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宗赵光义强暴小周后落得一个什么下场

宋太宗赵光义强暴小周后落得一个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571 更新时间:2024/3/9 12:37:37

说起来,大宋王朝的皇帝与历朝历代的皇帝在生活作风上没有什么两样,大都是无耻的流氓皇帝。但是,纵观有宋一朝的所有皇帝,最荒淫无耻的流氓皇帝当属宋太宗赵光义。尤其他在七夕之夜制造色情谋杀血案的荒淫无耻行为不仅把自己列入历代皇帝中的高端流氓,而且也自然成为了被历史唾弃的千古罪人。

其实,记录赵光义的荒淫无耻的历史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他在大耍流氓强暴女人的同时,竟然厚颜无耻地把宫廷画师召来,将他的强暴女人的情景画了下来。赵光义本来是想以羞辱一位绝世美女来满足自己的变态淫乐,但是,却给后世留下了他荒淫无耻的铁证。真可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那么,赵光义强暴的这位绝世美女是谁?他为何在大庭广众之下羞辱这个女人?这个流氓皇帝又是怎样制造骇人听闻的七夕色情谋杀的?说起来,这位绝色美女不是别人,就是众所周知的人称千古词帝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二位皇后小周后

小周后是大周后周蔷的同胞妹妹周薇。她比姐姐小十四岁,李煜与周蔷结婚时,周薇年仅五岁。随着时光的流逝,十年后,这个当年混沌未开的小女孩已出落成婀娜多姿的花季少女。周薇天生活泼,美丽可爱,深受后主李煜母后的喜爱,时常派人接她到宫中小住。周薇酷似初入宫时的姐姐,只是她比姐姐更年轻、更活泼。随着接触的增多,李煜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因后来姐姐不幸病逝,周薇便被封为皇后,人们便把她称作小周后。

花季少女能当上皇后。全是出于偶然的一次机遇。那年二十九岁的大周后突然生病,久治不愈。李煜十分着急,便召大周后的家属入宫探视。大周后的父母携带次女,入宫问候。大周后留家人在宫中多住数日,待自己病愈后再回去。然而,由于大周后父母因家事繁冗,不能不回去,就留下年刚破瓜的妹妹在内官服侍姐姐。

这样一来二去,周薇和李煜见面次数就不由得多了起来。李煜见如此风华正茂的纯情美人,不禁怦然然心动,便想方设法把她引到后花园,二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后来,大周后知道了这件事,一时气恼,病情日益加重。不久便撒手尘寰,魂归道山。李煜见大周后病故,传旨从厚殡殓,附葬山陵,谥为昭惠皇后。

北宋开宝元年,即公元968年,也就是大周后病逝的第二年,李煜正式举行婚礼,又一次用皇家规格最高的仪仗迎娶周薇,封为皇后,人称小周后。自此,李煜再也不管朝政大事,日日与小周后游览金陵美景,变成闲云野鹤,只是吟诗作对,与小周后继续过着才子佳人的生活。

然而,在这一段时间内,南唐内外交困,久被国事折磨的李煜只有在小周后的柔情和妩媚下才感到自己的生活仍有乐趣可言,但这使他更无心思处理国政,整日与小周后浪迹在一起。

五年之后,北宋向南唐发动了全面进攻,不久金陵失陷,南唐灭亡。李煜成了亡国皇帝。他按照北宋的要求,率领王公后妃、百官僚属经过数月的艰难跋涉,来到开封,朝觐北宋皇帝赵匡胤,得到了一个带有极大侮辱性的封爵“违命侯”。但李煜为了南唐的黎民百姓,肉袒而出城请降,以换取江南的平安,这份勇气还是值得赞赏的,在最后时刻,李煜终于做了一回有骨气的大男人。他在《破阵子》一词中写道: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巨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南唐李后主写罢降表,写下这首沉痛的破阵子,被押解北上汴京。李煜理应愧对祖宗碑位痛哭流涕,愧对列祖列宗,愧对锦绣山河,愧对黎民百姓,而李后主却是垂泪对宫娥,可见其只是性情中人。

被押解到北宋的京都汴梁之后,李煜被封为违命侯,过着长吁短叹的清苦的日子,好在尚有小周后相伴,虽然总算增加了他活下去的信心与勇气,但是他依旧感到无尽的悲凉。因此他在《浪淘沙》一词中写道: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就在这年冬天,宋太祖赵匡胤在“烛光斧影”中,不明不白地崩驾,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称帝,是为宋太宗,改元“太平兴国”。当年十一月,他废除掉李煜的爵位,由违命侯改封为陇西郡公。“违命侯”,改封“陇西郡公”。表面上看,似乎意味着李煜身份的提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常常用言语侮辱李煜,使李煜感到十分难堪。尽管面对太宗的羞辱还要强颜欢笑,而内心却感到无限的伤痛。

最让李煜痛心疾首的是,小周后跟他降宋后虽然被封为郑国夫人,但自己却无力保护。太平兴国三年的元宵佳节,各命妇循例应入宫恭贺。小周后也照例到宫内去庆贺。不料小周后自元宵入宫,过了数日,还不见回来,李煜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在家中恨声连天,却又无可奈何。一直至正月将尽,小周后才从宋宫中被放出来乘轿回归府邸。

