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东征讨伐孙权到底是什么样的 东征的战略到底是对是错

刘备东征讨伐孙权到底是什么样的 东征的战略到底是对是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52 更新时间:2024/2/12 17:27:45

刘备东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章武元年(221),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随后便开始筹划东征讨伐孙权

东征前因

这件事其实早在前年(219)便就已经种下了因果。

当时刘备在汉中击退了曹操,曹操撤军后,刘备便进位称汉中王;而另外一边,关羽率军围攻襄樊,这场战役也一度打得顺风顺水,水淹七军,擒获曹操军主帅之一于禁,威震华夏。

但是令刘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荆州后院起火:刘备的舅子糜芳居然背叛关羽,把江陵拱手相让给孙权军。这个事件导致前方的关羽军军心不稳,最终溃败。

电视剧《三国演义》关羽被孙权偷袭

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关羽逃亡未遂,被孙权军追击擒杀。自此,荆州大部分领土落入孙权的手里。

要知道,自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前夕,孙刘抗曹的军事联盟就成立了,此后双方联手,打赢了赤壁之战,随后又荡平了荆州的曹操军势力。在瓜分胜利果实时,双方也曾有过争议,甚至武力威胁.最严重的一次,是建安二十年(215),孙权军入侵荆南三郡,刘备被迫与孙权达成湘水之盟,同意东西划分荆州领土。

此后,双方进入相对和平的同盟时期。实际上,暗地里摩擦不断。刘备和关羽都没有料到:孙权居然会在自己形势大好之际选择背盟。

至此,这个深仇大恨结下了。

筹备伐吴

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发生了很多大事,曹操病逝,曹丕继位。随后曹丕逼迫汉帝刘协退位,改朝换代。也就在曹操病逝之时,刘备还派使者韩冉去联络曹丕,希望能缓和敌对关系,从形势上看,刘备似乎想以此拉拢曹丕,为自己伐吴争取盟友。

电视剧《三国演义》曹丕

可实际上,因为曹丕更看重孙权已经与自己结盟的事实,所以更没有必要破坏自己现有的同盟关系。加上曹丕对刘备心存芥蒂,知道刘备这个“因丧求好”的举动是假的,于是对刘备的示好不屑一顾。

随后,刘备听闻曹丕禅代的故事,传到蜀地成了:曹丕杀害汉帝刘协(实际上,刘协活着,降为山阳公)。刘备还在蜀地为刘协办了丧礼,赠谥号为“悯”。这丧礼一办完,汉中王的下属就开始劝刘备登基称帝了。

章武元年(221),刘备在成都城西北的武担山南登基称帝。随后,刘备开始筹备伐吴。

关于刘备伐吴的动机,在史书上说的很明确,刘备对“孙权偷袭关羽,夺取荆州”的行为非常愤怒,所以不听劝阻,执意东征。

《三国志·先主传》: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带头提反对意见;而在史书上,只有赵云提出反对意见的记载,他认为“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可是愤怒的刘备根本听不进去。对于刘备的选择,后人应该很容易理解,复仇是人之常情。

电视剧《三国演义》刘备东征

如曹操为报杀父之仇,而去伐徐州;孙权也是为了父仇,始终不忘攻打江夏黄祖。从复仇的心态来看,刘备伐吴的动机无可厚非。

然后,再看刘备是否有与孙权较量实力。史实是,刘备入荆州,马良就去联络了五溪蛮为盟友,一些荆州故吏也纷纷投奔刘备,刘备的先锋军吴班,冯习还击败了吴将李异等人。可以说,刘备伐吴初期,风头正猛。

后来,刘备输了,是用兵不如陆逊,或是轻敌大意,这是个人因素影响战局结果,和当初的决策是否可行无关。

利益分析

假如刘备战胜了陆逊,即便不能顺江直达石头城,拿回荆州总是好的,所以,刘备的决策不能说是错误,而就是通往“罗马”的一条路,只有方向,没有对错。

但这条路,在赵云看来,是不划算的。因为政治这东西,正解首选应该是利益,而不是立场。刘备称帝时,天下三分,如赵云所言,蜀汉的第一敌人是曹魏,而并非孙吴,从利益角度考虑,联吴抗魏才是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在开战之初,孙权也让诸葛瑾写信求和,刘备置之不理,根本没有考虑用和谈的方式解决荆州争端,一心想要用武力夺取,出这口气才行。等到被陆逊教育毒打后,才重新回到联吴抗魏这条路上来。

