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和柴荣相比谁的功绩更大 谁的能力更强呢

赵匡胤和柴荣相比谁的功绩更大 谁的能力更强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69 更新时间:2024/1/3 2:42:49

还不知道:赵匡胤柴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周世宗皇帝柴荣是一代雄才大略的人物,但仅仅活了38岁(921-959)就去世。他在位时间只有六年,满腔的热血抱负尚未得到施展。

如果后周世宗柴荣能够多活十年,建立那样的不世之功业也未尝不可以。

出身不同,柴荣经历更加丰富,赵匡胤学识更加系统

商人出身的柴荣,祖上常年居住在邢州山(现河北隆尧县)柴家庄。往上数三代,爷爷辈柴翁、爸爸柴守礼都是富家一方的乡绅名士。只可惜生逢五代十国乱世,柴家传到柴荣一代是已经家道没落,还是幼年的柴荣为生活所迫只好投奔姑父郭威(后周太祖)。

柴荣的姑姑柴氏原本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嫔御,李存勖驾崩后,后唐明宗李嗣源解散一部分宫人,遣其归家。

柴氏归家途中,走到河上地区突然刮起狂风下起大雨,只好在旅店暂住几日。结果与郭威意外相逢,柴氏看到看郭威气宇轩昂、神态斐然,便芳心全倾。恰巧郭威对柴氏的贤德也是早有耳闻,二人在没有事先通知父母的情况下,结为夫妻。

柴荣天资聪明,少年的时候就能帮助郭威打理一些事务,对此郭威十分欢喜疼爱,恰巧姑姑柴氏一直没有给郭威生育一儿半女,就把柴荣收继到自己的膝下作为儿子精心培养。

柴荣非常善于经商,这一点可谓是遗传祖父的基因,当时郭威还没有起家处在艰苦创业的时期,郭家也只能是勉强维持生计,少年柴荣发挥祖上流传下来的经商手艺,四处贩卖茶货给郭家填补家用。

柴荣自己也没有安于现状,利用经商的闲余时间练习武艺,研读史书,最终成长为一名善于骑射,饱读诗书的青年才俊。

相比而言,宋太祖赵匡胤的出身要比后周世宗柴荣的出身正牌得多。

赵匡胤是涿郡人,正牌的官宦家庭出身,高祖父赵朓曾经是唐朝的幽都县令,曾祖父赵珽一度官至唐朝御史中丞,祖父赵敬是营州、蓟州、涿州三地的刺史。

少年时代的赵匡胤过着衣食无忧、四处游玩的公子哥生活。传说,有一次赵匡胤出游襄阳迷路,一直没找到旅店住所,只好在一间坡寺庙暂居一晚。庙里有个老和尚精通相术,见到赵匡胤后不禁惊叹道“奇人,奇人也”。接着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送给赵匡胤,嘱咐他一路往北别回头能够有奇遇。

赵匡胤半信半疑带着老和尚赠送的钱财和话语一路北上。结果乾祐元年(948)遇上已经是汉枢密使的郭威,并投靠到帐下,之后跟随郭威四处征战,立下许多功劳,深得郭威赏识。

广顺元年(951),郭威建立后周称帝,赵匡胤升为滑州副指挥使。两年后,广顺三年(953),郭威任命柴荣做开封府尹,赵匡胤被任命为开封府马直军使,二人合作经营管理开封事务。

赫赫战功不相上下

后周世宗柴荣战绩如下:

力破北汉和契丹联军。显德元年(954),后周世宗柴荣刚即位不久,北汉勾结契丹准备打击后周朝廷,柴荣作为刚即位的皇帝,血气正盛带领军队身先士卒,在战场上奋力拼杀一举击败北汉哈契丹的联军。

挫败后蜀。显德二年(955),后周世宗柴荣点集人马发动对后蜀的作战行动,历时数月的苦战,终于一举打败后蜀政权,将秦州、成州、阶州三地划入后周版图。

三次攻打南唐。显德三年(956),柴荣趁着将士们胜利的余威发动对南唐的作战,前前后后一共三次攻打南唐,收获江北淮南十四个州郡。

硬刚辽朝。显德六年(959),后周世宗柴荣亲率大军攻打辽朝,这个举动实在为中原汉文明争光长脸,这一仗下来后周夺取三关三州总共十七县,只可惜世宗柴荣准备一举拿下幽州时,突然身染重疾,只好班师回朝。

宋太祖赵匡胤战绩如下:

