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金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会是术虎高琪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金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会是术虎高琪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01 更新时间:2023/12/22 18:22:30

术虎高琪,又叫术虎高乞,金朝大臣,金宣宗一朝权臣,为西北路猛安人。

大定二十七年为护卫,后为十人长。大安三年,蒙古人入关之时,因为率军护卫中都而升元帅右都监。

贞佑元年,因为连续的战事失利,受权臣纥石烈执中警告。因为害怕被权臣纥石烈执中论罪处死,抢先发动政变,杀死纥石烈执中。随后提首级前往请罪,金宣宗赦免了他,并升其为左副元帅,拜平章政事,任以国政……

贞佑四年,术虎高琪升尚书右丞相。此后他力劝金宣宗发动对宋战争,由此引发了金宋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最后被宣宗诛杀。

金宣宗到晚年时曾说:“坏我天下的,是高琪和彖多啊!”彖多是谁,咱们暂且不论,只说高琪。金宣宗会有这么一句话,很明显是将金朝江山败坏的绝大部分原因归咎在了术虎高琪的身上。那么术虎高琪是否真的就是金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吗?是因为有术虎高琪的存在,所以导致了灭国吗?

这个问题打一眼就可以给出答案,当然不是,或者说这样说并不正确。至少在金宣宗一朝,或者说术虎高琪活着的时候,金朝还没有灭亡。1234年,金朝在蒙古帝国和南宋的两方夹击之下灭亡,亡于金哀宗之手。如果凭一个人就能灭亡一个国家,那么这个人在这个国家绝对扮演着无人敢质疑其行动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威慑全国之人,还必须是个昏庸无道之人。否则一个国家,绝不可能简简单单的因为一个人就灭亡。

金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内忧外患,内外矛盾都是重点。金朝灭亡辽国之后,早先可以说是北方草原民族的霸主,蒙古高原诸部落不敢与他争锋,臣服于他。后来蒙古高原在铁木真的手中统一,建立蒙古帝国并被诸部落推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个人成就和军事能力,想来不用小编多说,大家心里都是有一杆秤的。这么一头猛虎的崛起,绝对是金国灭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另一个方面来说,金国灭亡北宋,占据北方中原大地。简单来说,从灭亡北宋的那一刻,金国就是北宋脉南宋的心腹大患。更况金宣宗一朝还屡次对南宋征战,这种仇恨情绪更重。所以后来南宋会选择和蒙古帝国联手对付金国,也就说的过去了。

对内金国多年朝政昏乱。政治腐朽,吏治腐败,赋税沉重,早就引得百姓不满。国内反抗情绪高涨,外面又有强敌环伺,国力衰微的金国最终在蒙古和南宋联手下灭亡。

当然虽然金国不是因为术虎高琪灭亡的,但是术虎高琪仍然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术虎高琪担任尚书右丞相之后,力劝金宣宗攻打南宋以开疆拓土。由此引发了金宋两国多年征战,加快金国灭亡的速度。而术虎高琪的劝说不是出于大义,而是为了私利,为了掌握兵权而实行的。所以金宣宗说术虎高琪误了他的江山,也不是完全错误的。

《金史》评价术虎高琪:“高琪擅杀执中,宣宗不能正其罪,又曲为之说,以诏臣下。就其事论之,人君欲诛大臣,而与近侍密谋于宫中,已非其道。谋之不密,又为外臣所知,以告败军之将,因杀之以为说,此可欺后世邪?金至南渡,譬之尪羸病人,元气无几。琪喜吏而恶儒,好兵而厌静,沮迁飐之议,破和宋之谋,正犹缪医,投以乌喙、附子,只速其亡耳。使宣宗于擅杀之日,即能伸大义而诛之,何至误国如是邪。”

标签: 金朝金宣宗

更多文章

  • 术虎高琪把持朝政 金宣宗为什么会任由事态如此恶化下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金朝,金宣宗

    金国此时的当务之急应该是上下齐心,共同抵御外敌,可是术虎高琪把持朝政,排除异己,陷害大臣,把金国的内政搞得乌烟瘴气。那么术虎高琪把持朝政的局面会一直持续吗?金宣宗会任由事态如此恶化下去吗?大臣们实在是看不过眼了,有一个叫完颜素兰的文官,就跟宣宗皇帝讲,术虎高琪当年是因为怕死才杀的胡沙虎,绝不是有恢复

  • 平南虎威将军 金朝大臣术虎高琪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金朝,女真族

    术虎高琪(?—1219年),又作术虎高乞,金朝大臣。女真族。姓术虎,西北路猛安人。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充护卫。大安三年(1211年)蒙古军入关,他帅军入卫中都(今北京),升元帅右都监。贞祐元年(1213)因连战失利,惧为权臣纥石烈执中所杀,乃发动政变,杀执中。诣阙待罪,宣宗赦之,以为左副元帅,

  • 南宋诗人赵师秀《岩居僧》,原文译文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师秀

    《岩居僧》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赵师秀的尊崇贾岛诗风,该篇作品中可以看出贾岛对赵师秀诗风的影响。岩居僧开扉在石层①,尽日少人登。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②?词语注释开扉:开门。扉,门扇。何因:什么缘故,为什么。《周书·薛善传》:“时晋公护执

  • 《约客》南宋诗人赵师秀七言绝句,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南宋诗人赵师秀

    《约客》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处处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

  • 南宋赵师秀生平简介,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朝

    赵师秀(1170~1219年),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人。诗学姚合、贾岛,尊姚、贾为“二妙”。所编《二妙集》选姚诗121首、贾诗81首。绝大部分是五言诗。赵师秀,宋太祖八世孙。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字灵晖)

  • 宋代诗词赏析之约客,赵师秀在诗中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代,约客

    约客,宋代赵师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大概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经验,以此入诗,就难以写得蕴藉有味。然而赵师秀的这首小诗状此种情致,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曲包。“黄梅时

  • 《三峡吟》“永嘉四灵”之一徐照的诗作,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

    《三峡吟》是宋末“永嘉四灵”之一的徐照的诗作。此诗前二句写景,笼统地交代长江三峡的概貌;后二句说理,说明三峡一带的猿啼本身没什么愁苦之说,“行人”听了觉着愁苦,是因为“行人”心里本身有愁苦。全诗借典写愁,以理写愁,在写法上独具特色。三峡吟⑴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⑵。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⑶。词句注释

  • 宋代诗人徐玑《秋行》,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诗人

    《秋行》是宋代诗人徐玑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鸣蝉似筝,小溪如镜等秋日的景色,抒发了恬静悠然的心情。还有近现代诗歌《秋行》。作者徐玑(1162-1214), 字致中, 又字文渊, 号灵渊, 浙江温州永嘉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 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

  • 《新凉》南宋徐玑七言绝句简介,译文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新凉》

    《新凉》是南宋诗人徐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田园小诗,诗前两句工笔绘景,后两句寄情于景,描绘了一幅初秋清晨的风景图,使人仿佛置身其中,呼吸着浓重的乡村气息。虽无深意,却具恬适、自然的情致。新凉①水满田畴②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词句注释①新凉:指初秋

  • 永嘉四灵之一宋朝诗人徐玑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永嘉四灵之一。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人物简介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