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布为何在临死的时候破口大骂刘备“大耳贼”?

吕布为何在临死的时候破口大骂刘备“大耳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21 更新时间:2024/2/11 23:32:09

早在刘玄德身处州之时,曹丞相想要将其除之而后快,而那战败之后的吕奉先却想着过来投靠他,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俩共同的敌人都是丞相大人。于是两人拜了把子,结成异姓兄弟,关系非的要好。为了能将刘玄德铲除,丞相专门设下计谋,让其与袁术交手,这种情况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丞相将另外一大军事集团,拉入了对付刘玄德等人的阵营中来,倘若他们联手攻打徐州的话,那么徐州肯定没有保住的机会。

在当时,刘玄德对于袁术是没有多少的反抗能力的。当时的军事势力排名中,袁术军位列首位,而丞相则排第二,剩下他跟吕奉先二人的实力最为薄弱。所以他想要对付袁术的话,丝毫没有胜算,除非能够联合丞相的力量,因此他才选择前来投靠,促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的联合。其实,如果刘玄德不是为了大局考虑的话,而是只考虑自身安危,那么他肯定会先安排好急跌撤退线路,因为战败是必然的,他肯定会为自己找到一个安全的去所。

而丞相所在的位置,就是他眼中最有价值的地方,就算交情不是太深,丞相对他也非常不错了,不仅白白的将徐州送给了他,还封其为征东将军,可谓是大方至极。因此,不管是怎么算,投靠丞相都是他的最佳选择。而且如果能够丞相沾上交情,那么对于吕奉先来说一样有莫大的好处,他们二人的关系比之二爷和翼德来说,更要不凡一些。

他们不是在路上看对眼之后,就随便找个地方拜了把子,而是真正的生死兄弟,他们挣扎在丞相和袁术两大军事集团的夹缝之中,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倘若是袁术想要取刘玄德的项上人头,吕奉先自然会出面求情阻拦,反之丞相想要吕奉先脑袋的话,刘玄德也一定会出面的。

正是因为这一层交情,凡是刘玄德被人逼上绝路,开始抛妻弃子的时候,都是吕奉先默默的在后方替他照顾家人,而他之所以这样做,不单是因为刘玄德是他的结拜兄弟,更是因为倘若丞相想要杀他的时候,刘玄德能够替自己出头。后来为了征讨袁术,丞相授意二人再次统一战线,因为两人的交情不凡,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更加的牢靠。可是当战争胜利之后,吕奉先却被丞相抓了起来,他自然非常的不忿,质问他既然是丞相的客人,为什么却对于自己被擒之事一言不发,好歹也帮忙求求情啊。按理说这个时候就该他这个义兄出面了。

吕奉先先是对丞相服软,称你既然擅长谋略,而我又是三国第一猛将,咱俩在一起就是双剑合璧,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丞相听了点了点头,又问刘玄德的意思。结果这位义兄非但没有帮着说话,反而添油加醋的说道,你忘了他跟着丁原的时候杀了丁原,跟着董卓的时候杀了董卓,你就不怕他跟着你的时候,再杀了你?此话一出,吕奉先脑袋嗡的一声,他没想到自己的好兄弟会如此陷害自己。

可刘玄德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当时他已经得到了豫州,如果吕奉先死了,那么他还有希望再得到徐州,但如果不死的话,那么徐州就将会落在吕奉先手里,当时在那片地域已经没有多少能够制约吕奉先的强将了,对他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不过这一落井下石的手段并不高明,他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实在不是正人君子所谓,传出去也不好听。

参考丞相的脾气,他其实应该选择让吕奉先活才对。因为最终的决定权其实是在丞相的手中,杀不杀他其实早就有了打算,他之所以询问,就是想要得到一个令他满意的答案,若是正中他下怀的话,便会按照这个意思去办,以后出了事也方便他自由甩锅。吕奉先毕竟有太多信用不良的记录,丞相自认手段高明,可是一样没有把握能够制住他,因此还是杀了最为保险。

所以就算是刘玄德为他说了一句好话,那么丞相还是会笑眯眯的继续问其他人,直到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为止。实际上刘玄德在这里中了丞相的计谋,无论他怎么回答,始终占不到一点好处,这是他棋差一招的地方。不过这个典故也提醒了我们,当决定权不在我们手中的时候,千万不要站出来做恶人,万一对方否定了你的提议,那么你就会变得里外不是人,而当决定权在自己的手里,就尽量教唆别人当恶人,让他们犯规。

标签: 三国刘备吕布

更多文章

  •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到底有没有把荆州收回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刘备借荆州

    正史中,是否真的像世人流传的俗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不是的,刘备不但是归还了荆州,并且是连本带利,连老本都差点赔光了。在前文中已经给大家说了借荆州的缘起,那最后的结局如何呢?正史中,是否真的像世人流传的俗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不是的,刘备不但是归还了荆州,并且是连本带利,连老本都差点赔光

