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比刘备更正统的皇叔 揭秘三国出色的情报参谋

比刘备更正统的皇叔 揭秘三国出色的情报参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68 更新时间:2024/2/27 23:44:30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汉光武帝的儿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刘晔从小就胆识过人,汝南名士许邵躲避战乱到扬州时就评价说刘晔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刘晔能文能武,为人机巧,胆识过人,对于情报的收集,天下局势、敌情的分析,对手心理的掌握都有其过人之处,是三国时代最出色的情报参谋之一。

网络配图

刘晔从小就很有胆识,十三岁时就按母亲的遗命,斩杀了父亲宠信的侍者,而后又坦然向父亲请罪,其父大为惊奇原谅了他。后来天下大乱,扬州地方的豪强们大多不愿抑强扶弱而且狡猾残暴。以郑宝为首的一伙人都养有家兵,想要驱赶百姓到江南去。这时的刘晔很年轻才二十多岁,因为不想与其同流合污,就借曹操的使者来扬州郑宝到家中来拜见的机会,布置好壮士在席间杀郑宝。结果安排好的人因为惧怕不敢下手,刘晔就自己斩杀了郑宝,并借用曹操的威名制服了郑宝的部下,又提着郑宝的首级,到他的营地中招降了他的部下。从刘晔年轻时的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其过人的胆识,并且懂得利用曹操的威名来制服郑宝的部属也初步展露了其过人的智慧。

刘晔的长处在于情报方面。对于敌情和局势的分析有过人之处。当刘晔还在庐江太守刘勋手下任职时,就正确的分析了孙策请求刘勋攻打上缭其中的谋略,刘勋不听其言果然被孙策偷袭而失败。当曹操到寿春时,要讨伐山贼陈策,以前派去的偏将失败了,曹操问其他的谋士都说不该派兵去,只有刘晔正确的分析了前后形势的不同“往者偏将资轻,而中国未夷,”“今天下略定”“岂况明公之德”认为可以攻下“先开赏募,大兵临之,令宣之日,军门而虏自溃矣。”后来果然结果就跟刘晔说的一样。

在关键时刻,刘晔凭借他敏锐的情报触觉和极强的分析能力,总能提出正确的意见。曹操攻下汉中,刘晔及司马懿劝他一举攻下西川,刘晔进言正确的指出了当时取西川曹军的有利之处“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摧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这神明崮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并对曹操说明了不取西川会带来的后果“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曹操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后来局势的发展果然跟他所说的一样。曹魏失去了又一次统一天下的良机。毛主席也因此说:刘晔是个大军师,很能看出问题。

网络配图

到了曹丕时,刘备伐吴,吴国来降,魏国群臣只有刘晔反对接受吴降,正确的分析了孙权的谋略并进言曹丕伐吴,并说明了这时伐吴对魏的好处“今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半,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其内乎!”可惜的是曹丕没能采用这和正确的意见,又一次使天下统一延后了数了十年。而后来局势的发展也如刘晔所料的一样“权外礼愈卑,而内行不顺,果如晔言。”

更难得的是刘晔除了一般的情报分析能力之外,还精于知人,当蜀将孟达来降时,孟达是个仪容出众,很有才能的人物。很受曹丕的器重。当时的议论者也都称其有乐毅之量,只有刘晔见了他认为“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与吴、蜀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后来孟达果然趁诸葛北伐之时发动了叛乱。另外在曹叡时辽东太守公孙渊夺取了自己叔叔的权力,刘晔提出“公孙氏汉时所用,遂世官相承,水则由海,陆则阻山,故胡夷绝远难制,而节权日久。今若不诛,后必生患。若怀贰阻兵,然后致诛,於事为难。不如因其新立,有党有仇,先其不意,以后临之,开设赏募,可不劳师而定也。”当时的的魏主也没采纳,后来公孙渊果然也反叛。

网络配图

对于敌人心理的把握刘晔更是有其独到之处。曹丕曾询训问朝臣们刘备会不会因为关羽败亡之事伐吴。群臣都说蜀是小国,名将只有关羽。关羽兵败而死,国内忧惧不会出兵了。只有刘晔正确的把握了刘备的心态,认为刘备一定会出兵他说“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於终始之分不足。”结果不久后刘备就发动了伐吴之战。曹丕在魏黄龙五年亲征伐吴,问群臣孙权会不会自己来。群臣都认为孙权为亲自来迎敌。只有刘晔说“彼谓陛下欲以万乘牵已,而超越江湖者在於别将,必勒兵待事,未有进退也。”

刘晔一生在曹操时代担任过司空仓曹掾,主簿,行军长史兼领军,在曹丕时代但任散骑常侍,侍中等职务,虽然职务不算太高但是一直是历代魏主的心腹,参与重大事情的谋划决策,“而授晔以心腹之任;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至耳。”始终是魏主的重要参谋。也正是有了一批这样优秀的谋士,才有了魏武扫荡群雄三分天下有其二的霸业。

