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杀了“亲上加亲”的兄弟完颜亶,完颜亮是个怎样的皇帝

杀了“亲上加亲”的兄弟完颜亶,完颜亮是个怎样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70 更新时间:2023/12/6 19:18:14

1149年,27岁的金国宗室子弟完颜亮刺杀了金熙宗完颜亶,自立为帝,成为金朝第四位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说起来,完颜亮和完颜亶是“亲上加亲”的兄弟俩,完颜亮的父亲是阿骨打的长子(庶出)完颜宗干,完颜亶的父亲是阿骨打的次子(嫡子)完颜宗峻,两人是堂兄弟,后来完颜宗峻死了,完颜亶的母亲改嫁给了完颜宗干(草原民族的“收继婚”制度),完颜亶就跟着母亲到了完颜宗干府上,成了完颜宗干的养子,于是完颜亶和完颜亮也就成了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

完颜亮

不过,这哥俩的关系处得不咋的,特别是后来完颜亶凭着阿骨打嫡长孙的身份,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帝,完颜亮心里很不舒服、很不服气,心想“要不是我父亲挺你,你怎么可能当皇帝!我也是太祖的孙子,凭啥我不能当皇帝!”这种内心深处的不满和觊觎长年地蓄积着,等待着一个合适的爆发口。随着完颜宗干、完颜宗弼等人陆续病逝,金熙宗完颜亶失去了依靠,变得六神无主、举止失措,朝政日渐荒废,上下离心离德。

在这种情况下,觊觎皇权已久的完颜亮趁机发难,联合大兴国、唐括辩、李老僧等人一起刺杀了金熙宗,随后自立称帝,改元天德。完颜亮是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从小就“天才英发,深沉有大略”,喜欢汉文化,爱与辽宋名士交往,在金朝宗室中很有美誉度。所以,他弑帝篡位后,在经历了早期的一阵慌乱不安后,朝廷和宗室上下也都渐渐接受了这一事实,毕竟金熙宗完颜亶太让人失望了,完颜亮也是太祖至亲血脉,才干远胜于完颜亶,由他当皇帝好像也无不可。

完颜亮是个野心勃勃的人,曾对手下人说起他的三大宏愿:国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帅师伐远,执其君长而问罪于前,二也;无论亲疏,尽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这三条简单说就是当一言九鼎的皇帝、灭敌国彰显武功、占尽天下绝色美女,这三大志向对一般人而言就是疯话、玩笑话,但对篡位称帝的完颜亮来说,却是他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做了许多大事正事,也做了许多恶事荒唐事,让人有“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杀戮同室,惨绝人寰。金熙宗完颜亶执政时,虽说太祖阿骨打一脉的人执掌皇权和朝廷中枢,但对太宗吴乞买、国相完颜撒改一脉的人还是比较宽厚的,让他们的子孙在各地任职,有自己的势力圈。完颜亮上台后,感到“如芒在背”,很不放心,心狠手辣的他拿起刀开杀,杀掉太宗子孙70多人,致使太宗后代全部死绝;杀掉完颜宗翰子孙30多人、斜也子孙100多人,将很多宗室大臣满门杀绝,消除了完颜亮心中的“隐患”。

徒单氏

更奇葩的是,完颜亮不但杀宗室大臣,还把他的嫡母徒单氏也杀了。徒单氏是完颜宗干的正妻,完颜亮的生母大氏是妾,宗干在世时,完颜亮和母亲都得看徒单氏的眼色行事,受了她不少气,完颜亮内心蓄积着怒火。后来完颜亮当了皇帝,碍于礼制册封徒单氏为太后,徒单氏被完颜亮表面的恭顺迷惑了,照旧颐指气使,屡屡干涉朝政。这下完颜亮不干了,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马上派人将太后徒单氏诛杀,并将她身边伺候的10多人一并灭口。

迁都燕京,掌控中原。完颜亮以史无前例的力度大杀同室子弟,把不放心的人基本杀绝了,但他还是不放心,每当看到上京城的亭台楼阁、佛寺道观,他就感到前任完颜亶的气息犹在,很不舒服,于是他要迁都,另建一处完全属于自己的皇城。当然,迁都也是为了更好地掌控中原地区,当时金朝灭亡北宋,又臣服高丽、西夏等国,国土广袤,但都城却一直在东北一隅的上京城(今黑龙江阿城区),不利于政令通达,也给人一种外来胡族征服者的形象。

