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宋与西夏之争使得成安公主和亲,契丹最终灭亡

大宋与西夏之争使得成安公主和亲,契丹最终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671 更新时间:2023/12/24 14:33:09

耶律洪基在皇帝的宝座上碌碌无为、昏庸无道了四十六年以后,终于结束了他腐败的一生。之后,他的孙子耶律延禧继承皇位,成为契丹帝国最后一个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刚当上皇帝没几天,远在西南的西夏就派遣使者来求婚,想要通过联姻加强巩固两国的关系,促使契丹与西夏友谊地久天长。第一次,耶律延禧二话没说就拒绝了,但西夏仍不死心,没过多久又派来了求亲使者。这让耶律延禧郁闷了,为什么西夏这么锲而不舍地要跟自己攀亲戚,死活缠着自己不放呢?

无奈之下,他只好翻开契丹帝国的史书,认真了解了下契丹与西夏的恩怨纠葛。他这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那个腐败无能的爷爷耶律洪基,正是由于他不断在大宋与契丹中间充当和事佬,才使得西夏要死要活地缠上了契丹。在耶律洪基听信耶律乙辛的谗言,杀了自己的老婆,间接害死自己的儿子,之后又忽然顿悟,除掉耶律乙辛,并进入另一个昏庸无道境界的同时,远在西南的西夏内部政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先是西夏惠宗李秉常撒手人寰,他年仅三岁的儿子李乾顺继承皇位,接着李乾顺的老妈梁太后和舅舅梁乙逋共同辅佐朝政。他们两个凭借梁家强大的威势,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牢固地控制着朝政大权。对于李秉常当年的亲信旧臣,杀的杀,排挤的排挤,搞得整个西夏为梁氏兄妹独尊。这给整个西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导致内部矛盾丛生,满朝文武表面上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暗地里却十分不满和反对梁氏兄妹的统治——西夏陷入了一个危机时期,如同绷紧的弓箭,已经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一场内战已经迫在眉睫。

这一切梁太后和梁乙逋兄妹当然很清楚,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必然会激化国内的矛盾。可是,如果不这么做,他们的统治同样会遭到反对,所以,他们只好铤而走险,选择先激化矛盾、再转移危机的策略——为了缓和矛盾,转移国内的危机,两个人开始肆无忌惮地推行战争策略。可是,选择谁做开战的对象呢?这边,宋朝在李乾顺刚上台的第二年,就马上派遣使者来册封他为夏国王。那边,契丹没过多久也派来了使者,册封李乾顺为夏国王。两边都推行和平友好政策,要跟谁挑起战争呢?

梁氏兄妹左看看、右看看,最终决定选择了不善于打仗的宋王朝,并打着要入主中原的旗号,气吞山河般地对宋王朝发动了战争。战争一开始,梁氏兄妹就兴奋了,根本不打算停手,大战不断,小战连连,竟然一口气发动了五六十次战争。与此同时,他们又以探听中原虚实,以求得更多“岁赐”为借口,始终与宋王朝保持着臣属关系,贡使往来不绝,甚至大肆叫嚣这样做是为了让宋王朝害怕西夏!

后来,梁氏兄妹为了夺权,反目成仇,梁太后成功诛杀了哥哥梁乙逋,独揽朝政,并开始更加穷兵黩武地对宋王朝发动进攻,甚至经常是举全国之兵,母子御驾亲征。这一年,梁太后再一次调集四十万大军攻打宋王朝的平夏城。宋军凭借平夏城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坚守城池,与西夏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拖延战争。梁太后眼看着平夏城迟迟攻打不下,心急如焚,恨不得踏平平夏城。所以,当属下来告诉她粮草不继的时候,她不但没有马上撤军,而是下令大军围攻平夏城。

