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是真君子?宁愿被曹操追上也不抛弃百姓

刘备是真君子?宁愿被曹操追上也不抛弃百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393 更新时间:2024/2/16 18:44:57

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其中有这么一句:“欲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中国小说史略》),这句话本来并不过分,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就是将刘备作为封建时代的“仁君”形象而加以塑造的,与历史上的枭雄刘备自然不可混为一谈。然而许多读书不细心的朋友人往往先入为主的以《演义》中的刘备形象代入历史上的刘备,最后得出诸如刘备“虚伪”、“沽名钓誉”等结论,这就混淆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本文拟从史实的角度,谈谈刘备的“仁义”。

刘备讲“信义”,最典型的表现是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备从樊城向江陵退却时:

网络配图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先主传》)

当有人劝说他抛弃随行的民众而独自逃跑时,他却以“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断然加以拒绝。对此,东晋史学家习凿齿给予了高度评价:“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偪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先主传》引裴注)

刘备讲“宽仁”,魏国的傅斡评价刘备,说他“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他说:“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晋人张辅也说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以上分别见《先主传》裴注引《傅子》、《先主传》陈寿评曰、《艺文类聚》卷22《人部·品藻》

有人认为,刘备所谓的“信义”、“宽仁”等是虚伪的。更有甚者,认为传统的仁、义、宽、信等道德观念都是虚伪的。其实,中国传统的“信义”、“宽仁”等道德观念,对于个人品德修养,对于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对于协调人际关系,不但在古代具有积极意义,即使在今天,其积极意义也不应完全抹杀。但是,社会道德不是万能的,这里面有两层含义:第一,道德不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第二,道德不能适用于一切社会问题。某些人嘲笑道德软弱者,是因为他们看到了道德在某些问题上无能为力;某些人痛责道德虚伪者,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在某些问题上并没有遵循道德原则。其实,这些人正是犯了道德万能的错误。

网络配图

刘备的“信义”、“宽仁”都是虚伪的吗?恐怕也不能这么认为。刘备任平原相时,“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先主传》)若没有平日真诚的宽仁表现,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刘备退往江陵时,后面有曹操的精骑紧追不舍,他宁可被曹操追上,也不愿抛弃追随他的百姓。像这样在生死关头表现出来的信义和宽仁,能说是“虚伪”吗?

那么,刘备是否应该在各类问题上都讲“信义”和“宽仁”呢?显然也不能这么要求。因为道德不能适用于一切社会问题。例如,军事斗争讲“诈”,不能言“信”;政治斗争讲“权”,不能言“义”,等等。原则上虽是如此,但在具体问题上区分哪个适用、哪个不适用就没那么简单了。

比方说,在对待益州问题上,刘备是应该接受法正等人的建议,乘刘璋邀请之机进占西川,还是恪守“信义”,坐守荆州?答案理所当然的是前者,因为进占益州是刘备集团的既定方针,这个目标的实现是迟早的事,至于用政治手段、还是军事手段,抑或两者并用,只是方法问题。尽管刘璋邀请刘备的态度是诚恳的、言词是热情的,但最终目的是让刘备为其占领汉中,防守北方,对抗曹操。刘备如果真的傻到恪守“信义”的地步,那就根本甭想做益州的主人,顶多是充当刘璋的炮灰。

又比如,刘备攻下涪城,心中十分高兴,遂大会诸将,饮酒作乐。席间,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网络配图

刘备拘泥于信义,几此丧失了速取益州的机会,庞统早就看在眼里,为使刘备早日摆脱信义宽仁等观念的束缚,庞统便接过话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刘备正得意时,不由大怒,反驳说:“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

庞统见状,只得退席。但刘备随即发现自己失态,不一会又将庞统请了回来。庞统回到座位,对刚才发生的事也不置可否,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刘备见状,问道:“向者之论,阿谁为失?”庞统则回答:“君臣俱失。”于是,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三国里曹操刘备孙权谁才是最好的老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去找工作,总是会遇到很多选择,当然大多数都选择“高薪”的,可是我们看看三国中的人物,他们是怎么选择的?我们也知道三国最后剩下三个最大的老板就是曹操、刘备、孙权,下面小编深度解析下这三个人的集团,到底谁才是最好的老板,如果回到三国你会选谁?曹魏集团已经借壳上市的公司自从在官渡之战曹操

