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01 更新时间:2023/12/8 1:54:52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自古人生四大喜,即“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1055年,19岁的四川青年苏轼,迎来了人生四大喜之中的一大喜“洞房花烛夜”,与16岁的同乡女子王弗喜结良缘。

现代人崇尚婚姻自由,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前,一般都已经多次交往、深入了解。但在古代,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向来轮不到两个年轻人说话的。在结婚之前,男女双方没有见面的机会。直到“洞房花烛夜”,当新娘头上的大红盖头被掀开时,他们才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情见上第一面……

苏轼的心,尤其忐忑。因为在这之前,他亲眼目睹过一次失败的婚姻。这次失败婚姻的女主角,是他的姐姐八娘。

八娘比苏轼大1岁,姐弟感情很好。八娘出身书香家庭,从小就饱读诗书,用她父亲苏洵的话来说,就是“幼而好学,慷慨有过人之节,为文亦往往有可喜”。1050年,八娘奉父母之命,与表哥程之才结婚。这本是“喜上加喜”的事情,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一段悲剧。

八娘的公婆不喜欢她,让她婚后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第二年,八娘生育了一个儿子,可这并没有改变她在婆家的地位,依然受到各种虐待和歧视。八娘因为生育患了重病,公婆也没有及时送医。苏洵闻讯,将女儿母子接回娘家医治。八娘病情刚有所好转,婆家就兴师动众地前来问罪,抢走了婴儿。八娘悲痛欲绝,病情恶化,于1052年去世。

苏轼对姐姐的不幸遭遇深有感触,自然会对自己的人生伴侣有所期许。

无论如何,苏轼和王弗结婚了,过上了夫妻生活。我们不得不说,苏轼和王弗都是幸运的。苏轼饱读诗书,通情达理,自不当说;王弗聪慧谦谨,知书识礼,“敏而谨,慧而谦”,是一位难得的好伴侣。他们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最好的伴侣。

这里要多说几句王弗。

王弗是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父亲是乡贡进士王方。与苏家一样,王家也属于书香之家,从小就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奢侈品”。所以王家也属于当地的殷食人家。

王弗在父亲的熏陶下,读了很多诗书。可在结婚后,王弗没有向丈夫说自己熟读诗书。当苏轼在读书时,遗忘了部分字句时,王弗会在旁边给予提醒。苏轼觉得有些好奇,故意向她询问书里的问题,王弗都又快又准地回答出来。

我们能想象苏轼当时的惊喜吗?古人识字率不高,女性尤其如此。王弗能够提醒苏轼的错漏,说明她阅读过许多书籍。由此可见,他们在精神层面能够做到相互交流。

不仅如此,王弗还扮演了“贤内助”的角色。

苏轼当官后,经常外出办事。每次回来,王弗都要详细了解办事的情况,提醒苏轼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定要慎重处事。

每次有客人来拜访苏轼时,王弗就站在屏风后面倾听他们的谈话。当客人走后,王弗便对苏轼说出自己对客人性格的看法。这种看法,总是与苏轼不谋而合。

接下来的几年,是苏轼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之一。

1056年,苏轼和父亲苏洵、苏辙一起,从四川出发,乘坐一艘客船沿江而下,前往都城开封赶考。父子三人赶考,轰动京城。苏轼也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前途无量。

当然,对于苏轼来说,收获最大的还是王弗为他生了长子苏迈。这就意味着,苏轼真正成为了一名男人,要为这个家庭承担起丈夫、父亲的责任了。

可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1065年,年仅27岁(虚岁)的王弗在患了一场重病后,不幸去世。苏轼悲痛欲绝。后来,苏轼将王弗的遗体送回四川老家安葬,并题写了一篇墓志铭。坟墓紧挨着苏洵夫妇的坟墓。山坡上种满了松树。

人们常说:“时间是医治创伤的良药。”王弗去世3年后,苏轼迎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但是,苏轼没有忘记王弗的音容笑貌。

1074年秋天,苏轼奉命调到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担任知州。第二年的正月二十,是苏轼与前妻王弗定亲的纪念日。当晚,苏轼梦见了王弗,心中悲痛不已,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千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读到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的悼亡词时,依然能够触摸到苏轼那颗沉痛的心……

标签: 苏轼北宋

更多文章

  • 《宋史·洪咨夔传》原文翻译,洪咨夔,字舜俞,於潜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

    洪咨夔,字舜俞,於潜人。嘉定元年进士,授如皋主簿,寻试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楼钥赏识之。授南外宗学教授,以言去。丁母忧,服除,应博学宏词科,直院庄夏举自代。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边事纤悉为尽力。丘寿隽代与之为帅,金人犯六合,扬州闭门设守,咨夔亟诣寿隽言曰:“金人忌楚,必未至扬,乃先自示弱,不特

  • 洪咨夔南宋诗人生平简介,字舜俞,号平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个人履历嘉定中,崔与之主管淮东安抚司事,筹划边防。时金人南侵六合(今南京市北),扬州形势

  • 南宋词人史达祖的《寿楼春·寻春服感念》原文、译文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史达祖,南宋,《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寿楼春·寻春服感念》宋朝:史达祖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谁念我,今无裳?自少年、消磨疏狂。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飞花去,良宵长。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身是客

  • 史达祖之双双燕·咏燕,这首宋代诗词该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代,双双燕·咏燕

    双双燕·咏燕,宋代史达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

  • 史达祖之绮罗香·咏春雨,这首宋代诗词该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代,绮罗香·咏春雨

    绮罗香·咏春雨,宋代史达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

  • 《水龙吟》程垓原文赏析,看花老眼,伤时清泪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辜负,一年芳意。柳困花错字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词作鉴赏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可以拿其中的“看花

  • 《卜算子》程垓原文赏析,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到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词作鉴赏程垓的《卜算子》一词以写情见长,主人公盼望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为失望,她的感情逐渐由平缓转向激烈,沉默无语到凄切哀怨,直到柔肠寸断。触景生情,徘徊悱恻,感情一直没有完全道破,但作者

  • 宋朝词人程垓生平简介,诗词风格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词人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

  • 《月夜舟中》戴复古七律抒情诗,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

    月夜舟中 戴复古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诗思浮沈樯影里,梦魂摇拽橹声中。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译文:月夜,装载着明月清光的船在水上飘浮,好像沉浸在虚空中一样。平静澄澈的江水,散发着秋夜逼人的寒气。我的诗兴在浮沉的帆影中起伏,梦魂恍惚在不定的橹声中动荡

  • 南宋诗人戴复古悼亡词《木兰花慢》,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