标签: 刘晔

更多文章

  • 猇亭之战:为什么刘备不带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

    猇亭之战,蜀汉举全国之兵力70大举伐吴,战役结果刘备大败,蜀汉战力从此大减,如此重要大规模战争,且为刘备亲征,竟然不带上军师诸葛亮,这是何原因?网络配图原因一,诸葛亮反对东征,猇亭之战前因关羽被孙吴所杀,历史上孙权趁关羽与曹军在樊城作战之际,派大将吕蒙偷袭荆州南郡治所江陵,当时的江陵守将为南郡太守糜

  • 偶然发现的中山靖王墓 刘备自认老祖宗极尽奢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

    1968年5月,解放军某部工兵团在陵山主峰东坡开凿隧 道,其中一处施工地点就在距山顶30米左右的地方。当隧道深 入开凿到20多米处的时候,底部岩石突然下陷,出现了一个 直径约为1.5米的洞口。好奇心人皆有之,况且这是一群年轻 力壮的大小伙子,这个 洞口的出现引起了这些 人强烈的好奇心。于是有个胆大的

  • 张飞被害之后刘备竟然只说了这四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飞

    导读:桃园三结义,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张飞、关羽是刘备的好兄弟。然而,当张飞被手下杀害后,刘备的表现异常,这所谓的好兄弟看来只是表面上的。然这个好兄弟死了之后,刘备却只说了四个字——噫,飞死矣。网络配图当然,咱们都知道,他不可能只讲了四个字,他肯定是嚎啕大哭、呼天抢地、一把鼻涕一把泪——我的好兄弟

  • 揭:诸葛亮“弃曹操投刘备”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

    导读:诸葛亮是中国人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偶像。三国时期三足鼎立,诸葛亮选择了投效刘备而不是曹操或者孙权,这是为什么呢?古往今来,一直有很多人不明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缘由。曹操网络配图在政治上,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拥有政治优势。在实力上,他统一了北方,兵多将广、钱粮充足。在

  • 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刘禅其实一点都不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禅

    刘禅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刘禅出生在乱世纷争的东汉末年,母亲是刘备起义后的第一位夫人甘夫人。据说在刘禅出生之前,甘夫人梦到了北斗七星,所以取了小名阿斗。刘禅于公元223年继位,改年号为建兴,总共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直到西晋的大军灭了蜀汉。虽说刘禅后来是个九五之尊的皇帝,他的

  • 西汉开国大帝刘邦和三国刘备有亲属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

    刘邦是西汉王朝的创立者,而刘备则是三国时,蜀汉政权的缔造者。隔了三百五十多年的这两个人,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有关刘备的身世之谜,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先主姓刘,涿县人,是景帝的儿子刘胜的后裔。刘胜之子刘贞在涿县封侯,因触犯了朝廷律例而被贬为庶民。刘胜这一支的血脉就在涿县安家落户了。”刘备也因此自称为

  • 刘备有三让徐州吗?故事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徐州,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刘备三让徐州,尽显仁义风范。但不免让人生疑。历史上,他到底是怎么入主徐州的,为什么又如此快速的失去了徐州呢?这里面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阴谋呢?刘备三让徐州?《三国演义》第十一、十二回中,曹操兴师为父亲报仇。陶谦不敌,派人四处求救,刘备便在此时前来救急。一见刘备,陶谦就要把徐州牧让给他,结果

  • 揭秘三国刘备错过的最优秀的将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

    刘备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中,遗憾错过了很多优秀人才,比如陈登、徐庶等。其中最遗憾的,是错过了田豫这位优秀将领。田豫是幽州人,刘备投奔公孙瓒时,两人相交、相识。当时田豫还不到20岁,但刘备却非常欣赏他的能力。之后田豫和关羽、张飞、赵云等一起辅佐刘备。后来刘备被陶谦举荐为豫州刺史。田豫本想与刘备一起共成大事

  • 解密三国:刘备建蜀汉竟是因其富贵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刘备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刘贞的后代,具有汉家的皇族血统。刘胜为汉景帝贾夫人所生,是汉武帝的哥哥,被封为中山靖王,封国中山国。刘胜擅诗赋,但好酒色、不喜政事,整日沉湎于声色之中,结果没有什么成绩,却生了120多个儿子。因此,“中山刘氏”成为在汉代宗室中的繁衍速度最快的一支,支系及后裔也最多

  • 解密三国一百年:刘备是枭雄还是奸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说起《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恐怕很多人的脑海里会先想到忠厚一词。这倒也是,不管是哪一版的电视剧里,刘备的长相,一看就是忠厚、老实、仁德。曹操攻打新野的时候,刘备带着老百姓跑,宁可被曹兵追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