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征一生跟随6位主公,死后墓碑为何被李世民砸了?

魏征一生跟随6位主公,死后墓碑为何被李世民砸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320 更新时间:2024/2/21 15:18:47

魏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魏征以直谏而闻名,和李世民君臣琴瑟相和,共同创建了唐初的“贞观之治”大业,因此他也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正因为魏征的巨大作用,所以唐太宗建立凌烟阁时,魏征排在第四名,而且他死后,唐太宗废朝五日,亲自为其撰写碑文。

对于魏征,李世民有这么一句评语,即是:“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由此可见,魏征在李世民心中有多么崇高的地位。

然后,就这样是一个千古名臣,却完全没有古代名臣“忠臣不事二主”的忠义。看看魏征的简历,就可以看到,他的一生总共跟随过6位主公,这简直不像一个名垂青史的大臣会做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魏征如此不忠诚,为何李世民却还重用于他呢?解释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魏征跟随的6位主公都有谁。

第一位主人、元宝藏!公元617年,魏徵在武阳郡丞元宝藏手下做官。隋末大乱时,元宝藏起兵积极响应瓦岗李密的反隋大业,魏征代他写了很多秘密书信。后来,李密见魏征很有才华,就将他征调到自己手下为官。

第二位主人、李密!魏征跟随李密以后多次替李密谋划大业,并为其献上了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可惜李密刚愎自用竟然不用魏征的计策,这导致魏征不太高兴。公元619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征就跟随李密归降了李渊!

第三位主人、李渊!魏征跟随李渊以后,替李渊劝降李密了手下的大将李勣,这个李勣后来为李唐天下开疆拓土,立功无数。

第四位主人、窦建德!然而魏征跟随李渊后没多久,就又被窦建德俘虏,窦建德见也知道魏征有才华,所以任命他为舍人,魏征欣然接受,并开始为窦建德出谋划策。

第五位主人、李建成!公元621年,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窦建德率军来支援王世充。结果,窦建德却被李世民打败。于是,魏征再次投靠李唐!太子李建成看中了魏征的才华,于是封他为太子洗马,礼遇甚厚!

在李建成手下做官时,魏征曾劝说他先下手为强,直接发动兵变干掉李世民,夺取皇位,可是李建成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后来的事情我们就都知道了,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了李建成,夺了皇位,同时魏征也被李世民俘虏。

第六位主人、李世民!魏征被俘虏以后,李世民曾问他,“为何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征说:“如果太子按我说的做,不会有今日之祸”!

李世民见魏征说话直爽,没有丝毫隐瞒,于是赦免了魏征,并用魏征为詹事主簿。在这期间,两人关系越来越好,携手共同打造了一个大唐盛世!

很多人不明白,为何李世民要重用这么一个只要被俘虏就投降人,其实从魏征的经历来看,他跟随任何一个主人都用心办事、用心谋划,这让人感觉他的身上有一些随波逐流的味道。因此,从这一个角度看,在魏征心中,没有一定要忠于某个人的想法。李世民也正是看中了他的这一点,才重用于他,因为李世民自认为魏征会在自己手下老实做事儿,他不需要魏征忠于自己,只要他能为自己办事就可以了。

魏征活着的时候跟李世民绝对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好君臣,李世民对魏征是言听计从,可在魏征死后,李世民却对魏征产生了怀疑与憎恨,正是由于这种怀疑与憎恨,他下令砸碎了亲手给魏征写的墓碑。

贞观十七年,杜正伦因为向太子李承乾泄露李世民的话而被李世民一怒之下贬为毂州刺史,等到李承乾彻底丢掉太子之位后,杜正伦又被贬为交州都督。同年,侯君集也因为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一事而被诛杀。

杜正伦和侯君集的案件还牵连到了魏征,是因为魏征生前曾经向太宗李世民举荐过这两个人,而他们两个一个被贬、一个被杀,这不禁让李世民怀疑魏征生前和他们之间或许存在一些他不知道的秘密。从那时起,李世民便对生前刚正不阿、永于直谏的魏征产生了怀疑。

就在李世民开始怀疑魏征的时候,一封针对魏征的密报呈在了李世民的案前,而这篇密报的内容更是让李世民震惊:魏征居然每次都把自己的进谏书先拿给褚遂良看!而褚遂良当时是专门负责记录李世民的言行起居,这就意味着魏征每次在进谏书上列举的李世民的众多缺点都会被一一写入史书。

看到这篇报告,李世民彻底愤怒了,随后便下令终止了自己的女儿和魏征的儿子魏叔玉的婚约,并命人推到了自己亲手为魏征书写的墓碑。从此,魏征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魏家也开始一蹶不振。

