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梅尧臣《汝坟贫女》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梅尧臣《汝坟贫女》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36 更新时间:2023/12/25 17:45:02

汝坟贫女

朝代:宋代

作者:梅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暴,官家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

译文

汝水边贫苦人家的女儿,一边走一边哭声音凄凉悲伤。

她说家中上有老父,除了她这女儿再没丁壮。

郡中的官吏下来态度强暴,县官那里敢表示违抗。

催逼严厉不允许片刻担搁,老迈的父亲扶着拐杖上路忙。

临走时再三拜托四邻,希望对弱女多多相帮。

刚才听到同乡人回来,向他们打听父亲下落时心里疑虑不安。

果然在寒冷的雨中,父亲冻死在河边堤上。

我这瘦弱的女子没人依靠,父亲的尸体也无力安葬。

生女儿比不上男子,我虽活着有什么事可以承当?

摸着胸顿足高呼上天,我是活是死真是两难!

注释

(1)汝坟:河南省汝河岸边。《诗经·周南》有《汝坟》诗,以妇女的口吻诉说“室如毁”,此诗也写妇女的哭诉。此诗题下作者原注:“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2)再点弓手:第二次征集弓箭手。

(3)道死:死在路上。

(4)壤河:疑即河南省的禳河,流经鲁山县入沙河。

(5)昆阳:故地在今叶县。

(6)行哭:即哭。行,从事,做。

(7)丁:成年的男子。

(8)壮:壮年人。

(9)督:督促。

(10)遣:遣派。

(11)稽留:停留。

(12)龙钟:老年人行动迟缓、衰惫的样子。

(13)去携杖:老人拄着手杖去充乡兵。

(14)依傍:依靠。这两句是说老父临行时,女儿殷勤地恳求四邻一同应征的人予以照顾。

(15)适:刚才。

(16)闾里:乡里。闾里归,指同乡应征回来的人。

(17)疑:迟疑。

(18)强:勉强。是说想打听一下父亲的消息,又怕凶多吉少,所以迟疑不敢问。

(19)弱质:柔弱的身体。贫女自谓。

(20)何所当:活着有什么用?当,抵当。

(21)拊膺:捶胸。膺,即胸。

(22)奈向:犹言活下去呢?还是一死完事呢?奈,犹何。

赏析

诗里通过汝河边上一位贫家女子的悲怆控诉,描叙了一个由于征集乡乒,致使贫民家破人亡的典型事例,反映宋仁宗时期人民在兵役中所遭受的苦难。和另一首《田家语》是作于同一年的姊妹篇。

起笔两句入题:“汝坟贫家女,行哭声凄怆。”这个诗题《汝坟贫女》定得很有意义,《诗经·周南》中,就有一篇《汝坟》诗,“汝坟”,指汝河堤岸边上。那首诗,用一位妇女的口气描写乱世,说丈夫虽然供役在外,但父母离得很近,仍然有个依靠。这一篇取《汝坟》旧题,也用一位女子的口吻来描叙,但这位妇女的遭遇却更加悲惨。作者从她走着哭着的凄怆声音,引入下文悲酸的诉说。诗从第三句“自言有老父”到末句“生死将奈向”,全是贫女控诉的话语。这段话可分为三小段。第一小段由“自言有老父”,至“幸愿相依傍”八句,诉说老父被迫应征的情况。前四句诉说家中孤苦,没有丁壮,老父年迈无依。郡吏征集弓手,强迫老父应征,县官虽知实情,却不敢违抗。后四句诉说老父被督遣上路,符令紧迫,不许稽留,老人只得拄着拐杖应役。在老父上路之时,贫女殷殷地嘱托同行的乡邻,恳求他们照顾年迈的父亲。按照当时诏书“三丁籍一”的规定,这家本不在征集之内,但是官吏们取媚上司,多方搜集丁口,以致超过兵役年龄的老人,也被搜索入役。《田家语》诗中所写的“搜素稚与艾,唯存跛无目”,与这里所说的情况相同。

第二小段由“适闻闾里归”至“僵死壤河上”四句,诉说老父出征之后,隔了一段时日,闾里有人从戍所回来。贫女前来问讯,怀疑她父亲还在勉强撑持,但回答的是她父亲已在寒雨中僵冻而死,露尸在壤河边上。

第三小段由“弱质无以托”至结尾句“生死将奈向”六句,叙说老父死后,贫女弱质,孤苦无依,老父的尸体运到村里,也无力安葬。只好捶胸痛哭,呼天抢地,悲痛自己是个女儿,不如男子,虽然活在世上,却没有什么用,就连自己是生是死,也不知如何了结。

