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前期为什么不能成功?他都错过了什么?

刘备前期为什么不能成功?他都错过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670 更新时间:2024/2/17 10:27:17

赤壁之战以前,刘备这个人基本上处于游荡状态,虽说被曹操称之为天下英雄,但手里打人的东西并不多。刘备也曾拥有过一个相对独立的州——徐州,且曾经两次拥有,但都好像昙花一现很快就过去了,更多的时候是在依附别人,自己说了算的时候少。出现这种状况,当然与刘备底子薄兵力少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和刘备手下人才少而且结构不合理有关。看看刘备在徐州错过的几个重要人物,就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刘备前期为什么不能成功。

陈群

徐州牧陶谦临终遗嘱,说是把徐州交给刘备。刘备当时率军驻扎在小沛(今江苏沛县),他很想去做这个徐州刺史,很想拥有一个州的地盘。别驾陈群劝阻刘备说:“袁术现在势力还很强大,您现在东去徐州,袁术一定会来和您争夺。吕布如果袭击将军的后路,将军即使得到徐州,事情也一定不会成功。”可是陶谦的典农校尉陈登和北海相孔融却不这样认为,他们一个认为有了徐州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另一个认为袁术是“冢中枯骨”,共同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在陈登和孔融的劝说下,刘备经不住诱惑,最终还是去了徐州,第一次当上了徐州刺史。

网络配图

但事情并没有像陈登、孔融说的那样,袁术这个“冢中枯骨”虽然不是个“治乱之主”,但野心却很大,陶谦一死,他就马不停蹄地北上争夺徐州来了。事情在按照陈群的预料发展,当刘备和袁术在盱眙两军相持时,再次被曹操打败的吕布果然袭击了下邳,又派兵帮助袁术,大败刘备军队。事情到此,刘备既丢了徐州,又损失了军队,后悔没有听从陈群的话,可是为时已晚,徐州归属了吕布。

陈群后来被举荐为茂才,任命为柘县令,陈群没有上任,随同父亲在徐州避难。等到吕布失败,曹操任命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

陈群本来是刘备的别驾,为什么没有像关羽、张飞以及糜竺等人一样跟随刘备呢?在徐州问题上,刘备没有听取陈群的意见,是不是他离开的主要原因?谋士最大的愿望是主公对自己“言听计从”,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刘备恰恰没有这样做。

不管怎么说,刘备错过了陈群,是他在徐州的第一大损失。

田豫

田豫是渔阳郡雍奴县人。刘备去投奔公孙瓒的时候,田豫年纪还小,自己去见刘备,请求照顾,刘备觉得他不一般,很看重他。刘备作豫州刺史时,田豫由于母亲年老,请求让他回家。刘备流着眼泪和他告别,说:“遗憾的是不能和您一起办成大事业。”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田豫短暂的归属过刘备。

网络配图

重新出仕后,田豫被公孙瓒任命为代理东州县令。公孙瓒死于建安四年(199年),这一时期刘备时有军队,田豫为什么不投奔刘备而去接受公孙瓒的任命?刘备既然知道田豫不一般,为什么在有了军队的时候不去联络这个人?

田豫在曹操时期跟随曹彰征讨过乌丸,在军事上初露头角。后来在曹丕时期被任命为护乌丸校尉,持节统辖北部边境事务,功绩显著威震敌胆。后来在讨伐公孙渊,魏、吴新城之战都立有大功,最终官至卫尉,是仅次于大将军的高级将领,其军事才能非常显著。不管是什么原因,刘备错过了这个人都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陈登

陈登字元龙,是沛国相陈珪的儿子。原本是东阳县长,陶谦担任徐州刺史期间任命他为典农校尉。陶谦死后,遗嘱让刘备接任徐州刺史。刘备当时有个虚职头衔为豫州刺史,别驾陈群认为,徐州南有袁术,北有吕布,刘备前去徐州,事情必然不成。但陈登却认为,在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的当下,刘备成就一番大事业正是时候,于是和孔融等人拥戴刘备为徐州刺史。

吕布赶走刘备,自任徐州刺史,陈登在名义上归属吕布。后来吕布派遣陈登出使朝廷,陈登建议曹操寻机除去吕布,被曹操任命为广陵太守。曹操征讨吕布,陈登亲自率领广陵郡的部队为前锋,将吕布围困于下邳城中。曹操攻破下邳城,将吕布斩首后,因为陈登有功,将其加授伏波将军的名号。陈登在广陵郡有很好的名声,只可惜在三十九岁就去世了。曹操时常感叹没有用陈登的吞吴计策,致使东吴孙策坐大。曹丕赞美追加陈登的功劳,任命他的儿子陈肃为郎中。刘备赞美陈登,说:“像元龙(陈登)这样具有文胆武略的人,只应该到古人里面去寻找,可惜仓促之间实在想不起可以与之媲美的合适人选。”

网络配图

刘备在接任徐州刺史之前,因为陈群的话曾经犹豫,是陈登极力撺掇刘备拥有徐州,而刘备又对陈登那么高的评价,不知为什么没有把陈登招致麾下?比如说这个广陵郡太守,刘备为什么不派陈登前去?在那样一个动乱年月,不管你对别人多少赞美之词,没有把他放在一个实实在在的位置上,就很难发挥他应有的作用。这或许就是刘备错过陈登的主要原因吧!

另外还有一个臧霸,他本来是陶谦的骑都尉,手下有部众有地盘,不知刘备为什么没有用好这个人?

