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关羽真的是被兄长刘备害死的吗

揭秘关羽真的是被兄长刘备害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70 更新时间:2024/3/30 20:57:59

关羽是怎么样的人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一个近乎神话的人物,他武功盖世,智勇双全,且义薄云天,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主义定位。

关羽剧照

然而纵使被称作关圣大帝,在历史上,关羽也只不过是一介凡人,既然是凡人,必定有其不够完美的一面,关羽的缺点就在于自视甚高,刚愎自用,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属于在职场中有人际交往障碍的一类人,顺风顺水时固然春风得意,可一旦面临困境,则很难有人对其伸出援手。

众所周知,关羽中年遭遇了败走麦城的“滑铁卢战役”,只这一次重大的失败,便将他引向了死亡的归途。当初刘备千辛万苦取得荆州这一战略要地,出于信任,将守土重则交于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关羽却狂妄自大,忘了骄兵必败的古训,竟不设城防,顾自出兵攻打曹军驻守的襄樊地区,结果被孙权的东吴大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致使来之不易的荆州三郡相继失陷。

纵横疆场多年的一代战神遭遇如此惨败,其内心的挫败感可想而知。败走麦城的一路上,孙权派吕蒙暗中施计,扰乱蜀军军心。关平廖化前去求援,然而平日为人狂傲的关羽从不屑于搞好人际关系,此刻别人乐得隔岸观火,哪肯前来救助。关羽最终决定孤注一掷,率部自麦城北门突围。这个过于冲动的决定,最终为他招来了灭顶之灾。

逃亡路上,屡次遭东吴大军埋伏截杀,关羽所部伤亡惨重,关羽父子力战不屈,最终被俘。孙权劝降未果,下令处死,关羽父子双双被推出营门外,于临沮英勇就义。

关羽赴宴

关羽赴宴这个故事的正确说法应该叫“单刀赴会”,是三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

关羽单刀赴会剧照

根据中国古代普遍认可的“宴无好宴,会无好会”的潜规则,关羽赴的这场宴,自然也不会是一场欢乐派对,确切的说,是一场杀机四伏的关乎领土谈判的餐会。刘备借荆州之事发生不久之后,鲁肃奉孙权之命宴请作为蜀汉外交大臣的关羽,想借机索回荆州主权,关羽心中有数,自然也有所准备,于是一个人提着青龙偃月刀霸气赴会,在心理上给对方来了一记有效的“战略震慑”。

酒宴开始之初,鲁肃便迫不及待直奔主题,关羽以“饮宴不谈国事”为名,将话题岔开,谁知鲁肃不依不饶,一轮推杯换盏之后,又将话题转到荆州所有权一事上。此时,已酒过三巡,关羽借着三分醉意故意将刀铃弄得铮铮作响,随后,右手提刀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左手顺势挽住鲁肃的手故作亲热之状,话语内又分明隐含着杀气道:“今日酒已尽兴,我已不胜酒力,荆州之事,莫要再提,再要提时,之怕我这刀伤了故旧之情。改日再请公往荆州赴会,届时再作商议。”

关羽是何等神力,鲁肃的手被他一握,顿时只觉被钢钳所制,挣脱不得,早已吓得魂不附体,方才饮下的酒立刻化作黄豆大小的冷汗,从额头涔涔而落。偏厅内暗藏的刀斧手亦望而生畏,不敢轻举妄动。关羽一路牵着鲁肃的手出门而去,直到上了船才放手,随即拱手道别。鲁肃经此一吓,早已双腿发软,大气也不敢出,直至关羽的船渐行渐远,他才缓过神来。

关羽被刘备害死

历史上关于关羽的死,一直疑点重重。关羽明知前有曹操,后有孙权,却还不自量力的独自领兵攻打北伐,这点刘备怎会不知,还让关羽冒这个险。所以,关羽的死,刘备是有责任的。关羽不是战死,而是被蜀、魏、吴联合谋杀。

关羽剧照

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为何要害死关羽呢?一种说法是跟关羽的性格有关。关羽心高气傲,不将其他人放在眼里,对士兵好,却从来看不起朝臣。关羽的这种性格,不经意就得罪了很多大臣,刘备为了抓住群臣,关羽必死。另一种说法是关羽一心想匡扶汉室,阻碍了刘备称帝。关羽和曹操谋士荀彧一样,帮助自己的主公都是为了匡扶汉室,他们都忠心于汉。谁知都不如他们心愿,人的野心和欲望永远都不会满足。荀彧反对曹操建魏国,被曹操一杯毒酒毒死。关羽也不愿意刘备建蜀,关羽的就是刘备的绊脚石。