雄才大志的完颜亮迁都,就是要摆脱前任完颜亶的影响,逐步深入中原地区,建立一个大一统的中华正统王朝。他不顾很多女真贵族的强烈反对,积极做好迁都燕京的准备,他命张浩、苏保衡等人营建新燕京城,动用了120万人,历时两年时间,自东、西、南三个方向大大拓展了燕京城,1153年正式迁都,改燕京为中都,号中都大兴府。同时罢上京称号,只称会宁府,销毁了城内宫殿、宗庙和佛寺。此次迁都,进一步加强了金朝的中央集权,加速其汉化,巩固了金朝在北方的统治。

刷新吏治,集权中央。完颜亮登基后,把前朝的"三省六部制"改为"一省六部制",只保留尚书省,作为中央政权最高执行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取消行台尚书省,废除元帅府,改为枢密院,把军权收归皇帝。借鉴辽制,设置登闻检院,作为监督机构,让老百姓能够检举官府的不当行为,搭建了百姓与政府的交流通道,这在800多年前还是很有进步意义的。针对前朝律法混乱的局面,完颜亮参考北齐律、唐六典,颁布实行了金朝真正意义上的成文公法《续降制书》,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律法体系。

完颜亮在用人上不看背景家室,无论贵贱,大量起用渤海、契丹、汉人中的优秀人才,稳固政权基础。借鉴中原王朝制度,设立国子教育生员,恢复并创新科举考试,创立监考院,用于监督科举。完颜亮还多次亲自监督殿试,上台出题乃至解题,思考深邃,阐述奇妙,一时被传为佳话。他继续执行女真人南迁的政策,扶持女真贵族向封建地主转化,多余的土地允许汉人租佃,促进了女真族猛安谋克内部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形成,也增加了国家税收。改革币制,掌握和控制货币流通,进一步从经济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文采风流,雄浑大气。完颜亮的汉文化底子比较厚实,能诗善文,是金朝有名的文学家。从他现存的一些诗篇来看,他不但精通汉学而且才华横溢,“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绿叶枝头金缕装,秋深自有别般香。一朝扬汝名天下,也学君王著赭黄。”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金印如斗,独在功名取,断锁机谋,垂鞭方略,人事本无今古。试展卧龙韬韫,果见功成朝暮”,这些诗句激越豪迈、雄浑大气,时人称他“一吟一咏,冠绝当时”,连江南文人看到他的诗词都不得不叹服,说:“北地之坚强,绝胜江南之柔弱。”

荒淫无度,灭绝人伦。完颜亮的荒淫在历代帝王里面是挂了号的,他的第三个宏愿是“无论亲疏,尽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他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在他眼中,没有什么人伦血脉,只要是美女,都可纳入塌上。他杀光太宗一脉子孙,留下的府中女眷中长得美艳的,他都纳入宫中淫乱,不管是嫂嫂弟妹,还是侄女侄媳妇。他和曹操一样,喜欢霸占别人的漂亮老婆,朝中大臣的妻子、宫中侍卫的妻子,他只要看上了,就要带入宫中享用,有时还要人家老公在旁值守“观礼”。为了霸占美女定哥,完颜亮指使人缢杀了她的丈夫——崇义节度使乌带,然后心急火燎地把她纳入宫中,封为贵妃。石哥是定哥的妹妹,长得也很漂亮,完颜亮威胁杀掉她的丈夫全家,逼得石哥无奈进宫,沦为了他的玩偶。

南征伐宋,众叛身死。为了实现“帅师伐远,执其君长而问罪于前”的宏大志向,公元1161年十月,完颜亮兵分四路,拥兵70万,对南宋发动了全面进攻。起初战事顺利,金军进兵神速,形势大好,宋军退保江南。就在此时,金军后院起火,完颜亮的从弟完颜雍在东京(辽阳)叛乱称帝,跟着完颜亮南征的不少将士从前线逃回去,到东京追随完颜雍,金朝南征大军军心动荡,三路水军接连被宋军击败。

