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三次弃官为什么还可以屡屡高升?

刘备三次弃官为什么还可以屡屡高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587 更新时间:2023/12/9 21:53:43

陶谦遗命赠徐州”之前,刘备曾多次弃官而逃,弃黎民于水火之中而不顾。然而,多次弃官的难堪经历不仅没有让刘备仕途受损,反而因此屡屡升迁,最终得以执掌徐州,代天子司牧一方。

刘备依靠中山贩马巨商苏双、张世平资助的钱财建立起自己的第一支武装,以关羽张飞为武将,简雍为幕僚,依附于幽州校尉对全国爆发的黄巾起义进行镇压。因为在局部战斗中屡次击败敌人,所以被任命为安喜县尉。然而刚刚上任准备一展宏图的刘备因为上司中山国督邮巡查本县,意欲求见不得应允。恼羞成怒的他冲进驿馆绑缚督邮并连番毒打,最后将官印挂在督邮的脖子上开始了第一次弃官而逃的生涯。

网络配图

不过,感到幸运的是不久之后大将军何进派都尉毌(guàn)丘毅到丹杨征兵,刘备带领随从应征与他同行。行到下邳时遇上黄巾军,刘备奋勇作战,于是再一次被任命为下密丞。可这一次不知出于什么缘故,刘备第二次放弃官职。

幸运之神并没有因为刘备屡次弃官便不再眷顾他,后来朝廷又任命他为高唐尉。因他在县尉任上经营有道,很快便升迁为高唐令。不过,此时的青州已呈烈火燎原之势,黄巾军很快攻破高唐,刘备只得率领关羽、张飞等人逃奔担任中郎将的公孙瓒那里。

公孙瓒并没有追究刘备屡次弃官的责任,反念二人同窗的情分表奏他为别部司马。这次刘备不再和黄巾为敌,而与青州刺史田楷共同抵抗冀州牧袁绍。因在多次战斗中立功,故而暂代平原令,后来又升为平原相。在平原相任上,刘备遭到郡民刘平的暗杀,不过刺客被刘备的人品所折服,反而透露实情后离去。就这样,屡次弃官而逃的刘备终于在平原任上稳定下来,紧接着便因支援徐州为陶谦遗命所托,终成一方诸侯。

网络配图

刘备投奔公孙瓒之前一直响应朝廷的号召坚决镇压黄巾起义,可是却始终没能得到重用,立功以后仅仅被任命为小县城安喜县的公安局长。朝廷宣布取缔因为军功上任的官员时,刘备终于因为没能得到上司的通融便将怒火发泄在督邮身上。最终迫不得已亡命江湖。再后来,刘备分别担任下密县副县长、县级市高唐市公安局局长、市长等职务,可是这些低级职务无法让刘备在动乱的时代安定下来,这就成为了他多次弃官而逃的主因。

然而从战火中逃走的他并不是真的想弃官不做,刘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厚着脸皮去投奔昔日同窗、如今已经身居高位的公孙瓒。在公孙瓒的提点下,刘备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县里升到市里,而正是因为杰出的治理才能才会让刺客不忍刺杀他,省长临终想着他。这也就是刘备多次弃官不做,却丝毫不会影响政治前途的重要原因。

当然,有人也许会说刘备是因为“关系户”的缘故才会屡屡升迁的,但我们看投奔公孙瓒之前的刘备,虽然官做得不大,但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而邹靖、毌丘毅等人更是与刘备非亲非故,没有理由拉他一把。从史书的记载来看,这之前刘备的确是依靠实力才混上一官半职的。

网络配图

可刘备的政治生命本应该在高唐县任上终结,如果没有公孙瓒的知遇之恩是不可能继续升官的。那么究竟是不是这回事呢?的确,公孙瓒是给刘备创造了机会,可仅是委任他做了一个下级军官,并把他外放到田楷那里去打袁绍。我们知道袁绍与公孙瓒同朝为官,公孙瓒此举显然十分不当。在这种全国平叛的局势下,刘备只能以一个下级军官的身份跟着其他官员打自己人这也不是一位想重用他的人做出来的事情。从后来刘备果断离开公孙瓒的情形来看,公孙瓒并没有把刘备这位旧同窗当成心腹。而刘备后来的升迁,相信更多是田楷举荐的功劳。归根结底,还是民心所向。

