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卢祖皋之宴清都·初春,这首宋代诗词该如何赏析?

卢祖皋之宴清都·初春,这首宋代诗词该如何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107 更新时间:2023/12/18 16:55:15

宴清都·初春,卢祖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春讯飞琼管。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绮罗香暖。溶溶涧渌冰泮。醉梦里、年华暗换。料黛眉重锁隋堤,芳心还动梁苑。

新来雁阔云音,鸾分鉴影,无计重见。啼春细雨,笼愁澹月,恁时庭院。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

此词为伤春抒怀之作。上片写景。“春讯”八句从自然与人事的声、色、香、暖之种种变化,渲染江城春色之绚丽与温馨。“醉梦”、“暗换”,写春光流逝之迅速词人恍惚不觉之心态,“料黛眉”二句写词人料想中原故土柳叶凝眉锁愁,林花震颤不安,暗寓了对中原的眷念与悲感。下片抒情。由春思人,由思生恨、辞情愈转愈深。

“春啼”三句以移情手法写春之啼泣而细雨淋漓,由云之笼愁而月光暗淡,词人此刻正独立于庭院而思家伤时,一片凄凉。“离肠”二句写词人相思离愁而痛断离肠,即使登高望远以舒怀,亦不得消释内心的离恨。末句以景结情,传达出无限深长的别愁离恨,辞尽意未尽。

标签: 宋代卢祖皋

更多文章

  • 《诉衷情·送春》宋代万俟咏,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

    诉衷情·送春宋代:万俟咏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译文清晨里扬鞭打马欢欢喜喜回家,昨晚沉沉的醉意还没有全消。夜里下过小雨,现在已经放晴,燕子双双在微风中轻飘。山不尽,水无边,回头眺望来路真是漫长遥远。眼看就要与家人团圆

  • 《长相思·雨》北宋词人万俟咏,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

    《长相思·雨》是北宋词人万俟咏所写的一首写景遣怀的词。该词讲述一个相思之人整夜难眠在雨夜中听着雨打芭蕉,触景生情,词人心中有无限的情怀,孤灯照人难入梦,表达了客居异乡的羁旅愁思。这是一首写景遣怀的词,讲述一个相思之人整夜难眠在雨夜中听着雨打芭蕉,孤灯照人难入梦。词人心中有无限的情怀,触景生情,表达了

  • 万俟咏怎么读?北宋末南宋初词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

    万俟咏(“万俟”是复姓,读作mò qí),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雅言,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绍兴五年(1135)补任

  • 薄姬为什么要选择与儿子合葬?只因刘恒生前说过这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薄姬

    薄姬为什么要选择与儿子合葬?只因刘恒生前说过这句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薄姬薄太后,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了,她是汉朝时期文景之治的开创者汉文帝刘恒的生母,原本她和刘恒都是非常不起眼的,就连吕雉都没有为难过他们,可见薄太后当年对吕雉来说真的是没有任何威胁的,而后来刘恒成了皇帝,

  • 《红梅》宋代王十朋所作的诗,注释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

    这是南宋诗人王十朋著有的诗作,诗题名是《红梅》。选自《梅溪集》。作品原文《红梅》王十朋桃李莫相妒,天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注释1、选自《梅溪集》2、元:通“原”,原本翻译桃李不要嫉妒我红梅,红梅和桃李开花茂盛的样子原来就是不同的,因为从冬天过来,红梅身上还留有傲霜斗雪的痕迹,虽然是红梅,

  • 他是南宋爱国名臣,揭秘王十朋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十朋,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王十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王十朋(1112年11月9日-1171年8月6日),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浙江省乐清市)人。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曾直言批评皇帝,两次硬怼当朝宰相,宋孝宗赵昚(shèn)赞其为:“南宋无双士,东都第一臣。”王

  • 为什么皇帝明明知道曾觌是奸臣却还是要用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帝,曾觌,奸臣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奸臣,忠臣各有各的忠,而奸臣都是差不多,无非就是弄钱、弄权、弄女人,也没其他什么追求了。在奸臣当道的大环境下,都有一个到今天还管用的说法:他们蒙蔽了皇帝。不过,你以为皇帝真的就这么好蒙蔽吗?事实上是,绝大部分皇帝都知道自己的某个手下是奸臣,尽管满朝文武都看不惯他,但是皇帝还是喜欢他。

  • 《金人捧露盘·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作者曾觌,原文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

    靖康二年,汴京失守,徽、钦二帝被掳,宋室南迁,曾觌也在这一历史转变之期,流亡江南,不久就做了南宋官员。孝宗登基后,他逐渐受到重用。此词自注云:“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庚寅”为南宋孝宗乾道六年。据《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一载“汪大猷为贺金正旦使,俾觌副之。”他们于当年二月完成使命,回到临安

  • 曾觌是什么人?宋朝奸臣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

    曾觌(1109-1180) 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京(今河南开封)人。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以寄班祗候与龙大渊同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权知阁门事。与龙大渊朋比为奸,恃宠干政,广收贿赂,权势颇盛。出为福建、浙东总管。乾道七年(1171年),迁承宣使、节度使。淳熙元年(一一七四),除开

  • 诗中李商隐,词里吴文英,皆乃性情中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

    有些人,有些爱,除了放在心里,还可以用笔写出来~~~密约偷香(梦、忆)踏青,小车随马过南屏。回首东风销鬓影,重省,十年心事夜船灯。离骨渐尘桥下水,到头难灭景中情。两岸落花残酒醒,烟冷,人家垂柳未清明。——南宋 / 吴文英 / 定风波·春情( 注:括号里原词遗失了一个字,老文我依据词意大概觉得梦字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