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舌尖上的三国 刘备重口味曹操是吃货

舌尖上的三国 刘备重口味曹操是吃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70 更新时间:2024/1/24 6:47:45

舌尖上的三国 刘备重口味曹操是吃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当然其中也包括食文化。一句老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天大的事,自然是分外讲究,但凡赶上一个丰收年,一家几口人总要趴在桌角一个合计,折腾出一个新花样来。于是有了川菜、粤菜、闽菜等诸多菜系。当然,看着五花八门的各色口味,我们不妨拿出娱乐心态,玩一把穿越,窥探一番三国时代名流们的舌尖上都迷恋着神马?

曹操是“吃货”

在三国时代,曹操应该算是对“食文化”颇有研究的一位,曹操的每日食谱上,必定有鱼(《魏武四时食制》:“望鱼,侧如刀,可以刈草”)。难能可贵的是,我们曹操同志还能“吃”以致用。《世说新语》就有记载望梅止渴的故事:“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可以看出,曹操在“吃”上面的阅历,使他的军队度过行军最艰难的时期。

不过,曹操在品尝美味时,是不喜欢别人破坏雅致的。传说西凉刺史马腾打听曹操喜欢糕点,于是进献一盒包装精美的甜酥,曹操一时兴起,提笔在上面写上“一合酥”三字。主簿杨修趁着曹操出外办公之际,唤来了百官,自作主张道:“丞相此前吩咐,一人一口酥,于是叫百官开装分享。见如此美食竟被杨修胡乱“点评”,曹操心中忿然,于是有了诛杀的想法。

曹操不仅钟爱传统美食,还对一些稀奇古怪的食品有所涉猎。《魏志》记载:“(曹操)又习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饮鸩酒”。根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记载,野葛是有剧毒的,鸩酒当然也是著名的毒物(毒性远强于当今经典毒物地沟油、三聚氰胺等)。只是,曹操和毒物相伴的雅兴,是一时兴起,还是为了在对仗期间寻求灵感迸发,或是觅寻长生不老良方,也就不得而知了。

诸葛亮偏爱农家乐和口香糖

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可见,年轻时的诸葛亮应该算个农民。不过,这位知识型农民在农耕之余可没有闲着,差三岔五总会邀上徐元直、崔州平几个文人,爬几座大山,趟几波河流,倘若累了,随性踏进一家“农家乐”,喊上三五下酒菜,谈一谈时政,聊一聊美眉,然后一醉方休。

不过,自从跟了刘备,军政一肩挑的诸葛亮失了年少时的潇洒。事无巨细的公务生活,也使他对饮食少了很多讲究。不过,也有例外,就是无论公务多忙,诸葛亮总喜欢在口里嚼上一片“口香糖”。曹操的《与诸葛亮书》曾有这样描述:“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曹操果然是吃货)。鸡舌香是一种香料,可含在嘴里,古代臣子给皇帝口头报告时,为了不让口臭熏着皇帝,嘴巴里就含着这个,让口气芬芳,也就是现代的口香糖。由此可见,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使诸葛亮的肠胃功能出现紊乱,从而可能患上较严重的口气。“嚼口香,放轻松”,也许,这正是诸葛亮自我减压的一种方式。

孙权热衷红烧鱼和品酒

毛泽东曾有诗云:“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诗中所说的武昌鱼,即“鳊鱼”,脂香味美,一直是历代文人骚客的钟爱。如此人间美味,三国时代曾定都武昌的孙权同志应该是不会放过的。烹饪武昌鱼,主要还是要以红烧为主,成品之后,色泽金黄,油润爽滑,味道异常鲜美,总会让人胃口大开。

当然,如此上等红烧佳肴,怎能独缺美酒。孙权每次宴请宾客,总会摆上各色美酒,逐一让大家斟尝。饮过的人,总要摇头晃脑,发表一番品酒感言,当然,每逢此时,倘若有人不识风趣,破了酒会的规矩,孙权同志可是会发飙的。譬如,曾有一位叫虞翻的同志,因为在酒会上玩了一个投机,耍了一把无奈,竟惹得孙权龙颜大怒,差点因此人头落地。(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大怒,手剑欲击之。《三国志》)

关于刘备的饮食习惯,正史上并无笔墨,但《三国演义》记录了这样一个离奇的故事:刘备某日迷失山林,不觉天色渐晚,于是借宿农家。农家的主人叫刘安,早听得刘备大名,于是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人肉的味道如何,我们自然不知,但一个普通农家,竟对糟糠之妻痛下杀手。料想刘备一日未食,腹中羞涩,脱口问道可有荤食?农家诚惶诚恐,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出此下策吧。

为何刘备对肉食如此情有独钟?也许我们还得追溯到他的童年。刘备的出生,应该是东汉末年吧,那个年景,频闹饥荒,自幼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刘备,每日跟着母亲作息街头,贩卖草鞋的收入,只能让这个落魄小家勉强为继。曹操、孙权两位“富二代”同志家常便饭里少不了的鸡鸭鱼肉山珍海味,恐怕也只在刘备的梦里偶尔浮现吧。

也许,正因为孩提时味觉上的缺失,使成人后的刘备的口味,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时有点权力之后的刘备,开始疯狂地迷恋吃肉,以此弥补童年的缺憾,什么猪肉、牛肉、马肉、驴肉、狼肉,但凡沾点血腥的,都有兴致食上两口。也许,当年桃园结义时初见屠夫张飞,刘备正是在探讨红烧肉的几种吃法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小资曹丕最爱水果拼盘

