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煜词中“春花秋月何时了”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李煜词中“春花秋月何时了”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3 更新时间:2023/12/12 7:28:51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李煜的故事。

“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和秋月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这句诗出自于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词,据说这首词传到宋太宗耳朵里不久,李煜就被鸩杀了。当然,单单一首词,并不是李煜悲剧结局的原因。但是这首词所透露出的不甘与悔恨,却是一个阶下囚不应该表露出来的,远不如刘禅“乐不思蜀”聪明。

一、春花秋月是以乐景写哀

宋朝诗人徐积有诗云:

尘世纷纷总是空,花开花落几时穷。

大诗人苏东坡有词云: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春天的花最美丽,中秋的月亮最大最圆。但是春天的花总有凋谢之时,中秋的明月总有亏缺的时候。

春花与秋月,都是人间感受到的最美丽的时光与景色。但越是美丽和圆满,在其盛极而衰时,就越发地令人惋惜和伤感。

因此李煜叹息道:年年看到春花的美丽,年年可以看到月亮的美满,但是我这种悲惨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清朝王夫之在《

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李煜这句词,正是用“乐景写哀”,所以更加令人感到他的内心中强烈的痛苦。

二、现实与美好回忆的痛苦对比

为什么李煜对于美好的春花秋月叹息,甚至问道“何时了”呢?

因为眼前的景色再美,也无法弥补李煜心中的痛苦。此时的李煜作为俘虏被软禁在宋都汴京,不但失去了皇帝的尊严,甚至野史传说他的皇后还受到了宋太宗赵光义的欺辱。

这种国破家亡,受尽屈辱的现实,与曾经美好的回忆对比,更令其有着痛彻心扉的感受。李煜难以控制的对比过去的生活,因此说:

往事知多少?

这种痛苦并没有完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煜想起“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发出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的叹息。

三、春花秋月,是过去美好生活的象征

这春花秋月,可能是现实,但是也可能回忆 。

李煜笔下的春花秋月,可能就是其回忆起来的“往事”中的一部分,因此李煜第二句说“往事知多少。”

前两句,可以理解为,像春花秋月这样美好的回忆,还有多少呀,为什么总是在脑海中浮现呢?

可见,词中的春花与秋月,不仅是这一年的春花秋月,而是国破之前与被俘以后的春花秋月。过去与现在,春花秋月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李煜的处境却是“天上人间”了(因此,李煜在另一首词中写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而且,小楼昨夜有又一次东风吹过,又是一年虚度,又一次让我回忆起故国的明月、故国的江山,故国的生活。对比现实如何承受这样的变化呢?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也可以理解为,在明月之下,回想起了故国。

结束语

春花,平平,秋月,平仄,春花秋月何时了,平平平仄平平仄,春花和秋月的配合,首先是音律上的搭配。

另外,两个名词组合成一个词组,象征着美好。可能是回忆中故国的美好,也可能是被俘后这几年见到的美丽景物,用以反衬其心中的悲哀。

春花秋月何时了?没有个完呀。 问君能有几多愁?正如那流不尽的一江春水。

李煜这种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以提问开始,以自问自答结束。最终,宋太宗赵光义给了他最后的答案。

假如是您的话,处在这种环境下,您是选择作李煜呢,还是作刘禅呢?

标签: 李煜五代

更多文章

  • 李煜的生平如何?政治毫无建树的他为何如此有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或称李后主,为南唐的末代君主,徐州人。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锺山隐士、锺峰隠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等。史书描述其政治上毫无建树,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俘虏,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获誉为“词圣”、“千古词帝”,作品千古流传。生平李煜“为

  • 周世宗柴荣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

  • 周世宗柴荣:如何为北宋开国奠定了良好基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宋,柴荣,后周

    柴荣,也叫郭荣,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柴家庄人。生于公元921年(后唐天佑十八年),死于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六月),终年三十八岁。公元954年(后周显德元年)至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即位后周皇帝,史称周世宗,在位时间五年。是后周的第二任皇帝,也是五代时期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统帅

  • 周世宗柴荣的华丽登场:御驾亲征高平大破北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世宗,柴荣

    显德元年(西元954年),周太祖郭威驾崩,晋王、镇宁节度使郭荣(柴荣)继位,即为周世宗。周太祖在驾崩前让郭荣担任开封府尹的职务,明确为皇储,既锻炼能力,也培植势力。然后废掉了王峻和王殷这两位老伯,扫清了郭荣继位的障碍。不过周太祖可以在身前解决内忧,却未能完全解决外患。郭威死后,北汉皇帝刘崇欣喜若狂,

  • 周世宗柴荣的改革 柴荣为什么改造汴京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世宗柴荣,柴荣的改革

    周世宗柴荣的改革周世宗柴荣在即位之后,国内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许多的改革措施,对外更是掀起了南征北伐等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后周的国家疆土范围。可以说后周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完全离不开周世宗柴荣的改革。那么周世宗柴荣的改革都是些什么呢?在军队方面上,柴荣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下令政治军队,柴荣认为士兵贵

  • 毫无背景的赵匡胤是如何得到周世宗的器重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匡胤

    唐末五代是一个军阀主义大兴的时代,从中央到地方,无数大大小小拥兵自重的军阀,自觉不自觉地攫取更多的权利,滋长更大的野心。对于“军阀”这个词汇,我们不陌生。上个世纪的中华民国历史上,从袁世凯死后,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都是一个军阀混战的渊菽。老军阀有直皖奉,新军阀有蒋冯阎桂,这是大点儿的,还有各省各地

  • 被忽略的明君:周世宗差点收复燕云十六州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柴荣

    唐朝灭亡后,在中国北方,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他们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们时间不长,且一个接着一个,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显得很渺小,但有一位帝王,却在历朝历代备受赞颂。马天骥说“周世宗当天下四分五裂之余,一念振刷,犹能转弱为强。司马光说“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

  • 五代十国后周文化:周世宗为恢复儒学做努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世宗

    五代十国是个很分裂的时代,尽管是如此,当时的统治者还关注了当下的文化。比如,后周世宗时,更做了一些恢复儒学的努力,使得儒学的传统不至于在这纷乱的年代中断。在而民间私人讲学的风气也很盛行,培育了不少的儒学人才,这都成为宋代儒学兴发的重要养分。网络配图由于社会动荡和时代短促的缘故,时常发生叛变弑君事,而

  • 揭秘:周世宗柴荣为何重用毫无背景的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世宗柴荣

    唐末五代是一个军阀主义大兴的时代,从中央到地方,无数大大小小拥兵自重的军阀,自觉不自觉地攫取更多的权利,滋长更大的野心。对于“军阀”这个词汇,我们不陌生。上个世纪的中华民国历史上,从袁世凯死后,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都是一个军阀混战的渊菽。老军阀有直皖奉,新军阀有蒋冯阎桂,这是大点儿的,还有各省各地

  • 周世宗柴荣:五代第一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柴荣

    导读:后周君主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统领,他在位时大力发展经济,改革政治,国家军事实力大为增强。他英勇善战收复大片失地,然英年早逝,继承人又年幼羸弱,最终被赵匡胤黄袍加身断了后周天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政治改革为赵匡胤的基本统一打下了基础。网络配图周世宗,名柴荣(公元921~9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