南迁就要“深入不毛”,最终难逃厄运,而东吴远非曹魏的敌手,将来也难逃覆亡命运。与其长痛,不如短痛,与其两回受辱,何不一次了结呢?

于是他派侍中张绍前往邓艾军前呈递降表,表曰:

限分江、汉,遇值深远,阶缘蜀土,斗绝一隅。干运犯冒,渐苒历载,遂与京畿攸隔万里。每惟黄初中,文皇帝(指曹丕——笔者注)命虎牙将军鲜于辅,宣温密之诏,申三好之恩,开示门户,大义炳然。而否德暗弱,窃贪遗绪。俯仰累纪,未率大教。天威既震,人鬼归能之数,怖骇王师,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顺从天命!辄敕群帅,投戈释甲,官府帑藏,一无所毁。百姓布野,余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伏惟大魏布德施化,宰辅伊、周,含覆藏疾。谨遣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奉赍印绶,请命告诚,敬输忠款,存亡敕赐,惟所裁之。舆榇在近,不复缕陈。(《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三国志》中说刘禅投降时“乘骡车诣艾,不具亡国之礼”。他没有将自己当作亡国之君,颇有骨气,甚至连敌方诸臣都不免赞叹。由于刘禅“识时务”,因而深受敌方优待,曹魏大概也是为了借之安抚人心吧。就在刘禅肉袒出降的当场,邓艾就以“承制”的身份,代表曹魏王朝宣布任命刘禅为骠骑将军,发布公文时与之合署。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见好就收,自己回去复命,把后主刘禅留在成都。后来钟会、姜维发动兵变,让司马昭觉得刘禅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恐有后患,于是就派人让刘禅举家东迁。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邑一万户,建安乐国,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都封了侯。

到了洛阳之后,刘禅发现事情有些微妙:曹魏帝国封他为安乐公,而曹魏王朝的实权派人物,刚刚晋封为晋王的司马昭对他却外信内疑,怀有戒备之心。因此,这位人称阿斗的蜀汉后主只得再豪赌一把来自保。

不久,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席间特请人演出蜀地技艺,由于司马昭的暗中布置,有些人假做触景生情,忍不住暗暗抽泣。坐在司马昭身旁的刘禅本也哀伤于心,但他见司马昭那阴晴不定的面孔时,一下子提高了警惕,因而强充笑脸,喜笑自若。一心以为刘禅是个“阿斗”的司马昭见了放下心来,悄悄对他的亲信贾充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标签: 刘禅乐不思蜀

更多文章

  • “刘禅”是一个比刘备要好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禅,刘备

    刘禅他本人在演义中和正史中,虽然表现得不是很好~大家多认为刘禅是个亲小人远~这也并非是刘禅的本意你们想想他一上来~顶头就有个猪兄~让他不能亲临政事~而且诸葛亮~姜微~还有蒋琬,费咦等等~都是把政权握在自己手里的~这样做不是吗?那你们在看看~这个刘禅的为人和处事方面~当然这也引用哦一些别人的文章啊

  • 后主刘禅究竟是怎样变“脑残”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禅,诸葛亮,刘备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很久以来,人们对刘禅投降、蜀国灭亡纷纷表现出了极大的惋惜和愤慨。历史的笔墨,更是将谴责的矛头不约而同的指向了这个昏昧懦弱的“二世皇帝”,以至于民间有了“扶不起的阿斗”的说辞。之所以出现这种“一边倒”的舆论导向,无非就是“崽卖爷田不心疼”的老人心态使然。因为刘禅是如此的幸运,不仅有

  • 诸葛亮为何不废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

    关于刘禅废立一事,争议颇多。小生不才,在此嚼舌一番,还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一 先从隆中对策说起。当时诸葛亮为刘备定下的最高战略目标是“兴复汉室”,这样做一是可以使师出有名,二是可以争取民心,无疑为刘备完成霸业提供条件。如此聪明之举为何曹操孙…关于刘禅废立一事,争议颇多。小生不才,在此嚼舌一番,还请各

  • 诸葛亮对刘禅有哪些建议 其中一条竟然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刘禅

    诸葛亮最初与刘禅结缘应该就是在白帝城了,在刘备率兵伐吴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于是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据三国志里所说,其实并不是像演义里那样,如果刘禅不才就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其实刘备是这样对诸葛亮说的:先生的才能比曹丕十倍还要多,一定能安定国家,成就大事。如果阿斗能辅佐,你就辅佐

  • 蜀后主刘禅的智慧 诸葛亮如何评价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禅,诸葛亮,评价,阿斗

    刘禅:(207-271)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非长子,刘备的长子是谁已不可考,但肯定是多次被吕布以及曹操俘虏),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我想刘禅这个人大家都知道,而且都觉得他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上都把他写成

  • 刘禅选择投降的原因是为什么 刘禅是弱智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禅

    世人都认为刘禅是个无能的人是个弱智,乐不思蜀是多么的懦弱。其实很多人认为刘禅非常聪明能干的皇帝。三国志中有写到说,诸葛亮曾对射援称赞刘禅的智慧,射援又把这件事情完完整整的告诉刘备,刘备应该感到高兴,并给予奖励。诸葛亮是何等骄傲的人,所以绝对不会阿谀奉承,由此可见刘禅绝对是一个聪明人。刘禅剧照在被成王

  • 蜀后主刘禅:活在“贵人”光环里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禅

    刘禅,小名阿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长子。公元223年刘备病故,刘禅继位,史称刘后主,领导蜀国41年。在刘禅漫长的政治生涯中,“贵人”不断,先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后有蒋琬、费袆、姜维等人辅佐,从罗贯中到市井街头,刘禅的形象始终是碌碌无为的的庸主一个,更有甚者称之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刘禅资料图刘

  • 刘禅流落汉中被卖为何陈寿三国志没有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禅

    刘禅,刘备之子,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刘禅在刘备死后登基,成为蜀汉第二位皇帝。笔者在故纸堆里寻觅到一则逸闻,刘禅年少时曾流落汉中,遭人所卖,还娶妻生子。裴松子在为陈寿的《三国志·后主传》作注,详细记载了刘禅流落汉中被卖之事。刘禅与诸葛亮剧照刘禅在公元223年即位,公元26

  • 诸葛亮对刘禅的建议 向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对刘禅的建议

    诸葛亮对刘禅的建议,说起诸葛亮为蜀国只能说鞠躬尽瘁,除了对蜀国是这样,诸葛亮对刘禅又有什么样的期望的,在历史上诸葛亮对刘禅治国又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诸葛亮对刘禅的建议,喜欢刘禅的朋友可以一起进来了解下吧。网络配图刘备在与东吴孙权的大战之中失败,在病危之际,他将自己的幼子刘禅托

  • 后主刘禅乐不思蜀?其实背后另有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禅

    刘禅(207年-271年),乳名阿斗,是三国时期蜀国刘备的长子,蜀国的第二任皇帝。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故后,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登基为帝,史称“刘后主”。网络配图“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就是因为这个成语让世人误会了后主刘禅千年,让人觉得刘禅是一个非常愚蠢的人,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