就在这时候,天色大变,大风骤起,西夏军马车都被震断。西夏军虽然见惯了风沙天气,但却没有见过这么诡异的情况,顿时兵马大乱。宋朝守军见状,马上抓住机会,反守为攻,打了西夏军一个落花流水,梁太后和儿子李乾顺在部下的保护下狼狈而逃。梁太后看着麾下的残兵败将,内心又羞又怒,决定向契丹求助,借来援军,重整旗鼓,报仇雪恨。

耶律洪基早就听说梁太后擅权专恣,非常不得人心,所以任凭梁太后三番五次求援,都一概不搭理。最后,梁太后恼羞成怒,干脆在写给耶律洪基的上表中发泄心中不满,耶律洪基看后当然更加恼火,暗中决定伺机除掉梁太后。这时候,李乾顺已经十六岁了,按道理讲,他完全可以亲政了,但是他的老妈梁太后根本不打算把大权交给他,仍然独断专行,独揽大权。耶律洪基得知以后,知道机会来了,于是派人到西夏用毒酒杀死了梁太后,并扶植李乾顺正式亲政。

李乾顺亲政以后,在契丹的支持下,决定跟宋王朝和解。但是宋哲宗被骚扰了几十年,此时好不容易扬眉吐气,恨不得直接挥兵踏平西夏,根本不同意和解。无奈之下,李乾顺只好可怜巴巴地把求助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耶律洪基。耶律洪基正为自己扶植了西夏而得意洋洋,所以二话没说就同意给西夏与宋王朝当和事佬。于是,在耶律洪基的指导下,李乾顺先杀了梁太后的军师、帮助梁太后策划侵宋战争的嵬保没等人,然后向宋王朝上谢罪表。宋哲宗看到契丹从中斡旋,又看到李乾顺确实很有诚意跟宋王朝重修旧好,就充分发扬大国风度,答应了与西夏议和,并恢复“岁赐”。

契丹一次次的帮助,让李乾顺尝到了甜头,所以没过多久,他就派人跑来契丹求亲,希望能够通过与契丹缔结秦晋之好,消除因为耶律洪基杀死自己老妈而造成的两国之间的隔阂,同时巩固两国的关系,增进友好。耶律洪基当然知道李乾顺的用意,但昏庸无道的他根本不觉得契丹与西夏缔结秦晋之好有什么好处,所以想都没想地拒绝了。然而,李乾顺并不死心,没过多久就再次派人来了。这时,耶律洪基已经驾鹤西去了,刚刚上台的耶律延禧同样拒绝了李乾顺。但李乾顺仍不死心,收拾心情以后,再次派来了求亲使者。

这一次,耶律延禧无奈了。人家诚心诚意地来求亲,想要跟自己拉拢拉拢关系,还想着跟自己永结友好,而且还是锲而不舍地派遣使者,不顾千难万险,跋涉千山万水,千里迢迢地跑来,自己要是再拒绝,似乎真的不太好!西夏的使臣李至忠一看耶律延禧有所动摇,知道这次有希望了,于是马上趁热打铁,在耶律延禧面前大肆赞扬了一番李乾顺,把李乾顺夸得好像天上仅有、地上绝无。

耶律延禧看到李乾顺这么有诚意,而且人又这么好,就爽快地答应了求婚,册封皇室族女耶律南仙为成安公主,嫁给了李乾顺。成安公主远嫁西夏以后,心里仍然惦记着契丹。后来,契丹灭亡以后,成安公主得到消息,悲恸欲绝,最后绝食而亡。

标签: 成安公主辽朝

更多文章

  • 成安公主:辽国最后的公主,最后绝食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安公主,辽朝

    成安公主耶律南仙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成安公主的丈夫西夏崇宗李乾顺是西夏的第四位皇帝,早年受制于母后梁氏专权,永安二年(1099年),辽道宗看出梁太后擅权专恣,已经不得人心,遂遣人至夏,鸩杀梁太后,命时年16岁的李乾顺亲政。乾顺亲政后遣使向宋朝请和,皆遭到拒绝