  • 曹操刘备的“用人之道”智商越高运气越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

    常言道“傻人有傻福”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回到三国看看曹操和刘备就知道还真是这样曹操和刘备作为三国中主角,驾驭人材是必备技能,但方法不同操以慧,备以义:曹操是用智慧,刘备是用义气曹操是用智慧“驾驭人材”:连发三次“唯才是举”的广告,只要你有才能就可以跟着我干怎么用还得看曹操自己分配,这可是很考验智慧的

  • 为何刘备不管多落魄都有人跟随?魅力极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刘备的个人魅力极强,无论他置于何种落魄之中,他的身边总会有人自愿誓死追随。刘备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刘备是一个能打得了督邮的人;一个能灭得了黄巾的人;一个投奔过曹操公孙瓒袁绍刘表刘璋而从来没人叫他n姓家奴的人;一个能带着全城老百姓跑路然后一把火把新野烧了的人;一个能从卖草鞋的混到一代枭雄的人。网络配

  • 刘备为何不信鲁肃能成事?个人偏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鲁肃

    诸葛亮看重鲁肃,但刘备不看好他,总觉得他不能成事。那么,刘备不用鲁肃是信不过诸葛亮吗?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这点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后就有个说法,还是刘备自己说的:“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看来对其印象非常不错。刘备对于诸葛亮的任用也是亦步亦趋、慢慢锻炼的,非常稳健。对于诸葛亮

  • 换妻如换衣:刘备一生究竟有过多少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一生究竟有过多少女人

    刘备一生到底有多少女人?刘备给人感觉,属于那种老实憨厚的君子,并不认为他会是视女人为衣服的花心郎。我们来细数下刘备一生到底有多少个女人?甘夫人,小沛人,因刘备在涿郡“数丧嫡室”,所以在小沛将甘夫人纳为小妾。长坂之战中刘备抛弃妻小慌忙逃窜,赵云保护幼主阿斗及甘夫人突出重围,在荆州时去世,葬于南郡,后被

  • 三国猛将关羽之死是刘备一手策划的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刘备

    刘备大举入蜀之后,镇守荆州的关羽,同时与魏、吴交恶,加之与糜芳、士仁的内部矛盾,最终败走麦城,被孙权部将潘璋所杀。这一历史事实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后人在关羽的失误感到惋惜时,却很少提到刘备在这出失地折将的悲剧中的责任。然而,章太炎先生却认为,这件事上刘备不仅有责任,甚至丢荆州、损关羽的整个事件,根本

  • 刘备起家之谜:拉张飞出资 收逃犯关羽入伙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

    刘备起兵时需要花钱招兵买马,打造管制刀具,就拉当地有点小钱的屠户张飞出资加盟,接着又吸收被通缉的在逃犯关羽入伙。这支私人武装以哥儿们义气作为精神支柱,组织性质与现代黑社会十分相似,即属于社会边缘人物以非法手段聚众,不以法制观念,而以黑道之“义”行事。刘备的形象,经小说《三国演义》的描绘变成一个谦谦君

  • 刘备忧国忧民是假英雄 过好小日子才是正常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

    辛弃疾的词我大多能诵,记得有两句:“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于是知道了陈登高卧的典故,当然,那时觉得陈元龙很了不起,后来就不同了。网络配图先把典故叙述一遍。说是刘备被曹操打败,一路逃到荆州,投靠了刘表。有一天他和刘表、许汜品评起了天下英雄。许汜说起陈登,也是

  • 为什么马超慢慢的淡出了刘备集团核心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超

    作为《三国演义》刘备集团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我们经常感叹他的才华没有得到施展,那么真的怪刘备不给他机会吗?我们来详细看一看马超归降刘备集团后的表现。1、马超归顺刘备集团后的第一战是攻取益州城。主要过程为马超到益州城下喊话,告诉刘璋自己本是张鲁派来的援军,但是现在已经投降了刘备,张鲁那边就别想了,要是

  • 刘备墓冢到底在什么地方?至今竟然没有人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

    三国时期的刘备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为人谦逊,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颇,是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刘备在诸葛亮、关羽等贤臣良将的大力辅助下,在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成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公元223年,刘备病重,托孤于诸葛亮。后来,刘备死于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享年63岁溢号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