按理说,完颜亮应该迅速回师平叛,等稳固政权以后再谋划伐宋事宜,但骄横狂傲、刚愎自用的完颜亮不肯这样“没面子”的回去,一定要战胜宋军以后,再回去与完颜雍算账。他指挥金军从和州渡江攻宋,无奈金军不善水战,又遇到了南宋名将允文,结果在采石矶金兵大败、伤亡惨重。完颜亮恼羞成怒,执意再战,下令说三天之内不能渡江,就把随军大臣全部斩杀。这就激起了兵变,耶律元宜、徒单守素等人联兵反叛,将完颜亮缢杀于军帐中,并以平民之礼安葬。

完颜亮死后被降封为海陵郡王,这就是他“海陵王”称号的由来。完颜亮之所以没有被称为什么祖、什么宗,是因为他的继任者没有给他一个这样的庙号,太祖、高宗这些称谓不是皇帝在世时用的,而是他们离世后被后人追封的,从这点上说,弑帝自立的完颜亮自始至终没有得到后世的原谅和认可,只能顶着“海陵王”“金废帝”的称号长眠地下。

标签: 金朝完颜亮

更多文章

  • 完颜亶为了宠妃杀皇后,最后他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完颜亮

    金国皇统九年(1149年)十月,河南一位名叫孙进的小兵带着一群老百姓举起了反对皇帝完颜亶统治的大旗,并给自己取了一个比较吸引大家眼球的名字—皇弟按察大王。但很快,这次造反运动就被镇压,孙进也被活捉。接下来的审讯程序变得异常怪异可笑,因为完颜亶认为一个小小的士兵怎么会自称是皇弟,很显然有幕后黑手,所以

  • 完颜亶是什么人?金朝第三位皇帝,过度依赖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完颜亶,宋朝

    完颜亶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去世后,皇位并没有顺理成章的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由他的弟弟完颜晟继任是为金太宗。金太宗晚年本打算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迫于当时金朝贵族的压力,最终还是还给了金太祖一脉。所以金太宗完颜晟去世后,按照秩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

  • 苏舜钦《题花山寺壁》诗词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题花山寺壁,苏舜钦

    【原文】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赏析】从标题看,这首是记游之作。记游诗可以写景状物,也可以因景生发,别有寄托,内容是不可限止的。如果说唐人的记游诗多强调图形绘影,情寓景中,宋人的记游诗多注重借景生发,述志明理。那么,这首诗则正是符合后一特点的。“寺里”一联

  • 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诗词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原文】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赏析】词写作者被贬谪而壮志难酬的彷徨和忧心。上阕写作者

  •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诗词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

    【原文】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赏析】这首小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

  • 苏舜钦《夏意》诗词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舜钦,夏意

    【原文】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赏析】苏舜钦这首《夏意》,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

  •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诗词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原文】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赏析】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

  • 苏舜钦北宋诗人生平简介,文学成就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书法家,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 。北宋景佑元年举进士,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

  • 苏舜钦:本可以成为人生赢家,却被罢官晚年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舜钦,北宋

    你们知道苏舜钦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景祐元年,官宦世家出身、26岁的北宋诗人苏舜钦进士及第,政坛。与宰相杜衍之女完婚后,又有文坛领袖范仲淹的激赏,苏舜钦成为一颗被世人看好的政治新星。按苏舜钦拥有的政治资源和人脉关系,拿他开刀简直不大可能。20岁任荥阳县尉时,他就因敢于对皇帝大兴

  • 本来前程大好的苏舜钦,为何最后却郁郁而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苏舜钦

    景祐元年,官宦世家出身、26岁的北宋诗人苏舜钦进士及第,政坛。与宰相杜衍之女完婚后,又有文坛领袖范仲淹的激赏,苏舜钦成为一颗被世人看好的政治新星。按苏舜钦拥有的政治资源和人脉关系,拿他开刀简直不大可能。20岁任荥阳县尉时,他就因敢于对皇帝大兴土木谏议上疏而闻名朝野。其奏章言辞激烈,敢道人之所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