纵观刘备在徐州事业不能成功,的确有力量不强大、外部关系错综复杂的原因,但不可否认也有刘备自身的原因。通过刘备错过了以上几个重要人物说明,这时候的刘备还不是很成熟,尽管刘备以识人著称,也只能说明他的识人之功是在挫折和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揭秘:刘备真的信任法正甚于信任诸葛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

    刘备取得益州后,也得了大谋士法正。从此,一直把法正留在身边,随时问计。原来被刘备三顾茅庐招聘使用以后,视为“如鱼得水”的诸葛亮,其风头反而不如法正。刘备征汉中,随军出谋划策的是法正。诸葛亮却被安排留守成都大本营,专事负责后方政务和支前工作。有人据此得出刘备入川以后,最信任的人是法正,而不是诸葛亮的看

  • 刘备是不是汉室宗亲?他和汉献帝到底是个什么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

    与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刘焉、刘表、刘虞等汉室宗亲传承有续不同,刘备的汉室宗亲之说,在许多地方经不得推敲。如果说刘焉等人与灵帝尚属于八竿子打的到的皇亲,那么刘备与灵帝之间可以用十八竿子都打不到来形容了。后世鉴于刘备这种冒认皇亲者甚众,严格定义了皇亲,规定凡是出了五服的皇亲与庶民无异。网络配图 身后被谥为

  • 揭刘备“不懂军事”可为什么还能建立蜀汉政权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

    在夷陵之战的相持阶段,刘备在东西七百里的线路上建立营寨,魏文帝曹丕听说了这件事情,对群臣说:刘备“不懂军事(不晓兵),哪里有七百里连营可以攻击敌人的!‘在大片低洼和险要地区驻扎军队,容易被敌人击败’”。还说刘备这是犯了兵家大忌。陆逊在给孙权上书时也说:“回顾刘备以往用兵打仗的情况,总是败多胜少”。因

  • 枭雄曹操最希望得到刘备手下的两名战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

    曹操最希望得到刘备手下的两个人,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关羽, 曹操与关羽的故事,网友们都知道,在此不多说,另一位也是三国中大名鼎鼎的人物,凤雏庞统。曹操与庞统的人生交集不是很多,但从态度上可以看出曹操对庞统的欣赏胜过了刘备和孙权——读三国,每每读到落凤坡英才早逝,不觉潸然泪下:网络配图可怜庞统竟死于乱箭

  • 趣谈三国:刘备为什么不让赵云留守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云

    “赵云没威信”刘备率大军去打益州,只能留下很少的兵力来守卫荆州,但是荆州这个地方又是四战之地,北有曹操,东有孙权,随时两只狼就眼馋要来咬上一口。因此,对孤军镇守的将领,必须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威震华夏。而纵观刘备帐下的将领,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关羽。网络配图想当年,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十八路诸侯那都是看

  • 刘备何德何能可以让两个大商人送大把钱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收了关羽、张飞、简雍等人作小弟之后,刘备隐隐约约意识到需要趁热打铁,招兵买马把事业做大做强。一文钱憋倒英雄汉,有了创业激情的刘备却缺乏启动资金,当务之急是吸引大量民间投资。就在刘备为缺乏资金而苦恼万分时候,中山(今河北定县)大商张世平和苏双登门拜访并主动提出要投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

  • 刘备有多厉害?一句话杀了吕布一句话害了周瑜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刘备是三国时期少有的袅雄。早年,他凭着一个汉室宗亲的虚名,带着关羽、张飞、赵云这些武将,再加上糜竺、孙乾、简雍这些二流谋士,四处奔走,虽然胜少败多,但每次都能屡败屡战,毫不气馁。即使处境再艰难,刘备身边总是有一群不离不弃的小伙伴们跟随,为何?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

  • 刘备三低奠定王业 曹操心高气傲丢掉天府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

    刘备一生有“三低”最著名,它们奠定了他王业的基础。网络配图 一低是桃园结义。与他在桃园结拜的人,一个是酒贩屠户,名叫张飞;另一个是在逃的杀人犯,正在被通缉,流窜江湖,名叫关羽。而他,刘备,皇亲国戚,后被皇上认为皇叔,肯与他们结为异姓兄弟。这一低;使两条浩瀚的大河向他奔涌而来,一条是五虎上将张翼德,另

  • 刘备一生骁勇善战为何偏偏夷陵一败就气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

    在三国的世界里,魏蜀吴三位霸主中,刘备可谓是个特例,他没有显赫的家室帮助,没钱没势,甚至在青年时期都没有什么作为,人到中年才有所成就。可谓是一生坎坷,白手起家的他可谓是受尽了苦楚,一生吃的败仗也不少,照理说夷陵一站即使失败也不至于把他老底掀了,但是就偏偏是这一战,把他给气死了。网络配图 这夷陵之战表

  • 刘备向孙权借得荆州两家盟好为何还要损毁周瑜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

    赤壁之战,周瑜率军打败曹操,取得了孙、刘联军生死存亡的决定性胜利。但刘备虽然消除了性命之忧,却几乎要被边缘化,仍然需要仰仗他人鼻息过日子。刘备虽然有了江南四郡,但这些地方当时还属于边远地区,生产力落后,根本就不能和中原地区的郡县相比。不得已,刘备只好到东吴向孙权去借荆州江北之地。刘备这趟差事去的太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