相对“吃货”老爹曹操,曹丕在对人间美味的追求上,丝毫不落下风。对于马背上打江山的父辈,尽管有诸多讲究,但饮食上总体还是偏向粗犷,相比之下,“二世祖”曹丕的饮食习惯,可就要精致的多。层次上也决不限于“望梅止渴”这般最低级的生理需要,色香味周全,成了曹丕雷打不动的品食标准。

如此看来,洋溢着“暴发户”气息的大鱼大肉,是很难入颇有小资范的曹丕法眼的,于是“天生丽质”的水果,悄然摆上了他的餐桌。在诸多食物当中,曹丕对水果的搭配颇有研究,而其中,更是对葡萄钟爱有加。曹丕文集里对此曾有这般描述:“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三言两语间,早已让是人垂涎三尺。

除却葡萄,曹丕对龙眼、荔枝也是偏爱的(“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乎?”)。子桓(曹丕)文采自然了得,此等才子倘生于今日,必定手持IPONE,待果令上时,噼啪“微博”自拍一通。

貂蝉最爱黑木耳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揭秘关羽真的是被兄长刘备害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

    关羽是怎么样的人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一个近乎神话的人物,他武功盖世,智勇双全,且义薄云天,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主义定位。关羽剧照然而纵使被称作关圣大帝,在历史上,关羽也只不过是一介凡人,既然是凡人,必定有其不够完美的一面,关羽的缺点就在于自视甚高,刚愎自用,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属于在职场

  • 周瑜有反叛之心吗 然曹操刘备都说周瑜要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瑜

    我们都知道,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了就荆州的控制权,他趁着曹军元气大亏的时候,大力发展军队。逐渐有了跟吴魏两国叫板的资本。而先前孔明的隆中对里也曾提到过。这荆州就是蜀国赢取天下的重要条件,凭此刘备才能有机会光复汉室。不过早在蜀国占据荆州之前,有传言一直称东吴大都督周瑜,想要借助这片地域,自立为王,与群

  • 刘备一生追得最为辛苦的人:竟不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

    当年,刘备得到孔明之后,曾说过他得到孔明是“如鱼得水”,这样的君臣关系,羨煞了后世百代。三顾茅庐的传奇,世人已经熟到不能再熟。但是,如果以为诸葛亮是刘备寻访贤才的过程中,最为辛苦的一个,那你就错了。另一位奇才,追他追得更辛苦,刘备追遍了荊州益州,差点要杀到交趾去;追他的过程中,有时高兴得要开宴会,有

  • 解密三国 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其实并不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

    刘备于207年"三顾茅庐",请出智者诸葛亮为其效力。据史料记载,此二人一见如故,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后人自然认为此君臣二人是"鱼水"关系。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刘备对于雄才大略的诸葛亮是十分信任的,遇到军政大事无不请他出谋划策,刘备对其简直就是言听计从。那么,历史上,此二人这

  • 解析三国刘备和孙权是怎样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孙权

    刘备和孙权是怎样的关系在三国时期,刘备和孙权都是杰出的人才,刘备白手起家建立蜀国,孙权坚守吴国数十年,守成有余,那么两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三国孙权首先从个人亲缘关系的角度上来看,刘备是孙权的妹夫,在这层关系上不得不提的就是孙尚香,这个可怜的女人,她虽然是事件中的关键人物,但是其实在两个男人的眼中

  • 真实的刘备是什么样的 刘备的人物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

    刘备形象刘备作为《三国演义》里面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在其中占了很大的分量,那么刘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在这其中罗贯中又有着怎么样的心理寄托呢?刘备画像首先第一个肯定的就是刘备在其中是一个仁德待人的“仁义王者”的形象,在那种混乱动荡的年代,相比起那些个残暴血腥的军阀来说,刘备深知仁德的重要性,

  • 揭秘三国谜团之刘备为何唯独没给关羽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关羽

    古之帝王,为笼人心,固爪牙,显威仪,示恩宠,往往会把加官、晋爵、封侯等等,作为一种有效手段,频频使用。如翻翻《三国志·蜀书》就知道,刘备的西蜀,也没少用封侯这个法宝,这一手段。西蜀前前后后,封过不少的侯。张飞因据水断桥,有护卫之功,刘备封其新亭侯,章武元年,进封为西乡侯;黄忠因定军山一役,斩夏侯渊立

  • 曹操的儿子个个人才 为何刘备之子是无能之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的儿子,刘备之子

    在三国时代,天下大乱,枭雄辈出,而刘备和曹操算最英雄的两个,可谓绝对的当世枭雄。但是,他们的后代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状况,曹操的儿子们个个有才,能文能武,如曹冲、曹植、曹丕等。而刘备的儿子不是无能的出名就是根本没听说过,默默无闻一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状况呢?这里面有何隐情?“先天的不足”刘备虽然以后非

  • 揭秘:诸葛亮是如何解决刘备兵源不足的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刘备

    根据历史记载诸葛亮帮刘备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刘备一下子得到了四十万的军队。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小编带你来一探究竟。诸葛亮提出“利用流动人口”要知道,当时三国战火纷飞,到底谁有能力让老百姓上战场打群架?只有两个人,就是曹操和刘备。正因为此,所以曹操才会说:“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而诸葛亮。比曹操、刘

  • 陈宫简介:为什么背叛曹操?而又不投靠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陈宫(?-199年2月7日[1]),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视为心腹。陈宫背叛曹操的原因其一由于他的性格,陈宫性格直率,为人忠君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