全诗语言质朴,字字悲辛,纯用自诉口气,真挚感人。诗里写的,仅仅是在兵役中被折磨而死的一个实例,但这个事例,是成千成百事例中的一个,很有代表性。它道出了当年兵役过滥,使人民遭受苦难的悲惨实况。诗的小序说:“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可见当时无辜的人民,未遭外患,先受内殃,所造成的社会悲剧是十分惨痛的。

创作背景

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襄城(今河南中部县治)县令,在汝河流域。当时西夏犯边,朝廷下令征集乡兵,如司马光《论义勇六札子》所言,造成“闾里之间,惶扰愁怨”,“骨肉离散,田园荡尽”。又值夏雨成灾,河水暴涨。作者区区县令,无力改变局面。做此诗与《田家语》同时。《诗经·周南》有《汝坟》篇,为乱世之辞,作者以之为题。

标签: 梅尧臣汝坟贫女

更多文章

  • 梅尧臣《金山寺》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梅尧臣,《金山寺》

    金山寺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原文:吴客独来後,楚桡归夕曛。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译文我从吴地独自前来,船桨在落日的余晖中归来向楚地。山峦与大地浑然一体,佛寺与江波相望。海鹘只观望却不取近山之物,鸥鸟像被驯服一样自然成群。寺中老僧遗忘了岁月,只是在山石

  • 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原文: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何当黄流与雨至,雨深一尺水一篙。都水御史亦即喜,日夜顺疾回轻舠。频年吴楚岁苦旱,一稔未足生脂膏。

  • 梅尧臣是什么人?梅尧臣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

  • 梅尧臣的一生过得怎么样?在诗坛上有绝对地位在官场上却掀不起浪!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梅尧臣

    梅尧臣的一生过得怎么样?在诗坛上有绝对地位在官场上却掀不起浪!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宋一朝,文人骚客频出,读书人都以入仕为官作为人生最高追求,也是唯一的出路。因此,进馆、入阁、点翰林、当学士,便成了读书人的人生攀途,也成了他们事业成功与否的标志。而在那时,一个才子,尤其是天下公认的才子,如果没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梅尧臣的两首诗终究还是没能劝住范仲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梅尧臣,范仲淹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范仲淹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北宋诗人梅尧臣写过一首《啄木》诗,一篇《灵乌赋》,写的是两种鸟类:啄木鸟和乌鸦。写完了,他把这两首(篇)奇怪的诗文寄给范仲淹。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刚刚被贬谪,从帝都开封贬到了鄱阳湖畔的饶州。境遇十分凄苦,据说一路经过十

  • 与苏轼并称“苏梅”的梅尧臣,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梅尧臣,北宋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梅尧臣的故事。梅尧臣是北宋时期著名词人,其诗多为现实主义,所以被称为北宋现实主义诗词的代表人物。最为重要的一点,因为他本人在诗词上面的成就极高,所以别称为宋诗“开山之祖”。梅尧臣,字圣俞,出生在安徽宣城,因为宣城古时候叫宛陵,所以世

  • 北宋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的生平,梅尧臣代表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梅尧臣,北宋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梅尧臣的故事。姓名:梅尧臣别名:宛陵先生字:圣俞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北宋出生地:宣州宣城出生日期:1002年逝世日期:1060年信仰:道教职业:现实主义诗人主要成就:宋诗的“开山祖师”代表作品:《宛陵先生集》、《悼亡三首》

  • 苏东坡一生的损友佛印 他们之间是怎么较量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苏轼

    大名鼎鼎的苏轼虽然有无尽的才华,但无奈政治总是不得意。这不,他又被贬黄州了。但是他的一贯作风是我不管,我不听,我不在乎,于是就继续寄情山水。在黄州,东坡遇到了一位损友——佛印。-1-东坡家与佛印家隔了一条河,有一天,苏东坡作诗一首赞佛——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东坡洋洋自得,

  •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是怎么赢佛印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苏东坡

    有一天,佛印禅师教苏东坡坐禅,两个人对坐了一会儿,苏东坡头脑一转,问佛印禅师道:“你看我坐着,像个什么?”“像一尊佛!”佛印禅师心平气和地答道。苏东坡听了这句话,心里觉得很甜!当苏东坡感到得意的时候,恰巧佛印禅师又反问苏东坡道:“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看佛印禅师穿着大袍,婆娑于地,这一下给他抓到机会

  • 佛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怎么成为苏轼的朋友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苏轼

    苏轼,字东坡。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是“唐宋八大家”里比较出名的一个。苏轼有一好友,是一个和尚,号称佛印。可能大家都不太清楚,其实佛印在文学上的造诣其实也不低于当时的文学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倒是他和苏轼的一些趣事流传了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佛印这个人。佛印是宋朝有名的高僧,佛号了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