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势不可挡:周世宗柴荣如何三征南唐一展抱负?

势不可挡:周世宗柴荣如何三征南唐一展抱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810 更新时间:2023/12/27 4:43:26

终于,在公元959年6月29日残阳如血的日落时分,因连年征战、积劳成疾的柴荣,带着他的抱负,带着他的遗憾,永远离开了人世。在当时中原如此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北宋仅用了20年便完成统一。这固然离不开赵匡胤的英明决断,但更重要的是柴荣接手的后周政权国力强大,统一之势已不可阻挡。如果不是柴荣英年早逝,柴荣不仅有可能更早地实现国家统一,而且极有可能收回幽云十六州。

网络配图

显德三年(956年)一月,发丁夫十万城京师罗城。柴荣下诏亲征南唐,派李谷、李重进、赵匡胤等战将出征。后来发现李谷怯懦,李重进战无不克,遂将李谷调开,任命李重进为淮南道行营指挥使,从而大败唐军,取滁、扬、秦、光、舒、蕲六州。后因雨季来临,留李重进军围攻寿州,五月班师回京。五月,柴荣征集工匠“于大梁城西汴水侧造战舰数百艘,命唐降卒教北人水战。数月之后,纵横出没,殆绝唐兵。”七月,皇后符氏薨于滋德殿,终年二十六岁。8月,端明殿学士王朴撰成新历上之,命曰《显德钦天历》,并开始行用。王朴于九月升任尚书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十月,葬宣懿皇后于懿陵。诏“漳河以北都县,并许盐货通商,逐处有咸卤之地,一任户煎炼。”赵匡胤晋升为匡国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跻身于后周大将行列。十一月,放华山隐者陈抟归山。柴荣说“帝素闻抟有道术,征之赴阙,月余放还归隐。”十二月,故襄邑县令刘居方在任廉洁,死后赠右补阙,子刘士衡赐学究出身,以奖廉吏。

显德四年(957年)一月,诏天下见禁罪人,除大辟处,一律释放。准兵部上书张昭上言“编修太祖实录及梁、唐二末帝实录。”二月,柴荣再次亲征南唐,攻破南唐援军紫金山寨,克寿州。消灭唐军四万人,获船舰数百艘,钱帛器械无数,车驾发下蔡还京。四月,故彭城郡夫人刘氏册封为皇后。故皇弟、皇子均赠封,故皇妹册封。五月,李重进、向训、张永德、赵匡胤等因功晋升官职。宰臣范质、李谷、王溥并爵邑,改功臣。枢密使魏仁浦加检校太傅进封开国公。八月,升王朴为枢密使,检校太保。

网络配图

前濮州刺史胡立自蜀回。十月,先期刺令光广造军士袍襦,不即办集,命斩之。至是以小过见诛,人皆冤之。诏悬制科凡三,其一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其二曰经学优深可谓师法科,其三曰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不限资、见任职官,黄衣草泽并许应召。十一月,柴荣亲率诸军第三次征南唐,攻濠州、败唐军于涡。遂鼓行而东,沿淮城栅,所至皆下。二月泗州守将以城降,柴荣亲率水陆大军东下,得敌舰船三百余艘,加之周军数百艘舰船,水陆俱奔,所向皆捷,连降濠州、涟水、亳州。

显德五年(958年)一月,柴荣亲攻楚州,遇到楚军防御使张彦卿的誓死奋击,周兵死伤甚重。“拔之,斩伪守将张彦卿等,六军大掠,城内军民死者万余人,庐舍焚之殆尽。”二月,车驾发楚州南巡,破扬州,继续扩大战果。三月,幸泰州、广陵、迎銮江口,大败敌军。南唐主李璟迁陈觉奉表陈情,献贡品,被迫谴人献四州之地,画江为界,岁输贡物十万,以求息兵。柴荣悉平江北,得州十四,县六十。南唐去帝称号,只称“江南国主”。令翰林学士李昉对被贡者进行复试。诏曰“比者以近年贡举,颇事有循,频诏有司精加试练,所冀去留无滥,优秀昭然。昨据贡院奏,今年新及第士等,所试文字或有否臧,奚命辞臣再今考覆,庶泾、渭之不杂,免玉石之相参。”

四月,车驾发扬州还京。新太庙城,迁五庙神主入于其室。五月,下诏“侍卫诸军及诸道将士各赐等第优给。应行营将士殉于王事者,各与赠官;亲的子孙,并量才录用;伤夷残废,别赐救接。淮南诸州及徐、宿、宋、亳、陈、颖、许蔡等州,所欠去年秋夏税物,并于除放。”六月,命窦俨参定雅乐。有司奏御膳料,柴荣批曰“朕之常膳今后减半,余人依旧。”兵部尚书张昭等撰《周太祖实录》三十卷成。七月,颁行《大周刑统》。赐诸道节度使、刺史《均田图》。

网络配图

十月,诏淮南诸州乡军,并放归农。均定河南六十州税赋。颁行《均田图》。诏曰“言念地征,罕臻艺极,须并行均定,所冀永适轻重……”让地方官吏均定田赋。并派官吏巡行诸州,丈量土地,以据田亩,定税赋。十一月,诏翰林学士窦俨,集文学之士,撰集《大周通礼》、《大周正乐》。二月,楚州兵马都监武怀恩,因擅杀降卒弃市。楚州防御使张顺因贪污榷税钱五十万,官丝二千两赐死。诏重定诸道州府幕职令录佐官料钱,其州县官俸户宜停。

