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刘晔

刘晔--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战略家

刘晔

刘晔的资料

中文名:刘晔

别 名:子扬

国 籍:曹魏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淮南成德

职 业:谋士、官员

主要成就:曹氏三代元老,多次提出优秀的战略建议

官 职:太中大夫、大鸿胪

封 爵:东亭侯

谥 号:景侯

刘晔的介绍

刘晔七岁时,母亲去世。其母临终时说:“你父亲(刘普)的仆人有诬害人的秉性,我担心自己死后会出乱局,希望你和你哥哥(刘涣)长大后能除去此人。”刘晔十三岁时就按母亲遗命,斩杀了父亲宠信的侍者,而后又坦然向父亲请罪。刘普原先大怒,但知道刘晔的动机后也对他十分欣赏,不作苛责。汝南许劭善于观人,当时杨州避难,称刘晔有佐世之才。刘晔二十多岁时,天下大乱,扬州地方的豪强们大多不愿抑强扶弱而且狡猾残暴。扬州当地有郑宝、张多、许干等人拥兵自重,其中以郑宝最为骁勇果断,才能和力气都很突出,为当地人所忌惮。当时郑宝想掳略百姓渡过长江到江南地区,看中了刘晔是当地的高族名人,想要强逼他倡导这个计谋。刘晔知道后很害怕,但都没有被郑宝找到。此时曹操派使者到扬州,刘晔去见使者,论及当前时势,并请使者在他那里停留数日。郑宝于是带数百人带着牛和酒迎接使者,并等待刘晔。刘晔则在中门外设酒菜饭席给郑宝部众,自己则与郑宝在内宴饮,并暗中要人借敬酒的机会杀掉郑宝。但郑宝原来不好酒,并且很留意他们,令那人不敢下手。刘晔于是亲手用佩刀斩杀郑宝,并斩他的头下来,向他的部众恐吓:“曹公有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部众见此都很震惊和害怕,跑回营舍。当时营中尚有精兵数千,刘晔为防他们作乱,即骑郑宝的马匹到郑宝的营门前,向一些首领陈说祸福利弊,最终众人叩头迎纳刘晔。刘晔入营后安抚群众,令众人归服,更推举刘晔为新首领。但刘晔见汉室衰微,自己亦是皇室宗族,不想拥兵,与是将那些部曲都委托给庐江太守刘勋。

刘勋当时在江淮之间有很强的兵力,受到孙策的忌惮,于是孙策派使节特以卑下的言辞和财宝要求刘勋代为攻打上缭城。刘勋相信孙策,更因收得财宝而十分高兴,各人都祝贺,但刘晔则不感喜悦。刘勋询问,刘晔则说:“上缭虽小,城坚池深,攻难守易不可旬日而举,则兵疲于外,而国内虚。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今出,祸今至矣。”但刘勋不听,坚持出兵。而孙策果时从后乘虚袭击刘勋,刘勋失败后,于建安四年(199年)投奔曹操,刘晔亦跟随。

后来,曹操到寿春,当时山贼陈策在庐江聚众数万人,并据险而守。曹操曾派偏将试图消灭但不果。曹操于是询问群下问可否征伐。很多人都认为山贼据险而守,难以攻克,而且无足轻重,不应征伐;但刘晔认为其实是偏将资历不足和天下未定而令到山贼仍敢对抗,而当时局势已经大致稳定,应该先悬赏劝降,再用军事实力进逼,那山贼就会自己溃败。曹操同意,并派猛将在前,大军在后,最终如同刘晔所预测般平定陈策。战后曹操辟刘晔为司空仓曹掾。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伐据守汉中的张鲁,任用刘晔为主簿。当时张鲁弟弟张卫领兵坚守,曹操攻阳平山上各个屯寨,但山势险峻难登,难以攻克;而且士兵死伤甚多,粮食又缺乏,曹操于是打算撤军,命令夏侯惇和许褚呼叫山上的军队撤退。此时有一些军队在夜里误闯张卫别营,营中士兵大惊四散,当时在军队后方的刘晔见此认为可以取胜,劝夏侯惇等不要退军。夏侯惇见后相信,于是回去告诉曹操,曹操于是进攻张卫,张卫不敌退走。张鲁不久投降,曹操得汉中。刘晔及后即劝曹操进攻刘备新占的蜀地,认为攻占汉中后令蜀人震惊,只要进攻他们就会望风归附;否则让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稳定人心,据守险要,那日后就难以征服。但曹操不听。七日后,有从蜀地投降的人说蜀地人心惶惶,刘备斩杀惊惶者亦不能安定人心。曹操于是再问刘晔可否进攻,刘晔却说蜀人人心已经较为安定,不能进击。