  • 历史上对胡三省的评价有哪些 他的墓地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史学家

    胡三省(1230年5月15日—1302年2月21日),字身之,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宋元之际史学家。历史评价胡三省继承历代史家注史的优良传统,在“通鉴学”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胡三省的人格精神主要地表现 在坚韧执着的意志人格、求真求实的学术人格和讲究气节、忠于国家的政治人格三大方面,三者的有机统

  • 胡三省除了著作外还做出哪些贡献 他晚年的心态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史学家

    胡三省的著作除《资治通鉴音注》外,尚有《通鉴辨误》十二卷,《通鉴小学》二卷,《竹素园稿》一百卷。后两部已失传。胡三省曾编《通鉴地理考》一百卷,稿成后,见到同代学者王深宁(王应麟)的作品与自己所著大略类同,辄毁去原稿,不传于世。可见其治学态度之严谨。贡献注资治通鉴胡三省所撰《通鉴音注》的体例演变,大体

  •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简介 他生平经历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史学家

    胡三省(1230年5月15日—1302年2月21日),字身之,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宋元之际史学家。南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应贾似道召,从军至芜湖,屡有建言,然贾似道专横不用。后隐居不仕。自宝佑四年(1256)开始专心著述《资治通鉴广注》,得97卷,论10篇。临安(今浙江杭州)

  • 历史上唯一被史书抹去的宋朝皇帝宋简宗赵旉 由于种种原因不被史学家承认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宋高宗

    从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开始,到少帝赵昺在崖山跳海殉国结束,宋朝立国共319年,按照史书的说法则是经历18位皇帝。不过在此期间还真实存在过一位皇帝,只因他年纪太小、在位时间极短,且又是叛将扶立的傀儡,所以一直不被史学家承认。此人,便是在位仅仅26天的简宗赵旉。赵旉生于“靖康之变”的当年,

  • 被史书抹去的宋朝皇帝!赵旉为什么不被历史承认?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赵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被史书抹去的宋朝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他就是宋高宗唯一的儿子赵旉,刘苗之乱时被拥立为皇帝,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26天,两百多年后,被元末大宋政权皇帝韩林儿追谥为宋简宗。赵旉是刘正彦、苗傅发动叛乱后拥立的,又得到韩林儿的追谥,因此也并非不被任何人承认,

  • 宋简宗赵旉:高宗赵构唯一的儿子,登基不到一个月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简宗赵旉,南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靖康二年五月(1127年),金军攻克开封并俘徽、钦二宗北去。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南宋高宗。赵构即位之后,在投降派大臣汪伯彦、黄潜善等的建议下放弃中原,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

  • 宋简宗赵旉:赵构唯一的儿子,在位26天就被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简宗赵旉,南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简宗赵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这位皇帝便是宋简宗赵旉,赵旉是高宗赵构的儿子,也是赵构唯一的儿子,赵构在位时,十分宠爱赵旉,因为赵旉的母亲潘氏是赵构的宠妃,潘氏不仅长得花容月貌,而且十分懂得如何如何讨男人欢心,所以赵构才如此喜爱他们的儿子。赵构的宠臣是个

  • 南宋唯一不被承认的皇帝,赵旉为何只活了两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旉,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赵旉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坏了的东西如果没有外在的影响,它只能继续更坏下去。无论是从化学的角度还是从物理学、哲学的角度,这种质的逆转都不可能实现。同理,人世间的事也往往如此。比如宋朝,北宋亡于腐败,到了南宋开国之初依然如此。该贫穷的继续贫穷,该纸醉金迷的继续纸醉

  • 宋高宗仅有的一个儿子赵旉为何不被后世承认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旉,南宋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赵旉。宋高宗赵构是南宋开国皇帝,他在历史上是个性格反差比较大的皇帝,也是争议比较大的皇帝。在位初期的宋高宗,起用岳飞、韩世忠等名将抗金,取得了一定的战绩,但在位后期却转向议和,还秘密下令杀害岳飞,这是宋高宗最具争议的一点。无论怎么说,单凭宋高宗杀害抗金名将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