欧阳修评价道“世宗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即位之明年,废天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是时中国乏钱,乃诏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尝曰‘吾闻佛说以身世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其所惜哉?’由是群臣皆不敢言。尝夜读书,见唐元稹《均田图》,慨然叹曰‘此致治之本也,王者之政自此始!’乃诏颁其图法,使吏民先习知之,期以一岁,大均天下之田,其规为志意岂小哉!其伐南唐,问宰相李谷以计策;后克淮南,出谷疏,使学士陶谷为赞,而盛以锦囊,尝置之坐侧。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及其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哉!其北取三关,兵不血刃,而史家犹讥其轻社稷之重,而侥幸一胜于仓卒,殊不知其料强弱、较彼我而乘述律之殆,得不可失之机,此非明于决胜者,孰能至哉?诚非史氏之所及也!”

标签: 周世宗

更多文章

  • 五代第一明君:周世宗柴荣的传奇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柴荣

    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954—959在位6年,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父亲柴守礼,祖父柴翁是当地望族,柴荣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他是

  • 揭秘:周世宗柴荣为何要先收复燕云十六州?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柴荣,五代十国

    对周世宗柴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世宗柴荣曾经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正月北伐,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他的这次出征十分顺利:仅仅用了42天时间便收复了三州十七县。正当柴荣准备攻打北方重镇幽州之时,他却不幸身患重病,只得班师回朝。后世因此而认为柴荣主张“先

  • 周世宗柴荣如果没那么早死,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柴荣,五代十国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柴荣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柴荣出生在一个世家大族,可惜他出生时就已经家道中落,很小的时候柴荣就去投奔嫁给郭威的姑妈了,柴荣生性谨厚,帮助郭威处理各种事物,深受郭威喜爱,被郭威收为养子。当时郭威家也不富裕,柴荣为贴补家用,

  • 周世宗柴荣有哪些功绩?柴荣和赵匡胤相比谁的能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柴荣,赵匡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柴荣和赵匡胤相比谁的能力更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我看来,赵匡胤的能力显然比不上周世宗柴荣,赵匡胤恐怕是历代开国皇帝中最省事的一个,也是便宜占得最大的一个,兵不血刃的就黄袍加身,完完整整地把后周政权给继承了过来,几乎不打一点折扣,什么都没有变,没有战争,没有内乱,

  • 花蕊夫人是谁 为什么说花蕊夫人思维局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花蕊夫人,宋朝

    对于热爱文学的人,花蕊夫人绝对不是个陌生的名字。花蕊夫人写过多少诗,有哪些代表作,也许没几个人知道,但她亡国后写的名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却家喻户晓。花蕊夫人诗中所涉及的是孟知祥开创的后蜀的灭亡。宋太祖乾德二年十一月,赵匡胤命令忠武节度使王全斌率六万大军

  • 谁该为后蜀灭亡担责 花蕊夫人做《述亡国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后蜀,花蕊夫人,亡国,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后蜀 花蕊夫人徐氏 《述亡国诗》在中国古代,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割据政权的灭亡,总得有一个担责者,不公平的是,承担责任的往往是政权之外的女性,例如商朝的妲己。不过,也有女性勇敢地站出来,面对帝王,为自己辩护。后蜀国主孟昶的贵妃花蕊夫人徐氏(

  • 花蕊夫人是谁?花蕊夫人是怎样迷倒两朝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花蕊夫人,五代十国,后蜀

    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是五代十国着名的女诗人,与卓文君、薛涛、黄娥并称为“蜀中四大才女”。她是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自幼喜欢诗书,尤其擅长宫词。蜀主孟昶对其宠爱有加,赐号为花蕊夫人。宫中的生活虽极为奢华,但她的诗文当中并不缺乏清新朴素之作。花蕊夫人的一首《述国亡诗》颇受人们的称道,并称其

  • 历史上的花蕊夫人有几个?她们命运都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花蕊夫人,后蜀,赵匡胤

    花蕊夫人现在留世的作品在《花蕊夫人宫词》中,据说花蕊夫人有惊人的姿色,才貌出众,深受皇帝喜爱。而花蕊夫人是一个称号,被称为花蕊夫人的贵妃在前蜀后蜀都有,她们是谁?还有身处乱世的佳人,她们的命运又是如何?花蕊夫人是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几位女性,她们不仅有美丽的容颜,而且能歌善舞,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因为在五

  • 花蕊夫人是怎么死的?花蕊夫人死因之谜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花蕊夫人,五代十国

    古人从不吝惜对美丽女子的溢美之词,在深邃且有着无穷韵味的句段中,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就经常有人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犹抱琵琶半遮面”来形容美貌的女子。花蕊夫人,一个美丽的名字,正应了那句:“此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

  • 花蕊夫人生平简介 花蕊夫人死因之谜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花蕊夫人

    古人从不吝惜对美丽女子的溢美之词,在深邃且有着无穷韵味的句段中,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就经常有人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犹抱琵琶半遮面”来形容美貌的女子。花蕊夫人,一个美丽的名字,正应了那句:“此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