[6] 曹操最终回师。及后任行军长史,兼领军队。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刘晔升任侍中,赐爵关内侯。当时曹丕问朝臣究竟刘备会否为被孙权袭取荆州而杀害的关羽报仇,大多数都是认为刘备力量薄弱,名将只有关羽;关羽死后国内忧虑,根本不会再发动战争。但刘晔却认为刘备一定会借出兵而重振声威;而且认为刘备和关羽感情深厚,一定会为他报仇。最终刘备果然于次年(公元221年)进攻孙权,发动夷陵之战。当时孙权举全国之力应付,并向曹魏称藩,朝臣很多都庆贺,但刘晔却认为孙权并没有臣服之心,这次只是逼不得已才称藩。刘晔更建议曹丕乘虚领兵攻灭东吴,以绝后患。但曹丕不同意。东吴在夷陵之战战胜后果然渐见不臣之心,曹丕于是打算讨伐,但刘晔认为吴国刚刚大胜蜀汉,上下一心,而且有长江天险,不能这么仓卒进攻。曹丕又不听。黄初五年(224年),曹丕亲自领军到广陵泗口,命令荆州和扬州的军队并进,进攻东吴。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孙权会亲率军队抵抗,但刘晔认为孙权知道曹丕只率大军到江北压境,过河战斗者必定是其他将领,因而必定会静待进攻,不会亲率迎击。最终孙权都没有来,曹丕唯有撤退。

魏讽在东汉末年很有名声,卿相以下的官员都与他诚心结交。公元220年(延康元年),刘备将领孟达率众投降,曹丕对孟达甚为器重,任命他为新城太守,加散骑常侍;当时的人都称他有“乐毅之量”。而刘晔一见他们二人,都说他们必定会叛变。最终魏讽于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在邺城叛变;而孟达则于公元227年(太和元年)与诸葛亮通信,意图叛乱。

太和元年(227年),曹丕驾崩,魏明帝曹叡继位,进封刘晔东亭侯,食邑三百户。次年,辽东公孙渊胁逼叔父公孙恭让位,自立为辽东太守,刘晔认为公孙氏占领辽东很久,恃著海和山的阻隔,可能会好像胡族一样难以制约,甚至发动叛乱。建议应趁公孙渊初登位,出其不意出兵讨伐,并开设悬赏引诱他的反对者协助,可能未必开战就能解决辽东割据问题。但最终都没有被接纳,公孙渊亦与于景初元年(237年)叛魏。

刘晔得到曹叡宠信亲近,有一次曹叡打算攻伐蜀汉,朝臣都说不可以,但刘晔私下却对曹叡说可以;后出去和朝臣又说不可以,因为刘晔的胆识,说时都好像是真心的,曹叡和各大臣都没有怀疑。当时中领军杨暨被明帝宠信,亦敬重刘晔,他是最为反对曹叡伐蜀的大臣,刘晔与杨暨见面时亦有向他说不可攻伐的理由,杨暨于是以为刘晔一定会支持自己。到后来杨暨再和曹叡讨论攻伐蜀汉之事,杨暨恳切地进谏反对;曹叡指责他是儒生出身,不通军事,杨暨因而搬出既一直反对伐蜀,亦是重臣的刘晔去劝告曹叡,但曹叡却一直听刘晔说可以攻伐,于是找来与杨暨对质,但召见时刘晔却不发一言。后来刘晔再私下见曹叡,刘晔指责曹叡不应将伐蜀大计随意告诉其他人,更称怀疑蜀汉已得悉曹叡要来攻的情报;曹叡更是感谢刘晔。后见杨暨又指责他对君主进言过于直率,应要婉转地表达;杨暨亦感谢他。有人见到刘晔这样巧妙奉迎这两方面,甚为厌恶,于是向明帝诋毁刘晔,更建议明帝召见刘晔时特地以与自己相反的意见来问他,如果每样他都表示同意,就表示刘晔他是揣摩上意了。后来曹叡一试,果然如此,更因此疏远刘晔。刘晔因而发狂,在太和六年(232年)因病改任太中大夫,不久出任大鸿胪。两年后再任太中大夫,及后死去。谥景侯。

