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柴荣先北后南的主张是真的吗 赵匡胤先南后北的政策真的错了吗

柴荣先北后南的主张是真的吗 赵匡胤先南后北的政策真的错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81 更新时间:2023/12/20 12:18:29

还不知道:赵匡胤政策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曾经与赵普有过一次“雪夜定策”,参与人可能还有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雪夜定策”的主要内容就是“先南后北”的统一中国的策略。在这个策略的引导下,宋朝经过了太祖和太宗两代皇帝的努力,才把宋朝局促的地盘逐渐扩大,完成了中原地区的基本统一。随后,宋太宗赵光义才得以向北进军,消灭了蕞尔小国北汉,然后再两度大规模北伐契丹,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

如果燕云十六州顺利收复,那么宋朝还真的可能“复汉唐旧疆”。但是,两次大规模北伐(太平兴国北伐和雍熙北伐)都以宋朝惨败告终,这也导致了两宋三百多年始终处于被北方强盛政权的压制状态之下。那么,宋太祖赵匡胤指定的“先南后北”策略真的错了吗?

赵匡胤作为一代雄主,他制定这个宏伟的策略当然不是因为自己一时冲动,毕竟,这个策略一共执行了长达二十年之久。在制定这个策略之前,赵匡胤至少曾经与三位大臣一起商讨。最初,赵匡胤是想先解决北方的问题——也就是先除掉最强大的敌人。但是在这三位大臣的建议以及自己的思考之下,赵匡胤改变了主意。

第一位:魏仁浦

魏仁浦是周世宗柴荣临终指定的托孤大臣之一,他在宋朝初期继续担任宰相职务。赵匡胤曾经问魏仁浦:“朕欲征太原,如何?”魏仁浦给的答案是“欲速不达”。

第二位:张永

张永德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也是周世宗柴荣执政时期的权臣(殿前都点检)。柴荣临终时,为了防止权臣篡位而将张永德调离京城,让赵匡胤接替了他的职位。宋朝建立之后,张永德被任命为武胜军节度使。赵匡胤曾经询问张永德“并(今太原)、汾(今汾阳)之策”,张永德认为:“彼兵虽少而悍,加之北虏之援,未可遽也,待其困弊,乃可图耳”。

第三位:赵普

赵普是赵匡胤前期最倚重的大臣,赵匡胤与赵普的这次会谈便是著名的“雪夜定策”了。当天晚上,赵匡胤先是试探性地问赵普:“吾欲收太原”,而赵普则回答说:“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边患我独挡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彼弹丸黑子之地,将何所逃?”

从赵匡胤与这三位大臣的会谈中,我们可以知道,赵匡胤一直强烈地希望能够先平定北方小国北汉,而北汉实际上代表的是契丹的势力,与北汉开战,也就意味着宋朝必须进入一级戒备,随时准备与契丹大规模交锋。但是三位大臣都不建议先对北方用兵,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宋朝刚刚立国,时机不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北汉蕞尔小国,是迟早要被收复的,而南方则有大量割据势力,需要优先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最终决定了先南后北。

我们后世往往将赵匡胤与柴荣进行对比,认为柴荣曾经主张“先北后南”,因为他是在北伐途中去世的。但是,我们只是看到了他北伐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的整体布局——《新五代史》中记载:

是时,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挠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王)朴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

也就是说,周世宗柴荣早就和王朴达成了共识,他们采取的也是“先南后北”的策略,只不过后周在进攻南唐之时,受到了南唐与契丹的夹击。所以柴荣不得不调整方向,先给北方的契丹一点颜色看看,其整体策略依然是优先平定南方。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后世因为两宋三百多年都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并且长期处于北方强盛政权的压制状态之下而去怀疑“先南后北”的策略可能是错误的。但是这种思路本身就有问题,这完全是“结果论”啊!如果没有“先南后北”,宋朝可能根本就没有实力进行北伐;如果赵匡胤之后的皇帝有优秀的军事能力,北伐未必会如此惨烈。

