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周世宗柴荣为何要先收复燕云十六州?

揭秘:周世宗柴荣为何要先收复燕云十六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671 更新时间:2023/12/4 19:57:38

周世宗柴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周世宗柴荣曾经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正月北伐,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他的这次出征十分顺利:仅仅用了42天时间便收复了三州十七县。正当柴荣准备攻打北方重镇幽州之时,他却不幸身患重病,只得班师回朝。

后世因此而认为柴荣主张“先北后南”,即先收复燕云十六州,然后才向南统一后蜀、南唐等割据势力。但是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柴荣在即位之后不久就听从了王朴的建议,决定先向南用兵。

是时,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挠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翰林学士陶谷窦仪、御史中丞杨昭俭与(王)朴皆言用兵之策,朴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

上文出自《新五代史》,很明显,周世宗柴荣并没有主张先解决北方的契丹问题,他主张的是以武力“平一天下”而不是先“修文德”。至于是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周世宗柴荣听取了王朴的建议,决定先取江淮,就是先南后北。而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与赵普等人“雪夜定策”,其实还是沿袭了周世宗柴荣于王朴制定的既定方针。

周世宗称帝之时,天下正在继续持续百年的战乱,民生凋敝,而后周虽然算是五代十国时期比较强盛的政权,但实力也完全无法与北方的超级大国契丹相抗衡,所以必须先发展自身的实力。而在战乱时期,自身发展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便是用武力从其他区域直接攫取。南方各国占据了四川、两广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那里长期以来都是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战乱较少,且经济发达,更重要的是长期不修武备,这正是应该首先向南用兵的首要原因。

所以,“先南后北”的策略制定之后,柴荣马上付诸行动——他即位之后不久就先对后蜀用兵,随后又三征南唐,只不过南唐曾经联络契丹,准备对后周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才让周世宗柴荣被迫抽出身来向北打击契丹,这才有了显德六年的北伐战争。但是柴荣在此途中病逝了,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他没有英年早逝,也许还是会继续先南后北吧,毕竟南方后蜀、南唐、吴越、南汉等等都是一个个的小金库啊!

所以,我们可以把柴荣北伐看做其“先南后北”战略中的插曲,只不过他在北伐的过程中不幸病逝,没有取得北伐的预期成果,更没有能够完成对南方的统一。

另外,因为柴荣北伐的顺利以及他的英年早逝而认为他是最有希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人,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首先就是后周与契丹的势力悬殊,契丹已经稳步发展数十年,有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基础,而后周则常年在战乱状态,根本就没有喘息的机会。其次就是柴荣北伐虽然顺利,但是他并未与契丹主力正面交锋,若后周与契丹两国爆发直接冲突,谁胜谁负实在未可知。

标签: 柴荣五代十国

更多文章

  • 周世宗柴荣如果没那么早死,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柴荣,五代十国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柴荣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柴荣出生在一个世家大族,可惜他出生时就已经家道中落,很小的时候柴荣就去投奔嫁给郭威的姑妈了,柴荣生性谨厚,帮助郭威处理各种事物,深受郭威喜爱,被郭威收为养子。当时郭威家也不富裕,柴荣为贴补家用,

  • 周世宗柴荣有哪些功绩?柴荣和赵匡胤相比谁的能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柴荣,赵匡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柴荣和赵匡胤相比谁的能力更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我看来,赵匡胤的能力显然比不上周世宗柴荣,赵匡胤恐怕是历代开国皇帝中最省事的一个,也是便宜占得最大的一个,兵不血刃的就黄袍加身,完完整整地把后周政权给继承了过来,几乎不打一点折扣,什么都没有变,没有战争,没有内乱,

  • 花蕊夫人是谁 为什么说花蕊夫人思维局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花蕊夫人,宋朝

    对于热爱文学的人,花蕊夫人绝对不是个陌生的名字。花蕊夫人写过多少诗,有哪些代表作,也许没几个人知道,但她亡国后写的名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却家喻户晓。花蕊夫人诗中所涉及的是孟知祥开创的后蜀的灭亡。宋太祖乾德二年十一月,赵匡胤命令忠武节度使王全斌率六万大军

  • 谁该为后蜀灭亡担责 花蕊夫人做《述亡国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后蜀,花蕊夫人,亡国,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后蜀 花蕊夫人徐氏 《述亡国诗》在中国古代,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割据政权的灭亡,总得有一个担责者,不公平的是,承担责任的往往是政权之外的女性,例如商朝的妲己。不过,也有女性勇敢地站出来,面对帝王,为自己辩护。后蜀国主孟昶的贵妃花蕊夫人徐氏(

  • 花蕊夫人是谁?花蕊夫人是怎样迷倒两朝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花蕊夫人,五代十国,后蜀

    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是五代十国着名的女诗人,与卓文君、薛涛、黄娥并称为“蜀中四大才女”。她是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自幼喜欢诗书,尤其擅长宫词。蜀主孟昶对其宠爱有加,赐号为花蕊夫人。宫中的生活虽极为奢华,但她的诗文当中并不缺乏清新朴素之作。花蕊夫人的一首《述国亡诗》颇受人们的称道,并称其

  • 历史上的花蕊夫人有几个?她们命运都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花蕊夫人,后蜀,赵匡胤

    花蕊夫人现在留世的作品在《花蕊夫人宫词》中,据说花蕊夫人有惊人的姿色,才貌出众,深受皇帝喜爱。而花蕊夫人是一个称号,被称为花蕊夫人的贵妃在前蜀后蜀都有,她们是谁?还有身处乱世的佳人,她们的命运又是如何?花蕊夫人是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几位女性,她们不仅有美丽的容颜,而且能歌善舞,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因为在五

  • 花蕊夫人是怎么死的?花蕊夫人死因之谜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花蕊夫人,五代十国

    古人从不吝惜对美丽女子的溢美之词,在深邃且有着无穷韵味的句段中,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就经常有人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犹抱琵琶半遮面”来形容美貌的女子。花蕊夫人,一个美丽的名字,正应了那句:“此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

  • 花蕊夫人生平简介 花蕊夫人死因之谜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花蕊夫人

    古人从不吝惜对美丽女子的溢美之词,在深邃且有着无穷韵味的句段中,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就经常有人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犹抱琵琶半遮面”来形容美貌的女子。花蕊夫人,一个美丽的名字,正应了那句:“此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

  • 红颜祸水:且看花蕊夫人是如何亡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花蕊夫人

    人们自古以来总是会用红颜祸水来形容贻误国家的女子,在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有两位别具美色的夫人。人们以美艳花朵中的美蕊相比,称她俩为花蕊夫人:一个姓徐,一个姓费。徐花蕊天生丽质,美艳多情,有才有色,以色取胜,是前蜀主王建宠爱的妃子。费花蕊满庄俊秀,国色天香,才色俱佳,以才取胜,是后蜀主孟昶的夫人。徐花蕊

  • 让北宋两个皇帝相互残杀的花蕊夫人有多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花蕊夫人

    熟知中国历史文化的人都清楚,自古就很难找到一个才华和美貌相得益彰的女子。一代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容貌虽好,但难称得上绝世佳人;卓文君、上官婉儿虽然美貌出众,但文采和才识比起须眉仍觉稍逊风骚。唯独天府之国有一个叫做花蕊夫人的女子,不仅文采和才识不让须眉,而且堪称倾城倾国的绝代佳人。花蕊夫人是形容女子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