李煜连忙将小周后迎入房中,见她倒在床上,掩面痛哭,便料定必有事故,待到夜间行将就寝,李煜悄悄地向小周后细问情由。小周后终放声痛哭,大骂李煜之声远闻于墙外。无奈的李煜只有低头忍受,宛转避去,一言也不敢出口。原来赵光义表面上优待李煜,其实早看上了生得花容月貌的小周后。那日进宫,朝贺太宗及皇后,众命妇各散归。赵光义却假皇后口谕要小周后留下磋商女红,把她留在内宫。小周后信以为真,只满心欢喜在内宫候召。谁知当晚却等来急不可耐的赵光义,逼着她先是侍宴倒酒后又入帐侍寝。小周后哪敢违抗,无可奈何含泪顺从了这个荒淫无耻的小人。从元宵佳节进宫,至正月将尽,赵光义方才放她出宫。一连半个多月,赵光义一直缠着小周后,行则并肩,寝则叠股,常人不堪忍睹。

这赵光义行为变态,常常当着众人凌辱小周后。不仅如此,赵光义还竟然厚颜无耻地还把宫廷画师召来,将“行幸”小周后的场面进行“写生”绘画,后来被题为《熙陵幸小周后图》。对于这幅画作,明代文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果报・胜国之女致祸》一书中就曾描写道:“太宗头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器具甚伟;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作蹙额不能胜之状。盖后为周宗幼女,即野史所云:每从诸夫人入禁中,辄留数日不出,其出时必詈辱后主,后主宛转避之。”明代另一文人姚士麟的《见只编》也说,这幅画上:“后戴花冠,两足穿红袜,袜仅至半胫耳。裸身凭五侍女,两人承腋,两人承股,一人拥背后,身在空际。太宗以身当后。后闭目转头,以手拒太宗颊。”

由此看来,赵光义形象并不怎么样,却是一个十足的荒淫无耻之徒,与其说是对小周后的“行幸”,还不如说就是强暴。元代文人冯海粟看到这幅惨不忍睹的幅“写生”画后,愤然题诗曰:“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就是这样,小周后日夜受尽非人的折磨,而生性懦弱的李煜知道这一切后,不禁长叹一声,仰天流泪。无奈之下,只好一首又一首地填写思念故国的词曲,来表达自己丧国之痛又寄托爱妻受侮辱之恨的词曲。这些充满亡国之痛的词赋传遍了江南,广为南唐故国百姓传唱,每唱一遍,对故国的思念和旧主的眷恋便加了一分。其中李煜的《乌夜啼》一词被传唱得最为广泛: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自此以后,赵光义常以要皇后与众命妇磋商女红或赏花为名,强召小周后及众命妇一起入宫。闻名于天下的绝色美人小周后入宫“参拜皇后”的之后,赵光义都要将她多“挽留”在宫中好几天。为了李煜的安全,小周后只能满足赵光义的任何要求。李煜望着小周后那充满屈辱和痛苦的泪眼,唉声叹气,自惭自责地陪着她悄悄流泪。

每次小周后应召人宫,李煜就失魂落魄,坐卧不宁,彻夜难眠,望眼欲穿。李煜是个性情中人,他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感情,却任由它流露,他对故国的思念终于让太宗起了杀机,赵光义深知李煜才华实在过人,随着那些动人心弦的词话四处流转,有李煜在一天,南唐故地的人心就不安稳一天。

从金陵的安富尊荣的享乐生活,到开封的萧索凄凉,李煜和小周后满腔都是悲愤和怨恨。终于又迎来了一个七夕之夜,公元978年的乞巧节。这天恰好是李煜的四十二岁诞辰,众人为李煜拜寿。酒过三巡,沦落在异乡受人凌辱到几乎麻木的李煜勾起了对不堪回首诸多往事的苦思苦恋,李煜回忆在以前的歌舞欢饮,回忆在江南的时节,群臣祝贺,赐酒赐宴,歌舞欢饮。现在孤零零的夫妻二人,好生伤感,不由触动愁肠,胸中的悲愤,一起倾泻出来,那些痛苦的,快乐的记忆汇到一起,决定再填一阕感旧词,终于用这首词道出了自己无限的心酸和一生的愁绪,由此也诞生了中国诗词史上最感人,成就也最高的作品《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周后看了这首词不禁感慨万千,便低鬟敛袂,轻朱唇唱起来。李煜乘着酒兴亲自吹着玉笛相和。虽然一吹一唱,并无别的乐器,相和迭奏倒也宛转抑扬,音韵凄楚,动人心魄。哪知这笛韵歌声,早为赵光义派来暗地监视的人,听得明白,飞奔至宫中,报告于赵光义知道。