《三国志》用“其得人心如此”来形容投靠公孙瓒以后刘备在仕途上的作为,这正体现了乱世选英雄择贤更则能的准则。而刘备的才能也并非“关系论”可以诋毁的。相信即使没有公孙瓒,留有“屡次弃官”污点的刘备依然能够成就最终的王图霸业。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曹操当年为何没杀刘备 枭雄曹操的五个未解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即魏武帝。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字阿瞒,小名 吉利 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

  • 刘备招亲的历史真相:刘备根本没有去东吴招亲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历史上刘备与孙夫人在石首成亲,只是在那里完成了婚典,婚后,孙夫人即被接到公安去了。孙权主动嫁妹,主要是为了结好刘备,巩固孙刘联盟,共同对付曹操。三国演义写刘备到东吴招亲,是发生在刘备得到荆州之后,周瑜为夺回荆州设下的“美人计”。周瑜想用此计谋把刘备囚禁起来,以便使人去见孔明讨荆州、换刘备。史事正好相

  • 诸葛亮真的是刘备三顾茅庐才请来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关于刘备初识诸葛亮一事,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流传面颇广的刘备“三顾茅庐”说。诸葛亮在其《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陈寿在《三国志》中即采用了此说;另一种是诸葛亮“北行见备”说。三国时魏人鱼豢所著《魏略》明确地记载了诸葛亮归附刘备,是“亮诣备

  • 没事总爱哭鼻子,老罗为啥要给刘备这样的人设?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三国演义,罗贯中

    据说对付男人,女人有三宝:一哭二闹三上吊。哭不仅是武器,美人哭起来更是有一番娇柔之美,叫梨花带雨。但同样的情形如果换成男人,那就是“别有一番滋味”了。自古以来,对男人的要求便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过,这一定律却在三国演义里失效了。书中的天字号头牌刘备以哭闻名,从第一回出场到第八十五回谢幕,一共哭了三

  • 刘备陵墓未解之谜:到底真陵还是假陵?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陵墓

    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据说是三国英雄刘备的埋骨之处。武侯祠是历史上少见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惠陵两部分组成。网络配图惠陵在武侯祠内,占地约2000平方米。据史料载,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遗体运回了成都安葬。两宋时有人提出质疑:刘备真的安葬在惠陵了吗?自古以来帝王

  • 历史揭秘:夷陵之战刘备为何连营七百里?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

    话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三个月后,以给关羽报仇为名,发动了夷陵之战,前后耗时一年附近,这场战役是三国时期一个比较著名的战役,此战之后,刘蜀损失惨重,被东吴大都督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几乎全军覆没,只身逃往白帝城。此战之后,刘蜀政权大伤元气,三国鼎立进入相对稳定时期,这也是夷陵之战成为三国三大战役

  • 只因轻视 刘备错过了可比肩五虎将的第六员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是三国东吴的名将,当年曾与孙策一场龙争虎斗,让人永远记得起那个生龙活虎,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不过这样的人物,竟然与仁慈的刘皇叔擦肩而过,曾经有过一个阶段的唏嘘。那么刘备为何不投奔刘皇叔。这里面是不有什么隐情。网络配图透过历史的云雾,江湖觉得其实太史慈是个有头脑的人,比起当时的名将,他毫不逊

  • 刘备誓死攻打东吴竟不是为关羽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

    3月19日消息,公元221年,已经晋升为皇帝的刘备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吴国,起初蜀汉军进展非常顺利。但是在夷陵之战中,东吴军以逸待劳大败刘备,蜀汉军队溃不成军几乎全歼。此战不经使蜀汉政权夺取荆州再无可能,并且是蜀汉国力大大削弱,进攻中原简直成了迷梦。那么,刘备为什么要竭尽全力进攻东吴?仅仅是为了他的盟弟

  • 揭秘:历史的刘备到底有多么奸诈虚伪?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

    帝王心术向来高深莫测且冷血无情,刘备看似仁德之君,其实背里确实虚伪狡诈。人一旦走上权欲的巅峰,就再难回归本真了,被世人称颂贤德的刘备也不例外!网络配图了解三国的朋友都听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事情大概是这个样子的:刘表叔不顾诸葛亮的反对,执意要给张飞弟弟和关羽弟弟报仇,结果在夷陵被人打得落花流水,没有办

  • 刘备人品:摔爱子弃结拜兄弟关羽打压猛将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

    刘备只是个没落的汉室皇室的子弟,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的后代,如果论辈分来说的话刘备其实是当时东汉之地献帝的皇叔。论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几年之间的时间和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加入了东汉王朝的军队去讨伐黄巾起义军的战争胜利之后,他得到了大伙的信任。自己开始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军团能量而且就是因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