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为什么要带着十万百姓一起渡江?刘备是真心的还是在演戏?

刘备为什么要带着十万百姓一起渡江?刘备是真心的还是在演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96 更新时间:2024/2/12 17:28:14

为什么刘备渡江时不愿放弃十万百姓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当年曹操南下,准备接手荆州。而刘备却一直被蒙在鼓里,等察觉之时曹操已经快要带了。刘备被吓得仓皇出逃,但城中百姓却想让刘备带他们一起离开。但这百姓加起来也有十余万人了,一起带走的话肯定会影响路程,极有可能被曹操追上。而且当年刘备为了逃命连老婆孩子都能不要,这些百姓和他素不相识为什么要帮呢。但刘备最终决定携民渡江,施展了他仁义的一面,刘备此番举动到底是不是为了收买人心而故意演戏呢?

今天的三国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发生在诸葛亮“舌战群儒”期间,主人公为诸葛亮。原文如下:

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尪赢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时值曹操占据荆州、诸葛亮来到江东说服孙权组成联盟之际。当时,东吴文臣纷纷对诸葛亮进行责难,江东老臣张昭更是首当其冲,指责刘备毫无能力。对此,诸葛亮予以了坚决驳斥,并举出刘备“携民渡江”为例,称赞刘备的仁义。

曹操突袭荆州,刘备率领襄阳及樊城一带的百姓一路南下,这个故事不但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很多人却对刘备为何带着百姓一起逃跑充满了疑问,有人甚至将“携民渡江”改成了“挟民渡江”,认为刘备这是裹挟荆州民众,为的是延缓曹军的进军速度,为自己的脱险创造有利条件。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刘备决定南下江陵,是在得到刘琮等荆州官吏已经决定投降曹操后充满作出的决定。而当刘备一行途径襄阳记周边地区时,有不少百姓自动加入刘备的队伍一起南下,期间并不存在刘备强行裹挟百姓之事,而且这样做无疑是拖慢的是自己的行军速度。

其次,当刘备及百姓逃至当阳地区时,被曹纯率领的曹军精锐部队——虎豹骑追上。据《三国志·先主传》及《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在当阳一战中,不仅谋士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抓获,就连刘备的妻子也被曹军生擒,刘备仓皇逃窜,自己也差点被曹军俘虏。试问如果刘备真的是“挟民渡江”,最少也会事先安排好自己及部下的家属,又怎么会连他(她)们都顾不上呢?

因此,所谓“挟民渡江”的说法是非常荒谬的。刘备此举,其目的正如《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言,是大仁大义之举,这也是刘备岁历经磨难却能笑到最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得民心。这一点,是装不出来的。

标签: 刘备百姓

更多文章

  • 张飞曾经弄丢了一块地,刘备为何伤心了8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翻看三国历史,其中有一半都是在围绕荆州的争夺展开,从奠定三分天下格局的赤壁之战,到夷陵之战蜀汉走向没落,再到羊祜、陆抗后三国时代的荆州对峙,无不体现着荆州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所以,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首先提出了"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 如果没有关羽大意失荆州的话,刘备会在几年后直指关中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刘备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 曾献计软禁刘备的郭嘉,他的谋略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郭嘉,三国

    你们知道郭嘉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末年,战乱频繁,时局动荡。常言道:“乱世出英雄”,郭嘉就是其中一位。郭嘉,生于公元170年,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谋士。郭嘉生性聪颖,计谋多端,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汗马功劳,史书称其“才策谋略,世之奇士”。郭嘉不仅聪明,还能慧眼识明主。郭嘉21

  • 曹操在平定河北的八年时间里 刘备和孙权等人为何毫无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河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平定河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汉末三国这一汗青阶段,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对峙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死战。固然官渡之战开始于公元200年,不过,直到公元207年,曹操远征乌桓,才完全袁氏残存权势。换而言之,曹操为了

  • 对刘备来说是关张兄弟和自己的领地哪个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刘备

    公元219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较量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襄阳,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经此一役,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但是,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麋芳、傅士仁都背弃关羽。同时,关羽

  • 刘备封赵云的“翊军将军”到底是干什么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赵云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名号,主要分为重号将军和杂号将军这两大类型。杂号将军,又称列将军。中国古代武将官职的一种统称,始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唐以后逐渐衰微。自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为重号将军,为皇帝麾下的最高级武官。此外即众多的杂号将军。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可是其

  • 历史上真正的夷陵之战刘备有多少军马?真的有75万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三国

    历史上夷陵之战刘备共有多少兵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三国时期,虽然是魏蜀吴三足鼎立,不过,在具体实力上,蜀汉无疑是最弱小的一方。特别是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对东吴发动了夷陵之战。但是,在夷陵战败后,蜀汉不仅彻底告别了荆州,国内精锐之师也损失殆尽。在此基础

  • 刘备称王时,为何没有称蜀王或者汉王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刘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刘协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公元220年,在曹操去世之后,曹丕先即位魏王,后迫使汉

  • 曹操为何不趁刘备立足未稳之际将其击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曹操

    在汉末三国时期,刘备和曹操,可以说是一生之敌。建安四年(199年),车骑将军董承受汉献帝衣带诏,刘备遂与董承等人同谋。恰逢当时曹操派刘备与朱灵一起攻击袁术,袁术于途中病死,其后刘备进军下邳,杀徐州刺史车胄,于是北连袁绍抗击曹操。曹操派司空长史沛国刘岱、中郎将扶风王忠往攻,被刘备击退。建安五年(200

  • 为何自称“汉中王”的刘备不把都城定为汉中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刘备

    鸿门宴之后,项羽便领兵西进,项羽入咸阳,烧阿房宫、杀秦王子婴。又分封各路将军为王,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巴、蜀和汉中等地,都城为南郑(今陕西南郑)。在此基础上,刘邦自然不会满意,于是和项羽展开了楚汉之争。楚汉之,是指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