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儿皇帝石敬瑭有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什么还要传位给自己的侄子?

儿皇帝石敬瑭有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什么还要传位给自己的侄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06 更新时间:2024/1/26 2:23:46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石敬瑭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如果要评选历史上“老天爷”最不喜欢的皇帝,我一定会投后晋高祖石敬瑭一票的。

石敬瑭,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儿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他不惜认贼作父,认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为干爹,不仅如此,为了获得耶律德光的支持,他还和当时的卢龙(幽州)节度使赵德均比着“卖国”,赵德均把石敬瑭河东地盘“卖”给了契丹,而石敬瑭也把赵德均的地盘,也就是著名的燕云十六州卖给了契丹。

契丹左思右想,还是觉得燕云十六州更富庶,而且石敬瑭还做了干儿子,这比赵德均更有诚意,于是契丹决定支持石敬瑭。

就这样,石敬瑭依靠着契丹的武力支持,最终消灭了后唐政权,开创了属于他的后晋王朝。

那么为什么说“老天爷”最不喜欢他呢?

这是因为石敬瑭明明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是成年皇子,可最后在老天爷的“安排”下他不得不委委屈屈的把皇位传给了自己侄子石重贵

石敬瑭不但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爱将,同样也是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的妻子是李嗣源的女儿,同时也是后唐魏国公主。

石敬瑭长子叫石重英,在石敬瑭太原起兵时不但已经成年,而且还当上了后唐的右卫上将军。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五代十国的政治规则,凡是在外统兵的将领,他的家人,尤其是在继承法上有重要地位的嫡长子一定要在京城做人质,所以石敬瑭担任河东节度使时,他的长子和妻子都留在后唐首都洛阳。

当然了,五代十国之所以号称历史最血腥的时代,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五代十国时期政治人物普遍做到了“妻子岂应关大计”,对亲情异常淡漠,谁也没有因为子女家属在京师做人质就放弃造反这个大有前途的工作。

石敬瑭当然同样如此,结果他起兵的消息传到洛阳,唐帝李从珂当即下令处死了石敬瑭嫡长子石重英、养子石重胤。顺便说一句,李从珂也是靠造反当上皇帝的,他造反时他儿子李重吉巧的很,也在洛阳做人质,同样被当时皇帝给杀了。

截止到这个时候,还是很正常操作,我说“老天爷”把石敬瑭安排的明明白白,是说的下面的事情。

石敬瑭虽然没了嫡长子,但是毕竟当了皇帝,再说他还有两个成年儿子石重信、石重乂。

可惜因为石敬瑭因为靠着“认贼作父”的下流手段才当上皇帝,手底下的将领和其他藩镇都非常不服气,比如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就一直说石敬瑭这样认契丹国主做干爹是“此晋万世耻”也,因此,石敬瑭虽然建立了后晋,但是从他当皇帝第一天起,后晋军事将领叛乱就没有停止过。

石敬瑭在位七年,就有六次大的叛乱。

在这种情况下,石敬瑭更不敢把河南这样腹心地区的军权交给外人,他只能安排自己两个儿子石重信、石重乂外出执掌兵权,石敬瑭分别任命自己儿子石重信为河阳节度使,三子石重乂为东都留守(石敬瑭当时已迁都开封)。

天福二年,范延光造反,石敬瑭命洛阳巡检使张从宾带着他二儿子石重信河阳镇军队去平叛,万万没想到,张从宾居然临阵倒戈,调转枪口直奔开封。

石重信这个河阳节度使首当其冲,再加上河阳镇的军队都交给了张从宾,石重信毫无抵抗就被张从宾杀死,紧接着张从宾又打下洛阳,石敬瑭三子石重乂也被杀死。

为什么我说“老天爷”安排石敬瑭,就是因为张从宾好像是为了专门杀石敬瑭两成年儿子才造反的,杀了石敬瑭两个儿子后张从宾昏招不断,最后干脆投河而死。

石敬瑭这下傻眼了,自己三个成年儿子都死了,另一方面,他第五、六子又在天福二年到三年之间夭折(第四子早夭),石敬瑭等到天福三年十二月份彻底没了指望,只好任命一般,宣布养子同时也是自己侄子的石重贵为皇位继承人(亲王、开封尹)

但是既然老天爷要“安排”石敬瑭,又岂是这么轻松就完了?

就在石敬瑭快绝望的时候,他又有了一个幼子石重睿。

石敬瑭画像

平心而论,石敬瑭丢了这么大的人认了一个年轻人做干爹;受了那么多罪,接连死了三个儿子,为的是什么?肯定不是为了把江山社稷留给侄子啊。

这有了亲儿子,侄子就要往后面稍稍了。

石敬瑭先把石重贵从河南尹改封为广晋尹,然后又把石重贵从郑王改成齐王。

如果石敬瑭多活一年,或许我们就能看到石敬瑭赐死石重贵,然而既然是老天爷“安排”,当然是处处有惊喜了。

石敬瑭才刚刚把石重贵改为齐王不久,他身体状况就出了大问题,很快就进入托孤环节了。史书记载“高祖(石敬瑭)卧疾,宰相冯道入见卧内,重睿尚幼,高祖呼出使拜道于前,因以宦者抱持寘道怀中,高祖虽不言,左右皆知其以重睿托道也。”

