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巅峰对决:三国中曹操和刘备哪一个更值得推崇

巅峰对决:三国中曹操和刘备哪一个更值得推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08 更新时间:2024/2/17 8:38:04

在三国时期,每个英雄独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刘备曹操就好像是两个人格的对立。曹操被人们称为枭雄,其文采和军事才能被后人所认可。而刘备凭借仁德之心广纳人才,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么二人谁更值得后人推崇呢?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让刘备讲讲天下英雄是谁?在刘备罗列了一大堆人名之时,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这话倒是没有错,看三国后台的发展就知道了,但问题来了,真要把曹操和刘备拿来对比,看看谁是真正英雄?谁更值得推崇呢

网络配图

刘备和曹操就好像是两个人格的对立

曹操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我讨厌“有争议”三个字,这是某些所谓的历史学家在政治动机下玩的把戏,戏曲里的曹操总是白脸,奸雄,不是好人。

后来就有人为曹操翻案,肯定曹操的历史地位,拿曹操与刘备一比,总是把刘备比下去,理由很明朗:一是曹操的业绩大;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曹操是建安七子的首领,是文学家,是诗人,曹操留给了我们几首可供摇头晃脑的上品古诗。

刘备呢?屁诗没有。用某某人的话讲,孙权也好,刘备也好,携手联军,两心相照,一把火烧得曹操仓皇北逃,但“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之类的诗,却一句也做不出,这种世俗势利的比较方式不知蒙昧了多少善良的心灵和单纯的眼睛。

当然了,如果你的爸爸留给你几篇着作(有版费收)、几件古董,甚至黄白之物、房产别墅,显然要比留给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之类的家训要实惠的多。

当年的战争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远远不如“对酒当歌”来得亲近,当那些文人墨客吟咏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时候,他们早已经忘了,当年曹孟德是怎么杀掉祢衡孔融杨修之徒的。现在,让我们抛开那些臭诗(其实曹诗的确不错,只是被屎人烘臭了),来认认真真地对比一下曹操和刘备。陈寿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的父亲在徐州遇害,他认定是陶谦干的,就像小布什认定911是拉灯干的,遂出兵徐州,“所过多所残戮。”

网络配图

罗贯中据此在三国演义中写:所过之处,鸡犬不留,陈寿写三国志小心翼翼,这里还是忍不住下笔重了点,可见当时曹操屠杀徐州的无辜百姓应不在少数,恐怕至少有几千人,要知道,当时全国的人口总数才一千多万。

时间过去了一千多年,那几千具白骨早已无影无踪,而曹操写的诗却流传了下来,还有谁会去考证那些冤死的平头百姓,那是多么无聊的事啊,但我们却经常要念念“老马伏枥,志在千里”,如果你还会念“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就有文学女青年投来爱慕的眼光了。

前不久有报纸报道,意大利前总理叫啥名字来的,因为十几年前的一宗谋杀案而被判处终身监禁,我们的曹阿瞒同志滥杀了几千无辜,却可以因为他的政治业绩和文学成就而免于历史批判,而这种观点,恰恰是出于现代人--肯定是现代人了,读读近代史就知道了。

论谋略,论文学,刘备确实不如曹操,陈寿在先主传里这样写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

我以为陈寿对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个人的评价当中,对刘备的评价写得最适当,曹操早年没有杀刘备,还有关羽,是有很多想法的,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识英雄,惜英雄。周瑜不也劝孙权除掉刘关张吗,像刘备这种人,其实曹操、孙权都不能容下他,只是时机未到,不好动手而已,因为后来也让刘备给跑了,所以就托为美辞。

网络配图

刘备最具人权思想,难能可贵

曹操、孙权、刘备,各占天时、地利、人和,刘备最可怜,没有资金,没有根据地,背着一个刘豫州的空衔头被人追着跑,经常跑都来不及,连妻子也丢弃了。但刘备有一个优点,每到一处,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厚树恩德,广收人心。

在对待百姓、平民、士大夫、兵卒的态度上,应该讲,在三个人当中,刘备最具人权思想,难能可贵,仅凭这一条,我把刘备放在曹操之上,罗贯中未必一定要把蜀汉树为正统,但显然他对刘备的仁心是极为推崇的。

