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灵武即位:只是唐肃宗夺唐玄宗皇位的一场闹剧?

灵武即位:只是唐肃宗夺唐玄宗皇位的一场闹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514 更新时间:2023/12/6 20:05:56

安史之乱爆发,洛阳、长安失守,唐玄宗仓皇“幸蜀”。从离开长安,到得知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后主动逊位,唐玄宗一直是大唐政府唯一合法的“掌门人”。这期间,太子李亨当了皇帝,说句不好听的,他的即位像是趁火打劫——篡行,而且经过精心包装。《旧唐书》卷十《肃宗本纪》详细记述了大臣裴冕杜鸿渐等人解释太子李亨即位的三个理由。

网络配图

第一个理由:寇逆乱常,毒流函谷,主上倦勤大位,移幸蜀川。国家发生了叛乱,玄宗皇帝已经无法驾驭这种局面,跑到了蜀川避难,他的那把交椅就算让出来了,作为皇太子,在这个时候即位,替父皇分忧、为社稷排难,是顾全大局、理所当然的选择。

皇太子李享被点为天下兵马元帅,全权负责收复两京、平服叛乱事宜,但替父皇分忧、为社稷排难,就非得自己当皇帝吗?照这样的逻辑,其他人不都可以打着这样的“旗号”另立中央了吗?

唐玄宗是“移幸蜀川”,并不是“倦勤大位”,而是仍然主持着全国的平叛工作,并尽最大可能履行了大唐政府“掌门人”相应的职责,如对中央和地方的有关人事,进行了调整,并先后任命了崔圆房琯崔涣三人为宰相,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危难时期中央政府的感召力,为收拢人心、凝聚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任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都统朔方、河东、河北、平庐等节度兵马,收复两京的同时,分别任命永王李璘、盛王李琦、豐王李珙为各路都统节度使,分守外镇,为稳定局势、平定叛乱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史载,任命诏书一下,“远近相庆,咸思效忠于兴复”,而叛首安禄山则拍胸叹气道:“我不得天下矣”。这种理由,难以叫人信服。

第二个理由:江山阻险,奏请路绝,宗社神器,须有所归。玄宗皇帝“幸蜀”后,因为交通不便,给请示汇报造成了困难,而且,他这一去,大唐江山、国家政权失去了凝聚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皇太子只有当了皇帝,成为社稷之主,才能放开手脚承担起平复叛乱、重整社稷的重任,这是时势使然、迫不得已的选择。

网络配图

马嵬驿分手,唐玄宗通过高力士,表达了自己对太子李亨所寄予的殷切厚望,说了一番话。其中“莫以吾为意”至少包涵两层意思:一是从父子感情角度,劝慰太子李亨不要担心;二是从君臣大义角度,提示太子李亨,在这特殊时期不必拘于常礼,一些关乎平叛的大政方针,不必常请示、常汇报,完全可以自行决断。玄宗对李亨绝对的信任,溢于言表。李亨即便不当皇帝,照样可以放开手脚承担起平复叛乱的重任。

交通困难,请示、汇报不方便,就得自己当皇帝吗?这样的逻辑说不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完全可以随机应变地处理军政等有关事宜,与便不便没关系。唐玄宗已经充分地放权,成败取决于他的能力和责任心,请示、汇报作为外部因素,不是问题的关键。国家政权失去了凝聚的核心?玄宗皇帝没有死,没有退位,何谈失去了凝聚的核心?

第三个理由:万姓颙颙,思崇明圣,天意人事,不可固违。在这国难时艰的时刻,老百姓都期望着、各种祥瑞也兆示着,能有一个明君,来拯救他们于水火,这个明君不是别人,就是您——太子李亨,这是百姓的意愿、上天的选择。

玄宗“幸蜀”,老百姓的期望,大打折扣,但这不是不承认玄宗这个皇帝。在灵武即位前,老百姓充满了期待,但这种期待绝非希望他取玄宗而代之,当他们听到了李亨治兵河西的消息,说道:“吾太子大军即至!”和李亨的拥戴者们“万姓颙颙,思崇明圣”,不对等。

