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是一个比刘备要好的君主

“刘禅”是一个比刘备要好的君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149 更新时间:2024/3/11 15:31:33

刘禅他本人在演义中和正史中,虽然表现得不是很好~大家多认为刘禅是个亲小人远~这也并非是刘禅的本意你们想想他一上来~顶头就有个猪兄~让他不能亲临政事~而且诸葛亮~姜微~还有蒋琬,费咦等等~都是把政权握在自己手里的~这样做不是吗?那你们在看看~这个刘禅的为人和处事方面~当然这也引用哦一些别人的文章啊~

~~~~~~~~耳面教刘禅的“亲闲臣,远小人”,而青年天子刘禅从大局考虑,委曲求全。

诸葛亮的违背了先主辅政的嘱托,进而代政,并长期大军在外,犯了君臣大忌。尽管刘禅 与诸葛亮君臣之间也存在着些许不谐,而刘禅也是为大局着想,克制自己。诸葛亮用人失

误后很内疚,后主安慰说:“胜负兵家常事。”诸葛亮自贬三级后不久,为了不影响诸葛 亮的权威,等诸葛亮打了胜仗后,刘禅及时恢复诸葛亮的职务。诸葛亮死的消息传来,刘

禅连日伤感,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之上。当灵柩运回时,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 相迎。诸葛专权对后主很有刺激。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反对为其立庙。但在众人的一再要

求下,阿斗也没有固执己见。

尽管如此,刘禅还是没有丢掉诸葛亮这面旗子。如此行事,既得人心,也顺民意,从而保

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只要自己一时不清醒, 野蛮的路线斗争也就不可避免。!青年帝王刘禅对此却能从长远着眼,如此得体地

处理权臣问题,也可谓亘古未有。如此贤德的领导,在专制制度的历史长河中,也是奇迹 。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后主刘禅不仅有肚量,而且很有头脑。诸葛亮急于北伐,青年帝王刘禅头脑非常清楚,规

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尽管诸 葛亮置自己的规劝与不顾,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诸葛

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可惜大将姜维继续在外长期用兵, 讨伐曹魏,蜀国的国力财里继续被大量被消耗在战场上。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

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须吴举动,东西掎角 ,以乘其衅。”魏延造反,却表奏杨仪造反。后主听完魏延表奏,马上提出疑问,曰:“

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问题,刘禅以费 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

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 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治体制。

后主刘禅不仅分析问题有头脑,而且处理问题也很果断,有人情味。刘琰的妻胡氏入贺太

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刘炎的猜疑,导致了恶性事件。刘禅接受教训,马上废除 了大臣妻子母亲宫廷朝贺的礼节。对于姜维等人把蜀国衰落责任推给宦官黄皓时,后主并

没有委过与人,只是说:“区区一个太监,不过是一个听喝的。”夏侯霸的父亲为黄忠所 杀,刘禅安抚前来投降的夏侯霸时,说:“你父亲的遇害,非我先人所为。”一语带过之

后,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哩!”魏延叛乱被杀,后主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 ,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后人认为:“后主能作此语

,亦非非常。”在待人接物等方面,刘禅的胸襟比他父亲刘备要大气的多,不失于第二代 领导人的风范和气质。伏锲克说过:“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出为

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做的事。”同时代的领导人吴主孙皓在晋朝大兵压境时,尚“作 昭明宫,工役之费,以亿万计”。善于纳谏、明于决断调度的晋武帝,天下一统后,“怠

于政事,颇事游宴,选吴孙皓宫女五千入宫,掖庭殆将万人。尝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 晏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撒地,以引帝车。”

作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刘禅能领导蜀国41年,既避免了班子内部互相倾轧,也没有隔几

年发动一次大的运动,而政权稳固。在国家人民去留之际,后主看重的是人民的现实利益 ,摈弃了面子政治,减少了生命财产的无谓牺牲。

在危难关头,当断则断,使国家人民得以保全。如此决策,与“为了自己一己私利,而不

断地鼓动老百姓为自己卖命”的刘备来比,不知进化了多少代。跟同时代领导人吴王孙皓 和晋朝开国皇帝武帝相比,刘禅也不乏仁德名主。如此大气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

多见。

庞永认为:“残暴之君在位,臣民颂他为救星;仁德之君在位,百姓视他为赘疣。”孟德

斯鸠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王学泰说:“统治者的招抚政策能 使更多老百姓活下来,无论在当时老百姓来看,还是从当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是

一件好事。因为被招安的老百姓不必再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得一日之果腹;从历史的发展角 度来看,少破坏一些社会财富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为什么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招安比镇压

还坏呢他们的逻辑是:镇压使得阶级矛盾更为尖锐、阶级斗争更为激烈,阶级斗争越激烈 越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从历史事实看这显然是荒谬的。几十年的战乱造成