李煜这边又是牢骚又是情绪激昂的填词,消息传到了赵光义的耳中,这首词终于令赵光义勃然大怒,顿起杀机。立即命令秦王赵廷美借代表他前去祝寿之时,用一剂“牵机鸩”的药酒,毒杀李煜。李煜饮了这药酒后,忽然肢体抽搐,手脚忽拳忽曲,头或俯或仰,面色改变,身子头首相接好似牵机一般,不能停止。小周后吓得魂飞魄散,双手抱住了李煜,哭着问他何处难受。后主李煜口不能言,倒在床上,依小周后的怀里,已是气息全无痛苦而亡了。赵光义得知李煜已死,一边大张旗鼓地赐祭赐葬,一边荒淫无耻地宣诏小周后进宫。此时小周后悲愤难禁,拒绝入宫,不久便自杀身亡,追随李煜而撒手人寰。一代绝世美人就这样在赵光义邪恶地凌辱之下而香消玉殒。

小周后虽然悲惨地离开了人世,但却成为了流传千古、人人怜爱的悲情红颜,而制造七夕以之夜色情惨案的以性暴力为荣的无耻之徒赵光义则被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真可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标签: 宋太宗赵光义

更多文章

  • 揭秘真实的宋太宗,他与小周后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太宗,宋朝

    你真的了解宋太宗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我们知道,皇帝作为古代最至高无上的人,要什么东西还不是手到擒来?但事实上皇帝也有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比如对于赵光义来说,小周后就是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只不过这个女人十分抗拒他,而他只能用强权来获取她了。小周后是南唐国主李煜的皇后,当初小周后

  • 赵光义毒杀李煜是为了小周后?揭秘背后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光义,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光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煜是五代十国中南唐的末代国君,后世多称之为南唐后主,宋太祖赵匡胤灭亡南汉,南唐后主李煜为求自保,去除唐的国号,改称江南国主,但南唐还是难逃灭亡的命运,宋军攻破江宁城后,李煜投降,南唐也就灭亡了。南唐虽然是宋太祖赵匡胤派人灭亡

  • 大小周后是什么人?李煜跟她们有什么样的爱恨情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小周后,五代十国

    每当一提起李煜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作为皇帝,李煜是不合格的;但作为词人,李煜却是十分成功的。他被称作“千古词帝”,足见后人对他的评价之高。自古才子多风流,更何况李煜不仅是才子,还是南唐皇帝,身份尊贵的他,身边自然有不少女人。李煜一生中,深爱过两个女人,巧的是,

  • 小周后是谁?她跟宋太宗赵光义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小周后,五代十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周后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有位君主,虽然他可以用滔天的权势来令当时的朝野上下文官士人集体禁声,但是因为一个嫉妒的性格,终究无法掩盖他的罪行。这个人是谁呢?不错就是赵光义,虽然宋朝对文化的管制较为松散,但是要记得宋朝的文化松散得益于赵光义北伐

  • 小周后是怎么当上皇后的?亡国后遭敌军强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小周后,五代十国

    还不知道小周后是怎么当上皇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南唐后主李煜,从一出生开始,他的身份就注定了他的不幸。无奈生于帝王家,却有着一颗风流才子的心,他一向不爱朝政、更不贪恋权力,唯愿有美人和诗词相伴。在国家大事上,他确实没有任何亮眼的才能,但他却精通琴棋书画,

  • 李煜为什么会更爱小周后?她比姐姐大周后更优秀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煜,五代十国

    李煜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南唐后主李煜有两位皇后,她们都是司徒周宗的女儿,即大小周后,两位周后都是天姿国色、才华横溢,分别在不同的时期陪伴在李煜身旁,李煜把所有的爱情和眷恋都倾注给了这对姐妹,她们所获得的宠爱在古代后妃中都是少有的。所以两位周后都是李煜的真

  • 盘点:李煜为大周后、小周后姐妹写的那些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煜,五代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南唐后主李煜不仅是一个风流天子,还是一代词宗,作为君王,他是失败的,因为他成了南唐的亡国之君。而作为词人,李煜又是很了不起的,尤其是他在亡国之后,在三年的软禁生活中,他用生命蘸着泪水,写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千古绝句,把伤感诗词的写

  • 李煜与小周后被俘,李煜被毒死小周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小周后,五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周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小周后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第二位皇后,因为与姐姐同嫁李煜,所以姐姐称大周后,她称小周后。民间也有依据娥皇女英共嫁帝舜的故事,称大周后为周娥皇,小周后为周女英的。小周后比大周后小九岁,所以当14岁的大周后与李煜成亲之时,小周

  • 肌肤如雪貌若天仙的小周后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小周后,五代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小周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中国历史上有2位被皇位耽误的大艺术家,一个是宋徽宗赵佶,一个是南唐后主李煜。而这2个人的结局是十分相似,都是亡国之君,都成了阶下囚,最后都是非正常死亡。宋徽宗亡国完全是因为奸臣当道,眼里只有奇珍异石,古玩字画,而李煜亡国,则是

  • 后蜀皇帝孟昶有几个妃子?孟昶的后妃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孟昶,后蜀

    后蜀皇帝孟昶有几个妃子?孟昶的后妃结局怎样孟昶[chang](919年―965年7月12日),初名孟仁赞,字保元,祖籍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沙河孟石岗),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后妃1、张太华,原为最受宠之妃,深得后主宠爱,与后主孟昶同游与青城山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