网络配图

马嵬驿分手后,“有白云起西北,长数丈,如楼阁之状,议者以为天子之气”。说太子李亨的即位,与天象有关。后来,又出现好几次,都是预示真命天子的气象。

人事鼓吹,天意炒作,三点理由,道出唐肃宗的即位,是一场精心包装的篡行。

标签: 唐肃宗

更多文章

  • 唐肃宗居然是被太监吓死的?这是怎样一个奇特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也是唐朝第七位皇帝,于756年—762年在位。唐朝后期,宦官掌权,危害至深,我们了解到唐肃宗居然是被太监吓死的?这是怎样一个奇特的故事?李辅国拥立肃宗唐朝时期,宦官很多,他们嚣张跋扈,肆无忌惮,还误国误民。唐肃宗时期有个很牛的太监,叫李辅国。李辅国本来是一个主管宫廷马

  • 程元振:唐肃宗、代宗时宦官,官至骠骑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程元振,唐朝

    发迹宫变程元振以宦官身份在内侍省任职,累功迁到内射生使。宝应元年(762年)初,唐肃宗病危不朗,朝中大权委任皇太子李豫,令其监国。唐肃宗病危,李豫监国,使朝中各种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先是张皇后与宦官李辅国相互勾结,排斥大臣萧华、裴冕,逼挟玄宗,流放高力士、陈玄礼,李辅国势倾朝野,跋扈上下。张皇后也想

  • 乱世天子唐肃宗,最后为什么被活活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肃宗,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唐肃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常言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这位乱世天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李亨便是如此。他的出身,他的成长过程,他所面对的灾难与厄运,都是十分令人同情的,然而,他的一些决断,他的做事手段,却又十分令人憎恶。接下来,就讲讲这位

  • 唐肃宗李亨:效仿李世民发动政变,却被宦官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肃宗,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唐肃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自从唐太宗李世民靠政变起家当上皇帝后,为后世开了一个很糟糕的头,皇子们看到政变的甜头,在机会允许的情况下纷纷效仿。唐肃宗也是其中一个。安史之乱,唐玄宗带领皇子皇孙仓皇出逃。走到马嵬驿的时候,士兵们发生兵变,杀

  • 唐肃宗李亨第三子,揭秘李倓的真实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倓,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倓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倓本是皇孙,等父亲即位他便是皇子,再等哥哥即位他便成了皇弟,若不出意外这大概就是他完满的一生了。安史之乱爆发的那一刻,预示着他的命运被打破。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唐玄宗携部分家眷仓皇逃跑,在逃跑的路上,李倓看着因受到惊

  • 唐肃宗当上皇帝后到底有多憋屈 纵观一生过得并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唐肃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唐肃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朝最“憋屈”的皇帝说起唐朝皇帝,精通历史的人对此应该是最熟悉的。这个朝代是如此有名,以至于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人在外国居住的地方也被称为唐人街,而这些人也对外称自己为唐人。说起“唐”这个王朝,总计有22位皇帝,其中有许多名垂青史的皇帝

  • 唐肃宗:靠政变起家的的大唐皇帝,最后竟被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肃宗,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肃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自从唐太宗李世民靠政变起家当上皇帝后,为后世开了一个很糟糕的头,皇子们看到政变的甜头,在机会允许的情况下纷纷效仿。唐肃宗也是其中一个。安史之乱,唐玄宗带领皇子皇孙仓皇出逃。走到马嵬驿的时候,士兵们发生兵变,杀死了杨国忠,逼死了

  • 唐肃宗李亨是如何在战乱之中登上帝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李亨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到唐太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在历史学者看来,安史之乱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安史叛军破潼关。六月十三日,唐玄宗带领少数妃嫔、随臣逃出长安。

  • 唐肃宗一顿瞎指挥损失大军60万,导致了什么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肃宗,唐朝

    你们知道唐肃宗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755年12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聚集15万大军南下,横扫中原,占领洛阳,持续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爆发。其实,安史之乱本不应该持续8年,唐朝2年就可以平定叛乱,只是皇帝瞎指挥,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机会。唐玄宗瞎指挥,坑死了哥舒翰以及20万大军,导致

  • 马嵬事变之后唐玄宗、唐肃宗为什么都放任不管?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玄宗,唐朝

    大家好,说起马嵬事变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往四川逃跑,当大军走到马嵬坡的时候,六军不发,要求唐玄宗处死杨贵妃。最后唐玄宗逼不得已,只得缢死杨贵妃。明明唐玄宗是皇帝,权力无边。就算军队逼迫,但实际上他要把杨贵妃保护起来,也并不是不可能。那些兵们敢于杀杨国忠,但是借他们一百个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