事情到这还远远结束,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征讨高句丽遇到大败,失败之后的李世民又回想起了魏征在世时的种种好处,不禁感慨道:“魏征若在,不是我有是行也!”随后又命人重新树立起了两年前被推倒的魏征墓碑,并让人重新篆刻上了自己为魏征书写的墓志铭。

从被李世民看做可以正衣冠的明镜,当做自己的良师益友到后来被怀疑结党营私,魏征的地位在李世民的心中可谓是一落千丈,不过魏征“千古第一谏臣”的美名依然流传至今。

标签: 魏征唐朝

更多文章

  • 李世民顺利登上太子之位后 为什么还要霸占自己的弟媳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弟媳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为何霸占弟媳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也让自己顺利坐上了太子之位,但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李世民还霸占了自己弟弟的齐王妃杨珪媚,而且还深得李世民宠信,这是为何呢?先说一下杨珪媚的身份,很多人说杨珪媚

  • 薛举如果没有英年早逝,李世民能称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薛举,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薛举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这个人便是薛举,比起楚霸王项羽,也不遑多让。而他与李世民的数次交战中,基本都是以碾压之势取胜。而薛举,在隋朝末期的时候,名声并不大,比起王世充等人,基本就是小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慢慢发展之后,却让李世民多次吃瘪。薛举

  • 武则天才貌双全,李世民为何没有重视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武则天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其一、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感情很好,他们之间的爱深入骨髓。大业九年,13岁的长孙氏,在这豆蔻之年与时年十六岁的李世民完婚,从此开始了与李世民互爱互信,相知相伴的一生。两人患难与共,感情很好。长孙氏的舅舅高士廉帮助长孙氏促成了她与李世民的

  • 李世民有没有诛杀功臣?尉迟恭为何要告老称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唐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世民的故事。说到斩杀功臣的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谁呢?小编首先想到的便是刘邦,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他先后斩杀了韩信、彭越等多名开国工程。但是小编今天要和大家讲的这位皇帝是少数没有斩杀功臣的皇帝之一

  • 李勣:称得上唐朝最聪明的人,能识破李世民的考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勣,唐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勣的故事。他是唐朝三代元老,为唐朝开拓疆土做了突出贡献,他叫李勣,原名是徐世勣,李渊特赐他李姓,因为名中的世和李世民重复,为了避免和君王重复,所以就去掉了世,他最早侍奉的是李密,后来被王世充打败,他

  • 李世民曾批判秦始皇求长生,可后来自己也开始寻仙问药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可不信神仙之说,秦始皇因为太过迷信神仙长生,所以被方士骗得团团转,然后又派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去海上寻求仙药,结果徐福回都没回来!秦始皇还傻不愣登跑到海边等徐福,徐福没等来,他自己先死在沙丘了。汉武帝为了长生,将自己女儿嫁给方士

  • 衡山公主:李世民最疼爱的小公主,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衡山公主,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衡山公主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世民有一个极其疼爱的小公主,8岁时就被实封,封号衡山公主。她9岁时被许配给魏征长子,但魏征去世后不久,太宗就收回婚约。后来太宗又把她指给了长孙皇后娘家的侄子,但在婚礼筹备过程中,太宗因病去世。之后她的亲哥哥李治上位,为不耽

  • 李世民进地府吓得阎王给他行礼!李世民是什么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游记,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是什么身份?希望大家能喜欢。在西游中,主张让唐僧去西天求取真经宣扬佛法的人是大唐的首领李世民。也是因为李世民这个决定,才有了后来的西天取经。而李世民之所以要派老唐去灵山取经,那是因为他曾经去过地府,经过惊魂三日游,回来便决定举办水陆大会,安排唐僧去西天求取真经

  • 为什么李世民和赵匡胤没有大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唐朝

    范蠡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张良深得此道,汉朝建立后立马急流勇退,尤其在目瞪韩信、彭越等人的下场后,想起了范蠡“蜚鸟尽,良弓藏”的故事。他选择隐出朝政,因此在汉朝功臣中是少数得到善终的。然而同样是开国皇帝,李世民和赵匡胤却并没有选择大杀功臣,这其

  • 李渊被李世民赶下台,晚年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渊,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渊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也是一件不得不为的事。从李渊起兵开始,李世民便一直待在军队中,率领军队南征北讨,几次身陷死地,差点丢了性命,辛辛苦苦地打下了李唐的大半江山,难道他只是为了被李渊封一个秦王?史