  • 刘备先祖刘胜精力全在酒色上:生了120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刘备

    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多妻妾多子女者不足为奇。后宫佳丽无数的康熙皇帝,一生生育了55个子女,其中儿子35个,女儿20个(存活下来的儿子有24个,女儿有12个),其子女之多,为历代皇帝之最。但有一个人的生育能力远在康熙之上,康熙与之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个人,就是西汉时代的中山靖王刘胜。从正

  • 曹操和刘备谁看人更准?谁才是三国第一伯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曹操,刘备

    曹操和刘备都是三国很厉害的人物,他们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不过二人相比,谁更看人准呢?或许有人说是曹操,你看曹操那些人物都很有本事。不过有一点,曹操的人才大多是别人中途投奔而来的,因为曹操在三国里面,势力最大。曹操量才录用、唯才是举,相比一下,刘备看人最准。刘备的人才好多是自己发现的,因为刘备的实

  • 大材小用的赵云:刘备为何让赵云贴身保护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赵云,刘备

    赵云出身在河北,是河北的壮士。看看曹植《白马篇》里说了什么吧,“控弦破左的,又发摧月支;扬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踢。”这正说的是幽、并一带的健儿啊,而赵云正是这一批健儿中的佼佼者。他刚开始出仕的时候没有去侍奉当时的河北大族袁绍,而去投奔了北方的公孙瓒,为什么?我看不光是象他自己说的那样认为袁绍不如将军(

  • 揭秘:啥都不懂的刘备为什么还能建立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刘备

    在夷陵之战的相持阶段,刘备在东西七百里的线路上建立营寨,魏文帝曹丕听说了这件事情,对群臣说:刘备“不懂军事(不晓兵),哪里有七百里连营可以攻击敌人的!‘在大片低洼和险要地区驻扎军队,容易被敌人击败’”。还说刘备这是犯了兵家大忌。陆逊在给孙权上书时也说:“回顾刘备以往用兵打仗的情况,总是败多胜少”。因

  • 解密:诸葛亮到底从刘备身上抢了多少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刘备,三国,

    提起刘备恐怕大家都会想到他的哭和跑,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之下刘备是个除了仁义得近乎虚伪之外,简直是一无是处。一生东奔西跑的到处寄人篱下,自从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诸葛亮后,他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命运之神开始倾向刘备的了。赤壁曹操大败最大的得利者就是刘备了,在诸葛亮的辅助下先取荆州再得益州。终于有了自己地

  • 不是刘备也不是貂蝉 害死吕布祸首的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吕布,貂蝉,刘备

    自古良马配好鞍,英雄爱美人。秦汉有虞姬乌江夜别楚霸王,三国亦有吕布、貂蝉的爱情故事。但小编要告诉你,这些都是假的。关于虞姬的记载只有“有美人名虞,常幸从;。”而貂蝉在历史上的原身也只是“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至于这位董卓的侍婢叫什么?我们不得而知。貂蝉一词的本义,是指汉代皇帝的侍从官

  • 与刘备刎颈之交的牵招 为什么要替曹操镇守边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牵招,刘备,曹操

    《三国演义》传遍大街小巷,爱好者自读《三国志》。但说到刘备的刎颈之交,大家都只会想到关羽、张飞,甚至四将军赵云、诸葛亮。而在历史真正留下记载却另有其人。要不是孙楚记载了他的碑文,大家都不知道他这位为曹魏治边二十年,威风远振,治边之称仅次于田豫的牵招与刘备曾是刎颈之交。---《牵招碑》:君与刘备,少长

  • 解密:昭烈帝刘备是靠什么让诸葛亮为他卖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诸葛亮,三国,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最受人瞧不起,无论是曹操评价的“沛郡小辈, 妄称 ’皇叔’, 全无信义, 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也……”还是“织席贩履小儿”的“大耳贼”,就可以看得到刘备先生在三国诸雄的人望如何了!刘备能从 ”织席贩履” 的一介布衣, 最终成为蜀国的皇帝, 不能说是一无是处,细读三国,不难看出刘备立足,

  • 武神赵子龙第32集剧情介绍:赵云决心投奔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武神赵子龙,赵云,刘备,

    夏侯轻衣托公孙宝月将她亲手做的战袍转交给赵子龙,子龙看到战袍之后,心中感慨万千。当时他离开夏侯府,并未得到轻衣完全的理解和信任。宝月为此愤愤不平,再次邀请子龙与她回幽州。子龙并不愿意和宝月回幽州,但也并不想让宝月太过伤心,便选择了不告而别。子龙带着柳慎和赵拾妹,以及李飞燕一起上路,准备去投靠刘备。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