虽然石敬瑭想立自己亲儿子,但是大臣们不傻,知道就后晋这种情况,两三岁小孩子做皇帝肯定不行,于是集体违背石敬瑭的遗愿,还是让年长的石重贵顺利登基称帝。

石敬瑭这一路辛苦奔波,丢人现眼,最后全应了一句老话“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标签: 石敬瑭五代十国

更多文章

  • 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后:垂帘听政一月被迫交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后汉,五代十国,皇后

    李三娘(913?——954年)榆次鸣李人。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后。李氏出身农家女儿,她与刘知远的婚姻,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刘知远少时家贫,充军当马奴,在晋阳牧马,邂逅李氏,遂生爱慕之情。刘知远托人向李父求亲,李父嫌刘家贫而拒绝。刘知远请了几位朋友,乘夜到李家抢亲,930年生子刘承佑(后来的隐帝),时李氏

  • 史上唯一从奴隶做皇帝的帝王刘知远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知远,五代十国

    刘知远出生的时代,令人眼花缭乱。那个时代流行赐姓改姓,那个时代流行干爹干儿子。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草根可以做皇帝,村姑或者糕饼店的女儿可以做皇后、皇妃的朝代。今天你挨着主人的马鞭,心不甘情不愿的干活,或者在糕饼店前搔首弄姿,希望过路的哥哥们多买几块糕点。明天你就万万人之上,或者一人之下万人

  • 后汉高祖刘知远简介 刘知远与皇后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知远

    刘知远简介刘知远859年出生于河东太原一个普通百姓家庭,948年因病死于朝堂。刘知远简介如何呢?他出生在混战的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年代,还做别人的上门女婿,备受歧视,立志出人头地,开运四年称帝,后来将名字改为刘暠,在位时间仅有一年。刘知远简介提到他年幼时,个性稳沉,不爱说话,长大后,面容独特,当时的人

  • 后汉高祖刘知远是谁 刘知远和皇后李三娘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知远

    伴君如伴虎,君王的爱情似乎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得的,难得的是不离不弃,相伴终老,任时光悄悄逝去,任岁月消磨了红颜。如果爱情发生在帝王身上,除了感觉不真实,我们还会感觉不容易,虽不是百分之百的爱情,却也是感情,只不过这种情感在经历岁月的打磨后,逐渐磨平了棱角,归于平淡。后汉高祖刘知远(895年—948年)

  • 刘知远是如何从一个牧马卒成为后汉开国皇帝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五代十国,后汉

    在五代十国这一混乱时期,由于刘知远是从一个牧马卒变成后汉开国皇帝的,而且,在位时间很短,因此,他的故事,包括他的婚姻,也就充满了传奇色彩。如今残存的北宋唱本《刘知远诸宫调》以及元曲《刘知远白兔记》,均是以刘知远早年的传奇经历为题材,改写成的充满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剧目。后又被元人刘唐卿改编成了《刘知远

  • 刘知远曾是马夫,绑了一个妻子最后成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知远,五代十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知远。刘知远是后汉开国皇帝,他跟汉朝刘邦一样,出身也很低微,当然这两人并没有丝毫关系,只是恰巧同姓而已,刘知远一开始是个马夫,在李嗣源手下养马。有一天,刘知远牧马的时候,看到对面有个妙龄少女,顿时一见倾心,后来他打听到这个女子叫李三娘,便托人向李三娘的父亲

  • 刘知远:最“短命”的开国皇帝,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知远,五代十国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刘知远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刘知远出身贫寒,在穷苦的生活中蹉跎多年,直到遇到“贵人”石敬瑭。石敬瑭镇守河东及密谋反叛期间,刘知远作为其左膀右臂,为其巩固权位和争取天下出谋划策,立下汗马功劳。石敬瑭称帝后,便提升刘知远为侍卫亲军都虞候,委与他统领禁军的重任。五年后,刘知远又升任河东

  • 刘知远:历史上最没地位的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知远,五代十国

    对刘知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杜重威,朔州人,翻遍石敬瑭先生的造反奋斗史,都没有查到此人的名字,可见这人没立过什么功劳。虽然没有功劳,但不影响杜重威先生升官发财,后晋成立后,杜重威掌禁兵,做刺史,升节度使不亦乐乎。究其原因很简单,杜重威是石敬瑭的妹夫。干得

  • 后汉皇后李三娘,揭秘刘知远与李三娘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三娘,后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李三娘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李三娘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原配妻子,不过,这两人的结合,颇具传奇色彩。李三娘本是晋阳的农家女子,长大后出落得如出水芙蓉一般,容貌迷人。当时的刘知远还没发迹,家境贫寒,为了生计给富人牧马,四处奔波,正好遇到了美丽的李三娘,顿时惊为天人。可

  • 勤俭持家贤良淑惠的李三娘,她对刘知远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知远,五代十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刘知远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她是个红颜不祸水、青史不留名,但却家喻户晓,享有良好声誉的,五代时期的伟大女性人物之一。李氏是今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公元913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出身不好,但却端庄秀丽、通晓事理。至于李氏的外貌有多吸引人,史料中未作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