有关“刘晔”的历史故事

  • 三国刘晔简介-三国刘晔

    刘晔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三国历史人物:三国刘晔,历史上评为刘晔,三国历史刘晔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刘晔,外文名:SophieLiu,星座:巨蟹座刘晔1985年7月出生于江西省广丰县,主持新闻类节目《环球第一财经》和商业脱口秀节目《波士堂》等。2012年任高端人物访谈节目《经营者》主持人,并多

  • 刘晔:曹魏著名战略家,料事如神,筹谋画策,又慧眼识人-趣历史网

    刘晔(?-234年),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晔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初仕庐江太守刘勋,识破孙策的伪盟之计。后随刘勋投奔曹操,成为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

  • 为什么曹操和曹丕没有听从刘晔的计谋?(曹操为什么不听取刘晔的计谋)

    柳椰,汉末三国时期曹魏的谋士,和刘备一样是汉室宗亲,却选择了一条和刘备完全不同的道路。他成为曹魏的谋士,多次给曹魏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但谋士只是臣子,一切决定权仍在君主手中。无论柳椰提出的建议有多好,君主都没有办法不实施。其实曹操和曹丕都没有听他的劝告,以至于最后错过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那

  • 刘晔在曹魏为何得不到重用刘晔最后怎么死的(曹操为什么不重用刘晔)

    柳椰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大臣。魏三代元老曾多次提出帮助曹氏家族夺取政权的高见。然而,柳椰的地位一直不太高,他的知名度也相对较低。但据史书记载,曹操、曹丕、曹睿都视他为心腹。然而,到了晚年,柳椰却被曹睿疏远了,最后以抑郁而告终。中间发生了什么?虽然不如、郭嘉等谋士在魏国的名气大,但他在开国功勋中应该占有一

  • 刘晔一介平庸之辈,是凭借什么做到三朝元老的位置的?

    老油条一词,说的是那些并非凭借真才实学,而是其他手段上位,并深谙为人处世之道的人,三国时期的曹魏集团中,刘晔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三国演义》里,刘晔可以说是一个很不引人注意的角色,如果不是铁杆儿的“三国迷”,大概没有几个人会记得他的名字。事实上,在号称“谋臣如云”的曹魏集团中,他也的确没有起到多大的实

  • 第五十二章 刘晔智高出上策

    第五十二章刘晔智高出上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兵至寿春时,庐江境内有土匪陈策,啸聚数万人,据险而守,抗拒曹军。在此之前,曹操曾派一员偏将前去征剿。偏将被杀失败。曹操这时问群臣是否可以征伐陈策,大家都说;“山高谷深,易守难攻,而陈策所占之地,得到它不显得多,得不到也不显少,所以还是不伐为妙。

  • 刘晔和曹操谁棋高一着 曹操为什么不重用刘晔?

    刘晔和曹操谁棋高一着曹操为什么不重用刘晔?,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今安徽寿州东南)人。三国时期魏臣。刘晔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经郭嘉推荐为曹操效力。官拜魏国太中大夫。他对袁绍作战时提出用发石车,击退了敌人来自营楼的攻击。刘晔,三国时期

  • 刘晔

    刘晔(?-234年),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那么刘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刘晔又是怎么死的那?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刘晔简介吧。刘晔的父亲叫刘普,母亲名修,生了刘涣和刘晔两个孩子。刘晔七岁时,母亲去世。刘晔年少知名,汝南郡人许劭以善于知人闻名,

  • 刘晔在三国中为什么不出名?刘晔才华不输郭嘉

    说起刘晔这个人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他,其实刘晔是刘秀的后代,当时著名的战略家而且多次给曹操献上妙计。不过作为三朝元老的刘晔并不出名,可能名气还没有戏份不多的郭嘉大,当然这其中就是罗贯中的责任了,毕竟大多数人看的还是《三国演义》,所以会漏掉很多重点事件和人物,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刘晔,他的谋略可是不输郭嘉

  • 刘晔在曹魏为何得不到重用,刘晔最后怎么死的

    刘晔是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刘晔乃魏国三朝元老,曾多次提出优秀的战略计谋,助曹家得势。不过刘晔的职位一直不算太高,知名度也比较低,但根据史料记载来看,曹操、曹丕和曹睿都曾将他视为心腹,不过刘晔晚年却是因为遭到曹睿的疏远,最后郁郁而终,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在人才辈出的魏国,刘晔虽然不如荀彧、郭嘉等谋

  • 三国时期曹魏名臣刘晔简介: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晔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晔(?-234年),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刘

  • 刘晔身为曹操帐下谋士之一,他的才能怎么样?

