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一生那么多次失败, 为何夷陵一败就会被气死?

刘备一生那么多次失败, 为何夷陵一败就会被气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03 更新时间:2024/2/17 19:45:21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27岁涿郡起兵的刘备,一生可谓颠沛流离,在赤壁之战前,基本居无定所,时刻依附着别人。而且经历的战事,基本都是失败告终。直到遇到诸葛亮,凭借赤壁之战击败曹操之后,才开始拥有自己的地盘,随后入川作战,拿下益州,夺得汉中,成就一番王业。那么刘备一生那么多次失败,为何夷陵一败就被气死?

《三国志》记载,刘备是病逝,那么刘备究竟得什么病死的呢?陈寿的《三国志》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没有记载,可《三国演义》却煞有介事的描写到:先主驾崩,文臣武僚,无不哀痛。孔明率众官奉梓宫还成都。太子刘禅出城迎接灵柩,安于正殿之内。举哀行礼毕,开读遗诏。诏曰:“朕初得疾,但下痢而;后转生杂病,怡不自济。”“始下痢耳”并不是严重到不治的疾病,下痢,其实就是拉肚子,用汉代医学术语来说就是腹泻。主要原因还是怄气致死,现代医学已经证明,怄气时肺的扩张空间变小,并且压迫心脏,使心脏缺血缺氧,可以直接引起心肌缺血、冠心病、心肌梗塞、气血不足等等疾病。

刘备怄气的表现,首先当然是夷陵惨败后的沮丧,这是不言而喻的。刘备曾哀叹“今有何面目复回成都见群臣乎”。此话虽然当不得真,但刘备在白帝城呆了一年多,死也不肯回成都却是史实。而《三国志

陆逊传》里则明确记载:“备大惭恚,曰:‘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这里“惭恚”二字很准确地表达了当时刘备怄气的精神心理状态。

值得疑问的,刘备一生那么多次失败,为何夷陵一败就被气死?而且夷陵战败固然惨重,损兵折将失地,但刘备并没有输光本钱,而是成都立国之本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动摇。最重要的是,刘备可是遭遇过多次失败考验的人,徐州的时候,刘备和关羽张飞都被打散了,新野的时候,以往每次惨败后他都没有躺下,而是重整旗鼓,为什么在这次战败后就精神一蹶不振,乃至于活活气死呢?

小编认为问题不在于战争本身的胜败,而在于,刘备这次是打了一场在政治上根本输不起的战争。夷陵之战,表面上是为了给兄弟报仇,关羽被杀,张飞遇害,他这个当大哥的岂能坐视不问?其实,荆州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长江三峡出口及江汉平原一带乃是蜀汉战略进攻的两翼之一,荆州固然占得有些理亏,但南方四郡则是刘备自己经营的,现在吴国不但把这些地盘都占了,还渗透进长江三峡,涉足西南少数民族,甚至直接威胁成都,岂能不夺回来?更何况,荆州的所有的人才和资源,都失去了,蜀汉的国力也将更加虚弱。所以,对于刘备来说,夷陵之战不但要打,而且只能打赢,不能打输。

这明显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然而,刘备却打败了,而且是被东吴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陆逊打败的!胜败本是兵家常事,战术失误也并不丢人,损失的兵将也可以再招募,蜀汉的立国之本也还在,然而刘备作为皇帝的威望和光环却因此而破坏熄灭了,而这却是无法挽回的。他无以面对成都臣民,他无以面对天下,岂不自己怄死!所以刘备长叹:“岂非天邪!”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投奔刘备是败笔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曹操

    话说诸葛,就出师表和隆重对来说,眼光与才气绝对是名副其实的,但为何,作为如此聪明之人,难道不明白北强南弱,甚至是联吴抗曹也难以统一北方的道理?(南北经济、人口早已决定力量对比),为何诸葛亮没有选择实力更胜一筹的曹操,而选择一无所有的刘备呢?确实 跟身边的朋友讨论起三国 有人就会说,孔明好蠢,刘备那么