儒家的经典思想就是仁爱,而刘备的作风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刘备虽各项才能都不是很出色,但是正是凭借着这仁德的作风吸引了一批人才在自己的身边,替自己闯出了一片天地。而仁爱不论何时,都是值得我们推崇的。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此人背叛刘备投靠曹操 临别时还发明了个成语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词可以形容关羽,也可以形容徐庶,不过徐庶这个情节是在《三国演义》里虚构出来的,小说中说道徐庶进入曹操阵营之后,不献一计直到死,这是不符合历史情况的,真正的历史上徐庶跟刘备、曹操之间关系比小说中还要复杂得多。网络配图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刘备得到徐庶后,曹操就把徐庶的母亲抓过来,

  • 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是阴谋还是真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

    关于刘备白帝城托孤一事,《三国志·诸葛亮传》这样记载: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备这简简单

  • 揭秘益州牧刘璋为何主动邀请白眼狼的刘备入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璋

    刘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刘备的入侵。而刘备之所以能够顺利进入川中,恰恰是刘璋自己发出的邀请。赤壁战前,曹操已经消灭了盘踞北方四州的袁绍,三分天下有其二。网络配图当时的曹操踌躇满志,满以为只要自己出兵江南,定可以一统天下。远在益州的刘璋,对益州的前途深感担忧,于是派遣使者张松前往邺城探听曹操的口风,看能不

  • 都说刘备爱哭:其实曹操竟比刘备更爱哭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

    想必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三国中有两个人物最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刘备,一个是曹操,为什么呢?因为这刘备遇到什么事情就只爱哭,而曹操遇到什么事情就爱笑,而且是大笑!但是在历史上有7次曹操哭的竟然比刘备还惨,一是哭袁绍,二是哭陈宫,三是哭荀攸,四是哭郭嘉,五是哭典韦,六是哭庞德。七哭爱子冲。网络配图

  • 张飞遇刺背后的真正元凶:是被刘备算计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飞

    此前,我们只晓得勇士李逵是被哥哥宋江用毒酒害死,谁知猛将张飞也遭到了刘备的算计。世上的大哥啊,为何都如此不厚道!可没有了甘当“三姓兄奴”的愚弟,谁还会对你赤胆忠心,谁还会把你的巧言当真,谁还会在乎你那几两几斤?本文论证《三国演义》对张飞之死做了隐讳处理,以迎合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实际上,张飞遇刺除了

  • 历史揭秘:刘备究竟是不是出身帝王之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

    刘备字玄德,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出生于涿郡涿县,即今河北省涿县。一、其生出本末不离左右1、刘备家世关于刘备的家世,坊间各有说法,目前主流的说法大约有三种:网络配图一说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的儿子,贾夫人所生,封于中山,称中山靖王。他喜酗酒、好女色,共计生有一百二十

  • 刘备率75万大军伐吴为何不带上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倾蜀汉全国之兵七十五万征讨吴国。战役开始时刘备屡战屡胜,相继攻取峡口,巫地(今湖北巴东)和秭归等要地。但最终却被陆逊以逸待劳,一把大火烧掉了刘备的七百里连营,刘备损兵折将,“仅以身免”。自此之后,刘备元气大伤,他一生所追求的复兴汉室的梦想也在此战后彻底成了泡影

  • 揭秘:刘备在关羽败走麦城时为啥不营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

    对于关羽有着深厚感情的人们心中或许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刘备在关羽败走麦城时为什么不营救?对于这一位英勇无比的将军,人们对他的死不禁心生惋惜。但是这次败走麦城却给人们留下了很多谜团。例如:一代英豪关羽为何不带兵突围返回成都以图再战呢?为什么关羽放弃了好几次能够逃跑的机会而一心求死呢?又为什么在成都的刘备

  • 赵云守荆州会是另一种结果 为何刘备偏让关羽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云

    三国时期,要说白手起家的当属蜀汉开国皇帝刘备了,然而他能在这尔虞我诈的时代占得一席之地,主要原因是他在用人之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如此会用人的刘备,为何要派关羽留守荆州,最终却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呢?网络配图刘备入川时,便想选一个最适合的人来留守自己辛苦借来的荆州。然而,当时的黄忠年龄已老,马

  • 关羽心中理想女婿:竟想将女儿嫁给刘备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

    我觉得,关公骂孙权的儿子为“犬子”,其中大有文章。网络配图首先,关公只有一个宝贝女儿,他心目中已经有了乘龙快婿,而且这位女婿人选的身份很敏感,关公自己不便说出来。第二,东吴是西蜀的友好邻邦,双方要联合抗曹,孙权的妹子已经嫁了刘备,西蜀方面嫁一位女人到东吴也是顺理成章,事情闹到刘备诸葛亮那里,肯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