    刘晔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晔,他可是曹操账下顶级谋士之一,其料事如神,对天下大势分析的很透彻,常常能一语说中要害。他是曹魏政权的三朝元老,是当时曹魏的一个著名战略家。当然,郭嘉也是曹操账

  • 三国时期刘晔是什么身份?他的才谋能力如何?

    三国不仅是猛将如云, 谋士也是遍布天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东汉末年,是指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的时期。也即从黄巾起义开始,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立计算,为45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彼此混战。在此背景

  • 刘晔比刘备更接近汉室宗亲,但为何却成了曹操的谋士?

    看过《三国演义》就知道,刘备整天都要把自己的汉室宗亲身份摆出来,实际上他跟汉室的关系已经非常远了,当时有大把大把的人比他更接近汉室宗亲,这些人不少还是曹操的谋臣,比如刘晔。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晔的先祖刘延,是汉光武帝刘秀与废后郭圣通所生第四子,原封淮阳王,之后改

  • 刘晔比刘备更接近汉室宗亲,他又是如何成为曹操的谋臣?

    看过《三国演义》就知道,刘备整天都要把自己的汉室宗亲身份摆出来,实际上他跟汉室的关系已经非常远了,当时有大把大把的人比他更接近汉室宗亲,这些人不少还是曹操的谋臣,比如刘晔。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晔的先祖刘延,是汉光武帝刘秀与废后郭圣通所生第四子,原封淮阳王,之后改

  • 曹魏大臣刘晔是怎么从君子到成为小人的?

    封建社会有个“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说法,又因为这官员多数是靠熬资历慢慢升上去的,所以这官员大多表现为早期的唯唯诺诺。随着官位的提升,这上司越来越少,不再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了,一般的人再说话也就少了些顾虑,多了一些真实思想的流露和表达。但三国时期的魏国有个人不这样,年轻时官职不高,却能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 关羽就是演义吹出来的?看看周瑜程昱刘晔郭嘉是怎看关羽的吧!

    关羽战平纪灵黄忠庞德,关羽就是演义吹出来的?看看周瑜程昱刘晔郭嘉是怎看关羽的吧!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程昱: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刘晔: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郭嘉: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 吕蒙:而关羽实熊虎也 陈寿: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 ,为世虎臣岳飞:一

  • 刘晔料事如神,为何曹操父子却很少采纳他的计策?|三国

    刘晔虽然天赋异禀,但是,在关键时刻,曹操、曹丕却很少采纳他提出的计策。对于原因,曹操并没有加以说明,不过,曹丕倒是亲口说出了他不采纳刘晔计策的原因。帝乃旋师。云:"卿策之是也。当念为吾灭二贼,不可但知其情而已。"—《三国志·刘晔传》黄初五年(224年),曹丕行幸广陵,欲与孙权决战。当时群臣大多认为孙

  • 如果曹丕听从刘晔的建议,在夷陵之战中攻打东吴,东吴会灭亡吗?

    首先,东吴不可攻取吗?曹丕三路伐吴,除了曹仁一路外,另外两路都取得一些进展,只是在东吴齐心协力的抗击下,曹丕才无奈的全线撤军。其实在《三国志.刘晔传》里,刘晔是反对曹丕在夷陵之战后三路伐吴的,因为东吴有江湖阻隔之险,又加上孙权得志,上下一心,难以攻取。所以,东吴实力仅次曹魏,又有长江天堑,但是并非不

  • 为什么曹操和曹丕没有听从刘晔的计谋

    刘晔,是汉末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名谋士,他和刘备一样,都是汉室宗亲,但是他选择的路却和刘备完全不一样。他成为曹魏的谋士,多次给曹魏出谋划策,并且提出过很多很好的建议。但是,谋士再怎么说也只是臣子,一切的决定权还是在主君的手里,刘晔提出的计谋再好,主君不予实施,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实上,曹操和曹丕都曾经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