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社会财富、人口几乎是一扫而空,‘激烈’到这种程度 还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世界两千年,中国五千年”,才出了一个大气的阿斗,我们还骂人家扶不起,到底是谁

扶不起?!是阿斗,还是我们,还是我们不健康的文化?!以成败论英雄,以统治需要论 是非,是我们历史和现实最大的劣根。说:“如果没有对过去的正确历史认识,就谈不到

现在与未来。”

标签: 刘禅刘备

更多文章

  • 后主刘禅究竟是怎样变“脑残”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禅,诸葛亮,刘备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很久以来,人们对刘禅投降、蜀国灭亡纷纷表现出了极大的惋惜和愤慨。历史的笔墨,更是将谴责的矛头不约而同的指向了这个昏昧懦弱的“二世皇帝”,以至于民间有了“扶不起的阿斗”的说辞。之所以出现这种“一边倒”的舆论导向,无非就是“崽卖爷田不心疼”的老人心态使然。因为刘禅是如此的幸运,不仅有

  • 诸葛亮为何不废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

    关于刘禅废立一事,争议颇多。小生不才,在此嚼舌一番,还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一 先从隆中对策说起。当时诸葛亮为刘备定下的最高战略目标是“兴复汉室”,这样做一是可以使师出有名,二是可以争取民心,无疑为刘备完成霸业提供条件。如此聪明之举为何曹操孙…关于刘禅废立一事,争议颇多。小生不才,在此嚼舌一番,还请各

  • 诸葛亮对刘禅有哪些建议 其中一条竟然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刘禅

    诸葛亮最初与刘禅结缘应该就是在白帝城了,在刘备率兵伐吴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于是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据三国志里所说,其实并不是像演义里那样,如果刘禅不才就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其实刘备是这样对诸葛亮说的:先生的才能比曹丕十倍还要多,一定能安定国家,成就大事。如果阿斗能辅佐,你就辅佐

  • 蜀后主刘禅的智慧 诸葛亮如何评价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禅,诸葛亮,评价,阿斗

    刘禅:(207-271)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非长子,刘备的长子是谁已不可考,但肯定是多次被吕布以及曹操俘虏),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我想刘禅这个人大家都知道,而且都觉得他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上都把他写成

  • 刘禅选择投降的原因是为什么 刘禅是弱智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禅

    世人都认为刘禅是个无能的人是个弱智,乐不思蜀是多么的懦弱。其实很多人认为刘禅非常聪明能干的皇帝。三国志中有写到说,诸葛亮曾对射援称赞刘禅的智慧,射援又把这件事情完完整整的告诉刘备,刘备应该感到高兴,并给予奖励。诸葛亮是何等骄傲的人,所以绝对不会阿谀奉承,由此可见刘禅绝对是一个聪明人。刘禅剧照在被成王

  • 蜀后主刘禅:活在“贵人”光环里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禅

    刘禅,小名阿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长子。公元223年刘备病故,刘禅继位,史称刘后主,领导蜀国41年。在刘禅漫长的政治生涯中,“贵人”不断,先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后有蒋琬、费袆、姜维等人辅佐,从罗贯中到市井街头,刘禅的形象始终是碌碌无为的的庸主一个,更有甚者称之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刘禅资料图刘

  • 刘禅流落汉中被卖为何陈寿三国志没有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禅

    刘禅,刘备之子,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刘禅在刘备死后登基,成为蜀汉第二位皇帝。笔者在故纸堆里寻觅到一则逸闻,刘禅年少时曾流落汉中,遭人所卖,还娶妻生子。裴松子在为陈寿的《三国志·后主传》作注,详细记载了刘禅流落汉中被卖之事。刘禅与诸葛亮剧照刘禅在公元223年即位,公元26

  • 诸葛亮对刘禅的建议 向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对刘禅的建议

    诸葛亮对刘禅的建议,说起诸葛亮为蜀国只能说鞠躬尽瘁,除了对蜀国是这样,诸葛亮对刘禅又有什么样的期望的,在历史上诸葛亮对刘禅治国又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诸葛亮对刘禅的建议,喜欢刘禅的朋友可以一起进来了解下吧。网络配图刘备在与东吴孙权的大战之中失败,在病危之际,他将自己的幼子刘禅托

  • 后主刘禅乐不思蜀?其实背后另有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禅

    刘禅(207年-271年),乳名阿斗,是三国时期蜀国刘备的长子,蜀国的第二任皇帝。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故后,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登基为帝,史称“刘后主”。网络配图“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就是因为这个成语让世人误会了后主刘禅千年,让人觉得刘禅是一个非常愚蠢的人,更不

  • 揭秘正史中真实的刘禅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禅

    刘禅,公元223年继承皇位,到公元263年下台,在位时期为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君。在那种多方势力割据、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在位时间这么久,没有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是不太行的。很多有很多人说都是因为诸葛亮的辅佐,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刘禅仍旧做了将近三十年的皇帝,也不能说完全是诸葛亮的功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