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亲兄弟,为什么还被称为明君呢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亲兄弟,为什么还被称为明君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40 更新时间:2024/1/19 11:57:49

假设李世民没有杀掉李建成李元吉,而是被这两兄弟给害死了,那么李世民还能算上是个有才能的君主么?只会让大家觉得李世民打打仗还可以,但是政治能力却比较低下。从汉代“独尊儒术”以来,杀害亲人的行为,在道德上的确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这件事,也成了李世民人生中一个最大的瑕疵。但是李世民作为一个大有作为的政治人物,单纯从道德上判断,是不合适的,更多是要看他治理国家的作为。李世民具有历代明君的共同特点,知人善任,看一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文臣武将,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才华横溢,能力过人的贤臣良将。

李世民一朝的“房谋杜断”,为刚开国不久的大唐王朝制定了完善的规章法典,让国家快速进入了有序状态,使国家平稳的向前发展。李世民对魏征的“从谏如流”,也被广泛的传为佳话,甚至都有了“畏惧”魏征的传闻。一个皇帝还害怕臣子么?当然不是,只说明李世民有较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约束能力。

李世民曾经想“封禅泰山”,但是最终听从了魏征的谏言,以民生社稷为重,让百姓休养生息为重,没有去泰山封禅。他与那些劳民伤财,只为加强自己统治的帝王相比,优秀了多少倍,不言自明。经历了隋末战乱,当时唐朝人口只有二百九十万户,而经过李世民一朝的整饬吏治,薄赋税,尚节俭,与民休养生息,人口迅速上升到了三百八十余万户,成就了有名的“贞观之治”。李世民不仅文治厉害,武功也了得。他在位期间,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征服了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促进了民族融洽,被尊称为“天可汗”。

这些成就足可以与秦始皇和汉武帝相媲美了。正是由于李世民在政治、经济、军事等等方面建立的丰功功绩,才被后世称为了“明君”,也是当之无愧,实至名归了。

标签: 唐朝,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只杀这两位功臣,一位李舍不得杀,一位李杀了都不解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很善于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恩威并施,双管齐下,把一个个能人异士治理得服服贴贴,却又使名将功臣多半得以善终。凌烟阁二十四元勋像就是例子。当时李世民年迈体衰,开始怀念往事,追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战斗岁月。将他那些老部下的形象绘入凌烟阁,以为人臣荣耀之最,此后凌烟阁功臣成为唐代

  • 李世民曾当过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多大的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是靠“玄武门之变”当上的皇帝,开创了彪炳史册的“贞观之治”。而引发“玄武门之变”的原因则是李世民在统一天下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威胁到了李渊和李建成的地位,这点从李世民当时的爵位官职就可以看出来。李世民在唐高祖时期担任的主要官职是:天策上将、领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爵位为秦王。大家对

  • 李世民最聪明的儿子李治,就因为李世民四个字惹来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李治

    贞观十七年,对于李世民来说是非常痛苦难熬的一年。这一年,他的股肱之臣魏征薨殁。这一年,他的亲儿子齐王李佑起兵造反。李佑兵变被俘之后,被父皇贬为庶人赐死。这一年,他辛辛苦苦培养的太子李承乾阴谋造反,还没发动就被李世民团灭了。李承乾谋反一案,牵扯到了李世民的亲弟弟李元昌和凌烟阁功臣侯君集,李元昌和侯君集

  • 罗艺为什么会在李世民登基之后造反,是为李建成报仇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罗艺

    对于熟悉《隋唐演义》、《说唐》、《兴唐传》等等古典小说及其延伸文艺作品的朋友们来说,罗艺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在小说中,罗艺是罗成的父亲,秦叔宝的姑父,隋朝北平王,开国功臣之一,基本是个正面人物。罗艺在真实的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他的形象可不怎么正面。罗艺此人刚愎固执,不讲仁义,但比较会打仗,在隋末成长

  • 单雄信最后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李世民不肯放过单雄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单雄信

    公元618年,瓦岗寨兵败而散。单雄信投向了曾经的大敌王世充麾下。获得后者之女爱慕之后,成为了郑国的驸马。公元620年,李唐将统一中原的铁蹄踏向了东都洛阳。而引兵相抗者,正是与李唐有着深仇大恨之人单雄信。在这次战争期间,单雄信差点就要了李世民的性命。有一日,李世明策马行在御果园,不料碰上了单雄信。正所

  • 猛将被李世民赐死,死前吃下一块肉,百年后后人间接为其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单雄信

    李世民能够坐稳唐朝江山少不了文人武士的帮助,其中二十四功臣就是功劳最大的几位,一直受到李世民的感激。李世民虽然掌握大权,但还是对一些人不放心,单雄信就是其中一个。单雄信被李世民赐死前,曾经遵照之前的约定吃掉恩人徐世勣的一块肉,然后英勇赴死。单雄信是隋末唐初的一员虎将,勇猛过人,擅长骑术,经常骑着马用

  • 盘点李世民的儿子们,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

    自古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宗法制度,尽管规定了嫡长传世等一套办法,但它却无法保证皇位的和平过渡。觊觎皇位,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相互残杀,这是许多皇室后代死于非命的重要原因。"骄侈"二字,更是促使这些人堕落的重要原因。封建制度规定了这些"龙种"的特殊地位。 李世民可谓是家喻户晓,电视剧总是被翻拍,一代明君的

  • 李世民不仅割下李建成的头,还干了件大事,史书根本没写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一场豪赌,在玄武门事件之前,曾有人上报皇帝,说是金星出现在了秦地的分野之上,秦王有帝王之气,李渊这个时候就有点慌了。古人都是非常迷信的,皇帝也不例外,要知道李建成是太子,李渊摆明了要传位给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于是乎李渊将李世民喊来,给他暗示了一番,要剥夺李世民的所有权利防止他篡

  • 李世民继位前势力很强,为什么李渊的嫔妃还想害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

    “上晚年多内宠,小王且二十人……”,这是《资治通鉴·唐纪七》开头的一句话。这个“上”指的是唐高祖李渊,这话说的是,李渊这个人越老越风流,越老越“年轻”,宠幸了很多嫔妃,生了二十个儿子。司马光笔锋一转写道,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些小皇子的母亲,争相结交年长的皇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这两棵大树,自然

  • 历史上李世民登基后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唐朝

    历史上有上百位皇帝,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这方面知识的人,通常所知晓的皇帝也就在10个左右,如果能说的出事迹的那就更少了,在这里就讲到一个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唐太祖李世民。下面请跟小编一起看看李世民登基后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吧。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跟窦皇后的儿子,他还有几个兄弟,大哥李建成,二弟李元霸,三弟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