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龙吟》程垓原文赏析,看花老眼,伤时清泪

《水龙吟》程垓原文赏析,看花老眼,伤时清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68 更新时间:2023/12/8 3:46:39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辜负,一年芳意。柳困花错字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词作鉴赏

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可以拿其中的“看花老眼,伤时清泪”八个字来概括。前者言其“嗟老”,后者言其“伤时(忧伤时世)”。由于作者的生平不详,所以先有必要根据其《书舟词》中的若干材料对上述两点作些参证。先说“嗟老”。作者祖籍四川眉山。据《全宋词》的排列次序,他的生活年代约在辛弃疾同时(排在辛后)。过去有人认为他是苏轼的中表兄弟,其实是不确切的。从其词看,他曾流放到江浙一带。特别有两首词是客居临安(今浙江杭州)时所作,如《满庭芳·轻觅莼鲈》。谁知道、吴侬未识,蜀客已情孤“;又如《凤栖梧》(客临安作)云:”断雁西边家万里,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可知他曾长期飘泊他乡。而随着年岁渐老,他的”嗟老“之感就越因其离乡背井而日益浓烈,故其《孤雁儿》即云:”如今客里伤怀抱,忍双鬓、随花老?“这后面三句所表达的感情,正和这里要讲的《水龙吟》一词完全合拍,是为其”嗟老“而又”怀乡“的思想情绪。

再说“伤时”。作者既为辛弃疾同时人,恐怕其心理上也曾经受过完颜亮南犯(1161年)和张浚北伐失败(1163年前后)这两场战争的沉重打击。所以其词里也生发过一些“伤时”之语。其如《凤栖梧》云:“蜀客望乡归不去,当时不合催南渡。忧国丹心曾独许。纵吐长虹,不奈斜阳暮。”这种忧国的伤感和《水龙吟》中的“伤时”恐怕也有联系。明乎上面两点,再来读这首《水龙吟》词,思想脉络就比较清楚了。它以“伤春”起兴,抒发了思念家乡和自伤迟暮之感,并隐隐夹寓了他忧时伤乱(这点比较隐晦)的情绪。词以“夜来风雨匆匆”起句,很使人联想到辛弃疾的名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摸鱼儿》),所以接下便言“故园定是花无几”,思绪一下子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园去。作者过去曾在眉山老家筑有园圃池阁(其《鹧鸪天》词云:“新画阁,小书舟”,《望江南》自注:“家有拟舫名书舟”),现今在异乡而值春暮,却感伤起故园的花朵来,其思乡之情可谓极深极浓。但故园之花如何,自不可睹,而眼前之花凋谢却是事实。所以不禁对花而叹息:“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杨万里《伤春》诗云:“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这里亦同杨诗之意,谓正因自己本身愁怨难清,所以无心赏花,故而白白辜负了一年的春意;若反过来说,则“柳困花慵,杏青梅小”,转眼春天即将过去,它对人似也太觉草草(“对人容易”)矣。而其实,“好春”本“长在”,“好花”本“长见”,之所以会产生上述人、花两相辜负的情况,归根到底,“元只是、人憔悴!”因而上片自“伤春”写起,至此就点出了“嗟老”(憔悴)的主题。

过片又提故园往事:“回首池南旧事”。池南,或许是指他的“书舟”书屋所在地。他在“书舟”书屋的“旧事”如何,这里没有明说。但他在另外一些词中,曾经隐隐约约提到。如:“葺屋为舟,身便是、烟波钓客”(《满江红》),“故园梅花正开时,记得清尊频倒”(《孤雁儿》),可以推断,它是比较舒适和值得留恋,值得回忆的。但如今,“恨星星、不堪重记”。发已星星变白,而人又在异乡客地,故而更加不堪回首往事。以下则直陈其现实的苦恼:“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老”与“伤时”,均于此几句中挑明。作者所深怀着的家国身世的感触,便借着惜花、伤春的意绪,尽情表出。然而词人并不就此结束词情,这是因为,他还欲求“解脱”,因此他在重复叙述了“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的“嗟老”之感后,接着又言:“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留云借月”,用的是朱敦儒《鹧鸪天》成句(“曾批给雨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连贯起来讲,意谓:乘着繁花乱开、尚未谢尽之时,让我“留云借月”(尽量地珍惜、延长美好的时光)、拚命地去饮酒寻欢吧!这么几句的意思有些类似于杜甫的“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曲江》),表达了一种且当及时行乐的消极心理。

总之,程垓这首词,通过委婉哀怨的笔触,曲折尽致、反反复复地抒写了自己郁积重重的“嗟老”与“伤时”之情,读后确有“凄婉绵丽”(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评语)之感。以前不少人作的“伤春”词中,大多仅写才子佳人的春恨闺怨,而他的这首词中,却寄寓了有关家国身世(后者为主)的思想情绪,因而显得立意深远。

标签: 宋朝

更多文章

  • 《卜算子》程垓原文赏析,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到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词作鉴赏程垓的《卜算子》一词以写情见长,主人公盼望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为失望,她的感情逐渐由平缓转向激烈,沉默无语到凄切哀怨,直到柔肠寸断。触景生情,徘徊悱恻,感情一直没有完全道破,但作者

  • 宋朝词人程垓生平简介,诗词风格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词人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

  • 《月夜舟中》戴复古七律抒情诗,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

    月夜舟中 戴复古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诗思浮沈樯影里,梦魂摇拽橹声中。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译文:月夜,装载着明月清光的船在水上飘浮,好像沉浸在虚空中一样。平静澄澈的江水,散发着秋夜逼人的寒气。我的诗兴在浮沉的帆影中起伏,梦魂恍惚在不定的橹声中动荡

  • 南宋诗人戴复古悼亡词《木兰花慢》,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

  • 有才无德的戴复古,辜负了妻子后却追求自己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戴复古

    南宋词人戴复古曾拜在陆游门下学诗,后来远游江湖,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虽然布衣终身,但耿介正直,慷慨热血,写下了许多正能量诗词。然而,这位词人在感情生活上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渣男”,留下了史上特别虚伪的一首悼亡诗《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而这段“渣

  • 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揭秘戴复古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戴复古,南宋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戴复古,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南宋词人戴复古曾拜在陆游门下学诗,后来远游江湖,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虽然布衣终身,但耿介正直,慷慨热血,写下了许多正能量诗词。然而,这位词人在感情生活上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渣男”,留下了史上特别虚伪的一首悼亡诗《木

  • 戴复古之柳梢青·岳阳楼,这首宋代诗词该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代,柳梢青·岳阳楼

    柳梢青·岳阳楼,宋代戴复古,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这是一首登临遣怀之作。“袖剑飞吟”,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

  • 宋代诗词赏析之淮村兵后,戴复古在诗中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代,淮村兵后

    淮村兵后,宋代戴复古,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野外的村庄,当春天时,最抢眼的是桃红柳绿、碧草绵绵,诗人就从桃花入手,说桃花盛开,绿草上笼罩着一片雾气,望不到边,在夕阳的余晖中,乌鸦喧闹着。桃花盛开本是

  • 宋代诗词赏析之初夏游张园,戴复古在诗中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代,初夏游张园

    初夏游张园,宋代戴复古,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初夏游张园》属于田园诗,色调明丽,气氛热烈,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这首诗写的是江南初夏时人们宴饮园林的生活情景。题日“游”字,自然点出了诗人赏心悦目

  • 戴复古的一生是怎样的?他的情感生活有是如何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戴复古,南宋

    对戴复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戴复古生于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