  • 宁可冒险也要夺回荆州,这才是刘备的战略眼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荆州

    在古代条件下,南北割据对峙的时候,战略要点一般是三个,江淮地区,荆州地区,汉中地区。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是地理通道,其它地区都是崇山峻岭,或者江河湖海限制,只能走这三条通道。所以,南北割据对峙的局面一旦形成,南北双方的战争主要就是在这三个地区进行。北方能先夺取这三个地方,就有机会突破南方的防线,统一南

  • 曹操和刘备各有一个养子,一个保曹魏力压诸葛亮,一个被挥泪所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封,曹真

    在乱世中,似乎特别流行收养子,最有名的莫过于唐末五代时期的李克用,手下有十三太保,个个都是能力非凡之辈,但是除了三太保李存勖外,其他十二人均为养子,最有名的莫过于第十三太保李存孝了,号称五代时期的战神。在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和孙权也有养子,原因不尽相同,当然不是像李克用那般把能力非凡的少年收为养子了

  • 刘备最信任的人既不是关羽张飞,也不是诸葛亮,而是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刘备

    刘备作为三国时代的枭雄,成就了一番霸业,其慧眼识人的能力自然不会差。凭借刘备的独到眼光,蜀汉在发展阶段就网罗了一批猛将谋臣,可以说是人才济济。要问在这些左膀右臂里面,刘备最信任,最放心的人是谁,可能大家都会说是关羽张飞,或者诸葛亮,毕竟这些人和刘备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其实这些都不是刘备真正的心腹

  • 为什么刘邦凭借益州能够打败项羽,而刘备却一直被压着打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刘邦

    三国志中,刘备经常称自己为中山靖王后代,汉室宗亲,俺么刘备自然也是刘邦的后代。相比较来说,刘备与刘邦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知人善任、都愿意放权、都施行仁政,这是两人的相似之处。但是刘备和刘邦也有不同之处,就是刘邦做事果断,而且没有假仁假义、妇人之仁,;刘备则不同,非常在意天下人对其的评价,所以经

  • 卢毓是刘备师傅的儿子,为什么坚定支持司马家?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卢毓

    卢植声著海内,朝廷几次征召他去当官,他都不愿意出仕。卢植不想当官,却非常喜欢教化家乡子弟,他教出来两个著名的学生,一个是公孙瓒,一个刘备。公孙瓒大家都知道,他是割据幽州的三国诸侯,刘备一直“以兄事之”。卢植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死于非命,老三名叫卢毓。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卢毓是“十岁而孤”。公孙瓒是

  • 刘备死后,手握实权的诸葛亮为什么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三国

    说起诸葛亮,无数人都被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感动,诸葛亮是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刘备集团智囊的核心,刘备能从一个“常败将军”转身成为皇帝,诸葛亮的功劳如果是第二,恐怕没人敢认第一。刘备经夷陵大败后,抑郁成疾,白帝城托孤:“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

  • 董和是什么人?东汉末年刘备手下官员董和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和

    董和字幼宰,是南郡枝江人。他的祖上本是巴郡江州(今重庆)人。东汉末年,董和率领家族西迁。后来,他先后被益州牧刘璋任命为为牛鞞(bǐng)、江原县长及成都县令。蜀地物产丰富,当时风气盛行奢侈,经商之家,穿戴如同王侯,饮食玉液琼浆,到婚娶丧葬时,几乎倾尽家财来铺张办理。董和以自身的行为节俭来为众人做出表

  • 魏延除了能力之外 还有什么原因是深受刘备信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魏延,刘备,关羽

    提到刘备麾下大将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其实如果从正史的角度来看,有一人在刘备生前的地位还略高于赵云,此人就是魏延。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不提,此四人在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受封为四方将军中的前右左后将军明显在众将之上。单单来对比下赵云和魏延的职位也许你就明白了:刘备进位汉中王

  • 刘备后来为什么对赵云敬而远之 赵云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刘备,赵云

    诸葛亮草船借箭让现代的我们很崇拜他,正如大家所知,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先生,书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十分有灵气,很多人打小就十分敬仰这里面的人物,就像那个大家都知道的救阿斗的著名人物,而且排名仅仅位于关羽张飞的后面,在建立蜀国的过程中,他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对于赵云来说刘备就是他的伯乐,刘备不仅把赵云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