电视剧《三国演义》火烧连营

刘备临终,对诸葛亮托付后事。诸葛亮主持朝政后,积极与孙权和解,甚至几年后,孙权称帝,蜀汉还派陈震去道贺,双方还缔结盟约,灭魏后,二分天下。

什么“汉贼不两立”?那是立场,没用的,不如政治利益实在,只要结盟,一起打曹魏,彼此之间再看不起对方,也要坐一起把酒言欢。

多年后,孙权去问蜀汉使者邓芝,畅想二分天下后的局面,邓芝直接拆穿彼此之间的遮羞布,还不是因为目前两国联盟最有利,不然怎么可能坐一起吃饭?

《三国志邓芝传》:蜀复令芝重往,权谓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

结论

综上,刘备伐吴是统一天下路径之一,选择是没有对错的,刘备能力不足导致夷陵之败,并不能证明这条路是错的。

在伐吴失败后,蜀汉选择另一条同盟的路,也是及时止损,回归正轨的必然选择。

如果刘备打赢夷陵之战,夺回荆州,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啊!

标签: 刘备夷陵之战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什么要带着十万百姓一起渡江?刘备是真心的还是在演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百姓

    为什么刘备渡江时不愿放弃十万百姓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当年曹操南下,准备接手荆州。而刘备却一直被蒙在鼓里,等察觉之时曹操已经快要带了。刘备被吓得仓皇出逃,但城中百姓却想让刘备带他们一起离开。但这百姓加起来也有十余万人了,一起带走的话肯定会影响路程,极有可能被曹操追上。而且

  • 张飞曾经弄丢了一块地,刘备为何伤心了8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翻看三国历史,其中有一半都是在围绕荆州的争夺展开,从奠定三分天下格局的赤壁之战,到夷陵之战蜀汉走向没落,再到羊祜、陆抗后三国时代的荆州对峙,无不体现着荆州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所以,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首先提出了"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 如果没有关羽大意失荆州的话,刘备会在几年后直指关中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刘备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 曾献计软禁刘备的郭嘉,他的谋略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郭嘉,三国

    你们知道郭嘉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末年,战乱频繁,时局动荡。常言道:“乱世出英雄”,郭嘉就是其中一位。郭嘉,生于公元170年,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谋士。郭嘉生性聪颖,计谋多端,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汗马功劳,史书称其“才策谋略,世之奇士”。郭嘉不仅聪明,还能慧眼识明主。郭嘉21

  • 曹操在平定河北的八年时间里 刘备和孙权等人为何毫无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河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平定河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汉末三国这一汗青阶段,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对峙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死战。固然官渡之战开始于公元200年,不过,直到公元207年,曹操远征乌桓,才完全袁氏残存权势。换而言之,曹操为了

  • 对刘备来说是关张兄弟和自己的领地哪个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刘备

    公元219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较量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襄阳,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经此一役,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但是,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麋芳、傅士仁都背弃关羽。同时,关羽

  • 刘备封赵云的“翊军将军”到底是干什么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赵云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名号,主要分为重号将军和杂号将军这两大类型。杂号将军,又称列将军。中国古代武将官职的一种统称,始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唐以后逐渐衰微。自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为重号将军,为皇帝麾下的最高级武官。此外即众多的杂号将军。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可是其

  • 历史上真正的夷陵之战刘备有多少军马?真的有75万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三国

    历史上夷陵之战刘备共有多少兵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三国时期,虽然是魏蜀吴三足鼎立,不过,在具体实力上,蜀汉无疑是最弱小的一方。特别是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对东吴发动了夷陵之战。但是,在夷陵战败后,蜀汉不仅彻底告别了荆州,国内精锐之师也损失殆尽。在此基础

  • 刘备称王时,为何没有称蜀王或者汉王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刘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刘协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公元220年,在曹操去世之后,曹丕先即位魏王,后迫使汉

  • 曹操为何不趁刘备立足未稳之际将其击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曹操

    在汉末三国时期,刘备和曹操,可以说是一生之敌。建安四年(199年),车骑将军董承受汉献帝衣带诏,刘备遂与董承等人同谋。恰逢当时曹操派刘备与朱灵一起攻击袁术,袁术于途中病死,其后刘备进军下邳,杀徐州刺史车胄,于是北连袁绍抗击曹操。曹操派司空长史沛国刘岱、中郎将扶风王忠往攻,被刘备击退。建安五年(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