关羽攻打樊城,水淹三军,斩庞德,吓得曹操为避免关羽的锋芒,想要迁都,最后被制止。刘备听取诸葛亮的意见,想和孙权联合对曹,不晓关羽大骂孙权,破坏了两军的联盟。关羽无意间将曹、孙、刘都给得罪了,他们都希望关羽死,关羽一死,三国瓜分天下,对谁都有好处。关羽在蜀军中威望很高,刘备不可能亲手杀死他,只能借其他两国之手。关羽死在临沮,距离益州不过二三十里,再加上那么久的奔波时间,刘备的援军都没出现,让关羽遭埋伏,被杀。虽然历史上并没写关羽死于刘备之手,但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一目了然。

标签: 关羽

更多文章

  • 周瑜有反叛之心吗 然曹操刘备都说周瑜要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瑜

    我们都知道,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了就荆州的控制权,他趁着曹军元气大亏的时候,大力发展军队。逐渐有了跟吴魏两国叫板的资本。而先前孔明的隆中对里也曾提到过。这荆州就是蜀国赢取天下的重要条件,凭此刘备才能有机会光复汉室。不过早在蜀国占据荆州之前,有传言一直称东吴大都督周瑜,想要借助这片地域,自立为王,与群

  • 刘备一生追得最为辛苦的人:竟不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

    当年,刘备得到孔明之后,曾说过他得到孔明是“如鱼得水”,这样的君臣关系,羨煞了后世百代。三顾茅庐的传奇,世人已经熟到不能再熟。但是,如果以为诸葛亮是刘备寻访贤才的过程中,最为辛苦的一个,那你就错了。另一位奇才,追他追得更辛苦,刘备追遍了荊州益州,差点要杀到交趾去;追他的过程中,有时高兴得要开宴会,有

  • 解密三国 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其实并不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

    刘备于207年"三顾茅庐",请出智者诸葛亮为其效力。据史料记载,此二人一见如故,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后人自然认为此君臣二人是"鱼水"关系。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刘备对于雄才大略的诸葛亮是十分信任的,遇到军政大事无不请他出谋划策,刘备对其简直就是言听计从。那么,历史上,此二人这

  • 解析三国刘备和孙权是怎样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孙权

    刘备和孙权是怎样的关系在三国时期,刘备和孙权都是杰出的人才,刘备白手起家建立蜀国,孙权坚守吴国数十年,守成有余,那么两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三国孙权首先从个人亲缘关系的角度上来看,刘备是孙权的妹夫,在这层关系上不得不提的就是孙尚香,这个可怜的女人,她虽然是事件中的关键人物,但是其实在两个男人的眼中

  • 真实的刘备是什么样的 刘备的人物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

    刘备形象刘备作为《三国演义》里面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在其中占了很大的分量,那么刘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在这其中罗贯中又有着怎么样的心理寄托呢?刘备画像首先第一个肯定的就是刘备在其中是一个仁德待人的“仁义王者”的形象,在那种混乱动荡的年代,相比起那些个残暴血腥的军阀来说,刘备深知仁德的重要性,

  • 揭秘三国谜团之刘备为何唯独没给关羽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关羽

    古之帝王,为笼人心,固爪牙,显威仪,示恩宠,往往会把加官、晋爵、封侯等等,作为一种有效手段,频频使用。如翻翻《三国志·蜀书》就知道,刘备的西蜀,也没少用封侯这个法宝,这一手段。西蜀前前后后,封过不少的侯。张飞因据水断桥,有护卫之功,刘备封其新亭侯,章武元年,进封为西乡侯;黄忠因定军山一役,斩夏侯渊立

  • 曹操的儿子个个人才 为何刘备之子是无能之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的儿子,刘备之子

    在三国时代,天下大乱,枭雄辈出,而刘备和曹操算最英雄的两个,可谓绝对的当世枭雄。但是,他们的后代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状况,曹操的儿子们个个有才,能文能武,如曹冲、曹植、曹丕等。而刘备的儿子不是无能的出名就是根本没听说过,默默无闻一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状况呢?这里面有何隐情?“先天的不足”刘备虽然以后非

  • 揭秘:诸葛亮是如何解决刘备兵源不足的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刘备

    根据历史记载诸葛亮帮刘备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刘备一下子得到了四十万的军队。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小编带你来一探究竟。诸葛亮提出“利用流动人口”要知道,当时三国战火纷飞,到底谁有能力让老百姓上战场打群架?只有两个人,就是曹操和刘备。正因为此,所以曹操才会说:“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而诸葛亮。比曹操、刘

  • 陈宫简介:为什么背叛曹操?而又不投靠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陈宫(?-199年2月7日[1]),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视为心腹。陈宫背叛曹操的原因其一由于他的性格,陈宫性格直率,为人忠君爱国

  • 分析夷陵之战中刘备为什么不带军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夷陵之战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从公元221年7元持续到公元222年8月,以东吴大败蜀汉结局,是三国时期里刘备对东吴孙权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一次通过积极防御,化解敌军先天优势而最终取胜的成功战例,是影响三国时期历史进程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夷陵之战双方行军图这场战役的发生动机,是刘备为报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