标签: 柴荣北宋

更多文章

  • 赵匡胤称帝为什么会那么容易 柴荣就没有忠于后周的大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赵匡胤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匡胤称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企图收复被契丹吞并的燕云十六州,但是在准备攻克重镇幽州之时却不幸患病,北伐大军不得不班师回国。不久之后,柴荣驾崩,临终将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托付给范质、王溥、魏仁浦等人。柴荣驾崩半

  • 柴荣临死前为什么不堤防赵匡胤 只能说防范的重点不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柴荣,赵匡胤

    对柴荣和赵匡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篡位最严重的一个乱世,皇帝的位置都是大臣篡来的,后周最为五代时期最后一个中原政权,后周的皇帝柴荣深知不处理好臣子,自己的后代也守不住这创下的基业。柴荣临死的时候,也作出一系列措施防止自己手底下的大臣篡位

  • 柴荣刚上位就斩杀了70名大将,为什么没人指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柴荣,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柴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后周是五代最后一个中原的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影响力,共历经了三朝皇帝,十年的时间,后周在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收复了很多小国,国土面积明显增多,为祖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太祖

  • 周世宗柴荣有多狠辣?一天杀了70名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柴荣,五代十国

    每当一提起柴荣总会和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的4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中华上下5000年的悠悠历史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更是我们的骄傲。然而就在这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君王、臣子和奇人异事。我们曾站在世界的顶峰俯

  • 柴荣为什么罢免张永德和李重进的权力?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柴荣,五代十国

    你真的了解柴荣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柴荣在生了重病的时候,感觉自己好不了了,担心幼小的儿子将来坐不稳皇位,于是剥夺了朝中两位重要大臣张永德和李重进的权力,把赵匡胤提拔起来。但是让柴荣想不到的是,恰恰是赵匡胤夺了他儿子的皇位。(柴荣画像)于是有人就想到,如果当初柴荣没有剥夺张

  • 柴荣和赵匡胤面临同样的问题——两人都是过于早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柴荣,赵匡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柴荣和赵匡胤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想起一个短语:造化弄人。五代时期,最有可能完成统一大业的王朝,是后周王朝,尤其是柴荣当政那会儿。事实上后来北宋有能力吞并其他割据政权,一定程度上,也是依靠后周给打下的基础。后周皇帝柴荣在位那会儿,曾经做过一些规划:那就

  • 堪称一代圣主的柴荣,为何终身不见生父?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柴荣,五代十国

    柴荣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乱世,其中出现了两个天骄一般的人物,郭威和柴荣。柴荣出自邢州柴家,父亲名叫柴守礼。柴家本是当地望族,几代富贵,结果到了柴守礼时,适逢天下大乱,柴家也家道中落。年少的柴荣只好投奔在军中任职的姑丈郭威。正好郭

  • 柴荣为什么会看中赵匡胤?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柴荣,五代十国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柴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民国时候,军阀混战不已。当时陈独秀有句话很出名,“兵靠大帅以生活,大帅挟兵以横行,两相结合,遂造成中国之大患。”这句话可以看得出来,在当时的条件下,很多普通人参加军阀其实是为了填

  • 后周为何会迅速灭亡?除了柴荣英年早逝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后周,周世宗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后周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五代之中,窃以为最有希望实现统一大业的,唯后唐与后周。然而,后唐的实力经过李存勖三年的统治,是被活生生作没的,而后周则是为另一个王朝作了无私的奉献。后周的灭亡相对和平,只是引起几场零星的

  • 柴荣在位才仅6年时间,他执政期间有什么丰功伟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柴荣,五代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柴荣。古代的皇帝是人人都想做的,毕竟这是万人之上的人。现如今看来,做皇帝也不是件容易事,弄不好就会被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的大臣等杀了,这可是非常恐怖的。时至今日,皇帝已经成为了历史,不复存在了。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明君,不过这些明君在后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