陈桥兵变以前,赵匡胤一直是后周世宗柴荣手下的得力干将,后周对外的几次战争,赵匡胤几乎全部参与,特别是在高平之战、后周攻南唐之战中,赵匡胤屡屡立下战功。

荆湖之战。乾德元年(963),赵匡胤点集军马以“假道灭虢”的计策,先是灭掉荆湖势力。

乾德二年(964),赵匡胤开始实施灭后蜀的行动,兵分两路一举攻破孟昶主政的后蜀政权。

开宝二年(969)至开宝四年(971)灭掉南汉刘鋹政权。

开宝七年(974)至开宝八年(975)灭掉南唐李煜政权。

虽然宋太祖赵匡胤的历史功业要大过后周世宗柴荣的功业,但是从军事才能和领导魄力来讲二人真的难分高下。笔者更倾向于后周世宗柴荣的能力应该大于宋太祖赵匡胤。

明朝开国皇帝评价周世宗柴荣说道:三代之王有其时而能为之,汉文有其时而不为,周世宗则无其时而为之者也。

意思是说,周世宗柴荣继位的时候不具备天时地利,却能够凭借个人的军事天份,刚刚继位不久,便对周边强势的政权,特别是对契丹发起挑战,实在是令人佩服,在这一点北宋包括太祖赵匡胤在内的历代皇帝都是难以企及的。

标签: 柴荣赵匡胤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夺了柴荣江山,却没有对柴氏子孙赶尽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北宋

    大家好,说起赵匡胤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纵观中国历代王朝的开国之君,能够做到像赵匡胤如此宽宏大量的程度还真是不多见。历史上凡是王朝新创,必然要对前朝遗老皇族大开杀戒,比如清朝对于明朝就是如此,虽然名义上打着为明复仇的旗号入关,但是暗地里却对明朝皇族后裔十分忌惮,必要斩草除根。历代亡国之君的后裔

  • 周世宗柴荣一生共有七名儿子 赵匡胤夺权之后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柴荣

    赵匡胤是怎么对待柴荣儿子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江山,建立北宋王朝。然而对于后周世宗柴荣的家人,如何处置成了一大难题。周世宗柴荣一生共有七名儿子,长子柴宗谊,次子柴宗诚,三子柴宗諴都在柴荣生前被后汉隐帝刘

  • 赵匡胤夺取了后周江山,柴荣的7个儿子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匡胤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江山,建立北宋王朝。然而对于后周世宗柴荣的家人,如何处置成了一大难题。周世宗柴荣一生共有七名儿子,长子柴宗谊,次子柴宗诚,三子柴宗諴都在柴荣生前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所杀,分别被追封为越王、吴王、

  • 柴荣的亲生父母是谁?他为何成了郭威的义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柴荣,五代十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柴荣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乱世,其中出现了两个天骄一般的人物,郭威和柴荣。柴荣出自邢州柴家,父亲名叫柴守礼。柴家本是当地望族,几代富贵,结果到了柴守礼时,适逢天下大乱,柴家也家道中落。年少的柴荣只好投奔在军中任职的姑丈郭威。正好

  • 赵匡胤谋朝篡位以后 赵匡胤是怎么对待柴荣的老婆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柴荣,赵匡胤

    还不知道:柴荣老婆下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野心勃勃,在历史上曾发动陈桥兵变,他谋朝篡位以后,前任皇帝柴荣,如花似玉的老婆下场怎样?柴荣跟大部分皇帝一样坐拥后宫,册立了好几个妃子。其中原配刘氏,是一个将门子女,她从小就被长辈许配给柴荣。两人结婚之后相

  • 柴荣先北后南的主张是真的吗 赵匡胤先南后北的政策真的错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柴荣,北宋

    还不知道:赵匡胤政策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喜欢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曾经与赵普有过一次“雪夜定策”,参与人可能还有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雪夜定策”的主要内容就是“先南后北”的统一中国的策略。在这个策略的引导下,宋朝经过了太祖和太宗两代

  • 赵匡胤称帝为什么会那么容易 柴荣就没有忠于后周的大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赵匡胤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匡胤称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企图收复被契丹吞并的燕云十六州,但是在准备攻克重镇幽州之时却不幸患病,北伐大军不得不班师回国。不久之后,柴荣驾崩,临终将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托付给范质、王溥、魏仁浦等人。柴荣驾崩半

  • 柴荣临死前为什么不堤防赵匡胤 只能说防范的重点不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柴荣,赵匡胤

    对柴荣和赵匡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篡位最严重的一个乱世,皇帝的位置都是大臣篡来的,后周最为五代时期最后一个中原政权,后周的皇帝柴荣深知不处理好臣子,自己的后代也守不住这创下的基业。柴荣临死的时候,也作出一系列措施防止自己手底下的大臣篡位

  • 柴荣刚上位就斩杀了70名大将,为什么没人指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柴荣,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柴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后周是五代最后一个中原的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影响力,共历经了三朝皇帝,十年的时间,后周在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收复了很多小国,国土面积明显增多,为祖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太祖

  • 周世宗柴荣有多狠辣?一天杀了70名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柴荣,五代十国

    每当一提起柴荣总会和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的4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中华上下5000年的悠悠历史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更是我们的骄傲。然而就在这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君王、臣子和奇人异事。我们曾站在世界的顶峰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